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站在门口的官员,多是官阶极低的小吏,比如七品给事中,又如翰林院官员,官小事多。
  朱慈烺抬眼看去,问:“你想说什么?”
  那官员道:“于国,陛下乃圣君,于家,陛下乃君父,不失为慈父的形象,让太子享尽自然寿数,即为善矣!”
  方以智眼皮抬了抬,颇为讶然的瞥了眼那翰林院七品小吏。
  这家伙有点东西啊,简单的一句话直击要害,说了众臣不敢说的话!
  朱慈烺的眼中闪出光来:“你叫什么名字?”
  那官员连忙回道:“微臣翰林院编修李光地!”
  朱慈烺微微点头,有点印象了。
  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改从进士中选拔,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由榜眼、探花担任,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机密文件。
  李光地在三年前的庚戌科会试中成绩出众,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两年前得授翰林院编修之职,这也是他能站在奉天殿的原因。
  因当时朱慈烺主持征俄战事,又御驾亲征在外两年,此前只在殿试中见过李光地一次,对其相貌印象不是很深。
  说来也巧,在天武九年元宵节上,帝后携太子微服出巡时,太子在货郎车买玩具遇到一个民间玩伴,正是十岁时的李光地!
  时隔二十多年,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能否记得对方.......
  李光地因为此事得到朱慈烺看重,官职不断得到升迁,不久提拔为翰林院侍读学士,从五品官职。
  次年便升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都是极具资历的上等肥差!
  此后,李光地的仕途一马平川,节节升高。
  .......
  最终,朱慈烺下旨将太子朱和陛圈禁凤阳高墙,太子党的文臣武将皆锁拿天牢,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定罪,东厂监督。
  谕旨发出当天,延平公朱成功提剑闯入天牢,大义灭亲,在狱中亲手杀了逆子郑经!
  第二日,秦国公孙应元举家在承天门前请罪认错,跪了三天三夜。
  众所周知,其子孙致远是家中独苗,早年成婚仍膝下无子,只有两个女儿,杀了他等于秦国公家绝了后.......
  朱慈烺不为所动,既没赦免孙致远,也没处置秦国公家。
  凡涉事的诸多勋贵家族,无不紧张哀愁,也有行为过激者。
  八十高龄忠武公李廷表,得知孙儿李征随太子反叛后,不食三日,声不能续。
  他让家人扶着,向着紫禁城方向三跪九叩,自缢而死,并留下遗言:“家门不幸,臣死有余责!”
  ......
  李廷表的死,让朱慈烺大为震惊,也让他为之动容。
  让勋贵嫡子们给太子当伴读,这是当初他做出的决定,现在几乎要被一锅端了,于心何忍?


第1336章 高墙
  对朱慈烺来说,这一次权力博弈的胜出,并没有让他有丝毫的快感,相反很快他就陷入到无尽的忧愁和烦恼之中。
  太子被圈禁凤阳高墙后,汉王频繁入宫问安,亲自侍奉,甚至几个十岁出头的皇子,也开始频繁活跃在朱慈烺的视野中。
  半月后,朱慈烺突觉惊悚,因为他想起了历史上的九子夺嫡!
  莫非历史要重演?
  恰巧汉王再度入宫问安,朱慈烺心中油然生出一股怒气,冲着汉王骂道:“就算太子被废,这皇位也轮不到你来坐!”
  原本心情愉悦的汉王立时被骂懵了,十分不解。
  被劈头盖脸一顿骂后,只能返回王府。
  汉王府第一谋士谢东楼听了经过,稍稍思索便看出了皇帝的意思,言说汉王应该去凤阳看望兄长,而不是在宫内和一群弟弟们争宠。
  汉王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其中之意。
  在一个父亲眼中,永远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团结,不希望兄弟反目,更不愿兄弟自相残杀。
  此前自己的目的性太强了,竟得意忘形以为自己已经取代了太子,大大忽略了太子还未被废的重大事实!
  第二天,汉王一大早就带着王府亲卫,动身前往中都凤阳。
  出城时,偶遇东胜郡王徐明武的护卫仪仗,二人照面,徐明武向汉王问安,朱和墿却视而不见,甩袖策马而去。
  对当日之事,朱和墿一直耿耿于怀,怪徐明武卖友不厚道,不肯出兵相助就罢了,明知道皇帝无恙也不暗中通一通气,还玩起了闭门谢客的套路!
  当晚局势紧迫,万一自己预判失误,岂不是也栽了?
  后来得知徐明武得封郡王,朱和墿心中更气,觉得徐二定是与皇帝做了某种利益交换,自私到置兄弟不顾。
  因此,朱和墿与徐明武的关系正式破裂。
  .......
  中都凤阳外,前几日的雪已经停了,天依然灰彤彤的,压得白皑皑的山峦和依山而建的凤阳城喘不过气来。
  望着灰彤彤的远方的天际,汉王的眼睛似乎比天还要灰暗。
  他两眼又怔怔地望向了凤阳城,想起了幼时与太子相处的兄弟情义,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天武十年三月初,天武皇帝摆开全副执事、銮驾,携徐皇后、杨贵妃及太子、汉王巡视中都凤阳。
  那时候,兄弟二人只有八岁,屁颠颠的跟在父皇身后微服游览,走遍了凤阳城的大街小巷,又在城外的农田边嬉闹追逐,玩了足足半个月才返京。
  而后每年,几位皇子都会来凤阳历练,直到成年。
  朱和墿记得那个时候,自己虽有时不服兄长朱和陛,但从未有过争储的心思.......
  “岁月无情哪!”朱和墿叹了一口气,进了凤阳城。
  .......
  凤阳高墙,一座令皇族子弟闻风丧胆的皇家监狱!
  其可怕程度,远比想象的要深,如正德年间,朱元璋七世孙归善王朱当沍,生性强悍,喜欢舞枪弄棒,由此上了朝廷的黑名单。
  最终在正德九年以“意图谋反”的罪名被削去爵位,废为庶人并流放。
  直到抵达凤阳,这位王爷才知道自己最终落脚地是凤阳高墙,结果这位勇武刚烈的王爷大呼冤枉,当即撞墙而死。
  朱当沍之所以自杀以明志,一方面他确实冤枉,另一方面则是凤阳高墙给宗室带来的绝望感过重。
  嘉靖时的徽王朱载??与阁臣高拱不睦,高拱罗织罪名将其下狱,罪降庶人,发配高墙,徽王得知后,直接上吊自杀了,宁死不去高墙遭罪。
  几位藩王如此畏惧,足见凤阳高墙的恐怖之处!
  天武朝初年,凤阳高墙又进了一大批新人,关着天武二年谋逆的靖江王、晋王、吉王等好几个藩王,还有一大群当年跟着“奉天靖难”的皇族宗室,几乎将高墙塞满。
  经过三十年的折磨,这些个王爷宗室,除了老死的,其余不是自杀就是疯了。
  宗人府高墙外,寒风呜呜直叫。
  冷意袭来,铁门边的朱和墿不由自主的缩了下肩膀。
  一名老太监虽然恭敬却毫不通融地说道:“汉王爷,不是小人挡您的驾,实在是宗人府有规矩,高墙内的犯人不让任何人探视。”
  朱和墿由来一阵火,冷笑一声:“本王今天就要进去探视,你当如何?不服你就去京城找陛下告本王的状!”
  老太监连连摆手:“小人哪敢去告御状呐,只是规矩如此啊......”
  “混账东西!”朱和墿一巴掌将他扇到一边,径直闯了进去。
  老太监也急了,拼命吹响示警哨子。
  不多时,兵甲涌动,看守高墙的护军第一时间出现了,将朱和墿一行人拦下围住。
  朱和墿毫不在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闹得越大越好。
  老太监苦口婆心上前相劝,甚至开始了言语威胁。
  “怎么回事?”定王朱慈炯终于来了。
  唐王朱聿键薨逝后,定王朱慈炯从南洋镀金回来接管了宗人令,管理皇族所有事物,凤阳高墙自然也是他在管理。
  “侄儿见过三叔!”
  朱和墿行礼后,指着老太监道:“三叔,侄儿想进去看看皇兄,这狗东西偏要拦我!”
  定王挥挥手命军士退下,笑呵呵道:“怎么想起来见太子了?”
  朱慈炯不敢直接放行,他怕汉王下黑手弄死太子,毕竟他们算是政敌,这几年斗的挺厉害的。
  皇帝大哥还没下旨废太子,他可不敢太子在自己手里出了事,为此还亲自来到凤阳守着。
  朱和墿笑了笑,回道:“三叔不必多虑,侄儿此次前来单纯是来探望皇兄的,想与皇兄好好聊一聊,叙叙兄弟之情,您若不放心可以派个人跟着我嘛。”
  定王拍了拍朱和墿的肩膀:“贤侄这是哪里的话,你们兄弟几个人中,打小三叔就最看好你了,做事大胆认真,敢作敢当,大有陛下当年之资!”
  “三叔过誉了,侄儿从小也是非常敬佩三叔的,昔年三叔下南洋,赴日本,出使英吉利,实乃我大明诸王表率!”朱和墿谦逊道。
  “表率不敢当,贤侄平准噶尔、灭萨菲、克沙俄,这才是诸王表率!”
  “三叔低调了!”
  “哈哈,哪里哪里!”
  “.......”
  在热切的商业互吹中,二王满面笑容,携手进了高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