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煦 (官笙)


一群人无声的悄然退出去,只留下老赵家一家人。
朱太妃红着眼,上前给高太后整理着衣服,头发,默默无声。
孟皇后楞了好一会儿,悄步走了进去,捧出一件头钗头,轻声道:“娘娘,这是太皇太后最喜欢的。”
朱太妃看了她一眼,拿过来,给高太后插上。
赵煦默默看着,心里一时间也难以平静。
两个女人在忙活着,宫里的丧钟,如期的敲响。
本来在青瓦房的蔡卞,猛的抬头,听着钟声,看着匆忙跑过来的文吏,道:“几声了?”
那文吏有些慌张,道:“九九下……是太皇太后……”
蔡卞眉头皱了皱,神色默然。
高太后,注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元祐以来,发生了太多事情,涉及了太多人与事。
单说‘废除新法’,就足以影响大宋国运!
高太后,对太多人来说绕不过去,对‘新党’更是如此。
‘新党’一直在给‘新法’以及逝去的‘新党’大佬正名,对于司马光,吕大防甚至高太后等人的追究企图从未放弃。
现在,‘旧党’的真正魁首仙逝,王安石的女婿,当今的‘新党’二把手,蔡卞心里自是无数想法,没有什么大仇得报的畅快,更没有幸灾乐祸。
他默默思索良久,道:“传信给章子厚,让他回京吧。”
“是。”文吏连忙应着,脸上还是忐忑。
高太后的过世,在很多人看来是可以预料的,毕竟年近古稀又病了很久。
但对朝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病逝会很突然!
现在朝野沸然,这个消息一出,势必会涌出更多波澜,对朝廷的攻讦,甚至继那个谶语后对官家的污蔑会更上一层楼!
蔡卞思索一阵,站起来,漠然着脸,道:“苏相公还在宫里吧?请他一起去慈宁殿。”
“是。”文吏应着,慌忙去通知。
不多久,宫外的朝臣都来了,聚集在慈宁殿外。
陈皮悄悄走进来,站在赵煦边上,低声道:“官家,诸位郎君都来了。”
赵煦又看向还在忙碌的朱太妃,孟皇后婆媳二人,再看看高太后,默默一阵,站了起来,走向寝宫外。
苏颂站在最前面,他还是当朝宰执。
苏颂也不曾想过,在他要走的当天,高太后会突然宾天。
高太后撤帘还政尽管已经快一年了,但天下望着她的还有无数人,她的突然过世,还是会对朝局,朝野以及整个国政有着不可预测的影响。
苏颂看着赵煦面无表情,难以猜测他的真实想法,抬手道:“官家,请节哀顺变。”
蔡卞,李清臣,来之邵等人跟着抬手,说着同样的话。
他们表情平静,看不出是什么心态。
赵煦一时间也不想说话,点点头,道:“交给你们了。”
赵煦说完,又回转慈宁殿。
‘交给你们’,说的是高太后逝后的一系列事情。
“臣等领旨。”苏颂等人抬手应下。
太皇太后的治丧,哪怕再节俭也不会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在场的重任,看着赵煦的背影,神情慢慢变化。
高太后的病逝,对其中不少人来说,是一件‘快意’的事。
高太后病逝,苏颂致仕,这对朝局将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意味着,元祐初以来的朝局,彻底的改变!
这对‘新党’来说,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蔡卞默默盘算朝局,瞥向身前的苏颂,道:“还请苏相公暂留两天,等章相公回京。”
李清臣等人也看向他,这位老大人在这个时候,还是特别有用,至少他的威望,能按住很多事情,至少,他们还需要时间,等章惇回来,顺利完成朝廷宰执的交接,过渡。
苏颂看了他一眼,又瞥了眼其他人。
高太后的死,是一种直接的宣告。宣告着‘旧党’的失败,在朝廷最高层,再无‘旧党’。
而今的朝局,与熙宁年间,大不一样了。
后宫没有太皇太后,太后,朝廷里没有司马光,吕大防。而宫里的官家,比神宗皇帝更为坚定,章惇不是王安石,他更激进,霸道。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宣仁
宫里的气氛有些诡异。
一片哀默,但极少有人敢表现出来,似乎顾忌着什么,人头攒动,来去匆匆。
宫里普遍都认为高太后不会这么突然,现在颇有些措手不及。
陈皮与周和忙着在宫里料理,准备一系列丧礼事宜。
政事堂内,苏颂这个本默契的在今天致仕的宰相,不得不暂留,主持政事堂的一些事情。
开封府。
一个致仕的五品官院子里。
在一个偏堂内,摆放着高太后的长生位。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凄声厉呼道:“太皇太后,宾天啦……”
他身后跟着一群人男男女女,跪地哭喊不止。
一处高门大院,匾额上写的是‘静宁侯府’。
侯府里的人一片沉默,每个人仿佛都心事重重,大红灯笼以及各种喜庆之物都被换下来,男男女女的服饰开始换素装。
开封城里的气氛,渐渐的开始变化。
不少人哭哭啼啼的跑向御街,哭喊声一片。
魏王妃等宗室近亲,更是第一时间跑向皇宫,要看高太后‘最后一眼’。
而也有人不少人,在暗中嗤笑,冷笑,幸灾乐祸。
“老妖婆终于死了!”
“她还真能活,差点就活到了古稀之年!”
“硬生生熬死三代帝王,老太婆果真邪乎!”
“总算是死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太好了!太好了!她一死,天地清明,乾坤骤朗!”
……
高太后病逝的消息,在开封城酝酿,同时也飞速扩散向整个大宋。
到了傍晚,身在鄢陵县的章惇终于收到了信。
章惇看完,背起手,立在窗前,静静的看着开封城方向。
裴寅站在他身后,拿着信,道:“先生,蔡相公催您回京主持大局。”
章惇剑眉倒竖,眸光灼灼的盯着南方。
高太后的死出乎他的意料,看似已经撤帘还政,无足轻重的太皇太后,在朝局,在国政中,依旧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是‘新政’推行的一大阻力。
这种影响力,哪怕她死了,依旧会长时间存在。
裴寅似乎能察觉到什么,跟着静了一阵,道:“先生,人死如灯灭,太皇太后的丧礼,还需您来操持。”
帝皇的生前身后都不简单,往往有着极其重大的政治意义,高太后虽然不是帝皇,却也算半个,谁能操持他的丧礼,就预示着谁将在朝局中更进一步!
若是章惇操持,那么,他就会是下一任宰执!
章惇背着手,目光闪动,淡淡道:“办三件事,给苏颂去信,我要跟他见一面、上奏官家,请丧礼由苏颂主持、总结好我们这一路,政事堂六部合议。”
裴寅听着一怔,等了一会儿,道:“先生,太皇太后的丧礼,真的要给苏相公吗?”
章惇道:“有没有这个丧礼,苏颂都得走,我都是宰执。”
裴寅明白了,思索一会儿,道:“好。我这就去办。另外就是,高太后刚逝,怕是有些人会趁机跳出来。”
高太后到底是英宗皇后,神宗之母、皇太后,赵煦祖母、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在‘新旧’党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高太后这个真正‘旧党’魁首病逝,不知道多少人会忍不住跳出来,借此生事。
章惇背着手,身姿挺拔,道:“他们那么钦慕太皇太后,守陵使,山陵使等需要那么多人,再不济,就让他们随着太皇太后一起去。”
裴寅神色一凛,抬手道:“是。那,先生什么时候启程回京?”
章惇看了看天色,道:“取消后面的行程,明早回京。”
“是。我这就去安排。”裴寅应着,转身去安排。
与此同时,各地知道消息的,纷纷上书。
有的歌功颂德,有的恳请丧礼从简,有的要求上尊号的,有的哭喊着要入京治丧的。
这些,大部分都是开封城附近,最先得到消息的官吏。相对于他们,反而是开封府以及所辖的诸县十分平静,几乎没人上书。
政事堂很快抽调了各个衙门的人,专门设立了机构,以专心处理高太后的丧礼。
但在‘规格’上,内部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论。
不少人要求‘一律从简’,搬出了高太后一贯的节俭作风,还有赵煦之前下的‘婚丧嫁娶,从简从短’的诏书。
另一些人,则认为高太后历经四朝,辅佐三帝,功莫大焉,应该高规格,厚葬。
在他们争执着的时候,章惇突然到了政事堂。
政事堂内。
苏颂,蔡卞以及六部尚书都在,众人看着他回来,各有表情。
苏颂握着拐,半眯着眼,对于他的回来,无动于衷。
李清臣第一个说话,道:“章相公回来的正好,先坐,听我们说说太皇太后丧礼安置事宜。”
章惇表情淡漠,在苏颂边上坐下,在一众人的注视中,与苏颂道:“苏相公,有些事,还请你说话。”
苏颂已经接到他的信,抬眼瞥向他,默默一阵,道:“太皇太后是喜丧,太皇太后仁德,不容诋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