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名清军骑兵向兰芳的侦察骑兵冲了过去,却见对手调转马头,快马加鞭就跑。
“哈哈哈!贼寇不堪一击!我们还没冲到,他们就跑了!”清兵哈哈大笑,策马疾驰追赶了上去。
“砰砰砰”却见前面“逃跑”的兰芳骑兵突然转身,一支支后装步枪发出轰鸣声,追击的清军骑兵接二连三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洋枪!好厉害的洋枪!”这时候清军骑兵才明白过来,对手是用洋枪来执行蒙古骑射的曼古歹战术!自己越追越死!
“快转头!回撤!”一名清军佐领大喊道。
刚刚兰芳骑兵回身开枪,打落了三十多名清军骑兵,残存的一百二十名清兵立即调转过马头,转身就跑。
兰芳侦察骑兵也转过头来,跟在清军后面追击,不时在追击的过程中开枪射击,把逃跑的清军骑兵一个接一个从马背上打落下来。
偏偏兰芳侦察骑兵的马速非常快,清军骑兵根本跑不过,被越追越近。
“回头!和他们拼了!”清军佐领大喊道。
残存的七十六名清军哨骑猛然勒马,转过头来,对着追赶上来的兰芳侦察骑兵。
此时兰芳侦察骑兵已经刹不住了,双方距离拉近到清军哨骑的飞斧、流星锤等投掷兵器的作用距离之内。不过这个年代的护军营八旗兵,早已没有了当年白甲兵的威猛,他们的投掷兵器投掷距离也远不如明末清初时候了。
兰芳骑兵冲了过来,他们把步枪背回后背上,从腰间拔出左轮手枪,在冲锋的同时,不时扣动扳机,每一声枪响,都有一名八旗骑兵落马。
转眼之间,剩余的七十六名清军骑兵就只剩下三人!
“砰砰砰”五十支左轮手枪乱枪齐射,最后的三名八旗哨骑全部被打成了马蜂窝,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第232章 八里桥之战(三)
僧格林沁没想到自己派出去的一百五十名最精锐的斥候哨骑,只一个照明,就被兰芳军的五十名斥候哨骑全部歼灭!而对手仅仅轻伤了一人,是被弓箭射伤了胳膊。
“贼骑洋枪太厉害了!”刚刚以望远镜看了交战结果的胜保放下望远镜,倒抽了一口冷气道。
“海寇好像有一万多洋枪骑兵!”僧格林沁拿起望远镜观察远方的兰芳军阵地,发现大批骑着高头大马,腰间挎着马刀,插着手枪,背上背着步枪的骑兵。
所有的清军将领都吓了一大跳:就五十名洋枪骑兵,已经那么厉害了,一万多洋枪骑兵,那得有多厉害啊?
“别的不说,就说他们骑的那些大洋马,每匹都是上等好马啊!”胜保感叹一声。
“好像是阿拉伯马,那些马真高大,每一匹都是上等的汗血宝马啊!”僧格林沁认得阿拉伯温血马,他看着那些骑兵,羡慕的说了一句,“那些海寇,可真有钱啊!居然给每一个大头兵都配上那么好的马!”
阿拉伯温血马在当年的中国也有,不过是西域进贡战马的后代,只有皇帝和将领才有资格骑的。
不过这个时候,不是羡慕那些好马的时候,清军首先要想着怎么去应付那些骑兵。
胜保在边上献策道:“海寇若是要攻打京城,还是要依靠步兵和炮兵,我军以骑兵消灭了他们的贼人的步兵和炮兵,贼人只剩骑兵,岂不是无法攻城了?京城城墙高大坚固,没有步兵和炮兵,再多骑兵也不用怕啊。”
“好主意!但我们骑兵发起进攻的时候,贼人骑兵上来,怎么办?”僧格林沁问道。
“我们不是有步兵吗?我们可以在八里桥阻敌,我们在河流对岸布置阵地,贼人骑兵若是敢过桥,我们用大炮轰击,以步兵火枪射击,可以退敌。”
兰芳海军的六艘杆雷艇带着三十艘由缴获的运河商船改成的炮船,缓缓逆流而上。
陈新元早已知道,清军在上游布置了一批火船,企图以火船顺流而下,来摧毁自己的杆雷艇。他一点不担心那些火船,因为杆雷艇速度快、火力猛,清军火船很难靠近杆雷艇,而且杆雷艇外面也有铁甲,就算被火船撞上了,也无法烧毁杆雷艇。
“王爷!海寇大批船出动,正在向通州驶来!”有探子回去向僧格林沁禀报。
僧格林沁下令道:“立即出动火船!把海寇的船队烧毁在河面上!”
清军一百多条火船被放了出去,火船顺流而下,每艘船上站着一名清兵,只等火船靠上了兰芳军的战船,就点燃泼了火油的柴禾。
不过河面宽度明显无法容纳一百多条火船并排顺流而下,一次只能三艘船并排行驶。清军的火船头尾相连,一艘接一艘的往下游冲去。
“清军火船来了!”一名瞭望哨向船队指挥官汇报。
“停止前进,准备燃烧弹!”各船长喊道。
这些由线膛炮发射的燃烧弹并非是后世那种以引信点火的燃烧弹,而是一种在原本的圆球形燃烧弹基础上改进的燃烧弹,这种燃烧弹的炮弹尾部有个小孔,小孔后面还有一个圆形的铁盘子,内有蚊香一样弯曲的通气管道,炮弹内部装填了红磷。炮弹发射的时候,火药气体会钻入小孔内部,引燃里面的红磷,这样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候,炮弹一直在燃烧,等炮弹击中了目标之后,已经变得灼热的炮弹就会点燃可燃物。
之所以小孔后面还要增加一个金属圆盘,是为了防止火药气体直接灌入炮弹,使得炮弹在半空中就炸开了,失去了点燃目标的效果。
杆雷艇停泊在一处河道平直,水流缓慢的河面上,一门门火炮昂起炮口,等待清军的火船下来。
过了大约四十多分钟,上游水面上出现了清军船只的身影。
“开炮!”张辉一声大吼。
六艘杆雷艇的炮口依次吐出了火舌,高速旋转的炮弹呼啸着向一公里外的清军火船飞了过去。第一发炮弹未能击中目标,落在河面上,腾起了冲天水柱。
又是几发炮弹落在河中,冲在最前面的清军火船周围不断腾起冲天水柱。突然,一发炮弹打在火船上,炮弹以低矮的弹道从天而降,落在火船的柴禾堆上,立即燃起火焰,点燃了泼了火油的柴禾,这艘火船真正变成一艘火船,燃起熊熊烈火。
紧接着,第二艘、第三艘清军火船被击中,接连开始燃烧。
站在火船后面的清兵见到船起火了,立即跳进水中逃命。
起火的火船速度减慢,挡住了后面火船的去路。有清兵以竹竿推开前面起火的火船,试图让后面的船队通过。
又是一排轰鸣的炮声,河面上腾起了一阵弥漫的白烟,炮弹呼啸而至,两艘清军火船中弹起火,很快就烧得火光熊熊浓烟滚滚。
“贼船开炮速度太快了吧?”操纵火船的清兵惊得目瞪口呆。
清军火船接二连三起火,一艘接一艘燃起冲天大火,最前面起火的火船在半途中就被完全烧毁,根本无法对兰芳军的杆雷艇构成任何威胁,后面的火船又中弹起火,整条河面上烧成了一条火龙,滚滚浓烟弥漫了半个天空。
总算有几艘火船靠近了,眼看就要冲入百米之内。
杆雷艇却调转船头,蒸汽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尾部翻起了白色的浪花,螺旋桨推动杆雷艇迅速往下游撤退,躲开了清军火船的攻击。杆雷艇在转头撤退的时候,尾部的三磅主炮对准了目标,设在两舷的两门副炮也转过炮口,对准后面的清军火船队。
炮声隆隆,一发接一发炮弹射出,清军船只接二连三的起火燃烧。
杆雷艇的速度比火船快多了,清军火船根本就无法追上杆雷艇,只能被放风筝。杆雷艇连连开炮,最终把清军所有火船全部点燃。熊熊燃烧的清军火船继续顺水往下游冲,但是杆雷艇同火船拉开距离,不多久功夫,那些火船就在河面上全部烧毁,变成了漂浮在河面的一堆碎木板,兰芳海军的威胁彻底解除。
张辉下令道:“放出热气球,观察上游是否还有清军火船!”
一颗热气球缓缓升起,升入高空,坐在吊篮上的一名兰芳海军观察哨战士拿起望远镜,往上游观察。他的手持式望远镜是是放大倍数是15倍,望远镜物镜直径50毫米,这样观察远距离的目标都有很清晰的清晰度,而热气球的吊篮内,还有一种大型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达到了240毫米!望远镜的重量达到30公斤!放大倍数为40倍,那种望远镜就算是看天上的星星都能看的清清楚楚,用来观察对手活动更是轻松。
而清军使用的望远镜,倍数是八倍的,这个倍数还不算太低,但是物镜直径太小,只有30毫米的直径,这样看远的目标就很不清晰了。
望远镜除了放大倍数之外,能否看得远,和物镜大小也有关系,物镜越大,就能让越多的光线进入望远镜内,能够看到的目标就越清晰,在同样倍数的情况下,当然也就看的更远了。只是物镜更大的望远镜价格也更贵。
吊篮上的固定式望远镜,可以把地面的一切目标都清晰的看在眼中,而清军的望远镜因为清晰度不够,根本无法看那么远。
“清军步兵和炮队驻扎在在张家湾一带,我们在八里桥对岸列阵,以火炮轰击他们的步兵和炮队,以僧格林沁的性格,肯定会把他的骑兵派出来。到时候我们就用康格里夫火箭射击他们的骑兵,骑兵自然就会乱了。”陈新元指着地图说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孤帆一渡) 番茄vip2021-08-29完结51.8万字 ·8657人在读他曾北伐突厥,率领三千铁骑驰骋茫茫草原,于营帐中将突厥的...
-
大汉至尊之我为卿狂 (河南的石头) 番茄vip2021-12-29完结17.3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贺朝恩,苏贞祥,青龙白虎二兄弟,生于乱世,正是英雄人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