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啥叫真正的满万不可敌!
汪鹏的YY,咱们先不谈,让他一个人自嗨去吧。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战场上,打的热火朝天的大甸子寨。
刘运这个写血书的少年,最终加入的是凌文的工兵连。他现在的班长 李卫 是三期生,天启七年十月份加入的红武学校,李卫的父亲李堡生,是复州卫靠近永宁不远的海边军堡百户,也是被尸山血海的辽南大战给破的堡。
带着全家逃到登莱后,没傻呼呼的去官府登记,他非常清楚对面的人是什么德行。
一路逃到黄县,投奔远房的亲戚,这是一个离黑风寨不远的一个山中小村,非常偏僻,连山匪都不愿意来。一家三口辛辛苦苦建了房子,自己开了几亩旱田。
凭着一张制式的军弩,李卫爹也能打到不少野味,如果是正常年景,一家人也会平稳的度日。
谁知道这老天冷的出奇,去年的一场寒流突袭,山上的鸟兽都冻死,仅存的粮食实在不够吃,不能眼睁睁看着老婆孩子饿死,李卫爹一狠心,入了远近闻名的黑风寨,结果好像进入了天堂。
现在老爹在黑风寨是哨管,领着三个鸳鸯队。守护黑风寨的安全,老娘在后勤部,负责伙房。
李卫是三期的优秀生,胆大心细,铳法也好,几个团队都想要他。
凌文仗着当年一个宿舍,还是他的舍长,硬是把他拉到自己的工兵部队。
现在也是少尉副排长,凌文起家的九个大将,现在都是排级干部,每人都带一个直属班。
李卫知道了小老乡刘运的事情后,就主动把他调到自己的队伍里,分外照顾。
今天爆破大甸子寨,李卫争取到任务后,带着自己的直属班,在鸳鸯队大盾的遮掩下,直接攻击大寨门。只用了四颗化肥手榴弹,就成功把木寨门炸的粉碎。
另外六颗手榴弹天女散花般的扔进寨子里后,剩余的建奴的披甲人被炸的人仰马翻,轻松夺寨。
随着大队人马进了寨子,仅有的反抗也被扑灭。建奴在明军身上百试不爽的强弓,在集火的米尼弹面前就像是个笑话,吸取了打铁山城伤亡的教训,现在是只要有一把弓在射,最少有五六支狙击铳点射,十几只解放一号铳在轮射,打的你头都不敢抬,更不要说拉弓了。
躲在屋子里,就用炮轰,用雷炸,汪鹏给大盾手配的可是能防弹的防爆盾,比大木盾轻了一半,还有防弹的有机玻璃观察窗,子弹都打不透,你那几根破箭管个屁用。
几张大盾一围,两颗雷一扔,一堆盒子精、直接收工舔包!
仅有的三十几个披甲人被搞死后,凶悍的建奴女人和小崽子们,也挥舞着刀枪拼命,没人怜悯,铳子招呼。
阿哈们早就躲在墙角,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刚才的铳射雷炸幸存下来的,还有一百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妇孺们全部被赶到寨子的墙边,等待甄别。
男丁们被押着清理寨子,建奴的尸体全部拖到寨子中间空地,扒成赤条条的光猪,兵器聚一堆,甲胄聚一堆,衣物聚一堆。
银钱首饰放在指定的空箱子里。
割首级的任务,一般都是鸳鸯队的大哥们操作,红武军的少年一般都不愿去弄,血糊拉的,喉咙浅的能吐喽。
但是刘运就喜欢这活,主动接了下来,自己从缴获的兵器堆里,翻翻捡捡的找了把锋利的精钢小手斧。
咄咄咄 的像剁排骨一样,兴高采烈的剁下一个个血淋淋的首级,用其头上的小猪尾巴鞭子系在一起,五个一组,堆得整整齐齐。
满手血污也不在乎,干的眉开眼笑、极其快乐,时不时还哼两句歌,一点也不觉得那些龇牙咧嘴,面目全非的玩意瘆的慌。
被留守的一般都是次一级的建奴,一个牛录三百人,出兵一百,其中有六个白甲巴牙喇。
留守的二百丁,会由四个巴牙喇管理,这边的三个寨子,每个不到七十个建奴男丁。
这个寨子里倒霉的白甲兵,刚上了寨墙,还没把弓拉满,就被最少三发米尼弹打飞出去,这个寨子里的一百多真虏,一个没落,全部杀掉。当然砍下来的都是男人的首级。
寨子里真的很穷,不是说金银之物,这个倒真的很多,装了整整一个木箱,那个建奴身上都有金银装饰,巴牙喇的扳指都是金的,可有什么用,这荒山野岭的,到哪里去炫耀?
粮库里的粮食少的可怜,熏肉,腊肠之类的倒是不少,挂了半边木墙,真不愧是渔猎之族。
寨子里的干参鲜参也有不少,硝制好的皮草也很多。有专人登记整理,暂时没打算运走。
寨子里的马匹不多,只有六七十匹,在刚刚的战斗中,还被流弹打死了十几匹。
全寨基本都是骑乘马,战马只有四五匹。好马估计都被出征的建奴带走了。
第219章 空虚的后方 雪落的声音
大甸子寨还要作为今天的宿营地,必须要收拾好,人多好办事,八百多人手脚利落,很快就清理完毕,连尸首都用寨子里的大车,拖到寨外找个坑给埋了。
汪鹏那边接到通报后,留了一个连继续堵路,其他人也都撤回寨子。
进寨的时候,浓烈的血腥味还没散去,原来是鸳鸯队里的老人,正在把死马剥皮取肉,自己带的大行军锅,以及寨子里的大锅,都在新搭的炉灶上烧着开水。
今晚又有新鲜的肉食享用,所有人都对大吃一顿这种事兴致勃勃。
汪鹏过来的时候,初步的俘虏甄别结果已经出来,这些包衣大多是辽东辽南的汉人,来源很杂,有投降的明军,有抓的汉民,还有主子分配过来的奴隶,粗粗一问,一百多人都有七八个地方的。
大部分都是出征的汉军家眷,平时也都是在建奴的指挥下,耕种渔猎。
死忠分子都在刚刚攻寨时,拿刀反抗被打死了,剩下的都是最底层的奴隶,不但建奴不把他们当人,连稍有地位的汉人也都会欺压的奴隶。
甄别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看衣着就能区别的八九不离十,在已经下霜的深秋,还赤着脚,或者只是简单的草鞋,那肯定是不值一个铜板的奴隶,能有一双布鞋或是兽皮包脚的,肯定是被高看一眼的。能有双像样的皮靴的,不用说也是汉人里的高层。
重点审讯的也是这些人,只有七八个,如果不是今晚要在这边过夜,搁平时也就直接毙了,这不闲着也是闲着,拷问些建奴的情况,也是不错的。
能在野蛮的建奴里混到一定地位,都是所谓的聪明人,都不需要什么手段,也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部招了。
正红旗的诸绅三丁抽一,几个月前就随黄台吉出征林丹汗了,每个披甲人最少带着三个包衣,其实就像西方的骑士一样,带着三五个扈从。
平时照顾老爷衣食,照顾老爷的马匹,背着老爷的盔甲和武器,作战时,服侍老爷着甲,自己充当炮灰,消耗消耗敌人的箭矢。
胜利后替老爷割首级,收拾战利品。败了时,在后面阻挡敌人的追杀……
现在整个辽东,建奴留守的人力也就四成,重点还是和明军对峙的前线,镶蓝旗的大部分都在靠近东江的地方,老寨这边留守的基本上都是正红旗,属于大后方,连萨尔浒、建州三关那边留的人手都不多,更何况赫图阿拉,谁能想到这支凶残的明军,能翻山越岭绕过镶蓝旗防守的宽甸六堡,这处大部队唯一能通行的道路。
所以这里也是极度空虚,据俘虏们交代,赫图阿拉城里只有两个牛录驻守,连包衣加起来也没有两千人,这次也一样被三丁抽一出征。
自打后金先迁到辽阳,又搬到沈阳,赫图阿拉早就失去了当年的地位,更多的是一种象征,野猪皮本人,以及他爹他爷的陵墓都在老寨不远的地方。
汪鹏也没指望就靠现在这两千人,和后金的大部队死磕,蚂蚁多了还咬死象呢,这支刚成立时间不长的军队,必须通过相对艰苦的训练和一定程度的战斗,反复的锤炼。
血勇之气不可持久,一支成熟的军队必须能攻能守、能长途奔袭。
一次次的胜利,才能让他们具备舍我其谁,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气质。
而不是只能仗着手里的火器犀利,变成和辽西明军一样的打工人。
普通的奴隶,早已经被建奴的皮鞭和刀枪驯服,不服的人已经都死了,蛮族才不会跟你好言相劝,大义相逼。
听话就活,不听话就死,就是那么简单。而汪鹏也不指望这些人能起到多大作用,已经废了。从身心上都废了,跪久了膝盖,已经不习惯站直了说话。
汪鹏也没打算都杀掉,毕竟曾经也是汉人,但是想得到他的怜悯,就要看这些人自己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这些事情,都有人去操作,汪鹏只是简单的看了看一些相对重要的情报,验证一下自己的预估情况而已。
只是安排王柏林和孙大海,尽快收拾好地方,过会儿,凌战他们的部队也快来汇合了。
天气已经明显降温很多,不知道第一场雪什么时候降下来,小河里已经看到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