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楶还是看着他,道:“枢密院之所以给政事堂,并不是请示,从权职上来说,枢密院与政事堂平级。回答我刚才的话,为什么要这么做?”
章惇做的确实越线了,不止是肆意扩大的对‘旧党’的清算,并且还试图对司马光,甚至是高太后进行‘追究’!
这样的事,朝廷难以接受,官家那边肯定更不高兴!
但官家一直在容忍,没有说什么。但章惇应该知道分寸,适时收手,找个时间去‘请罪’,平息这件事。
可是,章惇没有,反而还在继续扩大!
章惇拿过棋子,一向严厉的表情没有半点其他神色,淡淡道:“官家既然没有说话,那就是认可。你无需想太多,枢密院的事确实不需请示政事堂,但兵部归我政事堂管。”
章惇的话里,也显示了对枢密院改制的某种‘警惕’。
章楶不想涉入朝廷的争斗,坚毅的脸角动了下,道:“若是等到官家出手,你的那些想法未必还能实现。你看人向来比我准,官家我接触不多,但我能感觉到,他心里有想法与完整的计划,你若是自行其是的与官家冲突了,替你的人有的是。”
章楶的话简单明了,‘新党’的大人物回来的寥寥无几,曾布,蔡确虎视眈眈,章惇一个不好,就可能被罢,结局凄惨。
章惇神色不动,继续落子,道:“你都说了,还多说什么。下棋吧。”
章楶见章惇半句听不进去,脸角动了又动,道:“我知道政事堂有合并各路的想法,但你们要等一等,枢密院这边改制不会那么快,外面乱匪汹涌,没有军队镇压可能会出事。”
其实,从真宗年间起,民间的‘起义’就此起彼伏,尤其是在王安石变法被废除后的元祐以来,更是多了数倍,单单今年就数以百计,虽然很快被镇压下去,却是一种警示。
章惇看着棋盘,思索了一会儿,道:“我打算向南方迁移人口,十年内,大约五百万这样。”
章楶第一次变色,沉色不语。
向南方转移人口,看似是一件小事情,但对北方的影响尤其是边疆不可估量。现在的经济以及边疆防卫都需要大量人口支撑,人口减少,意味着‘国力’的衰退。
宋朝现在的人口大约六千万左右,其中近三分之二在北方,五百万看似不多,但分摊到各地,尤其是北方边境各路,影响不会是一点半点。
章楶在沉默,章惇没有再说,看着棋盘,右手拿起茶杯。
咚咚咚
门外响起敲门声,有声音传进来,道:“父亲,宫里送来了一盘菜,叫金玉福禄寿。”
章惇与章楶对视一眼,起身出门。
门外,站着章惇的四个儿子,大儿子章择手里拎着一个食盒。
章楶看着章惇的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全部进士及第!以往章楶还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会儿却不自觉的皱了皱眉。
章惇打开看去,果然是一个比较精致的菜,默默一阵,道:“是黄门送来的?”
章惇家教严厉,章择十分畏惧他父亲,恭谨的道:“是。我要留他,但他说还要去蔡相公府邸。”
章惇看着这盘菜,想着‘金玉福禄寿’五个字,道:“去吧。”
四个儿子齐齐抬手,告退而去。
章楶自然也能明白这五个字的意思,道:“下棋吧。”
章惇拎着食盒进门,严肃的脸上少有的出现微笑,道:“让你两个子。”
“哼。”章楶哼了声。
此时,庆寿殿同样是颇为热闹。
朱太妃,赵煦,赵似,赵幼娥一家四口,正在吃饭。
朱太妃亲手做了一桌子菜,招呼三个孩子吃。
赵似,赵幼娥两个小家伙争先恐后,打打闹闹,你争我抢。
赵煦则相对稳妥一点,却也不时的悄悄点火。
两个小家伙浑然不觉,从饭桌上争到桌子下,眼见就要变真人成决斗,朱太妃却大与往日不同,笑着没有阻拦。
朱太妃现在是前所未有的开心,满足,脸上都是笑,双眼里盈着泪。
她苦熬苦盼,终于有一家团聚,好好吃顿饭的时候了。
足足闹了近一个时辰,两个小家伙累了,朱太妃将他们送回卧室,就拉着赵煦说话。
她很高兴,话里话外都是赵煦,赵似,赵幼娥,里面没有她。
赵煦默默听着,陪着,微笑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太妃忽然看向外面,急声道:“给太皇太后的送过去了吗?”
门外一个宫女连忙进来,道:“回娘娘,如往年一样,一早就送过去了。”
朱太妃这才松口气,笑着道:“今年过年,你们都早点去吧,好好吃一点,不用候着了。”
宫女黄门都很高兴,应着谢恩。这是朱太妃身边历年的规矩了。
又过去了好一阵子,赵煦拉着朱太妃的手,轻声问道:“小娘,您有什么愿望吗?”
朱太妃脸上都是高兴,看着门外想了想,忽然道:“抱孙子!”
赵煦一怔,旋即一脸狠色的道:“好,儿子努力!”
朱太妃噗嗤一笑,道:“你就会逗我开心。”
赵煦笑了笑,又陪着朱太妃说了许久,见她有些累了,这才出来。
第两百一十五章 都是钱惹的祸
赵煦出了庆寿殿,又去了慈宁殿,仁明殿以及赵佶等各处,后半夜才回到福宁殿。
福宁殿的书房内,赵煦喝着茶,揉着疲倦的眉心。
“今天就都回去吧,没什么事情的话,宫里轮休放两天假。宫外的年休是十五天,咱们也轻省轻省。”赵煦轻吐了口气道。
童贯瞥了眼陈皮,没有说话。
陈皮好好的想了一会儿,道:“确实没什么事。”
俗话说头上虱子多了不痒,外面都快闹翻天了,宫里居然觉得没什么事。
赵煦摆了摆手,拿起手边的奏本。
陈皮,童贯应声退了出去,但两人都没走,伺候在门外。
赵煦看的是枢密院与兵部联合上的‘军队改制方略’,内容非常的多,而且很多是文言,赵煦有时候要回头来看,甚至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推敲,才能明白前因后果。
这道‘方略’,对大宋的军制进行了改革,以团为单位,一个团辖三千人,五个团为一军,总数一万五千人,但要加上后勤,杂役,辅助等,总数接近两万人。
除此之外,也对军职进行重新定性,一团之长称为团长,一军之长称为总管。
而军衔也破除了那些复杂的体系,以‘校尉’为主,一队之长为少尉,团长为上校,总管为将军,上面还有游击,骠骑,再有征(南北东西)将军,而再上,就是封爵。
在这道‘方略’里,军队系的所有人没有品轶,也就是说,他们独立于文官体系之外,划定了这些武将的晋升路线。
同时,这道方略里,对各地的军队布置,防御对象,制衡方式包括各地的战区也有规划。
赵煦认真的审视着,足足到天亮才算看完。
赵煦倒了杯浓茶,自语的道:“倒是基本在我的框架内,只是,具体经略,总管的人选没有提及。”
枢密院与兵部还是有分寸的,对各军的头头脑脑没有提及,这些是要赵煦来敲定的。
赵煦心里有了一些名单,但只是少部分,还得继续考察。
看着外面天色渐亮,赵煦伸了个懒腰,走出书房,道:“你们轮班休息吧,我去睡一会儿。”
陈皮,童贯连忙应着,陪着赵煦返回寝宫。
赵煦洗洗漱漱睡了,过年这时候,宫里是难得平静了一点。
而宫外的各部,虽然年休放假,还是有人在值班,很多事情要在今年开始,加班加点在做。
户部。
一辆辆大马车突然出现在户部大门外,一个老者拿着帖子上前,看着门卫道:“这位差爷,小人是奉命来捐纳钱给朝廷的”
门卫看着几辆大马车,以及上面堆的整整齐齐的大箱子,神色怪异,其中一个指着马车道:“这些都是吗?”
老者道:“是,总共一万贯,还请点收。”
听到‘一万贯’,一群门卫神色微变,其中一个抬手道:“请稍等。”
他转身跑了进去,明显是要请人。
其他门卫盯着几辆大马车,又看向老者,神情怪异又惊讶。
不多久,一个郎中出来,交谈几句,客气的将老者请进去。
几辆大马车从侧门被拉进去,户部迅速着手清点,一枚枚铜钱,发出清脆又令人躁动的声音。
足足半个时辰后,才算清点完。
……
户部左侍郎来到尚书梁焘的府邸,神情有些古怪,道:“尚书,收到了一笔一万贯的捐纳。”
因为之前国库空虚,户部一直有对外开放捐纳,但一万贯这么大手笔,还是第一次。
梁焘一怔,道:“谁捐的?”
左侍郎摇了摇头,道:“不清楚,没说什么,是一个仆从模样送来的,留了个‘史九’就走了。”
“史九?”梁焘皱眉,这明显是个假名,旋即道:“这么大一笔,总归得心里有数才行,想办法查一查,钱暂时别动。”
左侍郎应着,犹豫了一会儿,低声道:“尚书,皇城司,刑部,御史台抄没了太多宅邸,总数可能近千万,这些,会不会入户部国库?”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