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看来杀的是真建奴和鞑子,杀的好!杀的好啊!
崇祯很聪明,根据资料就能推算出,建奴总共也就两百多牛录,六万多人,杀一个少一个。
这些该死的野蛮人,困扰了大明几十年,好不容易把鞑子打成一盘散渣,结果冒出个更厉害的建奴来,现在还大言不惭的建立了满洲国,
真真是该杀!该杀!
到底是年轻人,一个好消息,瞬间让崇祯的心情非常愉悦。
“王承恩!”
“老奴在!”
“兵部验过东江斩获后,将建奴白甲兵甲胄武器送一套到宫里来,他们说的强弓大箭也拿一些过来,朕要亲自验看。”
“遵旨!”
王承恩接旨后,看着兴奋后有些倦意的皇帝,小心翼翼的说了声:“万岁爷,皇后娘娘在御花园备好茶点,刚刚让人传话来,请万岁不要太操劳,抽空去赏菊观秋,去去乏累。”
“哈哈哈!行,今天奏折不多,又收了东江的喜讯,朕甚是开怀。也罢,让人通知皇后,朕马上就到。”
崇祯听说爱妻亲自准备了茶点,邀他赏菊观秋,也是兴致勃勃。放下手中的杂事,罕见的偷个懒,兴冲冲的去休闲半日。
一番天子之家难得的夫妻恩爱,自然不多谈,打登基以来,难得的忙里偷闲,让崇祯身心都放松了很多。
待的第二天上朝,兵部的检验结果也呈报了上来,确实如东江报捷文书相同,一颗颗建奴首级,都是陈年剃头的痕迹,缴获的旗令,武器,甲胄都是真货。接下来就简单了,叙功奖励。
银子是没有银子的,有也不多,还是封妻荫子、增加俸禄,低级武官升升职,赐点锦衣布匹什么的实惠。
考虑到东江的实情,银子还是折成粮食,安排天津巡抚,在封冻前再送一批过去。
对于之前弹劾毛文龙和登莱孙国祯、杨国栋的折子,也都留中不发。
原来换人的计划也就先放一放,毕竟这次也算有功之臣,再给个机会,看看表现再说。
东林党的计划就这样被一只穿越的蝴蝶,狠狠的干扰了一次,原本要被撤换的孙国祯和杨国栋,还是好好赖的在登莱不动,被东林深恶痛绝的毛文龙,并没有失去圣恩,看来还能蹦跶很久。
退朝后,崇祯来到后殿,王承恩挑了最健壮的太监穿上三重甲,让皇帝验看,崇祯也对建奴巴牙喇精兵的防护水平,深感震撼,这完全就是铁人一样,太监连简单的走路都费劲。
可想而知,这种人型凶兽在两军阵前是如何的蛮横暴虐。真是野蛮!
崇祯又让人取来建奴的强弓,这是把造型奇特的大弓,连换了几个堪称力大的太监都拉不开,还是调了站岗的锦衣卫大汉将军,身高都是六尺以上的大汉,才勉强开弓数次,也是不能久射,再验看专用的箭矢,与其说是箭,更像是投枪,那把形似小铁铲的锋利精钢披箭,也让崇祯咂舌不已,难怪官军总是打不过建奴,这都是群真正的野蛮人,希望袁崇焕能不负朕望,五年复辽,真的不容易啊!
时光如水,转眼就到了九九重阳节,汪鹏带着一千五百战兵,五百武装后勤兵,两千多的工匠、壮丁、家属等,四百多奴隶兵。还在宣州堡里疯狂的建设和练兵。
宣州堡在丁卯之役被捣毁之后,就一片断壁残垣的荒在那里,岸边的木码头也被连烧带拆的彻底废弃。
汪鹏在铁山城就留了夜不收一个排三十人,封锁铁山和义州的通道,人都撤到了二十里外的宣州堡,等毛帅安排人登岸接手铁山城后,连夜不收也撤了回来,为了避免误会,汪鹏只安排对棒国方向的十里哨探,由点控制改成面防御。
完成柴岛建设后,张乐陶带着工匠们,迅速的转战宣州堡,先把码头修复好,随着毛帅调拨的工匠队伍,壮丁和家属一千多人的到来,建筑速度迅速加快。
顺着宣州堡的地势,用最快速度沿着汪鹏画好的波浪线,挖了两道壕沟,修建了四个半地下的炮堡,八月下旬的第二批五百战兵到位后,汪鹏有信心,利用这些简单的防御打退万人规模的进攻。
张乐陶已经在宣州堡附近找到了浅层的小煤矿,储量还不错,正在安排没有血债的汉军阿哈,和棒族厮卒作为奴隶兵开始挖煤,冬天的燃料就指望他了。
天气已经变冷,宣州堡来不及建全砖瓦房,就先建土墙寨子,原来宣州堡残存的砖块,夯土都没浪费,建了排屋,里面两边全是大通铺,铺好火炕,中间是过道,一间能住四五十人。
山墙都是连在一起的,一排排整齐排列,下雪前完成五六十间也是个艰巨的任务,好在这边要比柴岛上方便,水、土、木头都不缺,张乐陶建了两个大砖瓦窑,煤炭火力足,烧出来的都是红砖瓦,用来铺排屋的顶。
最后建成时,远远望去红云一片,煞是好看。
毛帅调拨过来的两艘二号福船,和三艘海沧船,也让汪鹏惊喜万分,每艘船还保留了一批能开动船的最低人手,汪鹏一艘没留,全部让带回屺坶岛改装,还从现有的后勤兵已经工匠里抽调了三四百、会开船或会修船的人手、连同家属一起随船队回去。
等这些船入列,红武海军将拥有能海战的主力舰十艘,十门24磅的巨炮,在东亚这边最大18磅船用火炮面前,绝对碾压。而且主要运力将翻一倍。
听说王大叔他们在屺坶岛的干船坞里,一次性开建两艘海沧船,今年可能赶不上了,明年会再有两艘海沧入列。
汪鹏准备尽快去占了济州岛,开辟红武军真正的粮食畜牧基地。
凭现有的主力战舰,完全可以把棒国的水军打成渣渣。一次性只要有千人登陆,区区济州岛,一定能站住脚,守住它。
第206章 宣州堡基地、第一混成旅
时间紧任务重,要以最快速度改装,汪鹏已经发报,让几个城楼上的防御用24磅炮和48磅卡隆炮,全部更换舰用炮架,拖到屺坶岛准备上船。
原来的防御炮用储备的12磅拿破仑加农炮,以及红旗城已经能稳定生产的小山炮替代。
黑风寨和红旗城的备用帆全部启用,都在屺坶岛做好准备,船回去后就立即改装,早一点入役,迅速训练人手,海军也将是汪鹏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在这边不像在红旗城方便,有老婆帮打掩护,只能抽空回柴岛,从仿客家圆楼的封闭的半地下仓库里,悄悄回归现代,把新印好的图书收下,给打印社老板打钱。
可惜没空去铁锤那边,听说铳炮又做了不少,别墅放不下,就先拖到射击俱乐部的仓库里。
汪鹏发了邮件给他,让他继续生产,钱不要担心,直接从他账户里扣。
忙完这些事,汪鹏又跑到镇上疯狂的采购一番,主要是速干水泥,和加工好的米面油,尤其是成桶的猪板油,这个在现代,除了饭店或者少部分喜欢荤油做菜的人会喜欢,大多数家庭都食用的是更健康的调和油。
而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大明,对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大运动量的士兵和体力劳动者,肥肉才是至高的美味。
对他们来说,哪怕没有菜,一碗白饭加上一勺猪油放点盐或大酱,搅合搅合就是无比扛饿和美味的一顿。
汪鹏买的大桶大桶的猪板油,是伙房的最爱,哪怕是咸菜疙瘩汤,也要放上一大勺。
柴岛的十几艘小渔船,使用来自现代的尼龙网,每次都是满载而归,确保了士兵和工匠们充足的蛋白质供应,宣州堡外的空地上,也种植了速生的白菜萝卜之类。辣椒来不及种,汪鹏就直接买的成袋成袋的干辣椒。
在充足的营养保证下,士兵们还好,毕竟在红旗城就是同样的待遇,每天吃的饱饱的,才能经受得住大运动量的训练,现在在宣州,属于前线,训练量缩减了一大半,更多的是练习团队进攻和防御的配合,不到半年,原本骨瘦如柴的青年,好似吹了气一样,各个都是满面红光,精神抖擞,胳膊大腿上都有了结实的肌肉,体力耐力都翻倍的增长。练起三防一刺,那是虎虎生威,杀气腾腾。
刚入伙的工匠和壮丁,以及家属们,那是仿如进了天堂,一天三顿,顿顿吃饱,已经超出想象,每天还有顿荤腥,烧的又咸又辣的海鱼,那真是无比的美味。
没说的,都是干活,就冲着这种敞亮的待遇,不下死力气真对不起大首领。
四百俘虏兵,能被甄别出来没有沾过汉人血的,也都是些普通人,没胆子反抗强权,也不忍心去肆虐同胞,也就是扛扛活,战场上跟着跑,收拾收拾战利品,也就时不时能吃顿饱饭而已,胆子大杀过人的,都被互相攀咬给指出来铳毙了。
这剩下来的四百多人,监工说了,叫劳动改造,刑期三年,只要服从管理,努力劳动,表现优秀的可以提前释放,或者纳入穆子营当后勤兵。
逃过一死,将信将疑的俘虏们第一天完整的吃完三餐后,就被彻底征服了。
建奴头目也罢、棒国军官也罢,平时也就一天两顿而已,他们这日子是做梦也不敢想的,看来穆子营确实仁义,也就卖力干活,有偷懒耍滑的,都不用监工出面,自己内部就会教训的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