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谋无双 (结草成林)


  说完,石涧和“三角眼”的目光里,满是杀气。
  看得雍瓜心中不免一凛。
  但,一个罪恶的念头,已经种进了雍瓜的心里,完全遮盖住了他的恐惧。
  雍瓜决定,他要拿到那个密料。
  有道是:“女人无所谓正派,是因为受到的引诱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而雍瓜的背叛,虽源于石涧的威逼利诱,实质上确是他内心贪婪的本性使然。


第61章 兵役
  话分两头,各表一章。
  在得到了石县丞的授意后,第二日,丞史就来找县廷尉,查询近期的兵役征**况。
  经过丞史的一番暗中操作,陈平接到通知,经过博籍抽签,他已被抽中下批服兵役名单,一个月后,他将编入“更卒”,到附近的边关进行守卫。
  按照魏国的法令,各郡县都实行博籍制度。也就是,凡是17岁以上年龄的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博”。博籍后,随时要等待官府征调入伍的通知。
  选择征调对象,很多县乡,都采取“抓阄”或“抽签”的古老方式,而往往负责操作的官吏们,就可以根据收到的钱财多少,或者自己的好恶,进行暗箱操作。
  按照规定,魏国的每个丁男除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外,还要服“正卒之役”与“屯戍之役”各一年。
  所谓的“更卒之役”,就是在附近的郡县或边关进行守卫,每年需服满一个月。
  而“正卒之役”与“屯戍之役”,是指入选武卒,编入国家的正规军,参与到正规作战或者守卫边境。
  说起武卒制度,在战国初期,可是大名鼎鼎。那是魏国战神吴起,一手打造的第一支专业化强兵制度。同吴起一样,早期的魏国“武卒”,在诸侯国中,是神一样的存在。
  凭借吴起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指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武卒”重装步兵,同各国诸侯军队大战七十六次,大获全胜六十四次,剩余十二次打成平手,竟然无一败绩。
  这些诸侯军队,除了步兵、骑兵外,更有战车等重装装备。而吴起的“武卒”却是清一色的步兵,且人数不多,常年保持在五万左右。常常是对抗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的诸侯军队。
  在这样兵力悬殊,以步兵战车骑,而且每战必胜的战例,纵观世界战史,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人。
  据史记载,要想成为魏“武卒”的一员,要达到以下标准:穿上三层铠甲和铁盔,能拉开十二石的重弓(注1),再背上五十支箭,扛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口粮,半天徒步一百多里。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军体十项全能,世界级运动员。
  可以说,能进入魏武卒的,都是极为精锐的战士,在基础素质上,已经领先别的部队一大截。
  而成为魏武卒,不仅意味着可以代表国家作战,更意味着家人可以解除奴隶身份、免除劳役,另外还可以分100亩的土地。何况魏武卒还可以靠战功,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可以晋升爵位。
  但到了后期,一来是继任的魏国国君,没有了魏文侯的雄才大略,二来日益缩小的国土面积,使魏国在经济上,难以支撑武卒庞大的土地、徭役、战功、军备等福利体系。
  武卒失去了土地的诱惑,没有了精良的装备,战力迅速下降,这又导致魏国的环境更为恶劣,由是陷入了恶性循环。
  虽如此,魏国的正规军依然继承了武卒选拔制度。
  每当遇到大战,国君往往征发全国武卒,倾国以赴。
  若是一般小战,则只征发与敌国邻近的郡县武卒去作战,其他郡县就休养生息,以备将来。
  近年以来,魏与秦国的边境形势日益紧张,尤其是韩国被秦灭以后,秦国将原来的韩国,变成了秦国的颍川郡,宛如在魏国的腹心地带,插了一把尖刀,时刻会给魏国以致命的一击。
  加上秦又相继讨伐赵国,攻击燕国,对魏国形成了包围之势。而此时的魏国,竟然没有多少周旋的余地。
  一时间,魏国的朝野上下,无不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事忧心忡忡。
  为了应对日益紧张的局势,新继任的魏王假,采取大臣们的策略,加紧备战,大梁周边的郡县,都开始了普遍募兵。
  自然,南据国都大梁不远的阳武县,也不可避免地列入普遍募兵的范围内。
  在这种大形势下,又加上县丞从中弄权,征发陈平服兵役,就变成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而对于象陈平这样的兵役,由于没有入选武卒进行训练,只能募为“更卒”这样的普通士兵,在附近的郡县担任一个月的守卫。
  这对陈平来说,无形中也算一件不幸中的幸事,他真要感谢白起的武卒制度,否则,就像其他诸侯国那样,所谓的军队士兵,平时就是一些抗耒耜的农民,上战场,也大都是群殴式的一阵冲撞厮杀,智力和脑力基本派不上用场,除非你是战将。
  接到通知后,陈平心里明白,这是石县丞利用职权暗箱操作的结果。
  按照《魏令》,陈平属于“入室”书生,又处于妻子怀孕待产期间,这两个条件任一,都可以申请免除他的兵役。
  但负责选丁的县廷尉说了,如果陈平据以上两个条件申请,是可以准许的,但需由兄长陈伯代替服役。
  哥哥陈伯听说了以后,坚持要替弟弟出征,在陈平的努力劝导下,才做了妥协。
  陈平对兄长说的理由是,如果陈伯去服兵役,那家里的作坊就得停下来,这在金钱上的损失是巨大的,好不容易作坊刚刚开设,生意正有起色,无论如何不能停下来。
  何况,仅仅一个月的兵役,对陈平来说,也容易度过。
  陈平在心里的想法却是,现在对秦形势如此危急,一旦开战,以兄长的耿直性格,只会一根筋地向前冲,那样,战场上生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而自己,即使到了战场上,也可以开动脑筋,视情况灵活处之。何况,他早晚要去军旅中体验,见识一下战阵,为将来的出山做准备。
  虽然,现在正当石家觊觎乳脂作坊的关键时刻,石家调走自己,也是为了霸占作坊这一目的。
  但陈平对此倒不担心,他在心里早已想好了对策,好在距离服役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在此期间,安顿好这一切。
  想到此,又考虑到县丞会在其中作梗,过程中不免又会生出更多的事来,陈平说服哥哥,放弃了免除申报。
  这一个月的时间,除了按例参加训练,陈平还有几件事要办。
  第一件事,陈平从石斗家里,取回了托他买的锦缎和绢布。
  陈平将锦缎给了张姜,说是特意给她扯的布料,让她做上一身衣裳。高兴得张姜,捧着他的脸,不管不顾地亲了几口。
  陈平的重点,在那一匹白底绢布上,他用了三天时间,在自家的屋里,关起门来,在上面写着什么。
  第二件事,陈平去找褚布,为自己打造了一套盔甲、一把戈和一柄锋利的宝剑。
  魏国的兵役,武器装备和盔甲,都是自备的。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的特色,只有那些没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官府才会发放统一的制式服装和盔甲。
  第三件事,陈平要去找那几个乞丐。
  这仿佛看起来摸不着头脑,但陈平确实去了。
  注1:十二石重弓:一石约合61.5市斤,十二石即为738斤,这样的重弓最大射程可达800米外。


第62章 乞丐朋友
  这天,陈平来到街上。
  远远地看见,街转角处,那几个乞丐正沿街乞讨。
  陈平来到那个上了些年纪的乞丐面前,撩起衣袍,蹲了下来。
  “公子,是您。”老乞丐显然记得陈平。
  陈平望了一眼老乞丐的破边陶碗,里面空空如也。
  “还没吃饭吧,走,找个地方,我请你。”陈平说道。
  老乞丐瞪着两眼,“公子,您请我,吃饭?”
  “对,回头再带些吃的回来给他们几个。”陈平用手指着不远处其他几个乞丐说道。
  老乞丐看了看,点了点头,“好吧。”
  大家的肚子和他一样,正渴望有东西填入。
  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街角的一处食肆,找了一个偏僻的角落,坐了下来。
  老乞丐看着自己褴褛的衣着,又看了看食肆的环境,把手脚回缩起来,有些拘谨。
  陈平要了一份汤饼,一个煮秋葵,端到桌上。
  老乞丐看了看陈平,也不客气,端起碗来,三下五除二,风卷残云完毕。
  陈平在一旁,微笑着看乞丐把碗、盆吃干净。
  老乞丐用漆黑的手,抹了抹嘴巴,透过额前蓬乱的头发,用闪着亮光的眸子,盯着陈平问道:
  “公子,你为何请我吃饭?”
  陈平笑了笑,“想和你聊聊。”
  老乞丐道:“公子,我们经常去你店里白喝豆浆,店里对我们一直都很客气,从来没像一些商家那样,恶言恶语、歧视我们。”
  “上次你还给布币,让我们买干粮,我们一直很感激,我们都说你们一家是好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