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奇怪,怎么是半年,为什么不是现在?
打仗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既然是强手过招,自然要选择最有利的状态。
再过两三个月天气寒冷,半年后冰雪未消,这期间是女真人最大的优势所在。
可问题是,我们吃什么?
阿敏今天还能赴宴,有羊腿啃,那一个月后呢?三个月后呢?何况是半年。
从朝鲜抢回来那些够吗?
战事紧张,来去匆匆,皇太极承认,没什么可吃的。
就说最近,女真军卒频频外出,却不是去打仗,而是搜刮吃的。
可附近的百姓逃的逃,留下的也没多少余粮,导致皇太极组织军卒围猎、挖野菜,幸亏辽东地大物博,现在又是植被生长、小动物活跃的夏末秋初,女真大军勉强不至于饿死。
天气冷了,第一场雪降下,女真的优势的确来了,可是到那时候,食物获取会无比的困难。植物干枯,小动物冬眠,吃什么?吃松子和榛子吗?
皇太极早有盘算,女真不能等到山穷水尽,等到临近第一场雪的时候,女真大军会以战养战,将周围的敌手全部打趴下。
现在的问题是,他能等到第一场雪?
最新的消息显示,祖大寿的关宁铁骑虽然没有攻陷盛京,却在北面四处劫掠,完全阻断了女真大军的粮道,导致皇太极这边没有任何国内运送的粮食供应。
阿敏没有接话,他发现这句话里有毛病。
咱们都已经穷得叮当响,就算是盛京城也没有库存的粮食,祖大寿一伙就是不阻断你的粮道,也不会有粮食送过来。
皇太极认为,祖大寿这步棋非常关键,他围住盛京城不打,其实是在等我们出价。
阿敏觉得,也有可能是等明国皇帝出价。
关宁铁骑的家眷都在明国的山海关内,当军卒知道祖大寿要投降大清国的时候,恐怕多数人不会同意。
“那便让祖大寿继续观望!”
皇太极只是将他视作一枚棋子,哪怕投靠过来未必得到重用。
只要祖大寿没有下定决心与大清国为帝,那皇太极便可以对他不管不顾。
这是个追求利益好商量的人,明国的皇帝弱了,他便会强横起来。
阿敏提醒道:“明国皇帝对他下了通牒,限期攻破盛京城。”
“朕听说了,明国皇帝故作姿态而已,看似心怀坦荡,其实是拿准了祖大寿和吴襄不会反,催促他们尽快投入战斗。”
阿敏问:“陛下不做最坏的打算吗?”
皇太极并不是太担心,“明国有句俗话,狗改不了吃屎。祖大寿既然已经做了这样的选择,他不会半途而废。”
阿敏表示赞同,“如果祖大寿突然间听话了,距离他死去就不会远。”
“因此,祖大寿首要做的是保全实力,只有手底下有一支过硬的军队,他才可以与明国皇帝讨价还价。”
酒宴进行到三更天,阿敏这才返回自己的营帐,搀扶他的是儿子爱尔礼,同样是女真队伍里的优秀将领。
进了营帐后,见儿子欲言又止,阿敏问道:“你有何事想说?何必吞吞吐吐?”
爱尔礼道:“孩儿若是说错了,还请阿玛谅解。”
“但说无妨!”
“阿玛既已从大明军营逃回,理应重新收回镶蓝旗,可陛下对此只字未提。”
阿敏是和硕贝勒,曾经共同执政的四大贝勒之一,同时还是镶蓝旗的旗主。
“父亲被扣京城之后,还不到三天功夫,陛下便让济尔哈朗统帅了镶蓝旗,无论如何说,这都是明目张胆的抢掠。”
阿敏是镶蓝旗旗主,他只是被关押,并没有死,为何急匆匆夺他的权?
即便阿敏死了,那么继承的是不是阿敏的儿子,比如长子爱尔礼。
皇太极的这一番骚操作,其用心已经昭然若揭,那就是清除大清国内阿敏、阿济格和多铎的势力。
他原本是成功的,虽然背负些许骂名,却顺利收回权力,建立皇权的绝对权威。
可大明皇帝给他出了道难题,任命阿敏为建州卫指挥使,多铎、阿济格都有官职,虽然小了点,对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却是有影响力的。
女真人的状态与大明不同,如果非要类比,大概和中世纪的欧洲有点像,信奉一句话: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阿敏长期管辖镶蓝旗,至少在旗内拥有非常高的威望,现在又有了大明朝授予的建州卫指挥使,大家对他会更加有期望。
再加上大妃阿巴亥的两个儿子多铎和阿济格,他们组成的联盟会拉拢很多女真人,更不要提本就不服女真统治的汉人?
这时候,皇太极第一次觉得,他需要阿敏回来。
阿敏适时的送来一封信,表态要从明国大营逃回。
皇太极当然是欢迎的,阿敏也取得了成功,兄弟再次见面。
为此,皇太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可结果却是貌合神离。
皇太极好不容易收回权力,不打算再把镶蓝旗还给阿敏,更不要说阿济格和多铎。
对阿敏来说,大清国的军营只不过是另一座囚笼,既然回来了,皇太极决不允许他轻易离开。
爱尔礼问道:“父亲早知如此吧?”
阿敏摇了摇头,虽然受到明国皇帝多次礼遇,甚至是救命之恩,他没有诚心归顺明国,这次逃回是真心实意,本以为困境中的皇太极会重新重用他、信任他。
如果是眼前这样的结局,他还不如投靠了明国。
爱尔礼坦言:“阿玛还有机会。”
阿敏“哦”了一声,有何机会?
“陛下在战斗中让镶蓝旗冲在前面,八旗之中损失最大的就是我们。不过孩儿给父亲留下了千余名勇士,他们仍然效忠于阿玛。”
阿敏长叹一口气,曾经那么强大的镶蓝旗,真的只剩下千余人?
第281章 冬天过后是春天
明军大营内,还没逃走的女真人脑袋抻在铡刀下,等着挨这辈子最后那一下。
大家没什么好后悔的,也一点都不冤枉。
身为大清国使臣,结果大清和明国打起来,摆明是置他们于死地。
人家明国的皇帝算仁慈的,一直对他们礼遇有加,这一次又封赏官职,准备放他们自由。
偏偏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三位领头人逃了,剩下这帮人没有举报,没有阻拦,当然是同罪,被砍头在意料之内。
范文程是其中一员,他脖子短,但是也要努力伸着,万一这刀砍歪了,他要受更大的罪。
行刑官已经下令,大刀即将砍在脖颈上。
范文程觉得的脖子一痛,然后便没有然后了,他闭上眼睛很久,除了后脖颈略微有点疼,似乎没什么不妥。
于是他睁开眼睛,没有人管他,他便抬起上半身,侧头去看。
他的同伴都没死,有的已经直起身,有的还跪在地上,还有的趴在那里,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更有个别没出息的,身下一片水渍,显然是吓尿了。
为什么没有死?
行刑的人三三两两的退去,他们肩膀扛着大刀,刀口上没有一个带血的。
范文程摸了摸后脖颈,联想刚才挨的那一下,他似乎明白了。
“刽子手”用的是刀背,而且没怎么用力,只是轻轻的砸一下,让他们体会被行刑的“快感”。
一个人出现了,脸上带着笑,偶尔会捂住鼻子,打量着或跪或趴的一群人。
这里面有女真人,也有范文程这样的汉人。
有个尖嗓子喊:“都起来吧!陛下仁慈,饶尔等不死!”
这群人纷纷起身,有的人红了脸,为身下的水渍难堪。
这些人在想,还不如死了呢,以后不知被人怎么笑话。
朱由检不会让他们死,坐在一侧的矮墙上,说道:“《大明律》中没有这一条,无论按律法还是军纪,你们不用死。”
众人疑问,那为何要来刑场走一遭?
朱由检公布答案,“朕想让尔等体会下《逃人法》,这是奴酋皇太极父子定下的,一人逃跑,邻里亲友都要受罚,动辄杀头,残酷至极。怎么样,逃人法好不好?”
众人低垂着脑袋,谁敢说好?
不用昧着良心说话,实话实说,大明好,还是你们那个所谓的大清好?
其实,明朝也是刚刚取消保甲制度,不会因为一户人家逃跑,让他周围的邻居承担责任。
但朱由检有制度自信,明朝已经不这样了。哪怕是同一户人家,朱由检也在推广新理念,老子犯罪与儿子无关,一人犯罪不能累及全家,更不要提宗族亲友。
范文程是剩下众人里官职最高的,出言答道:“大明朝享国二百余载,坐拥万里河山,百姓万万人。而大清初建,一切百废待兴,有些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朱由检听后不太高兴,“既然百废,那便废着吧,兴什么兴?”
从范文程的话里,朱由检能听出他还是心属女真,而且极力为女真的做法找借口。
大明朝国力强大,制度齐全,尤其在朱由检登基后,可以放肆的说“永不加赋”,可以探讨服徭役是付工钱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番茄vip2021-01-01完结104万字 ·9718人在读穿越大唐,许牧还觉醒了战神系统,原本准备靠着系统去建功立...
-
穿越大明做纨绔 (色即是空) 番茄vip2021-10-31完结2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为了救人,大学生叶凡不幸溺亡,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