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眼前这个英俊的大兵,器宇不凡,仰着头看都不看海女一眼,应该是髡匪的大官。
  海女们虽没什么见识,但在强大武力压迫下,只有老老实实,才能少吃苦头,保住小命的本能,还是很清楚的。
  二三十个海女们连大带小挤成一团,都是表情恭顺的跪伏在地。
  “老爷,俺们是穷苦的海女,没有钱也没有粮,但是有力气,赏口饭吃,俺们帮你们卸货,俺们会搬,每年夏天,大国的船过来,俺们都帮着卸的。”
  答话的海女大约二十几岁年纪,怀里搂着一个四五岁的看不出来是小子还是姑娘的孩子,看起来是这些海女们的头。
  双方交流了几句,从海女们口中,梁峰了解到这个渔村里原本男人就很少,大多数是女人。
  男人有出海打渔丧命于大海,有被强征去给老爷们干活的,时间一长自然形成了好像原始社会的母系海女部落。
  女人们主要靠从小训练的潜水本事,集体行动,在浅海捞取鲍鱼、海参之类的各种海货,再由村里的老人负责晾晒制成干货,充当税赋,交换一些米粮盐巴,生活极其贫苦,勉强维生,常常挨饿。
  她们每年最快乐的时光,就是风暴季前后,会有大国的大海船停靠这里的小码头。
  她们也能被雇佣去抬抬货,自己晒制的海货,能和船上的水手换到不错的物资,有时还能给几个珍贵的铜钱。
  要是被那些粗鲁的水手看上了,忍个盏茶时间,让他蛄蛹几下,还能给更多的东西。
  对于济州岛上的详细情况,海女们很少外出了解不多,时不时会有以前村里的男人,会送点粮食和物品回来。
  村里没人去过济州,旌义县因为距离近,倒是有人去过。
  梁峰再次追问道:“旌义县有多少人?有多少兵?城里什么情况?”
  “老爷,奴婢们都是下贱的白丁女,不甚明白……”
  海女头目垂着头,恭恭敬敬的回答:“旌义县有多少人,奴婢真不知道,反正不多,城外有一个小村。官兵,大约有一百多。城里有官仓,有粮库和盐库、布库。”
  梁峰又问了鹏帅特意交代的问题:“听说岛上牛马不少,在哪个位置。”
  “牛马都在汉拿山那边,很多很多,到处都是。”
  梁峰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
  “回禀老爷:贱婢叫珠女。”
  海女头目答到。
  “珠女,你们不要怕,我们红武军不是海匪,不会欺负百姓,你们只要听话,安排什么做什么,在这里就能吃饱穿暖。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一句是用汉语说的,不顾珠女一脸懵逼的表情,梁峰施施然的走出大帐。
  有后勤大嫂们抬着桶热水,送到帐篷里,拿了些竹筒木杯让她们先喝点热水,码头太忙,也没人顾得上她们。
  要等船上的人和物资全部下船后,才会抽空安置这些海女们。
  汪鹏翻看着手里的资料,按照原时空能查到内容,济州岛正常有三千多的正规士兵。
  “不知道这三千人怎么安排的。”
  ——汪鹏使劲的揉着太阳穴——
  “三座城市要驻军,九个屯戍处要安排士兵,还有这近百的烽火台,怎么安排都不够啊。”
  以三千多人防守一个方圆1845平方公里的大岛,要面面俱到,只能分散部署,每个地方势必都是兵力不足。
  感觉更像是作为内部弹压的爪牙,而非对外警戒的军队。对红武军来说,更方便各个击破。


第238章 吓尿了的屯戍兵
  红武军翻译官梁峰,又去了红武军的审讯处,一间小帐篷里,两个被绑在木架上的棒兵。
  他们惊恐的看着一个腰间别着把斧头的髡贼少年兵,这人刚刚把碳炉里的烙铁拿了出来,在一块木头上试了一下,只烫出个黑疤,木头烫焦的糊味充满了小小的帐篷。
  少年兵觉得不太满意,把烙铁再次放到炭火上烧,还找了把蒲扇,死命的扇炉子下面的风门。
  帐篷里一下子暖和了不少,但是对架子上的一老一少两个棒兵,少年兵时不时瞥过来的一眼,仿佛是戏谑的看着两块烂肉,就等着用烧红的烙铁给他们留点记号。
  没等拷问,两人已经尿了一裤子,叽里咕噜思密达的话,少年一句也听不懂,就等烙铁烧红。
  不错,这个别着锋利手斧的少年,就是在辽东酷爱砍头的小刘运。本来没打算回来的,在辽东砍建奴脑壳多爽利。
  也是政保处发出预警,小刘运心理伤害较大,战场上有点冲动嗜血,建议回到大本营休养一段时间,年后海路开了再去宣州堡。
  这次汪鹏组织远征军出击济州岛,他拼死拼活的又找到老大李卫央求,好不容易又跟来了。
  李卫很照顾这个小兄弟,让他在这边留守,收拾工兵连的宿营地。
  忙完之后,正巧碰到押过来的两个棒兵俘虏,他就自告奋勇的来审讯。
  这两个俘虏兵姓夫,是父子俩,守着一个烽火台,正常应该是最少五人。
  另外三个偷跑到半岛大陆后,一直也没补充人手,省下来的三分粮饷,只分给他们一份,另外两份都被上官笑纳了。
  这对父子和海女村比较熟悉,其实也算是海女村的人,夫石头作为有正式岗位的打工人,在海女村可是抢手货,和不少海女都有好几腿。
  他儿子夫小山就是上一任海女头目生的,后来下海淹死了。
  夫石头就把儿子接过来自己养,其他海女生的女娃子,都留在了海女村。
  只是会在开饷后,每个闺女家给一点盐巴和不多的粮食。
  儿子刚能举的动刀,夫石头就央求上官给安排到了自己的烽火台上,父子俩拿着三人的饷,再资助海女村的人,日子也是紧巴巴的。
  好赖还有一把弓,一把刀,一支扎枪。等闲小贼也能吓唬走。
  这次被占了烽火台也是搞笑,其他地方烽火台点燃时,父子俩正在离烽火台四五里的树林里射鸟套兔子。
  看见烽火死命往回跑,上了烽火台才想起来,原本按标准堆积的柴火,早就被今天抽一根,明天抽两根,快用完了,上面就剩几根装个样子。
  这边又偏僻,县府也从来没人查,粮饷都是自己去县府领。
  这下慌了神,父子俩下了烽火台,正在把自己烧饭的干柴干草往烽火台上搬,就被倪二带人堵了个正着,火也没点成,人也被押了回来。
  一路上看到这些威风凛凛的髡匪大军,还有铜炮,在听他们口音是大国人,就不太担心会立马被杀了,只要不是倭寇就好,大国的人总是比较好打交道。
  路过海女村的时候,夫石头也看见了站在村子一角的七八个老海女,有两个还是他的便宜老婆。都没敢做声,只是互相交换着惊恐的眼神。
  父子俩被押进这个小帐篷,绑在了木架上,语言有不通,夫石头都快急死了,一再的表态,自己什么都说,不要伤害俺们父子,
  你倒是问啊!!
  啥都不问就在那里烤烙铁,把这对倒霉蛋父子俩,都给吓尿了。
  梁峰进了帐篷,和刘运打了声招呼,就对着这两个俘虏开始审问,刚开口,这两父子就嚎啕大哭,把梁峰吓了一跳,狐疑的看着刘运,刘运也笑了:
  “峰哥,俺没打他们,就是烤了会儿烙铁,吓唬了一下!嘿嘿!”
  刘运哈哈的笑着出了帐篷,去别的部门帮忙了。
  梁峰把这父子二人放下木架,解开了绳索,从碳炉上的热水壶里给他们倒了两杯热水,三人就坐在地上,一问一答,梁峰用专门配给自己的笔记本和铅笔,快速的记录着情报。
  济州岛的防御就是针对倭国, 最高峰时,济州岛上一共有五司士兵,按编制每一司是五百人。
  全岛的正规军应该是两千五百人,算是标准的一营兵。岛上的辅兵按编制也有四个司,两千人。
  还有一千人的水师,按编制应该有十艘龟船,十艘板屋船,哨船和快船三十多艘。
  这五千五百兵就是岛上的正式编制。
  当然这只是纸面上的编制而已,这五司士兵分散配置在全岛各地,济州有三个司1500人,大静和旌义两县,每个县有两个司1000人。
  岛上有九个屯戍处,棒国称为“浦”,模仿的是大明的卫所编制,但是人手更少。每浦安排屯戍兵200人。
  这些“浦”都设在济州岛正对着倭国的方向,沿着海岸线一字排开。
  另外有烽火台三十八处,每处台兵5人。也主要是设置在正对倭国,以及济州港的四周和海岛上。
  “浦”和城池都有少量的轻型火炮,都是以虎蹲炮、碗口铳为主,佛郎机都算是大炮,没有大明的红夷大炮这种远程火力,主要是倭寇也没有。
  近年来天气反常,粮食大幅度减产,后金崛起后,边界也是烽火连天。
  东江镇的毛文龙,手下一帮比棒国还穷的辽兵辽民,占了铁山、宣州堡,也都忍了,没事就来敲诈点粮食物资也忍了。
  谁知道去年后金像发了疯似的,一路打进都城去,朝廷又是勤王又是调兵,本来就不多的岛上所谓精锐,和大船都被调去保护王上了,再也没调回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