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财富大明 (琅琊老马)


  阿敏早听说了,这位皇帝登基后取消了百姓的户籍限制,并放宽了路引的发放,允许百姓自由流动。
  而且,他还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明边关附近成了纯粹的军事区,几乎没有任何居民。
  女真既然同意做大明朝的一部分,那就应该遵守大明的基本国策。
  阿敏恭敬行礼,言道:“陛下所言极是,阿敏代替大汗表示,女真愿意听从。”
  轮到朱由检傻眼了,在对方所提的诸多条件里,你认为这一条是可以反驳,并与对方好好的争执一阵子。结果阿敏根本不考虑,直接表示同意。
  人家什么都同意,你怎么拖延?
  连国号都同意取消,皇太极退皇帝位,还想怎么样?好意思提归还辽阳、沈阳吗?


第262章 李自成就任
  朱由检必须好意思,脸皮薄做不了合格的皇帝。
  但他是唱红脸的,必须表现出和谈的足够诚意。那个唱黑脸的是新任内阁首辅李国普,老先生刚刚被委以重任,需要他发威的时候到了。
  当着皇帝和女真使节的面,他直接站起来反对,“女真既然承认是大明的子民,便不能继续鸠占鹊巢,沈阳、辽阳等城池必须交换,老老实实滚回赫图阿拉吧!”
  朱由检觉得他用力太猛,毕竟是内阁首辅,连“滚”都说出来只能代表情绪没控制住。
  其实,也不用朱由检事先动员,大明朝堂上反对和谈的大有人在。
  记得以前的历史上,大明朝病入膏肓,崇祯帝苦无良策,为了讨个活路想去和谈,结果满朝文武众口一词的反对,皇帝只好拿具体负责的官员当替罪羊,推说自己没有和谈的意思。
  国家濒临灭亡还不愿和谈,这是一种道德洁癖。身为皇帝,朱由检不会犯以前那个崇祯帝的错误,如果和谈比战争结局更好,或者更有效率,他并不排斥。
  朱由检能想得开,并不意味朝中大臣都能理解。
  他们中很多人是正直且有骨气的,魏忠贤当政时敢骂他阉竖,现在皇帝要和谈,他们也会跳出来表示反对。
  朱由检并不担心,反而需要他们跳出来。
  前一阵子,雪片般飞来的奏疏都在攻击黄立极,直到黄立极被允许告老还乡,仍然有人冒着被处罚的风险,坚持不懈的攻击。
  现在风向变了,最近几天全是反对和谈的,有人攻击皇帝身边小人挑唆,有人攻击内阁和各部尚书溜须拍马,还有直接攻击皇帝本人的,骂人的话都快出来了。
  反正,这些人坚定的认为,大明朝是天朝上国,应该立志几年内消灭对方,犯不着和一帮蛮夷讨价还价。
  朱由检知道有人会反对,但没想到一出场就是内阁首辅李国普。
  李国普的职位是他刚任命的,老先生性情火爆,一生嫉恶如仇,直接向对方开喷。
  在他面前,沙场老将阿敏反而像个文质彬彬的书生。
  人家没说错,女真同意做个藩属,那就应该遵守大明的规矩。
  你占领宗主国那么多城池不还是什么意思?
  你在沈阳城修建豪华的宫殿是否超越了礼制的规定?你们女真人身边那么多汉人奴仆真的合适吗?
  总之,阿敏有种“秀才遇到兵”的感觉,根本没法反驳。
  实际上李国普才是秀才,是举人,是进士,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难。
  阿敏作为马上将领,征战沙场多年,唯一能回应的是刀兵,偏偏女真这会的军事力量不比从前。
  朱由检见场面僵持住,出言说道:“朕刚才说过,命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阁老苏茂相为主,明日起认真讨论此事。”
  李国普并不轻易认输,不好直接反驳皇帝,他将矛头对准了张惟贤和苏茂相,“英国公,苏阁老,你等若是出卖大明城池,哪怕一寸国土,必将为万民不耻,为朝野共愤!”
  张惟贤和苏茂相刚才已经领旨,被李国普这么一挤兑,突然感觉好像被放在火上烤,浑身的不自在。
  一寸土地都不给,那女真只能退回叫做赫图阿拉的地方,人家能同意吗?
  那谈判只能无疾而终,皇帝会满意吗?
  这时候,朱由检发话了,“英国公和苏阁老是替朕谈判,最后给不给城池,也是朕的决策,与他二人无关。”
  这时候,朱由检转头看阿敏,那眼神似乎在示意,朕也很为难啊!
  既然当场无法决策,从明日起开启和谈,至于最后是什么样子,皇帝并没有明确说。
  ……
  李自成遇到了毛羽健,前者曾是一名驿卒,现在是主管驿站改革的兵部主事。后者是监察御史,曾经向皇帝建言裁撤驿站。
  驿站没有被裁撤,反而比以前扩大了不少,最明显的是接纳平民百姓,接纳民间送信、送货的各种业务。
  毛羽健来的时候没有空闲的位置,也没有可供租赁的马匹和车子,他不由得勃然大怒,本老爷公干,还要排队吃饭吗?
  租一匹马还得等着?你们马厩前明明还有两匹马,为何不能使用?
  管事的人很客气的解释,“广安门距离京城很近,大人如果真是出城公干,没必要在此处就餐,也不用非来这里使用马匹车驾。”
  毛羽健身边陪同的人大怒,你是质疑我家老爷,说他不该来了?
  管事人并不讳言,他真的是这样认为的。
  这座广安门外的驿站,通常接待从外地来京的客人,长途跋涉快要赶到京城,在此处暂时歇个脚,肚子饿的吃点饭,没有去处的先住几天。
  毛羽健恰好相反,他是从北京城向外走,没多远的距离,不可能住在这里,吃饭也没必要非来这里。
  至于马匹车驾,你从京城走的时候带着不就完了,干嘛要来驿站租赁?
  毛羽健执着发问:“为何马厩里有两匹骏马,却不拿出来用?”
  管事人告诉他:“陛下有令,驿站虽可民用,却要保留传递军情急报的功能,留下两匹马应对不时之需。”
  传递重要信息是驿站的功能之一,因此驿站至少要保留两匹马应对不时之需。
  更何况马匹是需要休息的,安排至少两匹待在马厩里,有利于保持它们的畜力,避免马儿过度疲劳。
  毛羽健当即提出,本官外出公干,有重要事情去天津的巡抚衙门,难道也不能征用?
  管事人很明确的强调一遍,只有军情急报才可以,大人有要事出巡,也要等到有马匹归还。
  毛羽健虽然生气,却也无可奈何,人家制定了明确的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他能怎么办?顶多再一次给皇帝上奏疏,攻击驿站越来越不像话。
  时候不大,有人归还租借的马匹,并讨回使用时缴纳的押金。
  这样的话,马厩里便多了一匹能够使用的马,该轮到毛羽健的。
  管事的让他办理手续,缴纳30两银子作为押金,待他在下一处驿站归还时可以退还,只收取租赁费用。
  毛羽健没打算付钱,更没打算交押金。30两银子,你们怎么不去抢?
  管事的只能耐心解释,“大明朝一匹马至少卖20两,让你交30两并不多。而且,这只是押金,驿站有明文规定,等你归还马匹时会退还给你,只按照天数收取租赁费用。”
  毛羽健有些压不住火,谁规定的?简直瞎胡闹。
  管事的告诉他,是皇帝下达的圣旨,上面明确规定驿站的各类收费价格,整个大明朝都是统一的,毛大人可有疑问?
  毛羽健气呼呼的,本官用车用马从来不交钱。
  管事的告诉他,以后谁都得交钱。故内阁首辅黄大人刚刚离京,他便是花钱租用驿站的车马。
  还有国子监祭酒徐先生,两天前进京向陛下禀告也是租用驿站的车马,其花费会在返回衙门后报销,并无什么不妥。
  毛羽健被人教训一顿,心中更为恼怒,质问管事之人,你家驿丞在哪,让他出来答话。
  管事之人言道:“我就是驿丞!”
  李自成官居兵部主事,负责大明朝遍布各乡村的驿站改革。同时,他还给自己讨了个小官,广安门驿站的驿丞。
  李自成知道对方是毛羽健,是个专门负责提意见的监察御史,曾经拜读他写给皇帝的奏疏,并赞同他在奏疏里的很多观点和建议。
  今日一见,李自成对他的好印象烟消云散。
  一个极力攻击驿站弊端的人,居然是一个处心积虑赚驿站便宜的人。你所反对的,憎恶的,难道是你自己?


第263章 抓捕毛羽健
  毛羽健听说驿站来了个李自成,以前是皇帝身边的护卫,像这种任人唯亲的行为,作为言官队伍的一员,毛羽健是准备写奏疏批判的。
  这李自成不但成了兵部主事,还管理大明朝的几十万驿卒,未免过于重用他了。
  毛羽健原本就带点气,现在见李自成居然“欺负”到自己头上,更是义愤填膺。
  你兵部主事怎么了?六部的那些尚书、侍郎品级高吧?见到言官一样要小心谨慎,多少会给几分面子。
  我只是用你的车马,这也得要钱?
  李自成告诉他,“这是规矩,朝廷新颁布的。陛下说了,连他本人也需要遵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