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虽损失惨重,却仍有一支规模不小的骑兵队伍。东边的毛文龙部和朝鲜军并无太多战力,加上登莱和山东的军队,一样难以抵抗女真骑兵。
南面沿海的郑芝龙部在海上强大,但是登岸后并不擅长骑射,同样不是女真的对手。”
吴襄点头,说道:“现在要看科尔沁和察哈尔的态度,前者是大明的盟友,但是结盟不久,未必真的卖力。察哈尔收复了青海全境,是不是会萌发不臣之心?”
祖大寿明白他的意思,如果能与科尔沁、察哈尔取得联系,并勾起他们那么一丢丢想法,大明未必能胜女真。
而大明朝与女真僵持下去,谁都不能奈何谁,这才是祖大寿与吴襄期望的状态,典型养匪自重的心态。
现在的问题是,攻不攻沈阳城?
祖大寿觉得,攻是一定要攻的,但不一定攻破。
必须给皇太极留一口气,让女真人能够顶得住。
皇帝肯定知道我们的小算盘,但他是一国之君,必须顾全大局,做什么都得讲究政治手腕。
所以说,决定我们生死的不是有罪与否,而是对大明帝国是否有用。
有人骑马送来信件,说是皇帝的密旨。
祖大寿打开看了,然后递给吴襄,怎么看?
密旨上说,祖大寿与吴襄抗旨不尊,理应严惩。不过,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现在攻克沈阳,或可将功抵罪、既往不咎。
另外,不得误伤平民,女真酋首的家眷要小心保护,等待皇帝亲临处置。
两人看后面面相觑,说好的政治手腕呢?说好的高情商呢?
皇帝怎么这么直白,祖大寿和吴襄是有罪的,用不着遮遮掩掩。
他俩没有听从蓟辽总督的指挥,导致埋伏的队伍打了败仗,同时严重影响辽阳大战的结果。
不过呢,皇帝没说抓回来砍头,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打下沉阳城,也就是女真人口中的国都盛京。
两人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皇帝不是委曲求全的那种,你们要么听话,用自己的努力偿还犯下的罪孽。要么,你就彻底的倒向女真,成为大明的敌人。
祖大寿和吴襄并不自信,如果他俩投降了,手下的将士们愿意跟随。
毕竟,他们的家眷都在大明朝,包括吴襄的儿子吴三桂。
这道难题摆出来,两人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办?
……
辽阳城外的大营,此时天色将亮,派去夜袭的顺义军回来了,此外还包括其它营的军士,三千人损伤不大,却搅得女真人彻夜未眠。
朱由检站在营门口,逐个和他们打招呼,勇士们辛苦了。
天色很快大亮,朱由检会封锁营门,靠着壕沟、栅栏与大炮组成的守卫体系,继续新一天与女真人的僵持。
没办法,因为缺少骑兵,朱由检白日里没有对抗的本钱,只能让顺义军隔三差五的夜袭,让对面的皇太极不得安宁。
他很清楚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先受不了的一定是女真人。
刘文炳带刘爱塔出现,刘爱塔见面便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朱由检亲手扶起他,此前调查过他的信息,辽东当地人,城破后父母被害,他和兄弟们不得不投靠女真,像个奴仆般活了这么多年。
刘爱塔算是汉人中混得最好的,成为努尔哈赤的女婿,受封世袭的官职,却从未动摇他坚持返回故国的决心。
现在他终于如愿了,大明的军队收服辽阳,他带着兄弟和孩子逃出魔爪。
今天有幸见到皇帝,多年来的委屈突然爆发,哭得稀里哗啦。
在呜咽之中,朱由检似乎听到他一个请求,“收复沈阳!”
朱由检无时无刻不想光复故土,把女真人消灭或者赶走,这是他经常梦到的场景。
刘文炳在旁边说道:“刘兄的夫人还在沈阳城,他想家庭团聚,想儿女还有个母亲。”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沈阳城一定会攻破,关键是谁来攻破,在什么时间。”
如果是大明的军队进城,相信百姓没什么危险,相反还可能得到急需的食物。可如果是察哈尔军,或者科尔沁人,难免会生灵涂炭。
朱由检下令,让刘爱塔将家眷先安置在宁远城,册封他为游击将军,统兵参与攻打沈阳的战役。
这时候,刘爱塔看到几位老熟人,有二贝勒阿敏,有四小贝勒里的阿济格和多铎。
朱由检用手指了指,不用朕来介绍了吧?
何止是他们,女真使团里包括范文程在内的各族大臣,同时出现在这里。
朱由检抓住了他们,却从未像对待囚犯那样。不但没有迫害,反而照顾的很好,今天逐个的授予官职。
尤其是阿敏,他被封为“建州卫指挥使”。
不错,这曾经是努尔哈赤的官职,朱由检的册封别有用心。
女真的最高领导人不是皇帝、不是大汗,而是建州卫指挥使。
现在,朱由检将官位给了阿敏,那他就是大明承认的女真最高领导人。
这是典型扶持“伪政府”的行为,有阿敏等三位贝勒,有范文程这样的官员,还有大量的粮食供应作为后盾,让女真人走上正确的道路,让皇太极早日成为孤家寡人。
第278章 顽抗的皇太极
阿敏已经绝望,作为大明皇帝刚刚册封的建州卫指挥使,他毫无作为。
相比于在北京城死去,被带到辽东的他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是大明朝蛊惑女真人心的道具而已。
可身边的两位小贝勒多铎和阿济格都说,既然被皇太极丢弃,甚至一心想除掉我们,重新做女真的统领,未必是错误的决定。
可阿敏深知,女真人在辽东已经没有立足之地,辽阳丢了,盛京也不会太久,赫图阿拉也绝不会保得住。
斩草必须除根,大明皇帝表面温和,背后绝不会留有后患。
那应该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女真完蛋吗?
两位小贝勒偷偷说道:“逃回去!还有希望!”
阿敏思索半天,重重的点头,大明朝对他们的看管并不算严格,如果有机会逃回,继续统领自己的队伍,哪怕最终还是败了,又有什么可怕?
既然要逃跑,似乎不能带太多人,只有我等三个,找一个机会,抢到马匹冲出去,回到自己的队伍里。
……
女真大营内,皇太极终于下令挖掘壕沟,竖起栅栏。
几乎三两天夜袭一次,还让不让人睡觉?
若是白日,女真骑兵有优势,不管你来多少,差不多都能给你包了饺子,谁也别想逃跑。
可明军晚上来,来的人武功出奇的高,手里还有迅雷枪。你要是冲出去,他们的布置居然是有层次的,又是绊马索,又是打黑枪。
等到手段用完了,干脆骑马就跑,黑夜里并不方便追,还要小心中了圈套。
就这么十几天过去,从皇太极往下各级官兵都有些受不了,也不知明军那边哪来这么大精力,没完没了的夜袭。
皇太极很郁闷,女真的骑兵保障了他们的机动性,在白日里他们不怕遭遇明军。但黑夜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简直防不胜防。
皇太极搓着手,走在营寨的边缘,他想过在途中设伏,但是收效甚微。
这时候,一员将领被推推嚷嚷的到了近前。
皇太极抬头看了他一眼,难以相信的说:“你是正黄旗的固山额真,朕最信任的人之一,你居然通敌?”
这员将领大声喊冤。
冤什么冤?昨晚朕只给你一个人说了消息,结果明军夜袭时便绕过那个地方,难道还不能证明是你在通风报信?
将领低下头,他清楚自己上当了。
原来,皇太极昨晚故意透露假消息,他却信以为真。
“杀了吧!”
皇太极不愿意听他说原因,既然你已经降敌,那就死去吧!
只是,皇太极想不明白,为什么官位如此高的将领,居然也会投靠明国。
不止是他,皇太极更加不能容忍刘爱塔的降敌,一个女真人的驸马,居然做了明朝的游击将军,成何体统?
这是人心要散吗?
还有更惨痛的打击,明国册封二贝勒阿敏做了建州卫指挥使,另外两个小贝勒阿济格和多铎都有职务,这分明是另起炉灶,相当于扶持阿敏等人统治女真。
皇太极想过朱由检的种种进攻策略,却没想到他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
隔三差五的夜袭就不说了,忒恶心。
靠阿敏分化女真势力,又极力拉拢刘爱塔这样的人,分明是在蛊惑人心。
有种的战场上见分晓,使用这样低劣的手段,胜之不武。
皇太极的手下没好意思说,在阴谋诡计方面,皇太极比以前的老可汗努尔哈赤强多了,他几乎做到了每战必有奇谋,每一次都堪称教科书般的神奇。
其实,女真将领的教科书很简单,不是《孙子兵法》,不是《练兵实纪》,而是大明朝百姓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将领中几乎人手一本。
皇太极是最能活学活用的那一个,他崇拜诸葛亮,也希望有一天能真正火攻一次。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番茄vip2021-01-01完结104万字 ·9718人在读穿越大唐,许牧还觉醒了战神系统,原本准备靠着系统去建功立...
-
穿越大明做纨绔 (色即是空) 番茄vip2021-10-31完结2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为了救人,大学生叶凡不幸溺亡,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