若是要赤结苏自己选,她是绝不愿选这条路的,但李恪当前,她不愿得罪死了吐蕃,却也更是万万不敢惹恼了李恪,如果她胆敢在此时回绝苏定方的话,李恪一定不会绕过她。
李恪已经同吐蕃开战,他是绝对不会介意顺路多灭一个苏毗的,在李恪的眼中,现在要杀了赤结苏并不比捏死一只蚂蚁难上多少。
赤结苏尽管心中不愿,但也还是应了下来,命人去给磨格下令,着他放弃出兵象雄,转而攻打纳木湖了。
藏北,李恪已经进入苏毗国境,即将过道苏毗,兵临吐蕃国境,而与此同时,此前奉命前往大唐出使的赤桑扬敦也终于在连日奔波后回到了逻些。
赤桑扬敦去见李恪,本是为了前往凉州请罪,以息李恪的雷霆之怒,但李恪非但没有息怒,现在等着吐蕃的反而是大唐的四路大军,赤桑扬敦此行可以说是有辱使命了。
赤桑扬敦在被李恪遣回后,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便回来逻些了,只不过是赤桑扬敦年迈,精力不济,这才慢了些。
“臣赤桑扬敦有辱使命,未能为赞普劝退唐军,请赞普降罪。”布达拉宫里,赤桑扬敦站在贡日贡赞的跟前,请罪道。
唐军出兵的消息早在赤桑扬敦启程后不久贡日贡赞就已经得知了,对于此事他也算是早有了心里准备,也经过了许多天的沉淀,当他看到赤桑扬敦,又听着赤桑扬敦的话,也能显得平静些。
贡日贡赞亲自扶起赤桑扬敦,道:“此次出使大相已经尽力了,此事怪不到大相的身上,大相快快起身吧。”
赤桑扬敦未能劝退李恪,贡日贡赞自然是有所不满的,但眼下大敌当前,就算贡日贡赞有所不满,为了大局,他也不会在此时发难,叫赤桑扬敦离心,现在的贡日贡赞还万万离不开他。
而且此事也确实不能怪罪在赤桑扬敦的身上,因为赤桑扬敦见到李恪的地点是在西都,而不是凉州,这说明在那时李恪就已经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赤桑扬敦是绝对劝不回的。
“唉,臣实在是羞愧万分。”赤桑扬敦懊恼地叹了声气,还是起身道。
对于贡日贡赞而言,赤桑扬敦是否是真的请罪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如何退敌,如何保住自己的赞普之位,毕竟贡日贡赞不是少年戎马的弃宗弄赞,而李恪也不是小打小闹起兵的象雄王室。
贡日贡赞问道:“大相此番出使唐廷,见到了李恪,不知可曾见了唐军的阵势?”
赤桑扬敦回道:“唐皇就居于营中,他接见我便是在军中,臣自然是见到了。”
贡日贡赞连忙接着问道:“唐军军容如何,比之我吐蕃健儿孰优孰劣?”
贡日贡赞这么问,赤桑扬敦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也知道他想听到的答案,但现在大敌当前,赤桑扬敦是万万不能再麻痹贡日贡赞的,只能如实据禀。
赤桑扬敦回道:“臣此行见到的是唐皇身边的北衙禁军,北衙禁军乃唐廷诸军之首,天下精锐,不止是装备精良,而且俱是百战劲卒。如此强军,天下无敌。”
贡日贡赞听了赤桑扬敦,不安地问道:“竟然如此?”
在贡日贡赞的眼中,他吐蕃也是强国,麾下也不少百战精锐,战无不胜,他心中有数自己的吐蕃健儿可能和唐军精锐有些差距,但他没想到竟然会是如此天壤之别。
赤桑扬敦道:“确是如此,而且恕臣之言,唐皇的北衙禁军虽只三万,但却是举世无双的精锐,若是搁在大唐的平原之上,就是我吐蕃近三十万能战之士尽出,也未必是这三万人的对手。”
赤桑扬敦之言入耳,贡日贡赞的整个后背都凉了,要知道,随李恪而来的可不止这三万北衙禁军,还有苏定方所率的三十万地方府军,若是两军的差距当真就如赤桑扬敦说的这么大,那这仗还有的打吗?
“唐军如此强横,那我们该当如何?”贡日贡赞担忧地对赤桑扬敦问道。
赤桑扬敦是继承的弃宗弄赞的赞普之位,他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事,他对此战本就没有什么把握,再加上赤桑扬敦这么一说,他对这一仗就越发地没有底了。
而贡日贡赞不知道,虽然赤桑扬敦说的都是实情,但这也正是赤桑扬敦想要的效果,他就是要不通战事的贡日贡赞害怕,如此才会交出此战的指挥权,他才有一线机会保住吐蕃,保住贡日贡赞。
赤桑扬敦道:“我吐蕃上下,论及善用兵者,莫过于禄东赞了,若想要退敌,为今之计最好的法子就是放弃象雄,调禄东赞大军北上,或许还能有一战之力。”
禄东赞善用兵,贡日贡赞如何不知,但他曾外贬禄东赞,他也怕禄东赞记恨于他,到时一旦禄东赞倒戈,他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贡日贡赞道:“禄东赞现在象雄镇压叛军,若是抽调走了禄东赞,不就是将象雄拱手送还了,如何恐怕不妥吧。”
贡日贡赞明面上说的是担心象雄,其实就是担心自己,担心禄东赞谋逆,但禄东赞的为人赤桑扬敦是清楚的,禄东赞根本就不想反,他要是想反,早就可以动手了,吐蕃上下又有谁能压得住他呢?
赤桑扬敦道:“赞普,区区一个象雄无关紧要,只有先退唐军才是第一要务啊。”
贡日贡赞还是对禄东赞有些不放心,支支吾吾道:“不急,且待前线交战看看再说,若是实在不成,再调禄东赞不迟。”
第872章 连战连捷
苏毗国在吐蕃之北,与吐蕃隔大速水相望,大速水之北是苏毗,而在大速水之南,便是吐蕃的重城,也是国都逻些的北面屏障之一达木城,而在达木城和苏毗之间,李恪和他的麾下精锐遇到了西征以来最大的挑战。
正如李恪在出兵前就一直担忧的,李恪此次御驾亲征,最担心的从来都不是所谓的吐蕃精锐,也不是那几位能够叫的上名号的吐蕃名将,这些都不在李恪的眼中,李恪担心的是高原之上的地形和气候。
苏毗在藏北,吐蕃在藏南,而区分这高原南北的就是高原人口中的“念青唐拉神山”。
“念青唐拉神山”,即是日后广为人知的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横亘东北,分割南北,因为地势极高而终年积雪,不止是藏人口中的神山,更是藏南和藏北之间飞鸟难过的天然屏障。
要从藏南到藏北,只有两条,要么东西绕道四百余里,绕开念青唐拉山,费时费力,要么就取念青唐拉山山脉相接的端口处过路,这样走快上许多,只要十日便可。
乍一听起来自然是走缺口处更加快捷些,但唐拉山相连紧密,这样的适合行军的缺口却只有一处,那就是还在达木城之北的阁川驿。
阁川驿,听起来似乎是一个驿站的名字,供于来往客商歇脚的地方,但这是现在的叫法,在过去,在苏毗还和吐蕃正面为敌的时候,这里被唤作阁川关,是两国必争,控扼南北的锁钥之地。
阁川关当年为苏毗所有,而苏毗也正是凭借此关拒吐蕃于门外,但后来因为苏毗大小女王内乱,使得阁川关落在吐蕃的手中,苏毗才连连被动挨打,最后被灭了国,处处要看着吐蕃的脸色行事。
阁川驿在山脉断口处建城,据山川地势之险,而贡日贡赞也深知此关之重要,所以在得知李恪南下的消息后,即刻就命国中大将雄骨领兵两万北上守城,誓要将李恪的唐军主力挡在唐拉山之北。
阁川驿本就是绝险之地,名将雄骨麾下又是兵精粮足,要守住阁川驿理当不是难事,这也是贡日贡赞之所以敢不调禄东赞北上的最大底气,如果不是有这座天险,他是绝不敢和唐军硬碰硬的。
唐拉山中段,阁川驿北。
唐军主帅苏定方领军南向,跟在李恪的身后,朝着阁川驿的方向而去,抬头看向李恪,眼中也多了些钦佩。
他不知道李恪为什么会早早地有这么多的防备,但他知道正是李恪的这些防备才让唐军能够顺利地走到这里。
自打领军南下以来,随着越发地深入高原,苏定方越发地理解了李恪此前的用意,高原难登,绝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就在这短短近月的时间,随他西来的三十万府军已经病了两成,现在都在就地歇息,就是他自己,都一度觉着身体有些不适。
就这还是从李恪之命一路徐行而来的,若是真的急行军,还没有其他的准备,恐怕到时病倒或者病死的会是现在数倍之多,最后的战果更是不可想象。
“这阁川驿背靠河谷,侧倚雪峰,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实在是高原奇险之地。”就在苏定方心生感叹的时候,李恪看着远处的阁川驿,也轻叹了一声。
李恪身边的王玄策看着阁川驿,也道:“臣少年时游历天下,也曾到过谓为蜀地天险的剑阁,若单以险峻来看,这阁川驿是丝毫不在剑阁之下,甚至是尤有过之。”
剑阁虽险,但毕竟只是在山地之上,但这阁川驿却是在高原之上,比起攻剑阁,攻阁川驿要面临的困难会多得多,光是体力这一关就是个大问题。
李恪指着阁川驿,对苏定方问道:“雄关当前,定方可有破敌的良策?”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潇湘vip2022-03-04完结抗战 群像外科医生江来未曾料到自己会回到波澜壮阔的年代。可他拿不了枪杆子,只能拿起...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