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又不是钱多的没处花!至于水利设施,更是无人会去弄,这要多么脑残才会去弄。
  现在这些人被汪鹏接收,只有四条路:
  一是占大头的农业,汪鹏准备在济州岛搞集约农业,搞大农场,土地和劳力都是现成的,只需要等工坊完成建设,大量的生产出铁质农具,这个岛上将成为新的大粮仓,在保证岛上自给自足的情况下,有效的为辽东输出粮食。
  二是同样重要的,有上万官奴婢从事的畜牧业,除了作为军马场,为辽东提供战马、骑乘马、和拉车的驽马,还要加大牛羊的养殖,为辽东提供肉类来源。
  以上两个人数最多的集体,将会采用生产队模式,10人就是一个生产小组,一个百人团队,就是一个生产连队,然后就是营、团、师,作为生产建设兵团军事化管理。
  三是官奴婢里的工匠们全部调拨到各处工厂,完全复制红旗城的工坊模式,男女都要干活,前期先生产岛上急需的物资,后期也是按照辽东的需求,用半工业化的产品给予支撑。
  工厂里,按照班组编队,10人成班,百人成连,同样的军事化管理。
  四是从全体官奴婢里,精选出的身体素质不错,能披甲列阵之人,组建耽罗独立军,作为耽罗岛上基本防卫力量。
  整个官奴婢群体实行军事化,和准军事化的管理,行军法,违规打军棍,严重的要杀头。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官奴婢里还有不少源自中国的流人,包括汉人和萌古人,这是岛上占到一半的资深官奴婢,有的都好几代了,一直为奴。
  查看了相关资料后,汪鹏才知道,从大元占领耽罗岛开始,这里也是作为天然的流放地使用。
  大元除了向岛上流放囚犯之外,还输送牧奴上岛放牧、耕种。
  济州岛成为李朝最重要的军马牧场,根源上是大元造成的,岛上的优质马种也是来自大元输入的精挑细选的良马。
  大元在穷途末路之时,一度考虑将朝廷迁到济州岛上,还计划在岛上修建宫殿,最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在元灭之后,李朝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死了不少棒子,才将岛上的牧奴压服,最终彻底吞并济州岛。
  大明虽然从来没有占据济州岛,但也将大元很多贵族和忠于大元的汉人官僚流放到这里。
  这一段历史,不要说汪鹏不知道,应该很多现代人,都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很离奇的事情。
  但是档案上就是清清楚楚的写着,有名有姓的,比如当时大元封在云南的梁王,以及当时云贵地区,大元地方政府和军队的大部分高层,及僚属,虽然投降,但被朱元璋认为不可信任,最后一股脑打包流放到这里。
  这就是棒国半岛上 元、梁、安、姜等姓的由来,是不是很意外?
  这些姓氏中很多就是这批大明流人的后裔。虽然已经过去数百年,这些人大部分在几代为奴的麻木中,日常习惯都已经和棒族没有两样。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人还真不是棒族人,岛上的棒族,甚至是棒族的官奴婢也不可能把他们当成是同族,他们是被官方认定的贱民,处在食物链的最底层,连官奴婢中的妓女,都不愿意在人老珠黄后嫁给这些人。
  而这些在棒族眼中的贱民,只能在自己这个阶层通婚,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族群,明显 和棒族迥异,从外表上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在岛上从事畜牧的官奴婢基本都是这些人,当年被就地圈禁打入另册的三万余人,这么多年繁衍和消亡后,也就还剩一两万人。
  神奇的是,很多人依然会说一种口音奇怪的汉语、只要说慢点,汪鹏仔细听还是能听懂。
  这些大元后裔互相之间对话也是用这种语言,和棒族交谈就用棒语,互不干扰。
  这就是自古以来的铁证!
  这就是棒国迫害汉人的铁证!
  不可饶恕!


第256章 统治架构 大集体生活
  在这一次的全岛解放中,这些源自大元的后裔,真正得到了解放,因为有汉语的基础在,这些人也被迅速被提拔,无论男女,都纷纷成为只会彦文的普通底层棒族的管理者。
  彻底翻身做主人,这些人对红武军最为拥护,绝对忠心耿耿。
  这个发现,对汪鹏可以说是绝对意外之喜。
  由于汪鹏登岛后的攻击行动并不是很快,从十一月三十济州岛烽火示警,到十二月十二占领济州城,整整花了13天,岛上能跑的人,都想尽办法乘船而去,连船票的买不起的人,只能是赤贫。
  对于岛上普通贫民来说,谁能让他们吃饱饭,有衣穿,有房住,他们就会听谁的话,这才是最现实的底层生活态度,什么国家大义,朝廷官府,和这些人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君不见,后世八国联军进北京城的时候,浩浩荡荡推着小车运送物资的都是老百姓,不但不觉得自己助纣为虐,反而觉得洋大人不错,干活都给现钱。
  你说官府?从官老爷手里要钱,嫌命长了不是。
  对于这些人,汪鹏的办法还是那么简单粗暴,剪头换装,服从调配,按照年龄和技能分配到不同的工作队。不分男女,都得干活。
  暂时岛上取消一切商品交易,所有物资收归公有。
  所有人都被划在四个管理体系下,供需制,吃食堂,发制服,除了生病,没有休息日。
  如果在现代,估计汪鹏会被吐沫淹死,但是在这个时代,你还别说,岛上的人都对这种生活甘之若饴。
  只觉得 耽罗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耽罗岛的人民好喜欢!
  不用再担忧吃了这一顿,下一顿怎么办?
  食堂天天一日三餐,往饱了吃,不许浪费。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伙食,就是正常的杂粮大锅饭,大酱、咸菜,经常过几天就能吃到新鲜的或腌制的海鱼。
  够了啊!这已经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生活待遇,平时一天两餐都吃不饱的人,现在一天三餐吃到撑,这是什么概念?
  最起码这些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感到很是满足。
  岛上的适龄少年儿童,全部被聚集到济州城,实在小的3-7岁的三千多儿童,集合到一起,在三个城池和畜牧场,都办了办了红武军托儿所园,安排了几百个带着婴儿的妇女,统一管理。
  教授简单的汉语拼音和汉语对话,也是和各个部门作息时间相同,劳力们下班后把孩子接回家。
  总数有六千多的,8-14岁的少年全部强制入学,红武军耽罗岛分校正式成立,沈凌云任校长,红武军医疗队50多人为主要授课老师,红武军的战士也会轮番协助授课和军训。
  这种大集体的生活,让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岛上所有民众,从开始的不适应,到迅速的接受并习惯。
  至于原有的没逃走的官僚和士兵,被甄别过后仍然不能接受剪头入伙的,属于敌对分子,进行劳动改造,反抗者直接铳毙,没有怜悯和宽容。
  能投诚并且愿意接受红武军管理,服从指挥的,剃头入伙后,会被控制使用,比如旌义县监金明昌,和他那识字的老婆和闺女,就被安排整理岛上相关的历史文件资料,按照汪鹏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数据。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繁琐,但是作为一个外来的入侵者,如果不能拿出快刀斩乱麻的气魄,不能迅速的建立起统治结构,不能给岛上的原有居民带来吃饱穿暖的改善,那就会面临着此起彼伏的反叛,和不断的反抗破坏,阳奉阴违、消极怠工的难受。
  汪鹏没有那么多的夏威夷时间,在这个岛上搞什么民主运动、法治建设,很简单,就当成一个大的难民营,或者是俘虏营来操作,听话服从,就给你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待遇,不听话就去劳动改造,在最艰苦的劳作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灵魂,反抗者直接干掉,不要浪费时间和粮食。
  有了支援后,岛上迅速恢复了秩序和平静,还是一样的干活,但跟之前的日子比起来,就是换了个新的管理者,待遇也比以前好了无数倍。
  不卖力气,想干啥?半岛上的大王和官府给你吃过几顿饱饭?
  正好是冬闲时分,济州岛又不像辽东和登莱,大雪封山寸步难行,户外劳作和活动没有任何问题,畜牧业继续增加了人手,除了军马场,牛、羊、猪、鸡、鸭、鹅场等,都纷纷扩大。
  从全岛收集来的牲畜家禽全部集中到汉拿山区的专门畜牧区,专门的禽蛋加工和屠宰场也都开始建设,划归后勤部统一管理,牛二叔和牛二嫂已经再三申请,并获得批准,年后和第三批支援一起过来主持这一块的工作。
  新的工坊区,在第二批支援部队,工匠主管,铁匠刘大叔亲自选址下,确定在了汉拿山牧场的西面,原来这边就有岛上的煤矿和铁矿区,加上有从山间流淌的一个水量中等落差很大,常年不断的瀑布和一个小湖。整个区域被选定为耽罗岛重工业区。
  李卫和刘运带着工兵弟兄,用汪鹏不限量的化肥炸药,经过一周的整体工程爆破,硬生生的扩大了矿区的露天采矿面,并给工厂区在乱石堆里炸出一片平整的空地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