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到底持身守正,没有被抓到把柄。但下面的众多人却不同,加上王安石性子执拗,对一些人极力袒护,这就是火上浇油,促使党争更为激烈。
这也是神宗皇帝对变法产生动摇,王安石两度罢相,‘熙宁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臣二人在灯光下细谈,在外人看来,这两人就是头凑到一起,犹如老友一样在窃窃私聊。
两人一直聊到天亮,这才分头行事。
赵煦回到垂拱殿,按着心里不安,继续处理政事。
章惇则若无其事,按照计划在政事堂召开列会,处理朝廷内外各种事务。
但细微的变化的还是瞒不过朝臣,一个个目光都不自禁的投向环庆路方向,想要探寻大战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一天之后,为了缓解开封城里的过于紧张,赵煦带着孟美人,亲自在开封城里四处走动。
先是去了相国寺祈福,又去了太学、国子监,最后还去了太庙。
开封府知事韩宗道一路陪同,在傍晚,临近回宫的时候,他跟在赵煦身旁,慢慢汇报着开封城近来的事情。
说了好一阵子,韩宗道忽然躬着身,道:“官家,开封城里纷扰诸多,巡检司又被刑部拿去,各州府官员新命,臣,着实有些力不从心了。”
孟美人跟在另一侧,偏头看了他一眼。
赵煦手里的折扇啪的一声,合在一起,脚步停下,道:“韩卿家,这是想要急流勇退了?”
韩宗道神色微凝,道:“臣年老体衰,不堪重任。开封城事涉京畿,责任重大,臣不敢拖累国事,还请官家允准。”
赵煦左手慢慢的扳着着折扇,梳理顺畅,轻声道:“韩卿家,你选了个好时候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 诛心
赵煦话音落下,跟随赵煦的一众人鸦雀无声。
他们这位官家,可不是以往的大宋皇帝!
陈皮低着头。
孟美人紧抿着嘴。
其他一众人纷纷躬身,大气不敢喘。
韩宗道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明摆着是给官家难堪。太多人心里担忧,恐惧,官家会不会在大街上,直接将号称储相的开封府知事给处置了!
韩宗道听着赵煦平淡若惊雷的声音,脖子也是一冷,但他已经仔细盘算过,确定赵煦不会在这种时候把他怎么样,犹豫了片刻,抬着手,尽可能的谦卑道:“官家,朝廷诸事已定,有无臣并没有区别,臣会交代好事务,不会给官家添乱。”
赵煦手里的折扇轻轻动着,发出轻轻的吱呀吱呀声,面上平静,心里在思索。
高太后留下的朝臣,基本上被他清理干净,唯独剩下两个人:一个是现在的宰执苏颂,一个是储相的开封府知事韩宗道。
韩宗道在这个时候选择辞官,应该是看清了大势下的明哲保身之举,并不意外。
但赵煦怎么可能放他走呢?
赵煦需要‘新党’的锐意革新,却也不等于一棍子将‘旧党’全部打死,这不止是政治要求,也不符合帝王术。
赵煦啪的一声又打开折扇,笑着道:“韩卿家,正值改革盛举,怎么能急流勇退?朕加你为参知政事,承启朝廷改革。朝廷决定以开封府为改革试点,韩卿家总领此事。”
孟美人暗暗松口气,立着不动。
陈皮听着,嘴角笑意一闪而过。
韩宗道是太皇太后留下的人,是‘旧党’大人物,要是这个‘旧党’大人物统领了‘新法革新’,那场面一定非常好看!
跟随韩宗道一起的人心头顿沉,看着赵煦的背影,隐约有畏惧之色。
杀人不过诛心,官家这一手,着实是快很准!
韩宗道脸色变了又变,哪里能想到,官家不但没有顺水推舟的送他走,反而给他加官进爵了!
只是,这个加官,不是他想要的!
韩宗道沉色抬手,道:“官家,臣真的不能担当此任,还请官家另选贤良。改革事关社稷,请陛下三思。”
韩宗道这是摆明了他反对重启‘熙宁变法’,坚辞不任了。
赵煦怎么会给他机会,望着前面,笑着道:“朕对韩卿家的能力是十分相信的,韩卿家不会令朕失望。对了,找个合适的时间,朕会遴选宗室权知开封府,韩卿家压力不要那么大。去吧。”
赵煦说完,就要向前走。
韩宗道神色在变。
宗室亲王坐镇开封府这是宋朝的传统,但这个传统却有着深刻的含义,那就是权知开封府意味着两个字——储君!
官家尚无子嗣,何人权知开封府?这是什么意思?
储君乃国之根本,在官家年轻,尚无子嗣的情况下岂能轻定?
韩宗道心思万转,刚要追上赵煦开口,忽然间,前面涌来了数十人,吵吵嚷嚷堵住了他们一行的去路。
禁卫如临大敌,纷纷出现,将赵煦等人围在中间。
“请官家罢战!”
“请朝廷发全俸禄!”
“天降大雨,‘新法’违逆天道,请官家永远废除‘新法’!”
数十人大喊大叫,挥舞着奏本一样的东西,将这条御街给堵住,拦住了赵煦回宫的路。
禁卫不断出现,严肃防卫,隐隐开始拔刀。
陈皮十分担心,连忙上前低声道:“官家,都是士子以及候补的官吏,还是躲一躲吧。”
这些人无官无职,极易被擅动,却又勾连朝野上下,一举一动无数人关注,轻动不得。
赵煦好整以暇,瞥了眼韩宗道,道:“韩卿家,这是你兼任参知政事的第一件事,平息争议,为朕,为朝廷分忧解难。”
韩宗道很想再推辞,但眼前发生的事,他作为开封府知事要继续推辞,着实说不过去。
但他要是先处理这件事,就等于默认了升官以及承领开封府作为变法试点的事!
从‘旧党’变成了‘新党’!
他会被天下士人戳脊梁骨,痛骂不已!
赵煦可不给他机会,直接与陈皮道:“韩卿家,请他们去开封府,与他们详谈,将他们的意见记录好,上书朝廷。”
韩宗道心里飞速想着对策,却见陈皮已经过来请他了。
韩宗道身后一些人已经看出来了,瞥着赵煦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
韩相公,这是推脱不了了。
韩宗道还能怎么推脱,在这个时候硬是要辞官,官家完全有借口对他严惩,即便不杖毙也有的是手段。
“是。”韩宗道心头沉沉,无奈的抬手。
韩宗道到底是开封府知事,是储相,又是太皇太后留下的人,还是很有威望的,说了一阵,这些人犹犹豫豫还真的就散开了。
赵煦见着,微微一笑,大步向前走。
还真是个意外收获。
收服了宰执苏颂,又加上储相韩宗道,‘旧党’内部分裂,肢解的是相当足够了。
赵煦回宫后,直接就到了机要房,仔仔细细查阅了一番事务,见环庆路没有新的军情汇报,又到垂拱殿处理政务。
一连过了两天,环庆路没有任何奏报,却有一些消息在开封城里悄悄传播,令谣言四起,沸沸扬扬,开封城里的气氛越发凝肃,充满了紧张。
夏人围困了环州,下一步就是庆州,离开封城不远了!
慈宁殿里的高太后,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传召赵煦。
祖孙二人关系微妙,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赵煦听到后,沉吟片刻,就起身来到了慈宁殿。
慈宁殿内。
大殿里很安静,高太后高坐,面无表情,赵煦坐在左下首,赵颢在右下手,陈皮与周和各立在一旁。
赵煦瞥了眼身旁小桌的茶杯,没有犹豫,拿起来就喝了口。
高太后神色动了下,继续面无表情。
赵颢脸色苍白,不时的咳嗽一下,拿着白手绢捂着嘴,眼神却时不时扫过赵煦。见他不犹豫的喝茶,双眼凝色一闪。
周和感觉着气氛的微妙,侧过身,向赵煦行礼,一脸谨慎的道:“官家,是这样的,娘娘听说,您要选派宗室权知开封府?”
赵煦不意外,事涉‘储君’,高太后不可能坐视。
赵煦放下茶杯,道:“有这回事,朕毕竟是死过一回的人了,考虑着若是哪一天再有不测,总得为后事做些准备。”
周和本来准备接话询问‘哪位殿下’,听着赵煦的话,登时闭嘴不言。
赵煦这话指向太过明显了,就差戳穿直说是太皇太后等人会害他了。
高太后哼了一声,冷声道:“你尚无子嗣,不可轻定,免得日后祸起萧墙。”
高太后这话说的大义凛然,堂堂正正。
赵煦没有想她话里真假几分,目光看向赵颢,道:“皇叔,要不你去?”
高太后脸色骤变,双眸犀利如剑。
赵颢心底想的是赵煦同母弟,神宗十三子赵似,哪想到赵煦会突然拐到他身上。
先是怔了下,接着连连咳嗽,他急声道:“官家,如此大事,切不可玩笑,臣承受不起!”
赵煦轻笑了一声,道:“朕是属意皇叔的,不过以皇叔的身体,确实不能担任开封府事宜。”
高太后心里知道,赵煦对赵颢警惕,怕是真的动了杀机,这是她儿子,自然要保。
高太后神色冷漠,淡淡道:“外面谣言纷纷,说环庆路失守,我问你,究竟情况如何?”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