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煦 (官笙)


陈皮越发小心,道:“章相公说,法度不可因人而废。”
赵煦眉头挑了挑,站在原地,静静的看着垂拱殿方向,仿佛能看到青瓦房一样。
陈皮不敢说话,现在的朝局十分微妙,政事堂六部的关系,政事堂内部的关系,政事堂几位相公与官家的关系,哪怕是他也看不清。
赵煦静静看了半晌,瞥了陈皮一眼,道:“那你怎么抽出来的?”
陈皮躬着身,不假思索的道:“原本也不多,那秦尚书应该也是变法派,所以没有什么案卷,魏王府弹劾的最多,小人让沈舍人去抽出来的。”
中书舍人,沈琦,统管奏本的出入以及保管、分配,归纳。
赵煦微微点头,心里一动,道:“陈皮,你对章相公怎么看?”
陈皮心头一跳,连忙躬身,道:“小人与章相公没见过几次,所以不清楚。”
赵煦抱手在腹前,目光依旧看着政事堂方向。
他对章惇一向是有所压制,就是担心章惇的势力太过庞大,一旦让章惇全面复起新法,那局面即便赵煦都驾驭不了,可能一发不可收拾。
章惇是携愤而归,对‘旧党’的打击就没有手软过,在帮着赵煦处理完朝廷的‘旧党’的同时,他还想更进一步,已经不止一次的用司马光,甚至高太后来试探赵煦的态度了。
这一次的‘法度不因人而废’,到底是依律而言,还是有所试探呢?
赵煦有些头疼,朝臣们一个个各有心思,私心、公心夹杂在朝政中,着实难以分不清楚。
赵煦摇了摇头迈步向前走,自语般道:“自古以来,皇帝都自称寡人,不无道理……”
陈皮越发心惊胆战,大气不敢喘。
朝廷里弹劾章惇、蔡卞的奏本从来没有停过,‘新党’看似独大朝廷,但弹劾,反对声遍布朝野,有时若惊涛拍岸!若不是官家一力护着,换做神宗朝,怕是早就被罢了。
赵煦回到福宁殿的时候,赵佶,赵似,赵幼娥三个小家伙玩的正开心,看到赵煦来了,也只是打了招呼就继续耍。
赵煦只当给他们放假,回到书房。
赵煦坐下后,就拿过一本厚厚的‘书籍’,书页上写着:方田均税法,五个大字。
这个‘方田均税法’,主要是清丈田亩,登记人口,核定税赋。
王安石当年阻力太大,神宗皇帝犹犹豫豫,哪怕推行下去,也是一种妥协的结果,但依旧有着极其好的效果。查出了大量藏匿的土地,人口,缓和了一些土地矛盾,增加朝廷赋税。
但不够彻底,并且元祐初,被司马光全数废除了,没有得到贯彻,反而使得‘旧党’恼羞成怒,报复性的做出了更多的事。所以,失败的‘方田均税法’不止没有完成目的,并且进一步加重了土地矛盾,成了‘恶法’!
这个是新编的,是赵煦命政事堂与六部共议后的结果,但里面依旧有很多东西令赵煦不满意,比如里面的惩戒简直没有,对各地的责任没有明确,没有足够强力的验核,后续也没有巩固的政策配套。
以赵煦的眼光,这‘方田均税法’虽然吸取了一部分熙宁年间的教训,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彻底’、‘全面’四字没有体现出来。
赵煦足足看了一个时辰才算看完,倒了杯茶,拿着茶杯,眉头不自禁的皱起。
他发现了一件事,哪怕‘新党’笃定变法,在很多事情还是没有出圈,本质上都是宋朝的士大夫,既得利益阶层。
区别在于,‘新党’有一定的取舍,在国家与自身之间在寻找新的平衡。
‘旧党’则是顽固的坚守自身的利益,不肯退让半点。
“还不够。”
赵煦拨弄着茶水,轻声自语。
‘新党’的变法,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对于赵煦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新党’看到的是十年,二十年,但赵煦要看五十年,甚至更远!
这个时候的宋朝有着非常好的基础,不做的彻底一点,简直太过可惜!
赵煦喝了口茶,看着这道新‘方田均税法’,准备对它进行修改。
“官家,舍人房有三道奏本送过来。”门外响起敲门声,陈皮的声音随后跟进来。
赵煦嗯了一声,道:“进来吧。”
陈皮将三道奏本从盘子里拿出来,递给赵煦。
赵煦看了眼上面的封条,摆了摆手。
有封条,说明只有舍人房看过,政事堂还没去。
陈皮拿着盘子,悄步退出去。
赵煦撕开封条,看向第一道,这是原三司副使的弹劾奏本,其中详细罗列了进来被罢职的朝臣,言称:‘罪或有实,然多与惇怨’,‘士人重名、官则守节,名节皆失,人立何处’,‘今惇行若奸佞,状若逆贼,古之未有’。
这道奏本,大部分是抨击章惇肆无忌惮罢黜官员,打击异己,培植私人的。
与当年弹劾王安石别无二致。
赵煦放到一边,拿起第二本。
这是元丰年间宰执蔡确的奏本,这道奏本里没有攻击任何人,而是对时事进行了点评,全部都集中在章惇身上,最终语气平和的认为章惇‘行事过激,章法无度,操之急切,徒劳无功’。
这是一个貌似的理智派,在貌似客观的分析朝局。
赵煦对蔡确回归朝廷心思很是了然,面色如常的放到一边,拿起最后一道,这是当朝宰相苏颂的。
赵煦眼神微动,认真看去。
苏颂在政事堂被架空,除非有什么事情非要他出面不可,否则都在政事堂喝茶,写书以及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现在,他突然上了一道奏本,赵煦本能的有所警惕。
苏颂这道奏本,倒是没有像前面两人一样,而是在‘展望未来’,拿出了很多例子,指出‘新旧反复,弊大于利’,并且‘一党盈朝,尾大不掉’。
赵煦看完,面色沉吟。
他将三道奏本放在一起,目光平静,心里是若有所思。
不多久,他轻轻一笑,自语的道:“着急了。”
三道奏本被放入抽屉,全数留中。


第两百一十四章 元祐八年
元祐七年眼见就要结束了,越来越近的年关,朝野非但没有过年的喜庆,反而越发的紧张。
吏部的考铨法草案十分有针对性,或者说,现在的大宋官员,普遍存在严重的问题,包括德行,贪腐以及人浮于事。
除了贪图享受,墨守成规外,几乎无所建树。
真正手脚干净或者说家族干净的,更是没有。
章惇主导的抓人行动,渐渐变成了‘逆案’,范围在迅速扩大,重点从开封城传向京外,尤其是其他三京。
原本一些还算旁观的京外,大惊失色,各种自保反击的手段层出不穷,汹涌澎湃。
并且,政事堂内的斗争也日趋公开化,激烈化。
章惇是左相,他要想行事必须假借宰相以及政事堂名义,离不开宰相苏颂的大印。
以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苏颂,眼见局势失控,终于忍不住,开始插手政务,对于章惇安排的事情,进行了有所选择。
章惇自然不会退让,他雄心勃勃,心里早就有无数腹稿,直接要求在政事堂进行‘票决’,再不济就是‘御前定夺’。
但苏颂不动如山,任由章惇说什么,他不做任何回应,死死捂住了手里的大印。
章惇现在握有实权,优势比章惇大,在政事堂里的争斗逐渐有蔓延而出的迹象。
元祐七年的最后一天,或许是大家都等着过年,稍稍的有了平静。
章家两兄弟,章惇,章楶难得聚在京城,两家人在章惇府邸,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
在过去的七年,两兄弟天南海北,将大宋偏远之地跑了个遍,好不容易能聚集在一起,两大家人自然十分开心。
尤其是小辈们,一门两相公,绝对是荣耀,并且预示着章家将再次兴盛!
章惇与章楶不止模样相似,性格也是。不喜欢热闹,不善感情交流,吃过饭,例行的交代几句就离场了。
一群人女人自然有话说,年轻一辈也是一个个圈子,章楶两兄弟来到书房,喝着茶下着棋。
但两人几乎没有谈什么家事,还是朝廷里的事情。
章惇下着棋,道:“你的那份‘军队改制’我看过了,基本没有问题,现在卡在苏颂老匹夫那,你过几日去见官家说吧。”
相对于章惇,章楶两鬓白发更多,神情没有那么严厉,多了几分刚毅模样,也不抬头,落着子,道:“你们怎么斗我不管,枢密院的事不能耽搁,如果枢密院的改制方略卡在政事堂,到时候官家打板子,不要怪我枢密院。”
章惇手顿了下,继而就落子。
章楶看了眼棋盘,抬头看向他,道:“你自己心里清楚,你做的事情已经越线,官家肯定不喜欢。”
章惇看着棋盘,拿起茶杯喝了杯口,道:“苏颂卡着,也不止是给我看,他对你们的军改抱有极大的不安,即便官家都未必能说服他。”
章楶的改制大部分承接于赵煦与许将的想法,是在他们的框架内行事,完全打破了宋朝建国以来对军队的种种制衡制度。
这般行事,不止是破坏了‘祖制’,还给朝野心里种下了‘不安’的情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