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剑眉凌厉,看了两人一眼,拿起一道盖印的诏书,道:“沈舍人,先将这道旨意宣布。”
沈琦一怔,上前接过来一看,是皇城司划入政事堂的诏书。
蔡卞与苏颂看到了,两人神色肃然,明白了章惇的打算。
政事堂的皇城司怎么做,罪责都在政事堂身上,怪不到宫里的官家。千万般罪责,政事堂,或者说,他章惇来抗!
蔡卞看向章惇,道:“皇城司尽量少用,刑部来做。”
章惇明白他的意思,淡淡道:“无需。失败过一次了,我知道怎么做更好。去吧。”
沈琦看了看苏颂与蔡卞,应着转身离去。
章惇等沈琦走了,这才看向苏颂,蔡卞两人,声音坚定如磐石,道:“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想法,但复起新法时所必然,谁都不能阻挡!王公做不到,不能做的事,我来做!”
苏颂盯着章惇,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头老虎,终于是出笼,开始吃人了吗?
第两百零五章 震动天下
随着赵煦回宫,开封城里的巡逻的禁卫陆续回岗,解除了戒严,百姓们有些惊慌的出了门,四处张望,彼此交谈,在探寻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理寺的牢里。
陈朝,林城两人已经知道了外面的动静,隔着牢房对视一眼,两人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
事情,与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
而大理寺内,曹政从政事堂回来,正在召开会议。
大理寺会议室,曹政看了眼坐在两旁的七位少卿,翻开了眼桌上的手札,朗声道:“政事堂开会,决定了很多事情。有关与我大理寺的,我与诸位同僚通报一声,第一:大理寺卿燕王赵颢,因德行不修,被官家罢黜,羁押于宫中。大理寺卿日后由政事堂从宗室近亲选取,终生任职。第二,新刑律会在明年颁布,但判例法相关法案会在明天下诏发布,大理寺可据此行事,处理众多久拖未决的案件。第三,关于大理寺的发展纲要,我已奏报官家得到批准,明年施行。第四,自明年起,我大理寺官员不外调不内迁,由本寺内部升迁。第五,大理寺具有审判权的官员,非得大理寺同意,其他部门,包括皇城司,对了,皇城司已划入政事堂,不得抓,扣,羁等。第六……”
大理寺七个少卿慢慢听着,神情振奋再三。
政事堂这次开会,给了他们诸多的权力,还有‘特权’!
单说没有大理寺同意,其他部门不得抓扣这一条,就足够令他们欢欣鼓舞!
曹政看着众人的表情,暗自点头。
吏部。
吏部的衙门可以说破破旧旧,吏部的官员三番几次的要求修建,扩大,都被政事堂给驳回了。
林希一脸漠然的主持会议,身形端坐笔直,不怒自威,道:“我们吏部接下来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们听好,记住了,日后我打板子的时候不要怨怒。第一,考铨法明年推行,尽快完善。第二,年底之前,会有大规模的官员调派,具体名单,我后面细说。第三,吏部将对府级官吏进行直辖管理,一应的任命,考核,迁派都在吏部。第四,巡检司划入刑部,各府巡检由刑部与地方双管,但任命需要通过吏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近来乱象纷陈,人心浮摇。越是这个时候,越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如果有人无法安心用事,就请他去能安心待的地方!”
林希一脸漠然,语气一直很平稳,但最后的话,杀气腾腾!
吏部一干侍郎,郎中,员外郎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抬手齐声道:“下官领命!”
林希依旧一脸漠然,道:“下面,我说说具体的名单。”
一众人心惊胆战的坐下,他们已经看到,林希身前的公文很厚!
与此同时,其他各部寺一样在开会,在通报政事堂的会议内容,一个要求‘稳’,一个就是为接下来以及明年的事情做准备。
很快,章惇要求的那道关于皇城司划入政事堂的诏书被公布出来,同时政事堂的邸报传向京城各个部门,并且向着全国各地传去。
这道旨意,仿佛是朝廷改制的某种后续,很多人都没有在意。
但也有不少人悚然惊恐,预感到了接下来将要发生大事件。
皇城外的皇城司,蔡攸面无表情,召集一干副指挥,正在漫不经心的布置着任务。
在座的,每一个都神色暗暗小心,心里激动又忐忑。
同时,一道道信鸽飞出,带着不知道什么样的命令奔向大宋的南北东西。
开封城外,有三支军队在移动,一个是来自京东路,目标是北京大名府,另一支来自秦凤路,目标是西京河南府。还有一支,是宗泽率领的虎畏军,进行了分调,各有五千人进驻开封府三门,虎畏军则在正南。
随着动作越来越大,开封城里充斥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绪,不知道多少人紧闭府邸,惶惶不安。
朝廷各个机构都在加紧作着准备,倒是宫里的赵煦,忽然间显得有些无所事事。
最上面,最麻烦的事他都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都是章惇等人的事情。
到了傍晚,他是先去了仁明殿,陪着病倒的孟皇后说了好一阵子话,在孟皇后睡着后这才离开。
接着去庆寿殿,与朱太妃吃饭。
朱太妃满脸的愁容,不时的跟赵煦感慨,追忆着与高太后的过往,感慨曾经雷厉风行的太皇太后真的老了。
陪着朱太妃吃完饭,赵煦天黑才回到福宁殿。
童贯跟在赵煦身旁,看着了眼寒意渐浓的天色,低声道:“官家,今晚是否传后宫侍寝?”
赵煦摇头,道:“不用了,让宫里的人都早点歇着吧。”
童贯小心翼翼的应了声。
他比陈皮更警醒,陈皮好歹是赵煦身边的老人,内里亏心事不多,但是童贯不一样,他心思不少,可抓的把柄太多!
赵煦漫步走着,忽然转头看了眼童贯,却什么也没说。
童贯吓了一跳,张口想问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第二天一早,政事堂就接连颁发旨意,早已经准备好的邸报通传全国。
第一道,是关于册立孟氏为皇后的,这是赵煦的正式册立诏书。
第二道,废除三衙,权归兵部与枢密院。
第三道,确立大理寺的司法地位以及刑律,礼法的运用规则,包括了判例法、刑大于礼、律法平等、司法解释等等。
第四道,对朝廷各机构进行裁剪合并,确立权职,明确责任,规范操守等等。
第五道,公布国家变法的方针大略,制定了五年内的变法目标,正式公告明年复起‘熙宁之法’。
第六道,是对近半年来的一系列事件进行了总结,对吕大防等人的贪腐,擅权案件进行了痛斥,要求全国官员引以为戒。对各种非法行为,尤其是官吏有组织的串联,勾结,威逼利诱的对朝臣的攻讦,构陷,对国家大政的肆意歪曲,抨击进行严厉斥责与警告。
第七道,是一系列的人事任命,对朝廷各级官吏的官职进行修正。包括章惇卸任枢密院副使,章楶任枢密使。政事堂设三相,宰相,左右二相以及六位参知政事等等。
……
一连十一道,关乎大宋的方方面面,是赵煦以及大宋朝廷最为正式、严肃的对外宣告,是对元祐七年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明年的一个准备与开始。
几乎在这些诏书颁布的同时,皇城司,刑部,御史台三个暴力机构,拿着一份份名单,开始在满开封的抓人。
并且,他们还有人被派出京,奔向四面八方。
尤其是皇城司,早就部署在四京,出动的最为迅速,在很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被带走。
前面有吕大防这样的宰执下狱,后面又有如此大规模的抓捕行动,哪怕是‘非誉君上,图谋不轨,结党营私,祸乱朝纲’这样的大罪名,还是震动了整个大宋,不知道多少人转辗反侧,夜不能寐,惶恐忧惧。
第两百零六章 出城十里相迎
为了防止出乱子,政事堂调配大宋上上下下诸多力量。
这一次,几乎动用了大宋所有的暴力机构,从御史台,刑部,到皇城司,再到军队。
章惇考虑的十分全面,行动迅速,根本不给那些人多少反应的时间。
开封府内。
韩宗道看着朝廷发的诸多邸报的其中一份,大致内容是:朝廷改制引起的居心叵测之人太多,各地知府要维持地方稳定,一旦出现大问题,朝廷第一问责的就是知府,要求各地知府‘临事无畏,勇于负责’。
开封府判官周茹水看着韩宗道面沉如水,有些好奇的道:“相公,这份邸报有什么问题吗?”
韩宗道能做到‘储相’的开封知府,履历自然不寻常,哪里看不出这道看似寻常的邸报背后的内容。
韩宗道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不要小看章子厚,朝廷的改制已经基本完成,他的手,要伸向地方了。”
周茹水一怔,道:“就是这份邸报?”
韩宗道神色越发沉郁,轻轻点头,道:“章子厚在昨天的政事堂会议上,批评地方用了‘人浮于事’四个字,而后更说官官相护,官官推诿,官官错节,朝廷再好的政策到了地方都会变的面目全非,反而加重百姓负担,成为弊政。当时我没有在意,现在想来,章子厚就是打了个埋伏。这道邸报,怕是要将知府的‘知’字去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