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线膛铳可不行,米尼弹的圆头圆柱型铅弹,就是靠着膛线强制调整,才能在出膛后急速自转,达到稳定的飞向目标之目的。
  如果没有膛线,飞出铳口的圆柱型铅弹,胡乱翻滚着,不但打不远,也没了准头,所以滑膛铳铅弹才是圆弹。
  用原来解放一号铳通用的精铁铳管,拉出来的膛线,和来自现代钢材制作的线膛已经区别不大。
  但打不了几铳就体现出差距来,主要是自产精铁还是偏软,挂铅严重,打不了几铳就要清膛,不然连装弹都费劲,打不了十几回,膛线就磨平了,还不如用滑膛铳省事。
  一直到前阶段,柳维康为了加强蒸汽机相关管壁强度,特意查找相关资料,多次试验后,搞出了能小批量生产的低碳钢材,以及更稀少的高碳钢材。
  初步实现了铁器加工的工具钢自产化,虽然和汪鹏从现代时空带的工具钢边都靠不上,但是和这个时代最好的苏钢比起来,那就是铜钱和金元宝的区别。
  产量可怜,只能算是实验室产品,但是这个新钢材的成功,一下子促进了整个红旗城的钢产量,更促进了熟铁的质量,虽然还不能大批量投入使用。但是生产一批自行仿制的米尼弹线膛铳已经不成问题。
  这一批八百支新出炉的远程铳,鹏大帅配给两个旅,每家换装一个线膛铳营。当然他自己的直属旅不用换,有用原装铳的一个狙击营。
  现在三个简易的棱堡,五角星的五个边,每边是一个营的解放一号重装燧发铳手。拉成战列线,前排射击,后面装弹,换铳不换人的打法。
  每条边还有四个坡道,用来打放四门小山炮。
  棱堡中间是一个堆高的雪台,远程射手营由旅长亲自指挥,居高临下,利用射程优势,加强任一方向的火力输出。
  别小看这简陋的三个棱堡,哪怕汪鹏不出手,建奴就是十倍于己,四面狂攻都能扛的住。
  三个棱堡互相之间均可用炮火和米尼弹互相支援,这是建奴和鞑子,从未见识过的船新版本!汪鹏现在就想嚣张的大叫:
  “系兄弟就来砍我!我系渣渣鹏!”
  哈哈哈!
  ……
  两杠三星的第一旅旅长王柏树上校,此时在V字尖的棱堡正中的雪台上,举着望远镜在观察敌情。
  两个团的人手已经排兵布阵完成,一团大伙儿还是习惯喊新堡团,二团还是习惯喊宽堡团。
  两杠两星的团长李宏光中校,带着两个营守在正对着来敌方向的对角两个边上,正在检查战士们的枪械准备情况。
  而新堡团第一营,两杠一星的张志强少校,就是这一批换装远程米尼线膛铳的营,当然他的老乡田大牛也升了一级,接手他的一连,水涨船高!
  这次出征,战斗工兵营中校李卫,有了新玩具。他的三个连分在三个棱堡里,他自己在中间的棱堡,每个连三个排,每个排三个班,每个班一门大杀器,青铜臼炮。
  看起来就是个底部圆头的圆筒,重量在一百二十多斤,分为上下两截,使用时再通过螺纹螺栓连接到一起。外口的管壁也就一指多厚,但是很大,够把头伸进去。
  底部稍厚一些,连炮架都没有,使用起来很麻烦,要先装二斤黑火药,放上特制的同口径木弹托,将捆绑好的五斤重标配化肥炸药铁盒放进去,拉出导火索。
  再从炮尾火空插入火捻,开火前要先点燃炸药盒的长导火索,然后再点燃炮尾的火捻。
  “轰!”
  黑火药把木弹托连同炸药盒推出炮膛,45度角的情况下,能飞出一百五十步左右,落地后“轰!”
  原始到让人发笑的臼炮,其实就是汪鹏心心念念的没良心炮,炮射榴弹的引信问题一直没能妥善的解决,所以只能把这很LOW的,射程近,威力一般的没良心炮先搞出来凑合用。
  只有这种低膛压,抛射型臼炮能勉强符合打出去就炸的效果。
  布雷很管用,但是受限制太多,必须要能确定敌人一定路过,才能不浪费炸药。
  这个抛射炸弹就简单了,有效的弥补了百步内的火力密度,在没有机枪出现的时代,骑兵不计伤亡的集群突击,还是很有威胁的。
  但是当巨大的爆炸在身边响起的时候,光冲击波就能轰倒一大片的骑兵。
  李卫试用过样炮后,申请了这个最小号的臼炮,也就它能勉强跟上行军。
  一个班的人还要轮流背着炮管。再重就只能靠后勤爬犁运输了,十分不方便。


第439章 东北军到底是什么样三头六臂的魔鬼
  每个棱堡里有9门没良心炮,一次性集火能扔出450斤的铁盒,每个铁盒里有4斤加过料的,不可描述炸药。
  折算下来差不多300斤的TNT,现代主流的一发155毫米口径重炮,装药量才90斤左右,这威力就完全可以想象了。
  一枚5斤装的铁壳炸药,杀伤半径最少两三米,直接就可以断路。
  这也是汪鹏没多安排人手和防御设施的底气所在,和东北军野战?让这些渣渣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山口外五里处,武装后勤队的两百多辆雪橇车,也围成车阵,将马匹健骡保护在当中,航空营的战士全副武装,四百多人作为防守主力,他们可是全部配备的米尼弹线膛铳。
  一辆雪橇四名后勤兵,也都配着解放一号铳,一千多人守个营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秦茶带着蒋宏伟、南杰,三人正在给金刚号装炸弹。天气不好,指望太阳能电板发的电不够用,每次在地面的时候,都靠人工踩着外挂在自行车上的人力发电机,拼命的给蓄电池充满电。
  汪鹏自己在V字型阵地的左上角,棱堡中间的高台顶上,他这个位置没有安排远程射手,狙击营已经加强到胸墙正面,他们负责开铳后自由射杀。
  雪台也不大,就够汪鹏一个趴着,可向四面射击,这是他一个人的射击位,手中的SKS早就饥渴难耐了。
  ……
  今年47岁的代善,自我感觉很良好,穿着一件大红锦袍,外套一件大明制式的将官山纹甲,内里还穿了一件精钢细链甲,戴着避雷针一样带护脖护帘的头盔,身披一件白虎皮大氅,那是风骚的不得了。
  胯下的战马也是千里挑一的良驹,驼动这几百斤的甲士毫不费力。
  一听说前面有东北军在拦路,代善眼都红了。带着护卫赶往前方,他要亲自看看,这抄了老家的东北军,到底是什么样三头六臂的魔鬼。
  这条山道很长,中间的路越往北越宽,代善远远的就看到打前锋的一队铁骑,压住阵脚,后面的步卒已经前盾后枪,拉开阵型。他点了点头,奴才们表现的还不错。
  他驭马到了前方,手搭凉棚竭力看去,三百多步外,出山的通道被三个奇形怪状的堡寨堵住去路,一看就是临时搭建,顶多大半人高,不由心中一松,好在来的及时,再迟一步,堡寨再建高一点,可就难打了。
  这些狗胆包天的东北军,粗粗一看也就六七千人,居然敢堵路,爷爷不识字都听过三国,这归师勿啥来者,反正不能瞎堵路的意思。
  区区三个小寨子,这点人手,真是不知死活,待俺领兵冲进营寨,抓几个人头目,好好拷问下辽阳的详情。
  代善打定主意,也就不耽搁,命令身边的护卫,通知甲骑全部披全甲,五千汉军包衣步卒,分成三队,中间一千,两边山坡上各安排两千,先冲第一波;
  三千萌古轻骑同样分三队,两侧山坡,各一千人,下马步战,中间一千轻骑冲击第二波;
  两千建州铁骑直接冲中间堡寨,是为第三波,争取一次通关,一万多兵马轮流冲击,将这些短毛贼全部杀光。
  军令一下,正红旗动作很快,将押运物资的车队和新抓的几千壮丁包衣全部赶到一起,让萨哈廉带着自己的百人亲卫骑兵队看守,包括上山步战的萌古骑兵的两千多匹战马,全都赶到一处,将出击的路线让出来。
  两侧山腰上,一边三千的步卒也是寻了坡度较缓的地方,奋力攀登,一步三滑,费死了劲才爬上坡顶。
  “呜呜呜!”
  十几个海螺号同时吹响进军号,正红旗的兵卒们齐声大喝一声“杀!”
  步卒举着盾开始上前,两侧的山坡上,步卒们也前盾后弓,在鞑子骑弓的掩护下,往东北军方向挺进。
  沉闷的海螺号声,仿佛贴着地面的积雪,闷雷似的在人心头滚动起。三处棱堡一片死寂,仿若无人。
  “三百步!”
  “两百五十步!”
  “两百步!”
  “一百五十步!”
  “一百步!”
  “开火!”
  “砰砰砰!”
  东侧山坡上离敌最近的棱堡,三旅旅长孟大洋先发令开火,对着前方的棱堡三角形两个边上,解放二号铳清脆的铳声一排排的响起。
  “开火!”
  “砰砰砰!”
  东侧山坡上的棱堡,二旅旅长丁豪接着发令开火,同样在棱堡三角形两个边上,解放一号铳的铳声也是一排排的打响。
  每侧一次输出两百多发的铳子,呼啸着飞向敌群,“嗖嗖嗖”的打在人堆里,瞬间一片惨嚎,两侧山坡上都分别倒下去四十几个人,或死或伤,命中率到达十分之一左右,已经超乎敌军想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