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同样不甘示弱,他上前一步将脸与那人呢紧紧贴在一起,恨不得鼻子跟鼻子都要撞上一般,那怒道:“我曾跟大明的军队一起作战!他们跟我们一样付出了伤亡!我曾跟大明的将令结为兄弟!他曾在战场之上救过我的性命!”
“今日!不管你们怎么说!谁敢反对支援大明!就先问问我手上的弯刀!”
说着苏科抽出腰刀,而他对面的大臣同样不甘示弱,一时之间弯刀出鞘之音四起。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阿勒腾眉头一皱,怒喝道:“你们要造反吗!”
一句话,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作为哈萨克汗国的建立者,身为开国君主的他 拥有着无上的威严。
他环视了一圈众人,把每个人的反应都记在心里,然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撇嘴道:“都滚出去,让我想想。”
这天夜里,大明的使臣还在等待着阿勒腾的回复,而长安城中,一对儿父子正坐在绳子上被放下城墙。
他们背后背着砖石,腹部的瓦罐内装着灰浆,老汪跟小汪两个人,原本都是河南府的匠户,作为朝廷第二批取消匠户籍的成员,他们俩并没有响应号召前往东北直隶,而是来了较近的长安。
老汪年轻的时候来过长安,从那时候起,他就对这座城池有着无限的向往,幻想着有一天能够在这城里买上一栋小房子,这个梦想在他有生之年终于实现了。
在恢复了平民身份后,他终于在长安城买了小小的一间平房,虽然只有这么小小一间,但他却觉得自己这辈子都已经值了。
“爹,那些洋鬼子不会突然打过来吧?”小汪砌墙的手在颤抖着,连砖都拿不稳了。
老汪心里同样怕的要死,但到底年纪大了,干了一辈子活的他知道,只要忙碌起来把心放在工作上,那就会忘却很多烦恼。
他一边熟练的修补城墙,一边轻蔑的说道:“怕啥,修了这么多天了,奥斯曼人也没来过,他们白天打仗,晚上肯定要睡觉的。”
说着他看了一眼儿子,笑道:“快干吧,你娘还在家等着你回去吃饭呢,咱俩不回去她也睡不着,出门前她说给你炒了块肉呢。”
听到有肉吃,小汪不由露出笑容,干活的手也稳了不少,老汪一边干一边跟儿子念叨着:“哎呀,好不容易咱也在长安城里安了家了,没想到又打仗了。”
“儿啊,爹这一辈子没啥出息,就能给你在长安城里留这么一间小破屋子了,咱俩得帮着大明把长安城守住,得把咱家守住知道吗?”
“咳咳咳。”说着老汪咳嗽了几声,摇了摇头:“我身子不好,将来要是有一天走了,你记得得照顾好你娘。”
“爹,你别乱说!郎中都说了!你就是有点咳而已,别老乱想。”小汪不满的说道。
“呵呵,我自己的身子我知道,那郎中尽挑好听的讲……”
“砰!”
老汪的话还没说完,一声巨响传来,小汪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不知道飞出去多远,重重跌落在地上的他,捂着脑袋爬起来,只感觉整个人都不受控制了一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的思绪跟不上眼前的景象,耳朵里只有嗡嗡的声音,根本听不到其他的声音,等他终于反应过来之后,却看见不远处还有另外几具身子倒在地上。
一眼便认出了父亲的小汪,冲去过痛哭着抱起父亲的尸体,大声喊着,可无论他喊的多大声,他的耳朵还是听不见,而他那已经没了半个身子的父亲,更是一点都听不见。
终于,他渐渐能听到自己的哭喊,也渐渐能听到周围的喊杀声,他抬起头,看着不断涌来的明军,看着城墙上那个硕大的豁口,再看看周围的尸体。
六十多岁的于谦提着刀亲自率兵来到豁口处,明军列阵准备迎敌,城外奥斯曼人的喊杀声愈来愈近。
一个青年擦干了眼泪,从身旁明军的尸体旁拿起了一杆刀,拔下他的衣甲套在身上,咬牙跑了过来站在于谦身边,乱军之中大家看了看这个奇怪的青年,谁都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目光如炬的纷纷盯着城墙上那个硕大的豁口。
“啊啊啊!”奥斯曼人冲吼叫着冲了进来。
“放!”军官一声令下,火枪跟弓箭一起射去,瞬间收割了无数条性命,悍不畏死的奥斯曼人蜂拥而入,宛如绝地的洪流一般冲了进来。
“顶住!”手持大盾的校尉们大声吆喝着,摆好身形准备迎接第一波冲击,就在他们喊完不久,一声声撞击声接踵而至,双方的人马撞在一起,明军的长枪手不断向前刺去。
城墙上的明军再次集结完毕,开始抛下雷士滚木并且搭弓射箭,闻讯而来的火枪兵也纷纷爬上城头和城内的建筑物,朝着豁口开始射击。
“让开!让开!都让开!”城墙上,几队士兵推着一窝蜂飞奔着朝豁口赶去,他们把沉重的一窝蜂架起,好几个人用肩膀把它顶在城墙之上点燃,密集的枪火发射而出,激起的烟尘让奥斯曼人伤亡惨重。
历经一个时辰的拼死防守,奥斯曼人终于被打退了,明军马上开始组织人手准备修补城墙,于谦松了口气坐在一辆架车上,看着那硕大的豁口,不由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求援的书信早就已经发了出去,朱祁苼已经下令,命柯潜马上组织兵力支援长安城。
成都府外,黎明的太阳升起,柯潜戎装夸马,正在斩牲祭旗,成都大学内,高谷望着眼前这些区区不足百人的年轻学子,看着他们身上的盔甲,握着腰间的刀大喝道:“国难当头!不思报国者!枉读圣贤书!枉为大明人!”
“圣上有旨!尔等入学之际!皆受两月军训!强度与辽东新军无异!为的就是当真有这么一天的时候!尔等不再是只会读书的迂腐之辈!”
“千百年了!武官从来都说我们只会耍嘴皮子!只会拿笔杆子!今天!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大明的读书人!提得起刀!拿的其剑!流的起血!护的了国!”
“老夫!七十了!长安城里的于大人!六十了!”
“大明!不能指着我们这帮老骨头!这一战!无论生死!你们要好好看!好好学!将来!大明靠你们了!”
说着高谷对着近百学子恭敬一礼,学子们纷纷泪流满面,还礼恩师。
“老夫没有兵权!只有这身老躯与你们!尔等!可愿随老夫出征!”
“愿往!”学生们整齐的答道。
“明军威武!”高谷老夫聊发少年狂,抽出战刀喊出了自己想带头喊出的这句话,多少年了!终于有机会了!
“将军威武!”学子们纷纷怒吼道,这声音甚至传到了城外的明军耳中。
柯潜闻声愣了一下,望着城内,笑了笑看向面前的将士们,笑了笑高声道:“打仗了!怕不怕!”
“不怕!”将士们趾高气扬的答道,而柯潜却在人群中,看到有个在流泪的少年。
见到主帅的目光投来,少年身旁的老校尉赶紧拽着他,一巴掌就打了过去,怒斥道:“哭什么哭!”
“别打他!”柯潜高声道:“哭!一个个都说不怕!都是说的!那特么是打仗!是去死!死怕不怕!”
“不怕……”这次的声音小了一些,许是少年的哭声感染了众人,大家的底气都有些不足。
这时候,你那少年却高声喊道:“不怕!将军!我不怕死!”
“那你哭什么!”柯潜看着少年问道。
“我不怕死!我怕死了我爹娘没人照顾,呜呜呜。”少年一边抹眼泪一边说道。
“家中独子不得出征!这是谁的兵!”柯潜当即大怒道!
“我不是独子!”自知说错了话的少年赶紧高声辩解道。
柯潜自然不信,他扫视过众人却发现不少人的目光都躲躲闪闪,柯潜眉头一皱,怒道:“胡闹!军令岂是儿戏!”
“是家中独子的!全部都站出来!”
军中一片安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谁也没有动,柯潜愣了一下,正欲呵斥,却听那少年再次高喊道:“将军!我不是独子!我娘认了隔壁的二狗当干儿子!二狗答应我了!我回不来!他养我娘!”
“将军!我也不是家中独子!我娘认了邻居李豁娃当干儿子!我回不来!他养我娘!”
许是受到少年的哭声感染,这些汉子们一个个竟然都流起了眼泪,柯潜同样眼眶湿润,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好笑道:“人家出征流血!你们出征倒好!一个哭的比一个起劲!要是怕!就别去!”
“不怕!我们不怕!”军中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大。
眼看士气再次高昂起来,柯潜抽刀高声喊道:“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高谷骑着马带着学生们也刚好赶到,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忍不住露出笑容,在心中暗道,于谦,别慌,老夫来喽。
川军,出川喽。
第81章 长安失守
“长安城要守不住了。”于谦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奥斯曼军队,扶着残破的城墙摇了摇头。
他看着身边几乎人人负伤的将士,伸手拉了拉身边校尉的胳膊,这些年轻人一年前才从辽东到这里,一个个信心满满的要把这场仗打赢打漂亮。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第一权臣 (六父) 番茄vip2021-03-07完结135.9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明元祯十年,盛世隐忧。 北有蒙元挥刀霍霍,辽有金朝...
-
岳父大人,请受小王一拜 (法拉利趟地) 番茄vip2020-11-13完结44.7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大周朝末年,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吴王落魄世子方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