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猝不及防,竟被杀死。
一代豪杰,就这样死在自己小舅子的手里。
英布死后,刘邦将他肢解八块,首级葬于安徽六安(注1),身体葬在湖北英山。
注1:六安的英布墓由于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四周几经变迁,周围小区林立、高楼如云。英布墓深藏在人来人往街巷之中,却鲜为人知。没有碑文、没有标识、没有任何印记。
第444章 长沙王的归宿
随着英布被灭,当初高祖分封的八个诸侯齐王(后改封楚王)韩信、韩王信、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至此,也仅存燕王卢绾和长沙王吴芮。
暂且搁下卢绾,先交代一下长沙王吴芮。
吴芮乃是吴王夫差后裔,也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部落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
南昌城赣江岸边的滕王阁第四楼,有一幅巨大的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鄱阳县人吴芮居第一。
吴芮青年时,常研究《孙子兵法》和《吴起兵法》,经常带人和南下军士的后代,演练阵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番县,是秦王朝首次在江西设置的县,吴芮被乡亲们举荐为番县(今鄱阳县)县令。
秦王朝末年,兵戈四起,形势动荡,散兵游勇四处抢劫。吴芮为保卫乡亲不受伤害,组织家丁亲兵抗击流寇。
吴芮为人宽厚,只要是不袭扰百姓的散兵,一律给予出路,队伍因此不断壮大。很快,统制的兵马就达一万七千多人,分布在鄱阳、余干、浮梁的各处要道,部队军纪严明,很受百姓拥戴。
吴芮藏兵于民,兴农兴商,所以吴芮的部队不缺给养,他派出自己队伍中的得力骨干到四乡发展,其势力范围北到安徽祁门,东到赣浙边界,南到福建,西到都昌、鄱阳。
吴芮大胆革除弊政,轻徭薄赋,减轻百姓负担;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制定一系列鼓励农耕的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吴芮很希望象祖辈一样,找个类似太湖的地方发展,祖父给他一张“太衍水”流域图,希望他借朝廷给予的合法身份去打天下。
吴芮带队伍从水路进入鄱阳湖后,靠岸建城,立为据点,即为今鄱阳县。
吴芮采用强硬手段铲除鄱阳盗匪劣徒势力,积极开通航运,发展渔业,推广农业。一年间,吴芮不仅在鄱阳湖流域行仁政发展经济,而且势力范围扩大了数倍。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八月,第一个起兵响应的秦吏就是吴芮。
鄱阳令吴芮深得江湖民心,号“鄱君”,后又起用刑徒英布带兵,作战英勇,出兵横扫赣、湘、桂一带,威镇江南,各地群众纷纷投奔,秦朝一些官吏也率部下归附。
闽越王无诸、越东海王驺摇,均为越王勾践后裔,皆领兵归属吴芮。
当初英布来向他借兵之时,吴芮欣赏英布,就将女儿嫁给他,命其出兵攻秦。
吴芮先是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在攻占咸阳后,项羽以吴芮战功卓著而封他为衡山王,其女婿英布被封为九江王。
其后,吴芮在洞庭湖一带巡视时,结识张良,并很快成为好朋友。
在张良劝导下,吴芮改为拥护高祖。
项羽失败后,吴芮以吴王之后的身份,与韩信等人拥高祖为帝,高祖也诏封吴芮为长沙王。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吴芮取下长沙后,在滨临湘水的沃土上,建起长沙古城。
当时北方地区兵荒马乱,吴芮辖区相对平静,吸纳了大量商家南下长沙。
吴芮以德政稳定民心,真心实意为百姓谋利,占领南越后,派出大量农业技术人才在南越推广“芮”稻,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宣传“重民”理念。
吴芮又以示好措施,在广西、越南等边疆地区推行和平共处政策,帮助其发展生产,受到当地百姓尊敬。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初,汉高祖立吴芮为长沙王,以长沙、豫章二郡及将赵佗据有的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封给长沙王吴芮。
汉高祖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均为战争需要收买人心之举。高祖帝业一定,就和吕后用种种方法消灭异姓功臣。
七个异姓王,皆因各种罪名被杀被废。唯独吴芮及其子孙世袭的长沙王善始善终,成为其后仅存的异姓王(历五代因无嗣而止)。
但其实高祖并未解除对吴芮的疑心,屡屡试探吴芮。
张良辞官隐居后,在吴芮家中小住。吴芮按张良计谋,保存实力,开始低调行事。
长沙比吴芮之前的封地面积大,但更为偏远,远离中原,吴芮的很多部下都在抱怨,却不知这恰恰是吴芮的幸运之处。
其他异姓王所封领土,多为天下要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已经称帝的高祖自然不会允许这些异姓王存在,在将其逐一铲除后,汉廷便将封地收回进行直接管辖。
而吴芮的封地过于偏远,加之人口稀少,不仅对中原朝廷构不成任何威胁,反而能够帮助汉朝守卫南疆,防御和镇压南越,这比起朝廷直接管辖能减少许多成本。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吴芮几乎无兵权可言。相比于其他手握重兵的异姓王,长沙王吴芮所拥有的少量兵力对大汉根本不构成任何威胁。
况且在高祖陆续铲除其他异姓王之后,吴芮就识时务地主动将大部分领地让与高祖的子嗣,并将手中仅剩的精锐部队悉数送给高祖堂兄——荆王刘贾。
为求自保,吴芮甚至上书请求收回自己的领地与封号,让自己告老还乡,当个平民百姓。
失去兵权后,吴芮虽然号称长沙王,看起来位高权重,但其实就是一个虚职,实际管辖的地区极小。
此外,长沙王吴芮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参加起义前便时常生病。在沙场厮杀几年后,吴芮的病情加重,就藩长沙后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几近油尽灯枯。
在高祖看来,吴芮这个病秧子既然活不了多久,而且长沙国的兵力又对朝廷构不成威胁,索性让其善终,给自己博个好名声。
此外,高祖之所以能够容忍吴芮,还在于他原则性强、立场坚定,时刻同朝廷保持一致。
在其女婿英布造反之时,吴芮并没有响应其号召,也没有出兵支援。
吴芮死后,长子吴臣世袭长沙王位,为表忠心,不惜诱骗英布,埋伏武士杀死,向高祖报功。
平定英布叛乱后,刘邦评价吴芮道:“长沙王忠,其定著令。”
如此识时务的诸侯,没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因此高祖从此便不再怀疑长沙王,还赏赐了他大量金银财宝,让其得以善终。
长沙王的爵位传承五代后,才因吴氏无嗣而被汉文帝收回。
第445章 发小也反了
最后一位诸侯王,就是后燕王卢绾。
作为高祖的发小,与高祖同年同月同日生的铁子(注1),卢绾的反叛,令人唏嘘。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秋天,陈豨在代地叛变。刘邦亲率大军至邯郸,自南面进攻,燕王卢绾也按照高祖的要求,率兵自东北攻打陈豨。
陈豨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而卢绾也派他的臣僚张胜出使匈奴,称陈豨已经战败,且匈奴已与大汉和亲,力劝匈奴不要发兵。
臧荼的儿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欲报父仇,恨不得汉朝危乱,就趁机对张胜说道:
“您之所以在燕国得到重用,是因为您通晓匈奴的事务。而燕所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是因为其他诸侯屡屡造反,天下征战不休。”
“现在您为了燕,想要迅速消灭陈豨。燕到现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诸侯频频叛乱,朝廷来不及顾及燕国,但陈豨被消灭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您和您的主上马上也要灭亡了。”
“您为何不让您的主上暂且放过陈豨,并且和匈奴联合呢?如果局势和缓,燕就能够长存;即使朝廷逼迫侵削,燕也算有了安全的保障。”
“否则,汉帝疑心重,又喜欢杀戮功臣,怎么肯让燕久存呢?”
张胜认为臧衍说的有道理。于是他暗中劝匈奴帮助陈豨,反过来攻打燕。
卢绾得知了这一情况后,认为张胜勾结匈奴谋反,于是上书刘邦,请求族灭张胜。
等张胜从匈奴返回后,卢绾逮捕了张胜。
张胜辩称这一切,都是为了卢绾着想,并详细向卢绾解释了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理由。
张胜对卢绾说道:“猎物没了,猎狗还有什么用呢?那几个异姓王,难道不是最好的例证么?”
“您为何不派人与匈奴和陈豨联系,达成默契,徐徐养寇,让陈豨长久流亡在外,在边界造成连年不绝的冲突,这样,才能保障各自的权势与性命啊!”。
卢绾顿时醒悟了,于是对高祖假称是他人谋反,为张胜的家属开脱,使得张胜能够安心做他和匈奴之间的线人。
与此同时,卢绾又派范齐出使陈豨,劝陈豨北逃,让他在外部带兵形成与燕地连年冲突的形势,好让各自相安。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八岁武神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1-08-04完结104.2万字 ·1.4万人在读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称帝,突厥颉利可汗、...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起点VIP2022-01-01完结 30W收藏61.93万总推荐魂穿越到大明最后一个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以一个狠字贯穿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