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他感觉自己从一个辽阔的田野,穿过一个城墙后又进入了另外一个田野。这种感觉很奇怪。
  城外是田地菜园小村落,城内依然是田地、菜园、小庭院。都有稀疏的树林,期间散落着些低矮破旧的茅屋。
  除了脚下的道路更平整宽阔一些,远处的砖瓦建筑更多一些,这里何德何能,厚着脸皮敢称为城市?
  随着红武军骑兵、耽罗独立军步卒全部入城。炮兵营南北各设两门火炮,东西两门各设一门火炮,火炮轻松的推上城墙每个城门都留了两个鸳鸯队守备。
  其他人进城围捕溃兵,收缴武器,接收仓库官衙,清理尸体,城内不断响起铳声和“缴械弃兵,投降不杀”的棒语喝令声。
  城内的兵营、校场、监营、仓库等要害都被纷纷占领。
  济州城的平民百姓,都带着恐惧的心情躲在各自的小屋里,战战兢兢的等待着大祸临头,南城外的铳炮声都有听到,刚响了一小会儿,就听到守军们大呼小叫;
  “城破了,败了败了!倭寇太厉害了!跑啊!快逃啊”之类的喊叫声。这些人全都四处跑散,把城里的百姓就这么扔给了倭寇。
  到现在还留在家里的,都是最底层的平头百姓,懦弱而顺从。
  总觉得自己家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丑婆娘人家也看不上,我们也不反抗,倭寇也罢、贼兵也罢,要抢也去抢那些有钱的老爷们。
  他们中有人亲眼目睹,或是听长辈们说过倭寇的凶残。现在隔着门缝,眼瞧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倭寇骑着高头大马,已经进了城,能怎么办呢?
  听天由命吧,唉?倭寇的步卒好像是棒族人呢?喝令声也是棒语。
  汪鹏骑着马到了济州监营,前期进入的红武军,已经在大院里,树起了两根高大的旗杆,红武军和耽罗独立军的两面红旗迎风招展。
  “济州城,是我的了!济州岛也是我的了!”
  虽然红武军只是控制了两座城市,但是已经占领了济州岛的行政中心,预示着李朝在济州岛上的统治,已经彻底结束。
  至于还没来得及拿下的大静县,以及九处守御所,所谓的济州岛“九镇”……
  因为失去了济州城的指挥和重要的补给基地,都是熟透了的果子,随时都可以去采摘。
  汪鹏心里十分的高兴。翻身下马,和门前守卫互相敬礼后,迈步进入院中。
  李卫迎上来汇报,济州观察李正熙已经悬梁自尽,妻儿老小全部被关押在一起。
  汪鹏点点头,让徒弟们按正常对待俘虏的流程走,该甄别的甄别,该铳毙的铳毙,抓紧时间把城里收拾干净,以后这里就是红武军自己的基地了。
  众人都按照今天早上交代的流程,各负其职,迅速完成各自的任务,尽快把济州城收入囊中。
  汪鹏没什么大事,就饶有兴趣的参观这处济州岛最好的官衙。
  济州监营虽是全济州城,甚至可以说是全济州岛上最气派最好的房子,这和大明死不修衙的奇怪传统不一样。
  看上去依然让人觉得十分的寒酸,汪鹏一边看一边摇头,这尼玛也叫官府衙门?
  济州监营的建筑样式是仿大明的,但规模和格局差得太远。连黄县那个很简陋破旧的县衙门都比这个气派些。
  不过也要看和谁比了,比起更寒酸搞笑的民宅来说,济州城监营的房屋还是更加入眼一点。
  最起码也有高出地面的台基,整个监营大院里的建筑都是砖瓦房。屋里铺了木地板,装了地龙和火炕。
  在这个风大寒冷的冬季,走进屋内就很暖和。让汪鹏难受的还是天花板太低,汪鹏一举胳膊,手就摸到天花板。
  在屋里会让汪鹏时刻感觉一种不舒服的压抑感,估计是海岛城市,把房子盖得矮小,一是防风二是保暖吧。
  桌椅都是便宜的是松木和榆木,整体装饰也就和大明普通大户的人家差不多。
  真的很寒酸啊!


第253章 占领全岛,海军和第二批支援到来
  悠闲的时光总是短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先后找到汪鹏,汇报情况,领取下一步的任务。
  首先是人口,根据审问被俘的官吏、和查验缴获的州府簿册文件,只能大致的确定整个济州岛上大概有有两万户,六七万人口。实际的具体数字,没人知道。
  如果按照簿册上的统计数字,含军人在内应该有两万七千户,七万八千五百六十二人。
  但是梁峰审问过州府的户房吏,说了这个绝对是不可能的数字。
  李朝在济州岛遇到灾荒的年份,会准许一部分本地平民,迁徙到棒国本土去,这么多年来,济州岛的平民人口一直是处于外流状态。
  虽有官奴婢和流人的补充,但济州岛长期处于粮食匮乏状态,主动逃亡的兵卒和人口有很多。
  刨去五万多的官奴婢,实有兵卒和平民人口应该在一万上下,而这些人口,大多数都集中在三个大城及周边离城很近的乡村。
  而这次风闻倭寇登岛,还屠了旌义县,稍微有点资产的人都逃回大陆去了。
  只剩下没钱没势的平头百姓,以及被三级控制的兵丁和辅兵。
  因为官奴婢是统一管理,没有工钱,但是也要给口饭吃,不能就这样饿死。
  所以济州城有专门的大粮仓,既要保证官奴婢的伙食盐粮,也要保障兵丁和官吏们的钱粮。
  这些都已经被红武军接收了,暂时可以保障全岛现有人员的口粮。
  因为粮饷都是按照原来名册上的数字领的,虽然也被飘没了三成,但是每年在官奴婢头上克扣点,再吃吃空饷,多余的粮食还能转卖给倭岛上的大名换银子。
  之前运来全罗道大兵的全罗道水师,一听说全军覆没,转头就拔锚起帆,逃之夭夭,连带着济州到的垃圾水师也全部跑了。
  汪鹏安排人带着骑兵,把县城周边的官奴婢全部赶进城里,集中编组。
  被俘的兵卒壮丁也都解除武装,开始甄别,甄别的办法很简单,一是把所有队正以上的兵头全部单独关押,二是立刻安排剃头,主动服从的编成治安军,最后也挑出来三百多人,有抵抗情绪的人拉到一边,编成苦力营两百多人。
  官奴婢原本就是服从性很高,习惯集体劳作的团体,按照之前的安排,还是挑出会说汉语的十夫长,再从里面挑选汉语流利的百夫长,由后勤兵去担任千夫长,这边差不多有三万多人,最后也不过是派出三十个后勤兵,就解决了语言不通和指挥问题。
  再从这两万人里精挑细选了六千多的壮丁,汪鹏把手里的一千耽罗独立军,调出五百人,原地升职,最低的也混了个副队正,原来的副队正全部升为副百夫长,当然汪鹏自任命万户长,千户长和百夫长都是红武军战士和军官。
  保留的五百人作为教导营,也是全部升职,等有新的人手后再次扩充,现在就先领着三百拿着木棒的治安军,维持整个济州岛的治安。
  这么多人进了济州城,衣食住行都考验着汪鹏的红武军,好在有后勤队的老人协助,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就是清理城内的房屋。济州城不小,除了官府建筑仓库、兵营以外,一般百姓的住宅街道和商铺也不少,而最多的是大量的官房。
  官房质量有好有坏,大部分房屋都很是简陋,但起码能够遮风避雨。
  主要就是卫生条件不好,寄生虫很猖獗,需要狠狠的消毒才行。
  好在是冬季,本来天气就寒冷,先洒点石灰水,再关门闭户用艾草死命的熏一下,还是很有效的手段。
  城里空地更是极多,后期肯定还是要建专门的居住区和工坊区。
  济州城里水源很丰富,井水也都是甜水井,这也省了汪鹏不少事情。当然还是自己人的饮水,必须要过滤后烧开。
  济州的城墙虽说有点奇葩,但好歹也是一堵石头墙,撤掉原来的傻缺土坡,重新制作马道后,四门一关,还是可以实施有效的对外防御,对内控制,
  汪鹏相当于把偌大的济州城,看成一个超级大难民营管理就可以了。
  万事开头难,开好头就不难,整整三天,汪鹏都没出济州城一步,沈凌云也带着旌义县的人手前来汇合,旌义县只留了耽罗独立军四百多人的一个营,加上由其亲属组建的一千五百多人后勤兵,共计两千人作为旌义县守备军。
  其他的人手也把旌义县附近的六七千官奴婢都收拢到一起,连同县城里的剩余两三千人,加上几百俘虏,全部集中到济州岛,统一管理。
  有了人手,汪鹏再次出兵花了一天时间清理了近在咫尺的沿着海湾九处守御所,基本上都没人守卫,有也是像夫家父子一样,无处可去的本地守军,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一来,都是主动投诚,汪鹏给每个守御所留了一个连的耽罗独立军,作为守备部队。
  又花了两天时间拿下济州岛最西边的大静县,不出所料,能跑的都跑了,跑不掉的只能听天由命,同样的处理方法,人员全部带走,留了四百人的守备军,让人把他们的家属编好队,当做后勤兵调过来。也是保持两千多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