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大明第一帅)


  这下好了,事没起成,大臣们倒是来了。
  皇帝现身午门稳定局势的消息,大家都听说了。
  如果没有意外,今日大朝皇帝会亲自主持,将原本想当“主持人”的太子给法办了!
  可当诸王和内阁要员、并各寺寺卿等朝中要员俱在殿中,商量着废黜太子之位及如何清算太子党时,却迟迟等不来皇帝。
  事情都商量着差不多了,大臣们甚至都聊到了要不要留下太子朱和陛的性命,可至关重要的皇帝却一直没有现身。
  .......
  乾清宫东暖阁内,朱慈烺坐在龙椅之上,太子朱和陛跪在地上。
  朱慈烺轻轻揉着太阳穴,仿佛气力不足,目光扫过太子那憔悴的面容,他便气不打一处来。
  “不知好歹的东西,你以为这天子之位是这样好坐的?”
  朱慈烺大骂道:“朕这辈子不惧恶名,不畏人言,敢于革新,征讨四方,就是为了给你除去种种障碍,给后世子孙们承一个太平之世!你倒好,造老子的反?”
  朱和陛低垂着头,他不敢去看父亲的眼神。
  他总不能当面说,我是以为你驾崩了才着急上位的.......
  朱慈烺走下龙椅,俯下身拍了拍太子的脸:“都三十岁的人了,你逼个宫起码专业一点,这小打小闹的搞什么呢?啊?”
  “朕早就说过,你要是真有本事,朕这龙椅让给你又如何?”
  “可你火候不够还硬来?现在怎么办?废了你太子之位?”
  刹那间,太子感受到了强烈的父爱,一时间竟无语凝噎。
  今日的情况,其实朱慈烺早有预料。
  当年他当太子时,就干过逼宫之事,俗话说天道有轮回,报应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皇位,其子汉王朱高煦也发动叛乱欲夺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再往上追溯,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位,他的儿子李承乾,已经身为太子了,也学着他发动政变提前上位。
  有其父必有其子,纵观历史,老子玩逼宫,儿子必然也不安分。
  朱慈烺早就料到太子会有今天,太子党能一路成功并打到紫禁城,不乏有他刻意为之.......
  只要失败了,下面的传承也就断了,坏习惯不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看着太子,朱慈烺语重心长地说:“十年前,你犯错朕原谅了你,只是收了你的太子印玺,趁机还让你去印度历练了几年。”
  “可直到现在,你还不知这江山之柄该如何执掌!”
  “是儿臣辜负了父皇的苦心.......”太子凄然泪下,情真意切。
  “哎!”
  朱慈烺长叹了一口气:“朝臣们都到了奉天殿,这次的事情不能简单算了。”
  “父皇!”
  只此一声,太子泪水便潸然而下:“父皇,您废掉儿臣的太子之位吧,求您千万不要迁怒东宫的那些属官们!”
  朱和陛清楚,按照老爹的脾气,他的那些手下有一个算一个,将会一个不留全部诛杀!
  虽然皇帝许诺“士卒免死”,可没说将官免死啊,那只是安抚军队,为了控制局面,小兵们确实也没必要严惩。
  据太子的了解,按照他父皇的脾气,参与叛乱的南府军,营官以上的将官基本都会被诛杀!
  如果皇帝心情好,可能只会诛杀团总以上将官.......
  这些将官都是军校毕业,有分辨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跟着叛乱服从军令是其一,重要的是利欲熏心,想飞黄腾达。
  可那些将官,大多是勋贵之后,秦国公家、忠武公家、延平公家等几十个勋贵家族皆有嫡出子弟参与,真要全杀了势必会引起皇家与勋贵的嫌隙,动摇朝廷根本!
  “父皇,儿臣犯上,死不足惜,只求父皇能放他们一条生路,哪怕是废为庶人也行!”
  “哦?我朱家出了个大圣人?”
  朱慈烺大骂道:“迂腐之辈!想那唐太宗、唐玄宗,每遇皇子诸王谋反绝不姑息,为了朝廷纲纪,尚能斩杀亲生之子!朕比他们仁慈?”
  太子是真怕了,俯首哭诉:“是儿臣无能,下,不能友爱兄弟;上,不能为父皇分忧,这都是儿臣的错,父皇这般雄伟英明,却偏偏有儿臣这样一个皇子,儿臣真不如早日赴死,也免得兄弟不睦,父皇操心!”
  这一番话字字泣泪,让朱慈烺大感意外,他起身将太子扶起,挥起厚重的大手一掌扇在了太子脸上。
  这一掌打懵了太子,却打醒了自己。
  朱慈烺恨恨道:“朕不让你死,这天下谁敢让你死!”
  说罢,挥手令人将太子带走。
  朱慈烺颓然地跌坐在龙座之上,内心滋味难明。
  他虽作为大明帝国高高在上的皇帝,但在面对父子关系时,却同天底下千千万万个最普通的父亲一般。
  对于朱和陛,这个将要继承自己帝业的爱子,朱慈烺细心栽培耐心教导,花费了大量的心血与精力。
  朱和陛刚满月,朱慈烺便册立其为皇太子,命冒襄等有名儒学大家教导他,又命贴身大将李护为太子太傅,教之习武。
  朱和陛七八岁时,朱慈烺便有意识地培养其处理政务的能力,九岁时更是大胆让他留守京师监国数月。
  朱和陛年岁渐长,不循法度后,朱慈烺煞费苦心地想要将他引回正道。
  现在,朱和陛犯下了谋逆不遂的滔天大罪,朱慈烺失望之余仍要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保他性命!


第1335章 廷议
  奉天殿,朱慈烺端坐在正中御座上,诸皇子和诸大臣肃立在大殿两侧。
  自朝会开始后,朱慈烺如同一尊金像,始终闭着双目,一言不发,脸上平静得看不出任何表示。
  这可急坏了大臣们,暗道皇帝这么多天不上朝,一来就这样,给大家都整不会了!
  太子谋逆,这么大的事,总得有个说法啊!
  毕竟昨晚太子对所有王公大臣都做了人身威胁。
  满殿一片寂静,众人紧张地等待皇帝启口表态。
  内阁次辅方以智察言观色,似乎明白了一点:皇帝想保太子,却不知怎么开口。
  通观历朝历代,那些走上谋反之路并失败的皇子,下场往往只有身首异处这一种结局。
  这次轮到天武帝了,他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震怒,相反却是沉默。
  责之切的,爱之深,太子逼宫谋反固然大错特错,让朱慈烺大感失望,但他终究还是爱着这个儿子,实在忍不下心来杀了他。
  可是自己又不能公然带头违反国法纲纪,这该如何是好呢?
  最终朱慈烺将这一棘手问题摆在了朝堂上,扔给诸位大臣。
  缓缓睁开双目,朱慈烺扫了一眼众臣,说话了:“夜里的事情,尔等都看到了,太子不修德,受奸佞蒙蔽,做出诸多逾制之事,深负朕望,你们说说,该怎么处置?”
  几位内阁大臣没有料到,皇帝竟会这般处之淡然地看待这件轰动朝野的“太子逆案”,不觉对视了一眼。
  汉王朱和墿更没料到父皇会如此轻描淡写,心里一时没了底,望着地面的眼睛瞪如牛眼。
  显然一边在急剧地咀嚼皇帝的话外之音,一边急剧地思考自己应有的态度。
  面对皇帝的询问,满殿无言,没有一个大臣敢回答,即使他们在此之前已经商量好废黜太子和清算太子党了,也没人敢跳出来说。
  少顷,秦王朱和坤突然说话了,只听他大声道:“谋反之罪,无需商讨,按律当诛!太子交宗人府,从犯诸臣交三司会审治罪,公平公正,以正人心!维护国朝律令纲纪!”
  此言一出,殿中诸臣更是一惊!
  几位内阁大臣与军机大臣对视了一下目光,又同时向秦王望去。
  只见二十岁出头的秦王朱和坤傲然而立,像是一位刚正不阿的铁判官!
  博远侯杨其礼内心大急,暗道秦王殿下太过冲动了。
  秦王虽一身正气,荡荡胸怀确能镇压百邪,但这是朝堂,是一个讲政治的地方,此时说出这种话,不乏让人觉得有夺嫡之念!
  最可怕的是,万一让皇帝心生厌恶,那就完了!
  殿中安静了片刻后,朱慈烺微微点头,然后望着朱和墿,问道:“汉王觉得呢?”
  除了皇帝朱慈烺之外,还有一个人对于太子的处置有着极大的发言权,那个人便是汉王。
  如今汉王朱和墿在朝中声望正隆,大有取代朱和陛入主东宫的趋势。
  朱和墿早有准备,应声而出,回道:“儿臣以为,将叛逆交有司衙门治罪时,需仔细审查,对身受裹挟之人最好宽容为主,不宜扩大牵连,以免引起朝廷动荡。”
  朱慈烺微微一笑:“汉王能有这个态度,足见襟怀磊落,宽厚仁德。”
  似乎是听出了一些意思,汉王激动得双手微微颤动。
  “还有人说说吗?”朱慈烺看向众臣,再度询问。
  事实证明,天武朝的诸公谨慎居多,似乎不爱掺和皇家的事。
  整个大殿又像死一般的沉寂。
  就在这时,一个人走出班来,大声说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声音从殿门处传来的,大家都有些意外,一齐默默地望着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