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本帝师绝不回朝 (孤帆一渡)


  而自从秦天朗归隐之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就愈发放肆,趁着大唐虚弱的时候大肆掳掠,大有把大唐北境当成粮仓的势头。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日积月累的骄横,最终导致了东突厥低估了大唐的力量,最终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惨遭横死。
  此时谁又能想到,兵强马壮,坐拥半个蒙古草原的东突厥会在一个多月后直接覆灭呢。
  秦天朗想起了前世的一句名言: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
  长安,宣德殿。
  “帝师当真是那么说的?”李世民看着长孙无忌,脸色狐疑。
  “帝师他……当真是这么说的。”长孙无忌笑得有些牵强,到了现在,他终于想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自己是臣,李世民是君,可是李世民亲自去劝帝师回朝都没有效果,而自己一去就轻易的得到了帝师的允诺,这代表了什么,这代表了他比李世民还要有威望?
  一想到这,长孙无忌就感觉两眼发昏,直欲要晕倒过去。
  这种事情弄不好的话,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更严重一点,诛九族那都是有可能!
  尤其是如今的长孙氏正处于风口浪尖上,武将出身的李世民早已经对长孙氏暗中提防了,这从李世民有意无意地疏远长孙无忌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果一个弄不好,下一个被罢黜官职的人就是他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心里那叫一个叫苦不迭、后悔不已,自己为什么非要去首阳山相求帝师,这下好了,局面一下子失控了。
  可是吧,他还真不能把一切归咎到帝师的头上,毕竟他前往首阳山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请帝师出手嘛!
  那现在帝师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意出手了,这难道不是他的目的吗?
  可是本来……他是想着缓和跟帝师的关系的,怎么好像跟帝师的关系是有所缓和了,跟陛下的关系又要出现裂缝了呢……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呐。
  李世民面无表情地看着长孙无忌,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才说道:“朕知道了,帝师肯出手便是幸事,看来平定东突厥的事有望了。”
  “长孙卿没事的话,就退下吧,规劝帝师的功劳朕会给你记下的。”
  谁知,长孙无忌长跪不起,声音传来:“陛下,臣已年老体衰,恐不能胜任吏部尚书一职,恳请陛下怜悯,让臣致仕吧。”
  “长孙卿正值壮年,何来年老体衰一说。”李世民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心中不由地暗叹一声长孙无忌懂朕。
  长孙无忌知道自己已经被李世民猜忌,继续留在朝廷已经没有意义了,再由局势恶化下去的话,整个长孙家都会别拉入深不见底的旋涡之中。
  虽然如今世家坐大,但天下依旧姓李,数十万大军依旧掌握在李世民手上,世家就算再猖獗,也不敢太过放肆。
  “万乞陛下怜悯,让臣致仕吧!”长孙无忌声音恳切,是打定了主意要致仕的。
  至于原因,长孙无忌知道李世民只是随口一问而已,并不会太在意,也就没有解释。
  “长孙卿当真想要离朕而去?没了长孙卿的辅佐,朕又失了一臂啊。”
  长孙无忌长跪不起,不说话。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哎,也罢,既然长孙卿去意已决,那朕就不挽留你了,卿自便吧。”
  “谢陛下隆恩!”长孙无忌长长唱礼,站起身最后看了眼宣德大殿,眼中闪过一抹不舍。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后他都无缘再见宣德大殿了。
  从此归隐,不理纷争,悠闲自在,保长孙氏一世太平。
  李世民一直看着长孙无忌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才收回目光,眼中的凌厉缓缓消散,随即闪过一丝复杂。


第115章 下山,出发
  朔风凌冽,这日的首阳山,迎来了与众不同的日子。
  宽阔崭新的操场上,十万名新兵蛋子站的整整齐齐,虽然都在尽量控制自己的表情,但依旧能一眼看出兴奋,以及惴惴不安。
  就在昨日,秦帅忽然放出命令,将在今日点验十万府兵,为征讨东突厥做准备!
  这个消息来得突兀,让人几度不相信,但事实就是事实,虽然突兀,但依旧不妨碍这个事实的真实性。
  于是乎,这些新兵蛋子啊,一个个都惊喜的很,同时又紧张的很。
  能够为秦帅效力是他们的福分,也是他们的夙愿,秦帅给予了他们生命,他们就用生命来报答秦帅,反正他们唯一值钱的东西也就是一条命了。
  但是,作为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第一次难免都是紧张的。
  不过要说的是,大唐沿袭隋制,府兵制也保留了下来。
  加上数百年的战乱,能存活下来的百姓大多都有习武之风,以求在乱世之中自保。
  如今虽然天下平定,但也仅仅过去了三年多而已,因此大唐百姓依旧是民风彪悍,家家户户都藏有刀枪棍棒,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啊,别看这十万府兵才训练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且还是流民出身,但底子都不错,稍加整合一番就是一股不俗的战斗力。
  部队最大的战斗力不是个人之勇,而是严明的纪律,如令指使的执行力,这才是一支部队所向披靡的王牌。
  而因为秦天朗,这十万府兵的信念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真正达到了表里如一的大同境界,这样的军队,放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王牌精锐了。
  当然了,这支府兵毕竟训练时间尚短,跟镇国军这样的超级王牌是比不了的。
  马元龙等五大战将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眼中都有汹涌的光华闪动,仿佛恶虎一般,光凭气势就能让敌人胆寒。
  ……
  轻微的脚步声传来,瞬间,吸引了十万府兵的注意,他们抬头望向前方,那处高台之上,就看到身穿白色劲装的秦天朗走了出来,身后跟着李靖、秦琼、程咬金。
  呼啦啦一片跪倒声之后,气势恢宏的声音响起:“拜见秦帅!”
  吹拂的寒风在此刻都消失,在这宛如龙吟虎啸的喊杀声之中灰溜溜的逃遁。
  秦天朗面若坚铁,迎着一双双炽热的目光,说道:“今日,我们聚集在这里,我秦天朗事先说明,这一战北伐东突厥,可能会有人就此埋骨他乡,你们怕了吗?”
  “不怕!”
  “如果你们现在想离开,我秦天朗绝不强求,有人想离开的,直接离开,我秦天朗不会说什么,也不会瞧不起你们。”
  “我们不走!誓死追随秦帅!”
  秦天朗来回巡视了好久,确定真的没有人想要离开之后,点点头,不说一语。
  唏律律……
  一道嘹亮的马嘶声响起,一头通体雪白的高头大马出现在点兵场上,一路狂奔,来到秦天朗的面前,双眼颇具灵性地看着秦天朗,左右乱转,亲昵地蹭着秦天朗的下巴。
  秦天朗脸上露出微笑,眼中有些缅怀道:“老伙伴大虎,时隔三年,你我又要出征啦。”
  雪白大马打了个响鼻,像是在回应秦天朗的话,接着抖擞身子,雪白毛发宛如银针,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彩,那健硕的肌肉充满一股流线美感,宛如龙虎一般,下一秒就要直接窜出去。
  这头名叫大虎的白马可不简单,是秦天朗刚穿越过来的时候,途经原始丛林的时候认识的。
  那时大虎还在幼年,就因为毛发特殊被赶出了马群,奄奄一息之下秦天朗救了它,从此之后也就一直跟在秦天朗的身边。
  秦天朗博闻强记,知道大虎的品种乃是夜照玉狮子,也叫玉兰白龙驹,或是赛龙雀,这是马中极品,极为珍贵的马种,与传说中的赤兔马都不遑多让。
  三国时期常山赵子龙的坐骑,便是这夜照玉狮子。
  秦天朗双腿一蹬,坐上大虎,全然不用马镫、缰绳、马鞭等辅佐物品,却能如履平地、平稳非常,看的身后的李靖等人啧啧称奇。
  “走,出发!”平静的声音响起,瞬间牵动十万大军的心神。
  在李靖等人的率领下,十万大军风风火火地跟在秦天朗的身后,一路下山。
  ……
  渭水河畔,冰封的河面并没有阻止人类的足迹,斑驳的口岸之下,戒备森严。
  李世民站在最前方,遥望着不远处的首阳山,眼底深处依旧时不时闪过一抹激动。
  在他的身后,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大臣都在,寂静无声之下,每个人心中的想法都有所不同。
  对于这些大臣来说,这个冬天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帝师的出现,打破了平静的长安,不管他们愿不愿意,秦天朗的出现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尤其是昨日宣德殿内发生的大事,更是让他们心中一凛。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竟然忽然宣布致仕,从宣德殿回府之后就闭门不出,看样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不过呢,这些大臣心里都清楚,长孙无忌选择致仕是最明智的选择。
  帝师的重新出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原本就势大的长孙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一步走得太急,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