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史上关于这一年的大战也有相关记载:(永兴)五年,秦主丕勾连蛮夷,鲜卑,匈奴并楚主(孙)策共击高祖。楚主策不欲入寇于豫,只以其将(周)瑜扰之。
高祖闻蛮夷入寇,命大司马铁提兵出武关击秦地,高祖御驾亲征击蛮夷,高祖虽年逾花甲,然亲临战阵也,时年五年正月也。高祖与蛮夷战逾六月,杀敌逾十万,蛮夷皆惧而却之。
大司马铁于五年四月与秦将渊战于武关,渊性急而少略,铁以文士(徐)庶之计,遣将军邓艾诱之。
渊果中计,铁之军后至,渊以弓矢拒之,不及。铁斩渊,时五年四月也。
铁遂提精兵两万入寇关中,两败秦军,攻破之地无数。五年十月,铁竟得民众十余万,秦地大伤也。
五年十一月,秦主丕兵还长安,行箕谷。铁料敌于先,设伏于箕谷。
丕进箕谷,铁伏兵乃出。丕惧铁之威名未敢战,幸得秦将(张)辽死战乃得安。
丕猖狂出逃,尽弃其军卒。然铁勇冠三军追而不弃,铁以弓矢击之,未及诛之,伤丕之右肩。后丕伤重于六年正月而亡,此乃魏灭秦之始也。
这是魏史的记载,一件事三个地方的记载都不相同。魏史里面还算是客观,也许有些吹牛皮吧,确实陈铁兵少。
他不能在每条路都设防,他只选择了一个箕谷设防,后来巧合的是曹丕果然走这里了。
而大家都说陈铁料敌于先,就是陈铁说了,他是只能设伏在一个地方,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设伏,不是猜到曹丕一定会走箕谷。
可是人家不信啊,要拍陈铁马屁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都说陈铁料敌于先,这样说的人多了,大家就都信了。
就是陈铁解释,大家也不信。而且大家还都说陈铁有能力,还谦逊,不像一般寒门出身,就是没落的世家后人,没准就是汉初陈相国之后呢!
这陈铁在史书上的形象更好了,勇猛善战,果敢谦逊,治军有方,深通谋略,忠于职任的大将军形象,而且后人也是个个成器,完全是伟光正的影响。
永兴六年,这一年虽说曹丕死了,但是五年的战斗更是损耗巨大,永兴六年列国都没有什么战事。
五年之后,四方诸侯的实力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最强的还是袁魏,袁魏虽然战损不少,不过从关中的掳掠,从鲜卑,匈奴那里掳掠的人口也补充进来,袁魏的人口还是突破了一千万,士卒达到八十万,是整个天下的第一强国。
南楚的实力也是不错,他们在将军贺齐的带领之下攻击山越得到了不少人口,士兵不少,后来又攻破巴郡,打开了入蜀的通道。
南楚的人口达到了四百万以上,大军四十万,加上完全巩固的长江天险,南楚的实力也是更加显得强大了几分。
蜀汉的实力也有所变化,毕竟丢了巴郡,江州防线也在,危险不大。
刘备又平定了南蛮,人口也突破了二百万,士兵二十万,不是可以等闲视之的。
虽然关羽死了,但是留下了关平,还有少年成名的夏侯渊两个儿子夏侯霸,夏侯威的投效,蜀汉也没有什么太衰弱的。
最后曹秦几乎失去了作为王国的机会,大将凋零,武关失守。
人口损失大半,黄初六年曹丕死后,曹叡改元太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曹秦的人口仅仅剩下了不到四十万,兵力也就三万多人,一副即将衰亡的样子!
曹叡年少登基,臣下对于曹丕刻薄寡恩也是深入人心,这曹秦人心浮动,前路渺茫。
第124章 兴师伐秦
永兴六年,陈铁被留在了豫州,这一年中原,河北居然罕见的出现了大丰收,反倒是江南水灾,关中大旱,袁魏战斗的激情又来了。
七月中原河北各地都是大丰收,袁绍今年已经六十七岁了,老头子身体也不像年轻时候身体素质那么好了。
好在太子已经快到四十岁了,他也已经长成了,老头子就是撒手人寰也没什么了。
今年春天袁绍的族弟袁叙病故,寿年六十岁,袁绍为了他也是不胜唏嘘,他的两个儿子袁乔与袁崇也被袁绍给予很高的荣誉,算是给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族弟袁叙一个交待了。
秋天这次大丰收给袁绍极大的信心,袁绍在朝会上说道:“列位臣工,朕以为我大魏理当横行于天下,然天意使然,朕不得攻击。今年中原,河北大获丰收,且江南水患未平,朕意兴师西征,平灭秦地,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袁绍这么说了,就是他想去了,袁绍那么大岁数了,他想出征能怎么滴?
你还能拦着吗?而且曹秦本来就不行,还老出兵骚扰他们袁魏,这次好,今年正月还把他们自己的皇上都浪没了,大将凋零,兵马不足,那还不收拾他们等什么呢?之前是因为粮饷不济,今年没这事了,怎么能不收拾呢?
逢纪是文人中跟随袁绍时间最长的,今年也有五十九岁了,不过精神矍铄,看起来身子骨还不错呢。
逢纪出列说道:“回陛下,老臣以为,秦主丕已亡,其嗣叡年少无知,且秦逆履勾连蛮夷,其心何其毒也!陛下理应大兴王师讨之,破潼关则大事定也!”
这话说的没错,有潼关,曹秦的长安城就没有什么屏障了,就和一个毫无防备的弱女子暴露在壮汉面前的样子,就是怎么打怎么有了。
袁绍点头:“元图所言甚合朕意,潼关乃当年之孟德所建,若不破之,朕之大魏纵有通天之能亦不得攻破长安平灭秦地也。”大家点头,潼关就是最大的一个麻烦。
司徒沮授今年也已经年逾古稀了,今年七十有二了,不过身子骨还不错,他出列道:“陛下,老臣以为曹贼断不会轻言放弃,陛下不若双管齐下,陛下可差大将统大军出司隶攻潼关,另择大司马出武关攻略关中,一来使曹贼之师无能挡也,二来亦可使蜀主刘玄德无力北上也。”
袁绍点头,这个说法也不错。他又看向这个好像永远都睡不醒的贾诩,贾诩不知道怎么,就能感受到袁绍的目光。
他睁开眼睛道:“陛下英明神武,亦当乾纲独断也,臣老迈昏聩,不敢言也。”
说完这位又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看起来真像是又睡了一样。
袁绍看着这位就是一阵泄气,不过这种局面不西征关中,他袁绍以后也就不用混了!
于是袁绍说道:“不知诸公以为朕当差何人为攻打潼关之主将也?”
这话一说,没人敢搭言了。武关那里交给陈铁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潼关这里,肯定从河北出兵,这主将不容易选啊!
一定得来一个有威望的才行,但是你保举有威望的,皇上认为你结党营私怎么办?这话不好说了。
审配今年也已经五十八岁了,他出列说道:“此事陛下乾纲独断,臣等必忠心辅之也。”这位也玩滑头,他什么也不说。
袁绍问了几次也没人说话,于是乎袁绍说道:“既然诸公无所言,朕以为此次西征之主乃为朕,诸公以为何如?”什么?
皇上要御驾亲征?皇上都快七十了,如何可以御驾亲征呢?
审配最是忠心,他第一个出来:“陛下,老臣以为陛下年事已高,西征秦地军中艰难实乃为陛下之龙体不利也!”
审配倒是担心袁绍的身体,这都快七十了,还御驾亲征,这还了得?
袁绍听了大笑道:“昔年廉颇年八十尚可披坚执锐,朕虽不敢比先人,然朕亦是久经战阵,行军用兵数十年,断无忧也。”
看来袁绍是真想御驾亲征了,他也是感到没几年可活了,不如在剩下的年日里再出征一次,这感觉得多好呢?
逢纪也是忠心,他说道:“陛下此举不妥也,廉颇不过一将军尔,然陛下天生贵胄,岂可同日而语也?老臣以为曲将军,公骥将军皆可为帅也!”
袁绍听了笑道:“元图莫不是欺朕邪?朕亦是时日无多也,此时不亲征更待何时也?”
众臣也没有办法,只能让袁绍去了。当然袁绍说自己时日无多,他可以说得,但是你们这些人不能就这么听得,你得说皇帝春秋鼎盛才行!到底鼎不鼎盛,那还是两说。
于是过袁绍分兵派将,他把赵云之子赵统,高览之子高朋都派到陈铁那里为将去了。这两位年纪都不大,二十多岁没到三十。
袁绍自己带领大军十五万,民夫十万,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以大将曲义为先锋,逢纪,贾诩为参军,大将颜良,文丑,马超,陈安从之,从邺城出发杀奔秦地。
河北就交给了太子袁尚,沮授,审配,高览等人负责,当然陈寒也在邺城,并且和陈铁约定,八月出武关,同击关中。
陈铁这里得令,袁绍从各地给陈铁预备了精兵八万,民夫五万,对外号称大军三十万。
以女婿邓艾为先锋,袁涣,徐庶为参军,他的老部下都跟着,加上赵统和高朋,也是在七月下旬从豫州出发,经过荆北进驻武关,直接要攻入关中了。
这消息袁绍也没想隐瞒,很容易就被曹秦这边得到了。曹叡的基因也变了,能耐要是再给他十年估计也能不错,不过现在他才十六,能怎么样?
相似小说推荐
-
反穿越调查局 (码字的李世卿) 纵横VIP2022-02-28完结总推荐 7.3万历史是一本账,欠了是要还的……一群守卫历史长河的热血特工,...
-
昭周 (漫客1) 起点VIP2022-03-01完结6.87万总推荐林昭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在东湖镇再世为人,然而他面对的处境却并不是十分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