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资治通鉴》卷212 玄宗开元十二年六月、十三年二月。
② 《旧唐书》卷9《玄宗纪下》"史臣曰"。
① 《旧唐书》卷191《一行传》。
② 《旧唐书》卷191《叶法善传》。
反对盲目顺旨、区别直谏与讪谤等方面,玄宗也都去太宗较远。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开元年间没有产生出魏征那样的典型。
4。抑欲而昌玄宗即位后半年多,即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三月,晋陵县(今江苏常州)一个从九品的县尉杨相如上疏言时政,提出:"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愿陛下详择之。"玄宗"览而善之"①。当时,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对付太平公主,玄宗仅于夏收之际停修大明宫,敕以农务方勤,罢之以待农闲。翦灭太平公主一党后,立即在行动上遵循曾祖父"太宗抑欲而昌"的做法,抑情损欲,刻厉节俭,屡禁奢靡,以求"返朴还淳,家给人足"。
(1)销毁服玩韦后乱政、"太平"怙权的那些年,达官贵戚竞相浮华,以致奢靡成风。安乐公主命人织成百鸟毛裙两件,自己一件,韦后一件,计价百万。这两件毛裙,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下为一色,影中为一色,仿佛百鸟并见裙中。自安乐公主作成此裙,百官之家多仿效,致使"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②至于太平公主,除遍占京畿"膏腴"田园,"绮疏宝帐,音乐舆乘,同于宫掖。侍儿披罗绮,常数百人,苍头监妪,必盈千数。外州供狗马玩好滋味,不可纪极。"③就是玄宗即位后的第一个上元节,太平公主尚"依太上皇之势"弄权之际,长安仍"夜开门燃百千灯",凡4 日。二月,又追作去年"大酺",上皇、玄宗父子并王公贵戚登楼临观"百司酺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左拾遗严挺之上疏陈"四不可",劝谏玄宗"以天下心为心,深戒安危之理"④。
开元二年七月,当大政初定之后,玄宗便针对"风俗奢靡"的社会流弊,断然采取了三项措施:其一,乘舆服御、金银器玩,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二,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其三,后妃以下,皆不得服珠锦绣。3 天后,又对百官的服、用作出规定。同时,罢两京织锦坊,禁采珠玉、织锦绣,违者杖一百、受雇工匠减一等杖八十。司马光把这一举措看得很重要,称赞说:"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①。"始欲为治"与"能自刻厉节俭",被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也是为了对照玄宗"晚节犹以奢败"。但在当政之初,玄宗针对往昔弊政造成的"互相夸尚,浸成风俗",提出"返朴还淳,家给人足"②,确实成为移风易俗,实现"大治"的重要内容。(2)罢遣宫女销毁服玩一个月后,玄宗命有关部门准备车牛,在内朝正殿南面的侧门崇明门将后宫用不着的多余宫女遣送回家。为此,还专门下了一道敕旨,表示"往缘太平公主取人入宫,朕以事虽顺从,未能拒抑"。如今人颇喧哗,"以为朕求声色,选备掖庭",使其醒悟:"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
① 《资治通鉴》卷210 玄宗开元元年三月。
② 《旧唐书》卷37《五行志》。
③ 《旧唐书》卷183《武承嗣附太平公主传》。
④ 《旧唐书》卷99《严挺之传》。
①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二年七月。
② 《册府元龟》卷56《节俭》。
自修,改而更张,损之可也。"③显然,这是出于平息舆论,表示不求"声色"。但玄宗的"见不贤莫若自省,欲止谤莫若自修"这两句话,不仅表达了他的损情抑欲,更见其知过自省之所在。
(3)诏禁厚葬过了一个月,又颁下一道《禁厚葬制》。厚葬,既无益于死者,又有损于生业。然而,"近代以来,共行奢靡,递相仿效,浸成风俗,既竭家产,多至凋弊。"修筑坟墓还不算,还要"别造田园,名为下帐,又有冥器(随葬器物)等物,皆竞骄侈。"为改变这种风习,特地"申明"丧葬的"约束":冥器等物,规定"色数及长短大小";"园宅下帐,并令禁绝";"坟墓茔域,务遵简俭";"送终之具,并不得以金银为饰"。在这些具体规定之外,还特别明确了违背规定的惩罚措施:"违者,先决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并贬授远官。"①(4)自上而始一年之中,接二连三地采取断然措施,目的都很明确,是要针对开元之前种种弊政造成的奢靡之风。由此,确实看到玄宗"求治甚切"的心情。"隋氏纵欲而亡,太宗抑欲而昌",在这鲜明的对比中,玄宗选择了"抑欲而昌"的明智做法。
可贵的是,玄宗深知"文质之风,自上而始"②,首先从自己做起,从宰相做起。
前面僧一行谏永穆公主出嫁宜依常礼,是玄宗从自身做起的一例。开元七年,王皇后生父王皎去世,皇后的孪生兄弟、国舅王守一要仿效睿宗窦皇后生父窦孝谌墓葬"故事",筑高坟大塚。宋璟、苏颋二相"请一依礼式",更何况开元二年又新颁《禁厚葬制》,玄宗同意了。第二天,王守一仍然请依窦孝谌"故事",玄宗又"准依旧例"。宋璟、苏颋、再上言玄宗,以为"高坟乃昔贤所诫,厚葬实君子所非",既已作为制度,"不因人以摇动,不变法以爱憎"。玄宗急忙改过,对宋璟等表示:"朕每事常欲正身以成纲纪,至于妻子,情岂有私?"③"自上而始",开元年间的宰相中,不少人都以"清俭"著称。姚崇"无居第,寓居罔极寺,以病痁谒告",每遇大事,玄宗即"令(源)乾曜就寺问崇"④。姚崇临终前留下遗嘱,告诫子孙"各守其分",还特别"属以薄葬"①。王夫之更有高见,认为"唯开元之世,以清贞位宰相者三:宋璟清而劲,卢怀慎清而慎,张九龄清而和,远声色,绝货利,卓然立于有唐三百余年之中,而朝廷乃知有廉耻,天下乃藉以乂安。"②开元君臣从自身做起,自上而始,使得奢靡风俗基本得到抑制,逐渐形成"返朴还淳"的气象。"开元之治"的实现,可以说正是以"返朴还淳"为其起点的。
③ 《唐会要元》卷3《出宫人》。
① 《旧唐书》卷8《玄宗纪上》。
② 《册府元龟》卷56《节俭》。
③ 《旧唐书》卷96《宋璟传》。
④ 《资治通鉴》卷211 玄宗开元四年十一月。
① 《旧唐书》卷96《姚崇传》。
② 《读通鉴论》卷22《玄宗三》。
5。完善法制承袭贞观法制的宽仁慎刑原则,继续完善法制建设,是"开元之治"的又一重要方面。
(1)宽仁为本先天二年(公元713 年)十月,姚元之上"十事要",第一要便是:"自垂拱已来,朝廷以刑法理天下,臣请圣政先仁义,可乎?"玄宗表示:"朕深心有望于公也。"③这是为了改变武周时代"以威制天下,渐引酷吏"的弊政。
先天二年八月,首先宣布:"凡有刑人,国家常法。自今已后,辄有屠割刑人骨肉者,依法科残害之罪。"④这不仅是对酷吏苛刑、滥刑的禁断,而且具有立法的意义。因此,开元年间基本上废除了"屠割骨肉"的酷刑,大体是按照"国家常法"施以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的。十二年四月,因杖刑过重而致人殒毙,又新颁敕命:"今后抵罪人合杖,敕杖并从宽,决杖六十"⑤。杖刑从一百减为六十,定为常式。
为了确保禁断苛刑,开元初年的另一措施便是罢黜"身在"的酷吏。在"穷治"太平公主"枝党"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清查尚在的酷吏及其子弟。二年二月,下敕,以涪州刺史周利贞等13 人"皆为酷吏",比周兴、来俊臣等"事迹稍轻",一律"放归草泽,终身勿齿"。至十三年三月,仍然不忘酷吏的危害。当御史大夫程行谌奏武周时代酷吏23 人"残害宗枝,毒陷良善,情状尤重,子孙不许与官",玄宗立即采纳并颁敕:其"身在者,宜长流岭南;身没,子孙亦不许仕。"①在对酷吏实行"终身勿齿"的同时,玄宗"思徐有功用法平直"②,以其子徐■为恭陵令。表彰徐有功,显然是要官吏"用法平直"。开元年间,涌现了一批执法清严的官吏。李杰,为河南尹,"勤于听理,每有诉列,虽衢路当食,无废处断,由是官无留事,人吏爱之。"③李朝隐,更是"素称清正,断狱亦甚当事"。开元十年迁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乞取赃积五千匹,事发逃走",玄宗命抓获"集众杀之"。李朝隐"执奏",以其"乞赃,犯不至死"。玄宗不许,李朝隐坚持再奏,强调"为国惜法,期守律文,非敢以法随人"④。玄宗最终准奏,杖裴景仙一百,流放岭南。这既表现出李朝隐的刚正,又体现了"宽仁为本"的原则。宋璟为相时,"刑罚清省";罢相后处理"作乱"案件,仍然贯彻宽仁的原则。开元十年八月,京城长安发生左领军兵曹权楚璧"作乱"事件,权梁山自号"光帝",西京留守王志愔惊恐至死。玄宗自东都洛阳派河南尹王怡前往处理。王怡治狱"连逮甚众,久之不决"。玄宗以宋璟为西京留守,宋璟来到长安,"止诛同谋数人,余皆奏③ 《开元升平源》,下引不再注。
相似小说推荐
-
暗影谍云 (深蓝的国度) 起点VIP2022-04-30完结从白雪皑皑的黑土地,来到风起云涌的沪市,一人多面,他心思细密、他机智灵活、他信仰坚定,...
-
明朝假太监 (东北老坛) 创世VIP2019-06-13完结听说过葵花宝典吗?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错了,完全错了!那本葵花宝典是盗版地,真正的葵花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