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六年十二月中旬,曹叡召开朝会,在朝会上,曹叡声泪俱下道:“列位臣工,朕幼弱登基,本欲有所作为。然袁贼欺人太甚,且有恶贼曹馥,张虎谋反,以致潼关失陷。朕不知以何法退敌,还请诸公言明。”说完曹叡一脸希望的看着四大辅臣。
曹叡经过曹馥和张虎谋反之后,他先是暴跳如雷,把曹馥和张虎家里剩下的人满门抄斩,也没什么重要人物,全是他们两个人的奴仆,死了他们也不心疼。
后来曹叡想了连宗室曹馥,老臣之后张虎都能背叛,还有什么人不能反的?
所以,曹叡对臣下的信任度极低,他只信任四大辅臣,当然除了勾连异族的司马懿,这几位毕竟是先帝信臣,尤其是曹仁,三朝元老,更是曹叡所看重的。
这朝堂上的重臣都是些什么人呢?除了四大辅臣,还有败军之将曹休,大将徐晃,长安令程武,大将张绣,蔡瑁,司空张既,尚书仆射杜畿,护卫长典满兵临城下了,大家都是闭口无言,谁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曹叡也是无奈呢,这时候曹真出列:“陛下,尚书令司马仲达腹有良谋,为先帝所敬服,于我大秦有赫赫之功也,陛下何不问之?”这是咬着牙说的。
曹真这是嘲讽司马懿呢,这时候还能有计谋?
一共两万来人,人家号称八十万大军,这仗怎么打?
谁会打?曹真也想了,曹秦能这么惨,你司马懿功不可没啊!
没有你勾连外族的那些馊主意,先帝能英年早逝?看看你现在怎么说!
司马懿也是好像刚睡醒一样,他睁开眼睛:“陛下,臣以为我大秦乃天命之所归也,不若我等君臣戮力同心,必成大事也。”
和没说一样,全是废话,什么天命所归?天命所归个球,真天命所归能被打成这个熊样?
其实曹叡对司马懿真心不感冒,他自幼被曹操亲自教导,对于蛮夷是防备之心很重的。
而自己老爹就是因为听这个司马懿的什么狗屁妙计,联合蛮夷攻打四方。
结果怎么样?自己嗝屁了,给他曹叡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
这次曹真说司马懿有什么良谋,他也不信,果然什么天命所归的,这是什么鬼?
曹叡看着四大辅臣当中的曹仁,这位是三朝元老,对于高祖和先帝是忠心耿耿!
于是曹叡说道:“大司马,朕且问尔,尔可有妙计破敌乎?”曹叡寄希望于曹仁了,这是最后的稻草了。
曹仁叹息一声出列道:“陛下,老臣为今之计陛下宜西狩以显天威也!”西狩?
要是国富民强去西边狩猎倒是可以彰显天威,可是现在曹秦狗屁都没有了,凉州就一个夏侯楙还有四千多人,去西边不就是逃跑了吗?
曹叡眼睛睁得大大的,他说道:“大司马之意,朕弃京师而走乎?且袁贼之大将陈铁在长安之近,朕如何得走也?”说完他看着曹仁,等着他的答案。
曹仁继续说道:“陛下,老臣之意并非弃京师而走,乃西狩也。且袁贼之将铁军功太着,其人必不敢擒陛下也。”
曹仁说明白了,陈铁军功太多了,再擒曹叡,那就真有点功高震主了!
曹叡一听也明白了,但是他还是说道:“大司马且容朕三思而行也。”
曹仁也知道弃城而走,这不是一下子能接受的,他点头:“陛下,西狩宜急不宜缓,还请陛下速行之也。”曹叡示意退朝。
曹秦朝堂就是这样了,而在私下,于禁进城了,他首先就见了程武。
程武对于曹丕恨恶至极,他同意归降袁魏。但是他虽然是长安令,但是一点实权都没有没用。
这让于禁不禁有些泄气,没想到这程武长安令当成这熊样,比他老爹差多了!
后来于禁选择去见蔡瑁和张绣,这两位也不是什么忠义之士,见他们正好。
于禁进去之后,就看见张绣在擦拭着配件,蔡瑁和蔡中在一边冷笑,还有一个张泉在张绣后面虎着脸,一副鸿门宴的样子。
于禁说道:“德珪兄,张将军,尔等如此待客乎?”
蔡瑁说道:“对旧主不忠不义之徒,瑁必以如此待之也。”这是嘲讽于禁当年官渡直接投降袁绍的行为。
于禁笑道:“张将军,德珪兄莫不是只有一主乎?”
确实这两位也不怎么滴,不然于禁不能除了程武之外就选择了这两位。
张绣听了豁然站立,拔出佩剑:“于文则,尔乃何意也?莫不是绣手中之宝剑不利乎?”
于禁笑道:“将军之宝剑若当真锋利,禁早已在将军剑下饮恨也。”
张绣还要再说什么,蔡瑁打断了他,蔡瑁说道:“张将军,如此足矣。”张绣一抱腕,他退到一边。
蔡瑁接着说道:“文则,非瑁与张将军不愿归降于本初公,乃当年瑁与将军兵败荆州之时皆可归降本初公,然当日我等皆选孟德也,如此本初公焉能容我等乎?”
于禁听了大笑道:“德珪,张将军,陛下雅量高致,当年之事已如云烟而逝也。且禁当年亦是于孟德公帐下为将,而今如何也?”
蔡瑁听了叹息道:“本初公接纳我等瑁亦知之,然瑁以为当年乃是天下为名,而今本初公如日中天,我等贸然归降无晋身之阶,何以于魏地效力也?”
确实这两位在曹操帐下虽说没那么受重用吧,但是曹操缺人,他们的待遇不错。可是袁绍那里是人才济济,他们两个行吗?
于禁听了也是点头,他想了一下说道:“二公若诚心归顺陛下,有一物可做晋身之阶足矣!”于禁说得是目光闪闪的看着这两位。
蔡瑁也是挺兴奋的,他问道:“文则所言何物也?”
于禁说道:“便是那传国玉玺也!”蔡瑁听了也是一愣,后来也明白了,袁绍被称为最强诸侯,但是称帝之后没有玉玺,这玩意确实显得有些不太正规,这对于袁绍确实有大用。
这样他们也就议定了,预备伺机而动。而曹叡的西狩决议一直到了太和元年正月,曹叡才真正下定决心!
第127章 弃城
其实对于曹叡来说,从黄初六年十二月,到太和元年正月,他也真是挺挣扎的,长安城要是弃了,曹秦就一点念像都没有了,不过活着和死亡,谁都会选择,过了二十多天,曹叡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过他们长安城的环境也变了很多。
曹仁提出西狩,整个长安人心惶惶,官员人人自危,百姓也是闭门不出。
这曹叡不信任司马懿,这司马懿也是知道的,司马懿本来就是野心勃勃的人,他也碰到了野心勃勃的郭太后,这两位也就一拍即合,别人都担心这国难当头,这两位倒是把国难当成自己的机会了。
郭太后一心要拱自己的儿子曹协登基,可是曹丕死的早,不然曹协真有可能取代曹叡了。
司马懿做梦都想当皇上,这次对于他来说皇室不和就是最好的机会。
司马懿身边文人不缺,和司马懿混的有司空张既,还有自己的兄弟司马孚,司马馗,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这些人都可以称为不错的文人。
司马懿善于笼络人心,他身边也有两个武将一个是猛将王双,司马懿认为这是曹秦最厉害的猛将,另外还有大将韩德,这也是司马懿尽力笼络的结果了。
这天晚上,这些人在司马懿府上开会。司马懿作为东道主,他首先说道:“诸公,方今天下大乱,今上昏聩,朝政不明,懿即为托孤重臣,理应废帝而立蜀王也。蜀王年少而聪慧,无人不知也,且先帝爱之,诸公以为可乎?”
大家听了,司马家那几位没有什么可说的,唯司马懿马首是瞻,王双和韩德是两个武将,他们也没有什么意见,大家就看着张既。
张既听了,他也是有野心之人,张既听了点头:“仲达言之有理,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不知仲达有何策行之?”
张既是老油条,他不想冒险,就等着司马懿解决大义的名头了。
司马懿是早有准备了,他说道:“德容,懿以为此事易也。蜀王乃先帝嫡子,先帝驾崩,嫡子登基有何不可也?我等只需一物便大事定也!”张既听了点头,他看着司马懿,也就是要静候佳音了。
那物是什么就不用多说了,自然就是传国玉玺了,而于禁他们的投降派目标也是传国玉玺,曹仁他们这些保皇派目标也是传国玉玺。长安城成了传国玉玺争夺的三足鼎立了!
曹丕死之前他也聪明了一回,正常来说皇帝病逝新君年幼,这玉玺理应由太后掌管。
可是曹丕知道太后有自己的亲儿子,而且非常不喜欢曹叡。
曹丕自己也不喜欢曹叡,可是他不行了,能继位的只有十几岁的曹叡了,曹协根本就不行。
玉玺不能给太后,于是曹丕选择了一向温和稳重的陈群和忠于任事的典满。陈群是大司徒,掌握玉玺也是应该的。
司马懿也是倒霉,他习惯性的拍曹丕马屁,在曹丕眼中,司马懿也是因为这个习惯曹协不喜欢曹叡,虽然曹丕依旧信任司马懿,但是他没把玉玺交给司马懿,司马懿也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不然玉玺在手也没有那么多的麻烦。
相似小说推荐
-
反穿越调查局 (码字的李世卿) 纵横VIP2022-02-28完结总推荐 7.3万历史是一本账,欠了是要还的……一群守卫历史长河的热血特工,...
-
昭周 (漫客1) 起点VIP2022-03-01完结6.87万总推荐林昭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在东湖镇再世为人,然而他面对的处境却并不是十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