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天下无二汪
- 入库:04.13
看着快要饿死老鼠的粮仓,毛帅这些日子彻夜难眠。好在冰雪稍融,渔船又可以下水了,靠着简陋的渔具,也能稍稍再支撑一些日子。
关键是盐也快吃完了,这些大岛小岛上又没有煤矿,平时做饭取暖的的柴火都不够,煮海熬盐也无从搞起。没有盐,兵卒们就挥不动刀枪。
毛帅正在帅府里泣血上书:“臣实为受国厚恩,不忍卸担,自矢戮力,以完辽事。观今盐粮将尽,粮未来一粒,饷未到一分,啼号疾病,白骨满沟,而犹哓哓诬臣者不止,臣亦何苦恋此绝岛,而招人污蔑之毁也!”
忽然门帘一掀,帅府总管龚正祥满面春光的闯进来:“帅爷!大喜!”
毛帅一推案几,急声抢问:“可是粮到了?”
“是有粮到了,但不是登莱的军粮!”龚总管掀着棉帘对外面喊了一声。“清风进来吧!”
毛帅听说不是登莱的军粮到了,也是一泄气,又坐回虎皮椅上。
只见门帘再晃,进来个神采奕奕,英俊潇洒的年轻小道士,可不正是自己的小老乡,马颠师的嫡传关门弟子穆诚穆清风!
穆诚进来就上前几步,正对毛帅,双手抱拳,与眉眼平齐,深深弯腰,双手抱拳自然下垂与腹平齐,再立正抱拳与眉眼平齐,口念:
“无量天尊!大帅安好!”
穆诚给毛帅行了个标准的道教稽首礼。
毛文龙一看是穆诚,也是大喜,连忙起身,邀穆诚到旁边的茶桌旁入座,龚总管从门外的亲卫手里接过热水壶,让亲卫退至帅帐门口,不许任何人打扰,再进入屋内,亲自给二人倒上茶水。
刚刚过来的一路上,穆诚也简略的和龚总管介绍了情况,龚正祥也要等毛帅做决定。
穆诚先简单的把毛帅钱塘老家的情况介绍了一下,都是家乡人,毛帅也是许久未能归家,听到熟悉的乡音也是感慨不已。
乡党乡党,这种地域情结是深深烙印在国人骨子里的,毛帅也是把穆诚当成自己的子侄看待,说话间也是一片坦诚。
对穆诚协助亲卫,一路护送自己唯一的血脉毛承斗回老家,毛帅是非常感激的,孩子幼小,一路颠簸,有个懂得医道和养生的道家高手,陪护在旁,那是重金难求的,再次感谢后,又说起穆诚的师父马道长已经前往辽西,留了话,让穆诚可在毛帅这边等候,穆诚也表示感谢。
话题一转,穆诚就把自己一路情况跟毛帅讲了,提到冒然去行刺甘彪,被擒,还掀起裤脚,让毛帅和龚总管看了自己腿上,还没完全好透的伤口,都是行伍中人,一看伤疤就知道什么伤的,对穆诚的莽撞,毛帅也是狠狠的训斥了几句,直呼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这豪强要是痛下杀手,穆诚现在都不知道烂在那个土堆下了。
穆诚也是满脸通红,诚恳接受:“小子狂妄,险些闯下大祸,今后一定三思后行!”
第148章 热脸贴上冷屁股 放弃幻想
穆诚接下来就讲到黑风寨的义举,对恶人的无情、对乡亲的慷慨。
原本毛帅只当是普通义匪强人,但是细细听来也是拍案叫绝。
作为镇守一方的实质上的军阀,东江镇就是毛文龙的独立王国,这些年打家劫舍都是司空见惯,对棒国的敲诈勒索更是常态。
要说毛文龙对天启帝还是非常尊敬,但是对崇祯这个小皇帝,要说有什么效忠之心,他自己都不信。
如果有块稳定的根据地,自己能解决粮饷,那他早就谁都不鸟了。就棒子国那帮渣渣,真想夺了过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穆诚也表了功,自己和对方头目多次恳谈,介绍了毛帅的伟绩,和面临的困境。
对方也是非常推崇毛帅,特意从缴获的甘家粮草里,运来三千石新粮,和一百石上好的海盐,由对方头目的女婿,也是实际的话事人汪鹏,渡海而来,要亲自献给毛帅,只为了辽东苦难的百姓,向毛帅表达敬仰之情。
毛帅也很是感动,要说谁最恨这些肚满肠肥的贪官污吏,那毛帅必然首当其冲,几十万辽民的救命粮都飘没,拨下来的兵器甲胄连自己打制的都不如。真是剐上千刀都不解恨。
对于穆诚说的,汪鹏那边可以吸收大量的辽民,安排做工务农,会当成自己人一样看待,毛帅不予置评。
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贼,把辽民送到汪鹏那边,不就成了贼众了吗?
毛文龙也不看好区区千把号人,能有什么发展,所以绝对不可能把自己的人送到火坑里。
所以汪鹏注定会失望,他又想当然了,官贼之间巨大的鸿沟,不是想越过就越过的,而且东江镇也并没有到真正山穷水尽之时。
命运的齿轮不是那么好拨动的。毛帅连见都不肯见他一面,只是让龚总管安排人把粮食和盐巴都卸下船,入库后通知各岛来领救命的盐粮。
穆诚回到船上,一脸愧疚的对汪鹏道歉:“鹏哥!我没能完成任务,没能说服毛帅,他也不肯见你,只说是这批粮草是我穆诚帮他采购的。”
汪鹏这时候,也从开始的强烈羞恼感中平静了下来,安抚穆诚:“没事,打铁还要自身硬,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些粮食盐巴,只当是我们送给毛帅和东江镇的心意。”
说话间,帅府大总管龚正祥也带着护卫,押着几十辆木轮车来到福船旁,喊穆诚下来,穆诚下船和龚总管沟通了几句,又跑回船上,拿了两面船旗递给汪鹏:“鹏哥,毛帅按市价把盐粮折成金银和辽参,让龚总管送过来,说以后有盐粮,都按市价折算,当场结款,绝不拖欠,这是船旗,但只能以商贩名义,不得暴露真实身份,否则不保证安全。”
汪鹏放声大笑,一扫心中郁闷,点头同意。让在身边护卫的邓大牙接过船旗,给两船换下山寨的假旗,也不和龚总管见面,安排人把送来的金银和辽参收下。
在船舱里和穆诚交代了几句,让他在这边坚守,每月会来交易一次,让他负责交接和沟通情报,每个月的工作日志和下个月的计划都要写好,书面带回。
也让他想办法发展自己在东江镇的力量,同时多关照了一句,今年秋天鞑子必来攻岛,黑虎军会单独开辟战线,尽量不和东江镇接触,要他想办法,搞到辽东敌占区的详细情况,和地图。
汪鹏给了他二百两银子作为本月活动经费,以后每月十五交易时,会送来同样数目,但是穆诚自己要做好账目,每次领款时,让船队专门指派的负责人带回,需要特殊经费,可以在交易时直接申领,不限额。提前写好申请单注明缘由就行。
穆诚也是对汪鹏的大度心折不已,保证不负所托,告辞离船。
汪鹏等物资装好后,让船队趁夜离开,不在这边逗留,为防意外,尽量走远海直线,昼夜赶路,轮流操船。反正有望远镜这个利器,能看到各岛上逐渐燃起的烟火。
福船三面硬帆再次全部升起,缓缓驶离开码头的时候,偌大的皮岛上,隐约传来的麦粥香气、和兵民的欢呼声。
汪鹏矗立船楼,微笑的看着这个岛,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后悔,只是让自己更加的清醒,自己从来和明政府不是一路人,但是对于勇敢的人还是深表敬意!
虽然这些人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只是为眼前的一顿饱饭而激动。
没什么大不了的!
既然我手中橄榄枝已经滑落,
那就只能更加握紧刀枪!
崇祯元年二月初十,红旗庄,庄外新铺建的大校场。
昨天晚上民兵最后一天的培训结束后,所有人在这里举办了一场篝火宴会,大碗的酒,大块的肉,烤的喷香的麦饼,齁死人的咸菜疙瘩,教官队长们罕见的笑容,都让这些十五天军训后,气质完全不同的小伙子们,欣喜若狂!
二当家孙勇军、虎爷女婿汪鹏、夜不收队长陈昌平、以及黑虎军的将领们,从集体敬酒祝贺大家完成了艰苦的训练,已经有了真正军人的气质,不再是普通百姓,这次军训会让大家收益终身。
然后分散开一个篝火堆,一个篝火堆的敬酒。汪鹏的酒量再次震惊了这些青年。
每个队长也都通知到了每一名队员,今晚在临时宿舍里休息时,好好想想,不要贸然做决定,明天早上就是确定去留的时候,留下来就要剪头正式入伍,受军规约束,不在是普通百姓,而是成为他们的守护者和解放者。
如果选择离开也不要不好意思,回村后也是基干民兵,属于黑虎军的后备力量,也要担起保卫乡亲们的责任。
要自己慎重选择,不要干扰别人,不管去留,都是好兄弟!
篝火前已经做好决定的人,那是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缓解这十五天的训练辛苦。
还在犹豫的人,很多都是一脸纠结,不断和好友交换眼神,回到宿舍后还是窃窃私语。对他们来说这真的是辗转反侧、纠结的一夜。
此时此刻,站在校场上的这帮新兵蛋子们,就将要做出影响一生命运的抉择!
第149章 新兵入列,准备春耕
新铺的大校场,是汪鹏设计的椭圆形标准四百米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