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正在帐中坐定,辛胜禀报后进帐,驱前小心翼翼地道:
“将军大人,报告您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贲看着辛胜:“什么消息,值得如此惊慌?”
辛胜低眉顺目道:“卑职失职,请将军知治罪。”
王贲问道:“到底什么事,要我治你何罪?”
辛胜迟迟疑疑地说道:“禀将军,我军的运粮队,今日被魏军袭截,粮担尽失。”
“你说什么?”王贲猛然立起,双目瞪着辛胜。
辛胜赶紧低头弓腰:“末将失职。”
王贲看了看辛胜,稍平复了一下,又坐回到帅位上,问道:
“在哪被袭截的,损失大吗?”
辛胜回答:“在魏境之内,离榆关二十里的丛林山岗处。这批是我军半月的粮草,悉数尽失。”
“什么?”
第一一六章 哪来的骑兵部队
王贲心里一惊,问道:“这么大的损失,袭截粮草的是什么部队?”
辛胜道:“据逃回来的士卒报告,是魏军的骑兵部队。”
王贲马上问道:“你不是说榆关城内只有三千守军吗,怎么忽然又冒出来骑兵部队?”
辛胜结巴道:“这,这,这,在下实在不知啊,”
王贲一脸的不屑,“一问三不知,敌情不明,焉能不败。你的情报工作是怎么做的,沿途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怎么运粮?说,这次,你派去多少兵丁去押运粮草?”
辛胜道:“回将军,前期经斥候侦察,榆关城内确实只有三千守军,而且都是戍卒。这次,在下派了一千虎骑和五百锐卒押运。运粮队共二百辆大车和一千挑夫,往常都是这样的规模,一直都没什么意外。”
“可这次,不知从哪忽然冒出来这些骑兵,如果从我秦军大都战死的结果上看,这股骑兵恐怕不在少数,怎么也在三千以上,否则......”
王贲听到战死数,再次立起,前倾着身子问:“你说什么,全部战死了?”
“是的,将军,只有十几个骑兵逃了出来。”辛胜说完,深深低下了头。
王贲心疼道:“我的一千五百骑兵啊,你可知道,我们大秦培养一个骑兵有多么不容易吗,就这样,就这样没了?”
辛胜赶紧再次低头:“在下该死,这次魏军的骑兵确实太多了,我军也是尽力抵抗了,无奈寡不敌众。”
王贲狐疑道:“三千?魏军哪来的三千骑兵,魏国骑兵总数也不过五千,难道大梁的骑兵都逃出去了?何况即使三千魏骑,我大秦一千虎骑,也不至于败下阵来,更何谈尽歼我大秦骑兵,简直荒唐。”
辛胜赶紧检讨:“是,末将荒唐,不过,据逃回来的人报告,魏军的骑兵铺天盖地,不要命地冲击我军,加上使用了一种带弯的战刀,我们的骑兵完全敌不过。”
“带弯的战刀?不止数量不清,这刀又出来带弯的,这到底是股什么样的部队?”
王贲离开座位,在大帐里来回踱着步,嘴里念叨着。
辛胜紧张地盯着眼前来回挪动的脚步,半晌,方小心翼翼地说道:
“将军,这次粮担遇袭,是末将的疏忽。不过,我是纳闷这魏军,怎么忽然就冒出了这么一股强悍的骑兵,简直比赵国的边骑还厉害。即使赵边骑,对我大秦骑兵,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一向不起眼的魏国骑兵。”
“而且,据现在掌握的状况看,这些骑兵,训练有素,战法得当,武器也与众不同,与我们以前碰到的魏国骑兵不一样。”
王贲停下脚步,看着辛胜道:“照你这么说,这粮担损失,都是那魏军骑兵造成的,你这后军统领,就没有办法,是吗?”
辛胜听出了话语中的冷峻,忙摆手道:“不不不,将军大人,在下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我是说,下一步该怎样对付这股骑兵,否则,我们的甬道,将永不得安宁。”
王贲点了点头:“即使这股骑兵再厉害,你这手里的锐卒是吃素的吗?如果我们连这点骑兵都收拾不了,那我们还打什么大梁。”
辛胜连忙附和道:“是是是,我也是这个意思,这次失粮,也怪末将大意。我已经派出三千骑兵和一千锐卒,前往函谷关,接运下批粮担,估计十天后即可抵达。这次保证安全运抵,不敢再出纰漏,因为......”
“因为什么?”王贲警觉地问道。
“因为,我们大军的粮食,仅够十天的用度了。”
“你说什么?你、你、你这后军统领是怎么当的。”王贲一副气不打一处来的样子。
辛胜小心地检讨:“是,末将该死,这批粮担本来就是补充此次急需,一旦补充上,足够一个月用度,没成想,遇到骑兵......”
“骑兵,又是骑兵,你还在拿那一小股骑兵说事,你这......”王贲气得说不出话来,在原地来回打着转。
辛胜一时不敢接话。
在原地转了片刻,王贲深吸了几口气,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事到如今,无谓的责怪和生气,都不能解决问题。
王贲坐回到帅位上,对着不知所措的垂头立在那里的辛胜道:
“事已至此,责怪你也是无济于事,但此事你是逃不了干系的。你现在马上给咸阳快马飞书,让后方抓紧时间,再运粮草。这次,你要派更多的骑兵押运,三千不行,给我派五千骑出动,再配上两千锐卒,务必保证粮草准时运到。”
辛胜连忙道:“喏,在下这就按将军的意思办,务必保证军粮万无一失。”
王贲又道:“不仅要运粮,马上派出一百斥候,沿甬道,对四周的魏城进行侦察,务必查清这股骑兵的来历,查清他们的落脚点,以及他们的所有情况。然后,派部队,一举将其剿灭。”
“喏,将军。”
王贲意犹未尽:“甬道安全,事关大军的粮草补给,是我大军的***,一旦粮草接济不上,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这次再有闪失,本将军将一并治你贻误军机之罪。”
“喏,在下亲自去办。”说着,辛胜急忙告退。
王贲喊道:“回来。”
辛胜赶紧回身,返回王贲面前:“将军还有什么吩咐?”
王贲压低声音,严厉地说道:
“十日军粮之事,军中万不可走漏风声,动摇军心。一旦泄露,本将军定斩不饶。”
辛胜赶紧一躬身,叉手道:“喏,将军。”
看着辛胜远去的背影,王贲陷入沉思。
魏军的这股骑兵,出现的好蹊跷,按作战区域来看,应该就在魏国边境的几个城池,具体情况,只能等探马回来禀报。
而这弯刀,又是什么鬼,上次攻城时,城头上的白刃格斗,据说也出现了弯刀。
这魏国,近期频繁出现新式武器,又是弯刀,又是巨弩,都在一股脑的时间冒出来,实在令人迷惑。
王贲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心下暗道:
“管你有多少新式武器,你骚扰我粮道又何妨,待我军的地道挖通之日,就是大梁和魏国覆灭之时,到时候,纵然你有万般手段,也难抵我大军雷霆攻势。”
想到此,王贲传令,通知各军将,来大帐议事。
第一一七章 土山
众将闻招,迅疾来到中军大帐。
王贲升帐,众将列立两厢。
王贲开口说道:“自围困大梁至今,已一月有余,各军地道进展如何?”
蒙恬报告:“报告左将军,我军在北城的一条地道,因挖到地下水,水涌进地道,中途放弃;西城有一条地道似乎方向有误,正在调整中,其他五条进展正常。”
章邯报告:“报告左将军,我军在南城的地道,有一条已经抵达护城河下,因护城河处下挖太深,影响了进展;其他三条,正接近城下。”
王贲又问:“各军预期掘进到城下的时间若何?”
蒙恬:“我部预计三到五日抵达城下。”
章邯:“我部也预计五日内抵达城墙下。”
王贲听完各城报告,沉吟片刻,说道:“南、北、西三城,地道进展不是很顺利,多因遇地下水造成,说明我们对此估计不足,比预期的工期有所耽误。好在大多数地道,已接近城下。”
“为了保证地道进攻的有效性,已逼近城下的地道,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谨慎使用掘进工具,控制掘进过程中的声响。宁可失去时间,不要过早暴露,否则,达不到突然性,我们的地道掘进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越是接近城墙,越要小心操作,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城墙下。在大部分地道抵达城墙下后,我们再统一发起进攻。”
王贲又问辛胜:“攻城设备准备情况怎样了?”
辛胜道:“回左将军,攻城车、临车、箭屋俱已组装完毕,冲车、愤輼、修橹也已经派给各军。弓弩也已分配到位,只待下令攻城。”
王贲点了点头,总结道:“各军加紧准备,现在的焦点是地道进展,总攻时间以地道进展为依据,初步选择五日后发起进攻。”
“在实施进攻之前,明日开始,各城的土山垒筑可以加大兵力投入,制造出我们的重心在土山垒筑上的假象,吸引魏军的注意力,掩护地道的掘进。”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