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被东林吹上天的宁远大捷,最后报到兵部查验的首级功才不过269颗,真建奴脑袋才几颗?多少人加官进爵,沾点边的都能揽上一份不错的功劳。
  血腥味和石灰味熏得穆诚有些反胃,毛帅却是习以为常,对于髡兵,他只当是视而不见,在他的编制里只有个新添的穆子营。
  至于髡发,嘿嘿,东江镇一大半都是光头,除了当官的会讲究一点,普通小兵反而习惯了,怎么的也比金钱鼠尾,猪尾巴似的发型好看吧。
  毛帅也对着穆诚说:“这次斩将夺城,全歼敌寇,功劳太大。贤侄,你是入世修行,不在乎金银官位,那为叔就自行分配了,穆子营先守好铁山,我会尽快调人去接防。”
  毛帅看穆诚脸色不动,也是很满意他们的懂事,还是要补偿一下,正好看到第三波的渔船装着剩余物资过来,心中一动:“清风啊!我看你柴岛全是小渔船,来往十分不便。近期我调几艘大船给穆子营,也建一个像模像样的水军。
  柴岛就划给穆子营长期使用,如果穆子营要在陆上有个落脚之地,可以去拿下宣州堡,那边也划给你们做长期驻地。”
  这边的地形很有意思,岸上的北侧的铁山城和东侧的宣州堡,加上海中西侧的皮岛、南边的云从岛两个大岛,刚好是个四边形,每条边的直线距离都差不多二三十里,而柴岛在四边形的正中偏上的位置。
  在来之前汪鹏就和穆诚交代过,铁山是下一步的最前线,而我方人手尚未到齐,与其在铁山和建奴死磕,而且还让东江镇会觉得我方咄咄逼人,不如去占了相对二线的宣州堡,离柴岛更近,方便补给。
  现在毛帅主动提出来,当然是正好借坡下驴,省的一番口舌,还赚了个水军,真是意外之喜。
  “大帅!”穆诚也郑重其事的一拱手:“穆子营随时做好换防的准备,宣州虽然残破,我们自己动手重建,宣州堡的海边码头也要修复,还请大帅调拨些工匠和人手就行。”
  “好好好!”毛帅也是大喜,原来还准备再让些步,毕竟摘桃子这事吧,好干不好说,而且什么铁山、宣州的都是棒国原来的地盘,惠而不费!
  穆子营以及后面的髡兵能主动的退让,确实省了不少麻烦,至于工匠壮丁,这都不是事,反正穆子营不缺铁器,连工具都不用带,每个岛稍稍抽调点,合在一起也能聚个一两千人。对了,他们还可以带家属。
  真是皆大欢喜、各取所需!


第204章 东江镇铁山大捷,震动朝野
  商量好交接事宜,叔侄二人都很高兴,都觉着占了不小的便宜。
  送走穆诚后,毛帅紧急写了报捷奏章,自己编写了一份惊天动地、尸山血海的铁山大战,自己的左膀右臂,义子义孙能报上的都报上功。
  自然不会只是五百打一千的神话故事,东江镇抽调一万精兵,围了建奴重兵守卫的铁山城,全力死攻。
  圣上千里迢迢,安排运来的米粮,大家都吃饱了肚子,誓死也要报答圣上的隆恩。
  将士们虽然武器简陋、布衣木盾,但是前仆后继,视死如归,一场血战,死伤累累,最后靠着皇恩浩荡,全歼敌寇,铁山光复,敌寇斩尽杀绝。
  道路遥远,汉奸们肮脏的脑袋就不用送去查验,省的有个别嫉妒的小人,会诽谤诋毁东江镇将士杀良冒功,送去的都是真酋真鞑的首级,不求封赏。
  希望能让英明神武、尧舜禹与、励精图治的圣上,见证东江镇全体军民的赤胆忠心。
  然后附上详细的缴获物资清单,重点是一套牛录额真的将官山纹铁甲,以及六套白甲兵完整的三重甲胄,当然要改装美化一下,多砍几刀,多戳几枪,撒点血污泥渍什么的。
  一百把弓力从8个力到12个力,建奴特有的完好强弓和各式短矛一样的箭矢,一整套的号令旗帜都是全部送去。
  毛帅特地调派了快船,安排沈世魁和义孙,广鹿岛的副将毛可喜专程去登莱报捷,一路上沈太爷也和毛可喜,细细的把应对话语提前交代好,不能说漏了馅,毛可喜原名尚可喜,那真是和建奴血海深仇,满门忠烈。
  加上本身孔武有力,身手不错,于是就挑了他带着亲兵陪同沈太爷。
  船队靠上登莱码头,接到之前快船通报的杨国栋,那是不顾身份的亲自到码头迎接,登莱道王廷试上次去东江验兵,没想到一向桀骜的毛帅,这次很好说话。
  双方之前的矛盾都先搁置,只要能保证东江的粮饷供给,毛帅也答应了,首级不再故意送到天津检验,让登莱官员难堪。叙功时,也会分享给登莱筹谋赞画之功。
  最近的风声明显不多,京城的亲信,接连发回来的都是坏消息,东林应该是看上了登莱的文武位置,不断的弹劾,让孙杨两人都是焦头烂额,挖空心思,上下打点,但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遮羞。
  忽听下人通报,东江镇铁山大捷!这真是瞌睡来了枕头,久旱逢了甘露。
  孙国祯一方大员还比较注意身份,只是在官衙里急的团团乱转。
  杨国栋是粗人,立即带着亲兵,骑马冲到码头,等亲眼看见了码头上一筐筐狰狞的、带着老鼠尾巴式小辫子的建奴首级,略一点数,好几十筐,怎么也得三四百。杨国栋提着马鞭就在码头上,像个傻子似的哈哈狂笑。
  迎上前来下跪行礼的沈世魁和毛可喜,杨国栋都是亲手一一扶起,大声赞到:“毛帅英雄!东江镇威武啊!哈哈哈!快快快,随俺去巡抚衙门,孙抚台估计也是望眼欲穿啊!哈哈哈!”
  等到了巡抚衙门,磕了头问了好,引入二堂,沈世魁呈上铁山大捷的塘报,以及准备上报皇帝的奏章,都让孙巡抚和杨国栋、王廷试看了。
  相关的缴获都在码头,勿需怀疑。当下孙巡抚先安排杨国栋立即安排快船,准备走海路直接走天津,将捷报尽快呈报京城。
  同时让王廷试紧急调运一批存粮和武库兵刃甲胄火药之类,立即发往东江,多调一些烈酒猪羊,给毛帅犒军。
  沈世魁和毛可喜都是再次磕头,代表东江感谢孙巡抚和登莱的慷慨。
  安排好急务后,孙国祯赶紧写报捷文书,自然是肯定了东江镇的战绩,也重点注明了天津巡抚黄运泰以及登莱本地官员,不折不扣的完成朝廷安排的东江镇鲜运大工程。
  不惧海路风浪,不辞辛苦,亲自督运,妥善安排得力人手,确保了东江镇后顾无忧,奋力杀敌,托圣上洪福,取得铁山大捷,斩获无数。
  官场惯例,你好我好才大家好!花花轿子人抬人。写好奏章,喊来得力的人手,快马送到天津巡抚衙门,黄巡抚必然也要奏捷,早点送到,也能运筹帷幄一番。
  这个可不是平常的公事,这是人人沾光的大喜事,相关的官员都是全力以赴。
  半个月后,捷报到了京城,天津巡抚黄运泰也是个会来事的,安排了绝对牛叉的露布传捷!
  长竹竿挑着锦缎,上书“东江铁山大捷!”
  学一个“归来正值传飞捷,露布催书倚马缨”的彩头。传捷报的人在穿城而过时,还要大声吆喝“大明万胜!东江镇毛帅铁山大捷!杀敌无数!”也让百姓们热闹热闹,形成舆论。
  京城里,每日被各地的报灾、求款、要粮搞得精疲力竭的崇祯皇帝,脾气分外急躁,总感觉有力无处使的烦闷。
  忽听殿外一阵喧哗,皇帝更是不喜,刚要发怒,只见王承恩一路飞奔的跑了过来,满脸喜色,于是他也压了压快到胸膛的火头,多了一份好奇之心,有什么喜事,能让越来越稳重的王成恩如此跳脱?
  “万岁爷!大喜啊!大喜!”王承恩进了殿,噗通跪倒,磕了头后,就满脸喜色的向皇帝报喜。
  “起来吧,你这老奴,不要一惊一乍的,把喜报呈上来。”崇祯更是好奇。
  王承恩起身,把手里的三封奏章,和一份塘报赶紧呈到御案上。
  崇祯一看塘报,东江镇的,心里有些不喜,屡屡有臣下弹劾毛文龙这个东江总兵,嚣张跋扈,杀良冒功,和同僚关系恶劣,之前还背弃了恩主,为人很不地道。
  每年耗费大笔粮饷,光是嘴上喊的响亮,去年还被建奴赶下海去,这次要是敢出什么幺蛾子,必定轻饶不了他。
  塘报写的比较细,八月初九登陆,四路围城,初十强攻,血战一昼夜,夺回铁山城,全歼守敌一千三百四十一人。
  己方阵亡一千余,伤两千多。嗯嗯!看起来确实是一番苦战。
  顽敌是镶蓝旗真虏一百余、其中大头目称为牛录额真和六名精锐白甲巴牙喇,另有鞑子三百,也全部枭首,同相关缴获一起,已送登莱检验。


第205章 历史的车轮被拨动了一下
  崇祯又打开三份奏折,分别是毛文龙、孙国祯和黄运泰的报捷奏章,跳过那些歌功颂德,华而不实的词语,能肯定的就是,东江镇打赢了,重新夺下铁山城,在陆地上有了支撑的城池。
  登莱和天津的巡抚衙门,认真检验了首级功真伪,相关的缴获明天就能送到兵部勘验。嗯嗯!不错不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