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颢回到慈宁殿,迎面见到孟美人从里面出来。
赵颢眼神微闪,颤巍巍的行礼道:“见过娘娘。”
孟美人见着赵颢,也是屈身行礼,道:“见过皇叔。”
赵颢目光闪了下,没有多说,快步向里面走去。
孟美人不曾停留,点头之礼后,就回转仁明殿。
孟美人刚坐下,就有宫女端着盘子进来,轻声道:“娘娘,该安排今晚的侍寝了。”
对于后宫的侍寝,赵煦一直很随意,除非特别需要,几乎没有主动招过谁。
孟美人看着盘子里一个个名字,抿了抿嘴,道:“刘美人。”
宫女看着孟美人,轻声道:“娘娘,官家一旬才招两三次侍寝,娘娘您……”
她的话,不言而喻。赵煦还没有子嗣,后宫里的女人,母凭子贵,子嗣万分重要!
孟美人神情不动,道:“去吧。”
宫女没有再多说,应声端着盘子转身出去。
此时的庆州,充满的了战前的紧张。
章楶以环庆路经略,统管北方五路,领各路经略,总管,节度使等等。枢密院对五路的各种官职进行调配,‘旧党’之人几乎全数被替换。
孙路继王安礼担任河东路经略,王安礼是王安石右弟。王文郁则担任熙河路经略。
折可适,姚雄,钟傅,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皆在殿中。
殿中,一群人正在出谋划策,章楶在对各路进行布置,调兵遣将。
殿中人几乎都带着渴望一战的激动与振奋,就差摩拳擦掌了。
暂留环庆路的王安礼见着,心里不安,开口道:“夏人之所以突然集结如此多的兵力,是因为我朝内部不稳。我们现在应该防守为上,等待开封稳定,而后才能图谋北伐……”
这句话,大坏气氛。
众人一怔,全都看向他,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反对北伐。
王安礼的官职并不高,但他身份特殊——王安石幼弟。
王安石是变法派的精神领袖,对王安礼自然也是‘礼让三分’。
一群人的目光慢慢又转向章楶,章楶手持圣旨、金牌,统领北方五路,有先斩后奏之权,只有他能压得住王安礼。
章楶须发皆白,低着头审视着地图,头也不抬,语气果断如铁道:“正因为如此,我朝更不能怯弱,这一战,必须要胜,而且是大胜!王经略,此时,应当众志成城,不可乱言动摇军心!”
王安礼神色动了动,瞥了眼众人都有些不善的目光,心里叹了口气,抬手道:“是。”
章楶看着地图,道:“夏人分了五路,我们也需要有所侧重……”
一众人听着,神色肃然,作认真听令状。
王安礼看着,心头更加沉重。
现在的情形,像极了元丰四年。当时夏人也是帝后争权,内讧不断。朝廷认为是好机会,发动六十万大军,五路伐夏,最终,是一场大溃败!
现在,情形调转,大宋帝后争斗不休,内讧此起彼伏,夏人携大军而来。
他们大宋这边不但不防守,居然要主动出击!
夏人若是那么好打,元丰年间怎么会五路大军功败垂成?
没人理会王安礼所想,五路边军的统帅几乎都很想打,没人希望继续‘旧党’时候的斥地求和,憋屈坚守。
北方五路,聚集了二十多万大军,锦旗招展,士气如虹!
此时的西夏大军,已经离边境不算远了。
……
此刻的开封城,随着北方五路的不断备战,战争气氛越来越浓,但关于是战是和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时不时有人上书,分析利弊,要求朝廷罢战,与西夏和谈。
户部,枢密院,兵部到政事堂,青瓦房,机要房,日渐忙碌,已经没空理会朝野的嘈杂声音。
垂拱殿里,关于北方五路的消息是越来越多。
西夏明摆着是要趁宋朝这边内乱,大大的占一次便宜!
赵煦的工作量,比以往增加迅速,直到深夜都没有结束。
垂拱殿里掌着灯,赵煦埋头审视,批阅奏本。
陈皮悄悄走过来,低声道:“官家,刘美人来了。”
赵煦正看的入神,随口道:“嗯。”
陈皮悄悄退下,不多久,一身轻衫薄绸的妙龄少妇,端着一碗,轻手轻脚的走进来。
赵煦听到声音,抬头看去。
只见刘美人肤如凝脂,貌美如花,刚刚沐浴过的脸上水嫩的带着丝丝红晕,抿着嘴,瓜子脸浅笑着,柔美艳逸。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敌当前
赵煦直起身,伸了个懒腰,笑着道:“你怎么来了?”
刘美人嫣然一笑,端着碗上来,眼波流转的道:“臣妾听说官家夙兴夜寐,担心官家过于劳累,特意给官家做了鱼汤,官家快尝尝。”
相对于孟美人‘本分守礼’,刘美人身上多了一份亲近,与赵煦说话没有过多的深思熟虑的谨慎,话语里也带着撒娇的味道。
赵煦正觉得饿了,接过来道:“我尝尝。”
刘美人更高兴了,绕到赵煦身旁,伸出一双白皙小手给赵煦按捏着肩膀,犹自的道:“臣妾知道官家喜欢喝鱼汤,特意跟御厨学的,官家快尝尝,要是不好喝,臣妾回去再改。”
赵煦尝了一口,点头夸赞道:“不错,咸味正好,这一喝还勾起食欲了。”
刘美人当即高兴的要跳起来,伸过头道:“官家,臣妾在御厨那还做了一些吃的,我这就让他们送过来。”
说着,就要亲自跑出去。
赵煦笑了,连忙拉住她,道:“不用送来这里了,送去福宁殿,朕喝几口就回去。”
刘美人脸上红润一闪,轻轻应了声,急急的吩咐人去通知御厨。
赵煦喝了几口,便牵着刘美人回了福宁殿。
一秒记住
……
第二天,一夜劳累的刘美人还在熟睡,赵煦与一群禁卫在球场上蹴鞠。
只不过没有以往那么激烈,相对温和,以免吵醒刘美人。
一群人花式表演,球在飞来飞去。
半个时辰后,刘美人醒了,赵煦与她一起用膳,她回去后,赵煦便在书房里稍作休息。
陈皮拿着三道奏本,小心谨慎的进来,递给赵煦道:“官家,中书房送来的。”
中书房是政事堂下的一个机构,主官是中书舍人,负责朝廷内外奏本的进出。
赵煦看了他一眼,拿过来看去,神情微异。
继而打开后面两道,内容大同小异,都是弹劾高太后的,指责她‘擅权禀国,祸乱朝纲’。
陈皮站在桌前,低着头。作为宫里的大太监,实际上的黄门令,他看得出来,这道奏本真正的来自谁。
赵煦知道沈琦紧张送来这三道的用意了,盯着三道奏本,沉吟一阵,道:“传范祖禹来见朕。”
范祖禹是鸿胪寺卿,这三道奏本,明显是以他为主,其他两道是随声附和。
“是。”陈皮不动声色的应着。
陈皮刚走,一个黄门急匆匆进来,道:“启禀官家,十一殿下要偷出宫,被禁卫拦住了。”
赵煦眉头一挑,看了眼眼前三道奏本,微微点头,双眼冒凶光的道:“带他到我这来。”
“是。”黄门应声,快步退出去。
没多久,赵佶张牙舞爪,大喊大叫的被抓进来。
“放我下来!放我下来!”
“昂~我咬你们啦……”
赵佶被禁卫拦腰抱着,说着就真的抓着禁卫的手臂,张嘴咬了过去。
禁卫面不改色,将赵佶带进来,道:“官家,十一殿下带到。”
赵煦见赵佶完全没个正行,怀里还抱着画轴,眯着眼,对着禁卫摆了摆手。
禁卫放下赵佶,转身往回走。
赵佶双脚一落地,掉头就跑。
“你迈出门槛试试。”赵煦看着他,淡淡说道。
赵佶如被施了定身法,一动不动,眨了眨眼,片刻后他忽的笑嘻嘻一跳,转过身,大步走向赵煦,一脸的天真烂漫道:“官家,我今天是要来给你看看我的画功有没有进步的……”
说着,赵佶就一本正经的打开画轴,要拿出他的画,仿佛真的是来给赵煦看他画功的。
赵煦面无表情,缓缓站起来。
赵佶犹自拿出画,面上不动,声音却急了,道:“官家,你看着我线条,用墨,笔法,是跟苏先生学的……啊……”
赵煦拽着衣领,将赵佶堵在墙角。
门外陈皮以及众多禁卫纷纷抬头望天,对于惨叫声充耳不闻。
习惯了!
等范祖禹来到赵煦书房的时候,就看到赵煦坐在桌子内批阅奏本,赵佶在一旁举着板凳,鼓着脸,翻着大眼睛瞪着他。
范祖禹带着忐忑而来,没敢多想,恭谨的向赵煦行礼,朗声道:“臣范祖禹,见过官家。”
赵煦唔的一声,抬头看了眼,笑着道:“免礼,找范卿家来,是想问问夏人使臣的事。”
范祖禹心里一突,他还以为是他上书弹劾高太后的事,小心的观察着赵煦的神色,范祖禹谨慎的道:“回官家,由皇城司弹压,那嵬名阿山很是很老实,没有再冒犯,只是一个劲嚷着要见官家。”
赵煦合起手里的奏本,点点头,道:“范卿家辛苦,你找个时间,摸摸他们的底,朕就不见他们了。既然已经开打,就没必要那么多的虚假客套的了,等大战结果吧。”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搞牧场兴邦 (吃多福穿好禄睡多长肉) 番茄vip2021-09-04完结51.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龙力生在大明搞牧场,他畜养的是大象、虎豹,他靠的就是...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