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众人纷纷点头,老巢被占兄弟被杀,多年积累巨额家资!
设身处地,甘老二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反扑。这早在大家预料当中。
第161章 该来的总会来,战云密布
“以甘扬对这里的了解,他绝不会只是一路攻击……”汪鹏肯定的说道:“屺坶岛到红旗庄的路,他非常熟悉,应该会从另一个方向,来个前后夹击。”
汪鹏不是什么名将种子,没有多高军事谋略。他只是以常理推断,如果我是甘扬,会怎么做。
登莱最不缺的就是船,武备不怎么样,用来运输还是促促有余。
汪鹏立刻跟大家商量了一下对策,写了一封手令,盖上自己私章。
出门喊了个传令兵,让他打着火把,赶去屺坶岛给海兵队传令,同时通知岛上留守后勤兵,连夜整理物资,明早立即撤离。
军令上要求海兵队,连夜补齐物资,明早向登州府方向侦查前进,见敌即战,发挥24磅火炮远程优势,阻拦船队进程,只要干扰一、两天,汪鹏这边就能解决面前敌人主力,回过头来对付船队上敌人,即使他们占了屺母岛,也能把他们赶下海。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无线电,即使以后出现,也是汪鹏这边开挂从现代搞来的。
不是汪鹏不想搞,实在没人会玩,临高众刚起家时用的小灵通基站也不贵,汪鹏转手就能搞来,可自己也不懂通讯,怎么联网,怎么调试,一窍不通怎么破?
汪鹏手里事情这么多,一直先挑紧要的来,现在看看这个事情还真要把序列往前提。
哪怕是先搞个民用的手台,也能方便不少,现在通讯只能靠人力传递,太慢。
而在无线通讯出现之前,两支分别行动的军队,只能约期而战,尤其是海陆并进,更是无法及时沟通。
汪鹏预计攻击时间应该是后天三月初二,毕竟这些所谓的正规军,不是戚家军那种一口气行军七八十里,不用休息,立即整队进攻的强悍军队。
可惜这支同时空无敌,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强军的戚家军,没有战死在杀场,戚少保才去世八年,戚家军就被自己保卫的大明所灭!
理由是奇葩的“蓟镇兵变!”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奉命参与“抗倭援朝”之战,斩获颇多,蓟镇总兵王保,仅仅为了不兑现当时许下的重赏,以发放赏钱的名义,把身着常服,赤手空拳的戚家军骗到大校场,全副武装的家丁带着士兵铳炮齐下,当场屠杀!
被杀害的戚家军有三千多人,仅剩的一些幸存者则被发配回原籍。
戚家军不知道为大明立下了多少功劳,里面的将士全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他们就这样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鲜红的血液染红了校场的土地。
因为朝中有人撑腰,加上万历皇帝的默许,屠杀戚家军的凶手王保,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被加官进爵,镇压有功。
哈哈哈!好一个镇压有功!!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最后一支戚家军,是戚少保之侄戚金,重建的新一代“戚家军”。
天启元年,野猪皮攻打沈阳辽阳,在辽东经略袁应泰的无能透顶的指挥下,重兵把守的沈阳城短短三天就失陷。
与四川白杆兵,一起救沈阳的戚金,直接掉进坑里。
沈阳坚城已失,对面是恶狠狠扑来的后金八旗数万大军,兵力几倍于己,白杆兵和新戚家军在这场绞肉机般的血战里,一直打到天黑,火药用尽后,凭着白刃战,杀掉无数的建奴,后金最凶悍的白甲兵巴牙喇,来一队死一队,最后无人敢上,只能围着,远远的射箭,野猪皮都胆寒不已。
奉命增援戚家军的“关宁铁骑”,始终不见踪影,沈阳城里刚投降的炮手,为了向新主子表功献媚,从沈阳城头搬来红夷大炮,火力全开下,寡不敌众的白杆兵和戚家军终于不支,这两支顽强的兵团,全部伤亡殆尽,包括戚金在内尽数战死,无一人降敌!
壮哉!戚家军!壮哉!白杆兵!
大明再无戚家军!一支无比光荣的军队,就这样先后被自己人坑死。
这样的大明不亡!还有天理吗!
(请原谅作者的吐槽!不是水字数!真的!有点激动!对不起大家!)
登莱总兵杨国栋那个草包,溜须拍马可能登峰造极,要说他能带出强兵,汪鹏打死也不信,能把五千兵额吃掉将近四千的空饷,可怕不?在这明末还真不稀奇。
名传千古的大汉奸,那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一怒为了钱!”不对,说秃噜嘴了。对,就是那个“平西王”吴三桂,他的爹吴襄。
历史上今年刚上任的袁大都督,委任吴襄重职,执掌十五营关宁军,明年冬天的黄台吉入关攻击神京时,借口“脚疼”留在后方,压根没上阵。
袁大都督挂了后,他没事,反被升为山海关总兵,手里十五个书面上的正规野战营加上辅兵共计八万兵。这是官方军册上有名有姓的八万所谓“关宁铁骑”。
你猜一年军饷多少钱?整整一百四十万两白银。这只是军饷,粮草军械补给都不包括在内。
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前,山穷水尽的崇祯皇帝找到吴大总兵,要他出兵去救老吴自己的大舅哥祖大寿。
皇帝心说八万人可不少了,比野猪皮正宗的后金兵都多,别提那些汉奸狗腿子。
老吴傻眼了,极力和皇帝解释,他领的是八万兵军饷,但战兵就十五个营,所以是三万,不是八万“关宁铁骑”。
皇帝愣了一下,想想又说,那三万也不少了,也能一战。老吴总兵赶紧说明,其中真正能战的只有三千家丁,其他都只能种地。
最后老吴被皇帝逼着上了前线,然后他转进如风的跑了。
这就是传说中大明最强的“关宁铁骑”,现实真实太离奇,比小说家编造的故事都离奇,编故事还讲究最基本逻辑,但真实的历史,就是如此奇葩。
红旗庄离县城只有五十多里地,正好是一天的路程,而以现在的对手体力,加上有一半都是强征的壮丁,不可能行军一天后直接投入战斗,众人按照此时明军的一贯行动能力预测,他们应该今天休息一晚,明天吃过朝食后整体出发,行军四十里就是极限了,必然扎营,后天上午再行军十几里后,扎下营盘或直接投入作战。
众人都觉得现在就紧急动员,有些仓促,直接攻击县城,有太多未知因素,以黑虎军现在的实力,不用过于冒险,明天上午出兵,和敌人相向而行,在其行军中途,列阵而战,趁着对方精疲力竭之时,一轮打崩,然后一半人去占了县城,一半人回头去屺坶岛支援海兵队。
战略定下来,就轮到细节,黄县县城要不要占下来开新的基地?
俘虏怎么处理?民兵要不要集结?等等一些细节问题,至于能不能获胜,这个还就真没人关心过。
战略定下来之后,战术会议就越开越大,确定好出击和留守人员后,各个项目的负责人,少尉以上军衔的军人,全部参会,通报敌情和作战部署,领取任务。
夜不收中队,也是轮班出动,哨探周边,选择预设战场。
黑虎军主力部队的军官们又单独开会,确定明天的出击部队的行军序列,作战阵型。
以及后期攻打县城的队伍,及回援队伍的拆分。具体的指挥官人选,留守部队的各个防区划分等等。
红武学校这边也在确定出击队伍,和留守队伍的作战任务,医疗队物资的准备,和人手的补充。
后勤部的随队人手确定,各种作战物资抓紧装车,战马和骑乘马骡的装备检查。
运输车队的装备。留守的人还要安排工匠准备战俘营,审讯室,及食物安排等。
工匠们整体回撤,外围矿区全部停工,防御物资和作战物资的生产。
作战期间,周边未正式加入体系的外来工匠和力工们,暂时停工。不再安排工作,也不允许进入红旗庄,等战后再说。
周围二十五个村,全部动员,每村最少安排一百名武装民兵,一半由民兵队长带领在红旗庄集结,受后勤部牛二叔指挥,协助前期运送物资,看管普通俘虏,及缴获物资的运回。
另一半由村长带领,封锁本村的主要通道,陌生人一律扣留,有敌情及时向红旗庄汇报。
第162章 黄县的动作,剿匪军成立
汪鹏最终决定,黄县县城暂不占领,只是搬空县库,展示我军实力即可。
具体的工作由他现场布置。攻占县城后,沈大虎会带队去援助海兵队,重占屺坶岛。
红旗庄有沈凌云坐镇,以留守的一个哨黑虎军为防守骨干,带领留守的红武学员兵,加上部分武装后勤兵,守住红旗庄,建立战俘营。做好缴获物资的接收入库。
整个黑风寨系统就像被惊动了的猛兽,开始活动全身肌肉,露出利爪,准备扑向来敌。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话分两头,再说甘家老二、甘扬甘大推官。
年前和大哥甘彪商定全家转移,往南方发展的计划后,有了退路,也是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