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 (上山打老虎额)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 入库:04.13
就在这时,他发现他可怜的人生经验,已经没有办法去想象拿了这么多的银子,该干点啥。
三叔公……啊……三叔公定然是弄不出这样多的银子的。
那个穷鬼。
张天伦乐不可支,不过……很快,他就清醒过来,随即,就像所有的地主老财一样,第一件事,便是开始挖地窖。
这么多的银子,放在家里太不安全了,得用地窖藏起来,地窖挖得越深越好,最好里头再设置许多的机关,除此之外……还得雇人把守,当然,雇佣的人要信得过。
在这方面,张天伦有很高的天赋,毕竟是锦衣卫出身的,算是半个贼祖宗。
招募的护卫人选,当然得从清平坊来招募,而且要选锦衣卫子弟,毕竟……这些人祖上干什么的,家里几口人,都心如明镜。
而且这些人的爹娘妻儿大多都在新县里混饭吃,也是靠得住的,毕竟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嘛。
当然,得知亲爹要修地窖……
张静一竟来了兴趣。
弄个地下工程吧,这年月,财富留在手上不放心,要弄……就弄个大的。
直接一个地下宝库怎么样?有隧道的那种……说不准以后……用的上。
张静一来了兴致,这可是一个大工程,于是思来想去,觉得这事……他爹干不成。
毕竟这种地下工程,一不小心来个塌方或者其他的,那他就没有爹了。
张静一想了想,终于想到一个人了。
于是忙是取了笔墨,客客气气的表示,自己想挖掘一个地库,当然,这个地库占地很大,昌平靠近的乃是北方,若是有建奴绕过了边镇,或者是山贼袭击了陈家的田庄,这就很危险了。
所以……他所希望的规模很大,占地先来个几百亩吧,最重要的是结实和牢固,里头还得有交错的隧道……云云。
这奏疏,是给天启皇帝的。
在张静一看来,陛下最擅长的是木工,简直心灵手巧啊。
这年月,但凡是技艺高超的匠人,可能都对结构力学的知识懂一点,毕竟张静一记得,天启皇帝可是亲自设计过乾清宫的,不只如此,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这三个重大的工程重修的时候,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天启皇帝都曾亲临指导。
像这种大工程都能玩得转的人,至少比起只指导挖洞的张天伦要专业得多。
请他设计一张图来,如何加固,怎么设计隧道内的排水,这都是学问,一般人肯定是玩不转的。
这奏疏很快就送了出去。
天启皇帝这些日子,自然是寝食难安。
粮价这样的涨下去,是真的要死人的。
且要死很多人。
可这些百姓,甘愿安安作饿殍吗?
这样的后果,可谓是不寒而栗。
其实天启皇帝并没有将一切都只寄托在张静一一人的身上。
魏忠贤这儿,厂卫依旧在想办法,可是很快便发现阻力重重。
这些粮商,其实都不过是白手套罢了,只打粮商,没有任何的意义,杀了一个粮商,立即会有一个新的粮商取而代之。
市面上缺粮就是缺粮。
你敢向士绅要粮。
士绅就敢打着缴皇粮的名义去将这些粮转嫁到百姓的头上,将人逼得家破人亡。
内阁这里,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户部那里,原本是打算好好的清查,可越清查越心惊,最后连黄立极和孙承宗都吓着了,连忙来了见天启皇帝,说是不能继续清查下去了,这不查还好,继续查下去,在这个节骨眼上,可能这清查的结果,反而成了粮价暴涨的理由。
天启皇帝当真是瞠目结舌,竟不知怎么回应,索性当即踢倒了一个宫灯灯架:“待粮价平抑之后,朕让魏伴伴来找他们算账!”
可粮价何时能平抑了?
当奏疏送到天启皇帝这儿,天启皇帝见张静一有了音讯,倒是生出几分期待,可一看奏疏,眼睛都直了。
你张静一不是在平抑粮价吗?怎么又琢磨着去挖地窖了?
你属耗子的?
一旁的魏忠贤也偷偷瞄着奏疏,最后咳嗽连连。
天启皇帝将奏疏盖上,假装没有看到这份奏疏。
魏忠贤自然清楚陛下的心思,索性也当没有看到。
此时,天启皇帝道:“距离一个月,还有几日了?”
显然,魏忠贤亦是很关注这日子的,立马就道:“还有三日。”
“三日?”天启皇帝皱眉,随即道:“这些日子,张卿都在做什么?”
“他呀?”魏忠贤道:“他在卖粮呢。”
“卖粮?”天启皇帝狐疑地道:“通过卖粮来平抑粮价?”
“也不能这样说,张家的粮越卖,价钱越高了。陛下难道忘了,当初张家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这些日子,张家可发了大财。”
天启皇帝噢了一声,眼里掩饰不住失望:“你想说什么?”
“奴婢没什么意思,奴婢只是觉得张百户生财有道,听说现在他家的粮都卖空了,不过……即便是如此,这粮商们还在拼命的购粮,什么价都敢买……”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显出几分无力,道:“关中若是有什么消息,要及时报朕。”
“是。”
“户部自江南调粮,可有消息了吗?”
“江南的新米还没出,南京粮库的粮也所剩无几了,怕得等秋收,就算秋收收来的粮……不说远水救不了近火,这朝廷的钱粮,年年都有定数,开销也是有定数的,只怕想要从中挤出赈济的粮来,殊为不易。”
天启皇帝幽幽叹了口气,才道:“列祖列宗们治理天下,终不至朕这样艰难,怎么江山到了朕这里,便千难万难了呢?你去吧,实在不成……朕……想办法,节衣缩食……”
只是说完这话,似乎觉得节衣缩食对眼下困境也没多大意义。
他似乎开始惦记起什么来,随即看着魏忠贤道:“魏伴伴,听说藩王们都有粮?”
魏忠贤面无表情,似乎在说,拉倒吧,陛下那些亲戚……别人还好说,陛下找他们要粮,他们立即上吊给你看。
于是只看魏忠贤的表情,不等他的回复,天启皇帝便摇头道:“再等几日,再等几日看看。”
说着,天启皇帝道:“昌平张家那块地,有舆图吗?”
魏忠贤一脸诧异:“陛下这是……”
天启皇帝道:“朕要查一查那里的山川地理。”
“奴婢……去找一找。”
……
一个时辰之后。
对照着舆图,苦闷的天启皇帝一言不发,似乎开始琢磨起来。
随即,他用朱笔在舆图上点了一个位置,寻来一个宦官道:“这个地方,查一查,看这里的地下是岩石还是土,土又是什么土质,距离河川有多近,再试着在此打一口井,看看这井有多深才出水,此外,将那附近的石头都带一些到朕这儿来,把地形要勘察清楚,细致。”
却是顿了一下,他又道:“喔,你还是带几个匠人一起去吧,和你说这么多,你也不懂。”
“喏。”
第一百三十二章:亩产千斤
商会会馆里每日都是车水马龙。
数不清的商贾在此出入。
人们兴奋地打探着各种消息。
什么淮南大灾,关中那边,应该是颗粒无收了。
除此之外,辽东的战事可能吃紧,因为据闻建奴可能继续袭击宁远,这就意味着……朝廷将继续派饷。
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利好。
现在这粮价,固然是高不可攀,可在许多人的心里,似乎还不够。
此次,等于是天灾人祸一道都来了,可比往年都要厉害得多。
再加上,万历年间虽然也闹过几次大饥荒,可毕竟,那时候张居正改革之后,朝廷还有足够的钱粮进行赈济。
可现如今,这天启年,历经了万历三大征,历经了犁庭扫穴,再加上辽东的崩坏,朝廷已经没有任何余力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甚至有人传出流言,今年的粮价,可能要到二十五两。
二十五两啊!
这相比于往年,至少攀升了十倍以上。
要发大财了。
粮商们依旧还在想尽办法购粮,哪怕是超出现在的价格。
银子不足,那就借贷。
吴文龙已经告贷了三万四千两银子。
其他的粮商也没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若是在往年,粮商的收益虽然不小,可毕竟只是赚取中间的利差罢了,哪里有暴利可言?
可现在不一样了,抓住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便能将未来几十年的钱挣了。
面对这样的诱惑,又有几人能够把持得住呢?
几乎所有人都欢天喜地。
于是这一次,陈默言又如往常一般的来听戏,他和其他几大粮商,几乎成为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还是一身不显眼的衣衫,坐在不起眼的角落,今日他没有点曲儿,只闲坐片刻,便匆匆走了。
他这种从容不迫的姿态,让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此时,许多人不禁嘲讽起张家来。
那张家原本藏着这么多粮,只涨了区区十倍,便紧着将粮全部发卖出去。
若是这粮……在我的手里,没有二十五两一石,我一粒米都不会卖出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
-
三国之上将邢道荣 (强中更有强) 起点VIP2022-04-06完结上将邢道荣,力敌万人!虚言乎?和诸葛亮斗智,和张飞赵云斗勇!不自量力乎?原本历史时空,邢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