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宋煦 (官笙)


赵煦摆了摆手,道:“你的案子自有三法司处置,朕不管,起来吧。”
王安礼内心越发恐惧,却知道此时不适合说太多,只能请罪后起身,脸色颓然的退到人后。
章楶瞥了他一眼,继续介绍道;“官家,这是秦凤路齐州观察使折可适……”
赵煦看向折可适,折家军也是大宋西军的主力,威名远播。
赵煦自是赞许,笑着勉励。
折可适不苟言笑,瘦高挑,抬手无声的应着。
章楶一个个介绍,赵煦一个个认着,大部分没见过,也没什么印象,他认真记着官职,对着人脸,时不时夸赞几句。
等介绍完,赵煦微笑与众人,一招手,童贯端着一个盘子过来,里面是赵煦让人定做的一个金子做的勋章,正面是赵煦手书的‘宋’,背后是金龙。
赵煦看着众人,道:“这块金牌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朕感谢诸位卿家为我大宋的牺牲,是朕个人的感谢。”
童贯听着,上前一个个发放。
众人倒是没想到有这一出,连忙躬身抬手的接过。
章楶是第一个,摸着冰冷又质地十足的金牌,表情微微动容。
许将,王文郁,孙路,种建中,种师中等人都有,每一个人都表情激动,谨慎小心的接过。
赵煦做完私心之事,便笑着道:“诸位卿家,咱们走走,跟朕说说环庆路这一战,待会儿,站也跟你们说说开封城里的事情。”
环庆路已经大胜,说的自然都是功劳,可开封城里就不一般了。
包括许将在内的人,神色微肃,跟在赵煦身后,慢慢踱着步子,向着开封城方向走。
章楶开始说着环庆路这一战,事无巨细。
从他自细作得到夏人来袭的情报开始,章楶就一直在做布置。夏人来势汹汹,携有铁骑,三十万大军,他笃定无法迎面作战,于是制定了‘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术。
章楶说着,其他各路将领随后做补充,王文郁,孙路,种家兄弟,折可适等人适时说话,讲述着他们作战经过。
虽然他们说的简简单单,但赵煦还是能感受到其中的艰难与危险。
如果夏人突破了环庆路,那就能一马平川的抵达无险可守,并且兵力空虚的开封城!
那样的后果坚持不可想象!
足足说了近一个时辰,话头才算制住。
哪怕这些是西北诸将的亲身经历,但事后回想起来还是惊心动魄,一时难以平静。
赵煦默默听着,心里也是暗自松口气,这一战大胜,对他来说,用太多的好处!
最重要的,就是这二十万西北军牢牢的被他掌握在手里!
有了这二十万大军的底气,谁人也动摇不了他屁股下的那张龙椅!
他皇位坐得稳,那他的改革就无人可挡!
又走了一阵子,赵煦笑着道:“诸位卿家确实是我大宋栋梁,朕之股肱。朕知道,你们担心京中的事情会牵累到你们,你们放心,朕仔细看过那些卷宗了,与你们关系不大,即便有,朕通通赦免。”
不少人面露缓和,他们这些边将边帅,大部分年龄过了四十,怎么可能逃得过绵延几十年的‘新旧’两党的党争,尤其是与京中的大人物,或多或少都有关系。
眼见官家金口玉言的保他们,心底是彻底踏实了。
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王安礼了。
赵煦穿着厚厚的棉衣,迎着微冷的寒风,道:“你们说了环庆路的事,朕也跟你们说说京中的事。”
众人神色暗凛,近半年京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太皇太后撤帘,‘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皇太后的那些人基本被清算了干净,甚至于还死了两位相公,四五位相公还在狱中。
赵煦沉吟片刻,道:“苏辙持身还是可以的,但环庆路军饷丢失,作为三司使他难辞其咎。他被暗杀,是幕后之人杀人灭口,这里面,有吕大防吕家涉入,还有宗室亲王。吕大防畏罪自杀,引发了朝野争斗。有人将熙宁年间的‘登州阿云案’重新挑起,将朕置于了不孝的境地,司马光等人在这件事上,其心可诛……朝廷改制是为了收拢分散的权力,过渡的制衡令朝廷施政没有效率……朕矢志继承先帝遗志,复起新法,你们也知道,这件事从父皇登基之初就引起朝野争斗,现在更甚……”
赵煦的话里,没有提及高太后,有些轻描淡写。
但在场的哪一个不是人精,都能听得出开封城里这段时间的刀光剑影,危机重重。
许将神色平静的跟着,瞥着章楶身后等人的表情,忽然问道:“官家,京里可还太平?臣听说,章子厚章相公是个火爆脾气,片刻等不得。”
赵煦先是怔了下,旋即明白许将的意思,语气轻松的笑着道:“也不全是他,不过,朕已经告诉政事堂,所有事情,要在今年收尾,明年之后,再大的事,也低调些处理,不能弄的人心惶惶,天下不安生。”
许将见着王文郁等人表情松缓,又道:“官家,朕在西北多日,与诸位边帅有所接触,他们都习惯了疆场,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在朝廷怕是不习惯,恐会给官家惹祸,让官家难做。”
一众人看向许将,都面露感激之色。


第两百零八章 于平淡中杀人
西来的众人之所以感激许将,是因为除了少数几个人,其他都是大老粗,并不适合进入朝廷。第二,就是现在的朝廷太危险了,他们不想涉入其中。
章楶一直跟在赵煦背后,面色不动的瞥了眼许将,没有说话。
别人或许听不出,他听得十分明白,许将这些话里有更多的目的。但确实符合他们之前的约定,因此没有说话。
赵煦虽然没有回头,也能感觉到一众人目光都在他身上,慢慢走着,道:“放心吧,朕不会强求你们的,不想进朝廷就不进,兵部来做统筹。”
兵部,就是兵部尚书许将说了算。
许将抬手道:“臣领旨。”
一群人看向许将的目光由感激就变得炽热了,毕竟,他们这段时间与这位兵部尚书已经算是混熟了一些。
许将与众人微笑,继而就道:“官家,臣在西北的时候与章相公对军队方面的改制有些想法,是否现在说给官家听?”
赵煦顿时来了兴趣,回头看了眼,笑着道:“二位卿家上前来,边走边说。有累的卿家,可以慢点走,或者留下,等马车上来,按时入京即可。”
赵煦后面的几乎都是武将,走点路根本不算什么,自然不会真的喊累。
许将与章楶对视一眼,上前两步。
许将沉吟一声,道:“官家,臣与章相公的看法是,我大宋军队太过混杂,数量,军衔,官制,统帅等等问题太多,种种原因导致战力低下,混乱不堪,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与梳理。这方面具体的,臣等回去之后,会联合向官家上奏。对于军队的大方略,臣等是这样考虑的:第一,将全国二十三路的军队进行两两合并,总数定为十六军,除了京外十二路,京城驻扎四军,各军两万人,另外还要再建两支骑兵以及一支火器军。同时为了应对外部威胁,边境划分为几大战区,辽,夏,吐蕃,大理等等。第二,各军设经略,总管各一人,分别负责日常事务与统帅,各军驻扎于既定基地,不预地方上事。第三,将厢军等改为预备军,经过一到三年训练后退役,战时征召……”
章楶在一旁听着,没有说话。
身后的王文郁等人面露思索,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朝廷对军队改制的内容。
赵煦踱着步子,这些大致还是他与许将之前讨论过的,点头道:“大致方向是这样,回京之后,兵部与枢密院共议,拿出一个具体的策略来。军队改制不同于政事,一定要稳妥,不能出乱子。各地的经略,总管要认真遴选。对了,种师中种卿家,折卿家各领一军驻扎在开封城外。”
种师中与折可适一怔,旋即抬手道:“臣等领旨。”
只要不涉入朝廷高层的争斗,驻扎在开封城外也不打紧。
章楶看了眼两人,沉吟着道:“官家,臣建议,经略是文官,总管是武将,品轶上次略半级,小事凭枢密院调令,大事还需官家的虎符。臣请仿汉制,对立功将士予以封侯。”
章楶话语一落,他们身后的一众人心头狂跳。
大宋立国之初就对武将极度防范,别说封侯了,高一点的职位都没有,但凡冒头的,俱是下场凄惨,结局不堪!
赵煦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头,却没有回头,果断的道:“准!具体的军衔,军制,官职,封赏等你们来定,就从你们这一次开始,回京之后,与政事堂合议!”
“臣领旨。”章楶与许将齐齐抬手。
赵煦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明年枢密院与兵部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也很艰难,要大胆更要谨慎。先从北方各路开始,诸位卿家都要辛苦一些……”
一众人听着赵煦平平淡淡的话语,眼前已经浮现了波澜壮阔的军制改革大潮!
赵煦与许将,章楶等人漫步走着,说着。
而此时的开封城,皇城司,刑部,御史台抓的人越来越多,并且位置还都算的高的,遍布‘新旧’两党,勋贵公卿,军政两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