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华夏雄师 (坦克兵)


  守城的清军纷纷弃城,四散逃命。
  东城门被炸开,张书恒带着1000名海军陆战队员,离开炮舰和杆雷艇,划着充气橡皮艇,向岸边靠了上去。
  还有少数负隅顽抗的八旗清兵,手持大刀长矛,勇敢的迎着海寇冲了上来,可是在毛瑟后装枪面前,那些清兵的武勇都是白白送死。海军陆战队已经换装了清一色的后装步枪,射速极快,海军陆战队战士分成两排射击,一排单膝跪地,一排站立,第一排射击完毕,原地装填子弹,第二排上前,射击,然后原地装填子弹,第一排又上前,射击。这样以两排轮射,一步步往前推进,火力一刻都未停息过,枪声连绵不绝。
  敢于反抗的清兵全部被打成了马蜂窝,再也没有人反抗了。
  其他人全部跑了,只剩下天津知府蔡绍洛一个人坐在衙门内。别人都可以跑,唯独他不能跑,因为清朝法律规定,府城失守,知府若是逃走,不仅本人要问斩,家里人都要倒霉,会被抄家,全家送去宁古塔。
  男丁去了宁古塔当奴隶,而女眷去了宁古塔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下场,不用想都知道。所以蔡绍洛只能选择殉国来保全家人。
  听着外面的枪声喊杀声,蔡绍洛走进内厅,在梁上挂上一条布条,然后搬来一张凳子,站在凳子上面,然后脚一蹬,踢翻了凳子,整个人挂在布条上摇晃几下。
  “冲啊!”海军陆战队员在城内来回冲杀,俘虏残存的清兵,夺取仓库。从第一艘炮舰开炮开始,到天津落入兰芳海军陆战队手中,前后不过四个小时。
第230章 八里桥之战(一)
  海寇来袭,咸丰皇帝已经移驾回到紫禁城。
  “天津急报!海寇攻破天津!提督大人、总兵大人皆逃回,知府大人壮烈殉国!”有人匆匆忙忙来到军机处,禀报了天津发生的事情。
  战报上面写着:海寇西洋如山蒸汽巨舰一百余艘,高过紫禁城,贼兵三万,以数千门巨炮轰击天津城,贼兵皆携洋枪,猛烈攻城,提督大人讷尔经额从容不迫驻守城头,亲自发炮毙敌数百,各守城官兵英勇奋战,杀敌五千。总兵大人托明阿甚至亲自带兵抵河边,以鸟枪、抬枪射击敌舰,敌舰甲板上贼寇尸体堆积如山。无奈敌众我寡,贼人洋枪洋炮犀利,我军将士死伤惨重,托明阿将军负伤。贼寇攻破天津,知府蔡绍洛亲自带兵杀敌,遭洋枪重创,犹挥剑砍杀十数贼。贼人合围,蔡绍洛流血过多,怒骂而绝。
  “忠烈啊!我大清忠烈啊!”军机处几名大臣看得热泪盈眶。
  可是僧格林沁心里却冷哼连连:那些八旗和绿营兵什么德性还不知道?特别是旗人,在京城茶馆听书看戏多了,每个人都很会编故事!
  僧格林沁连夜进宫,向咸丰皇帝奏报:“海寇已攻破津门。”
  次日一早,紫禁城举办大型朝会,自从咸丰登基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这样隆重的朝会很少,甚至有时候直接就在圆明园召见一批大臣。即便是一般的小朝会,也是军机处和六部九卿几名大官员参加,没有那么多人。
  香烟缭绕,人声鼎沸。
  今天的大朝会,可是在京所有四品以上官员全部都到了,甚至一些重要部门的六品官和七品官也来了,平日里那些芝麻小官连进紫禁城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站在皇帝面前了。
  天色未明,隆宗门外的轿子就是一串一串的,灯笼更是点得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大小官员齐集,都等着上朝会。
  只是一张张大清官员脸上的颜色不是灰白就是铁青,不像是上朝会,而像是上刑场。
  这段日子以来,坏消息连连,自从十年前广东出了海寇开始,这天下就开始不再安宁,之后又是有人传洋教,然后教匪便起事了;接着海寇和会匪联手,占领了广东;之后又是湖南、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失守;而后长毛会匪攻破江宁,满城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被长毛贼屠尽,江宁官员更是惨遭毒手,很多人被灭了族。
  长毛攻破江宁之后,所幸李少荃在苏州挡住了长毛,杀敌无数。可是中原捻子起事,长毛贼趁机北上中原,同捻子会合,僧格林沁新败。
  如果说以上的消息已经是够震撼了,那么海寇登陆大沽口的消息,更是令人恐惧!海寇集结了数千巨舰,摧毁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并占领了塘沽。
  刚刚得到的消息:天津失守!
  天津的名字,是天子渡口的意思,是京城的门户!门户都被人攻破了,那可如何是好?
  其实早在太平军北伐的时候,城内已经很多人开始跑路了,不要说旗人和官员,就连一些汉人商户,也惧怕太平军,早都提前卷起铺盖跑路,把银子细软和卖不出去的货物都给带走了,至于店面卖不出去,就干脆不要了,只把地契带走便是。
  不过大部分的旗人和官员都以为,长毛贼攻入京城为时尚早,所以没有跑路。
  如今是海寇登陆,城内早已乱成一团,官员和旗人都在准备跑路了,反而是那些商人,却定下心来,因为海寇是经商起家,攻破了京城也不会为难他们。
  “皇上,奴才建议,京城恐怕难以守住,当北狩热河。”御前大臣富察·景寿站了出来,向咸丰请奏。
  “皇上!不能北狩热河!”咸丰的六弟奕訢站出来,“我大清坐在京城才是天下正统!倘若放弃了京城,就失去正统了!岂可轻言放弃京城?”
  酒色过度、脸色苍白,目光呆滞的咸丰环视一圈:“各位爱卿如何看?”
  内阁学士瓜尔佳·文祥站出来,跪在地上:“皇上,以奴才之见,不如派人同海寇和谈,向兰芳割地赔款,哪怕是称臣,只要他们不攻京城即可。”
  “大胆!”僧格林沁站了出来,“我堂堂上国,岂有向贼人割地赔款之理?更休言向贼人称臣?”
  僧格林沁说完,又转头跪在大殿中央:“皇上,奴才愿意带兵出战!贼寇倘若攻打京城,必然经过通州!奴才率军在通州迎敌!”
  “数十万携洋枪洋炮之贼,更有数千巨舰,僧王爷要如何抵挡?”载垣问道。
  “什么数十万贼人?不过是夸大尔!贼人虽有巨舰,但巨舰只能抵达天津!为何贼人数千巨舰攻打大沽口,却只有百余舰攻打天津?因为太大的巨舰根本无法逆流而上!若是抵达通州,恐怕贼船就更少了!既然无贼舰相助,我军又何惧贼人陆师?奴才尚有满蒙铁骑三万余人,甘陕绿营马队两万,八旗新军五千,另有京师、保定绿营五万!皇上还能下诏,令直隶官府招募民夫,交给奴才率领,可以抵挡贼人!”
  奕訢站了出来:“僧王爷所言极是!我军当抵挡贼人,不可妄言放弃京城!”
  朝堂上的大臣们议论纷纷,大部分人不是说抵抗,就是说北狩热河,至于说和谈签订条约的不是主流,但也有部分官员赞同瓜尔佳·文祥说的同贼人签约。
  远在上海的英国领事馆,领事馆内的英国人也在争论不休。
  宝宁认为,兰芳可以当大清的宗主国,但是他不支持灭掉太平天国,而是保留太平天国和大清对抗,一个分裂的中国,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而前任香港总督文咸却说:“我觉得兰芳能够统一中国,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兰芳王国,本来也是我们大英帝国的藩国,虽然陈爵士弄了一个兰芳帝国,可是这个所谓的帝国也是比我们低一等,而且兰芳帝国同我们大英帝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两国之间的年贸易额已经快达到一亿英镑了!我们大批出口到大清的货物,若是没有兰芳中转的话,一个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是不会购买我们的商品的,都是兰芳帮助打开了大清的贸易大门,现在我们的玻璃、四轮马车、棉布、香水、化妆品充斥大清的市场,这都是兰芳的功劳。若是没有兰芳,我们的货物也难以进入大清市场。”
  但是大英帝国驻清国公使阿礼国却说:“我们应该支持太平天国!如今兰芳势大,他们攻打京城,虽然他们答应过我们,他们不会灭掉清政府,但是一旦清政府变成了他们的傀儡,那么他们将会让湘军和淮军帮着他们灭太平天国!他们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东方将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而清帝国,按照中国人的话来讲,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了,所以我们要支持太平天国对抗兰芳!”
  而大英帝国驻上海领事巴夏礼说道:“我们若是要帮助清政府的话,除非英女王答应,派遣五万大军来中国,否则就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如今,有个太平天国,就是我们大英帝国最好的盟友!他们可以对付兰芳!”
  “是啊!”阿礼国点了点头,“清政府是以旗人为根基,至于这个旗人嘛,说起来非常奇怪,本非是单纯的民族,他们当中既有满洲人,也有蒙古人,也有汉人,他们才是大清帝国的核心力量。可是旗人实在太少了,我们支持他们毫无作用!要削弱东方大国,让他们长时间陷入内乱之中,支持太平天国是最好的选择。”
  北京,紫禁城的朝会已经结束,最终是僧格林沁和六亲王两人赢得了辩论,决定出兵通州,在通州同海寇决一死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