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明两百年的传统,首辅几乎都是阴险的“老狐狸”,其中尤其以严嵩、徐阶、张居正等人为最,孙承宗是距离他们很近的人,一旦上任有能力掌控朝局。
但是,极少有人知道,自从朱由检登基上台,他对内阁的定位已经发生不小的变化。
第一,黄立极之所以表现平庸,与朱由检过于宽松的要求有关,皇帝没打算让内阁太出彩。
其次,有一个所有官员都看到的现象,内阁成员不再兼任各部尚书,这是最近几十年来没有过的。
朱由检为了他们的品级,毫不吝惜太保、太师之类的加官,却不让他们兼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以及六部、都察院、都督府的任何实权官衔。
根源在于皇帝要将决策与执行严格区分,内阁是辅助皇帝的决策机构,如果还能掌管六部,意味着他们什么都能干。
让决策的人专门决策,让六部负责具体执行,相当于权力的分化,内阁彻底退到后台决策的位置,而且是辅助皇帝。
如此说来,在大明朝的权力体系里,内阁的重要性在降低。
有一个已经发生的例子,钱龙锡以前在内阁,他只是帮着皇帝思考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现在去了南京主持事务,承担整个江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他的权力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这个例子同样适用于现在,朱由检环顾左右。大明的军队建设才刚刚开始,孙承宗哪怕适合做首辅,也不能离开现在的位置。
吏部尚书王永光掌管官员队伍建设,平日的朝政会议上便是与内阁成员并列,估计没兴趣因为入阁丢掉现在的岗位。
那么,朱由检会选择谁呢?
李国普,还是文震孟?
都是直性子,前者火爆,惹恼了会动手。后者书生意气,同样仗义执言,却容易记仇。
朱由检在这样的二选一里,为难的是选择谁,而不是对他们不满意。
这是因为内阁发生的第三点变化,朱由检以前需要一个人左右逢源,能帮着平衡各方关系,能让皇帝舒舒服服待着。
现在不同了,朱由检不怕问题出现。
在他的理解里,发现错误的事情,远比一如既往的正确更重要。
一个数字错了,可以追究错误的原因,当你找到根源,发现不是笔误的时候,那便是迎来收获的时刻。
要么是你的流程设计有问题,要么是你的制度看起来道貌岸然实则无法执行,要么是没有严格遵照操作规范。
总之,朱由检乐于看到图穷匕见,而不是隐忍不发。
拿驿站的事情来说,如果总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内阁首辅帮你全平了,再也没有人告状。
可问题依旧存在,还不如像现在这样,驿站存在蝇营狗苟的烂事全抖搂出来,朱由检派李自成照单抓药,全国统一财政拨付,官府增加差旅费报销的项目,所有人都不得免费,实行驿丞的承包责任制,拓宽官方及民间的营业项目,提出针对驿卒的多项鼓励措施,加强驿站在地方上的管辖能力……
这一系列措施的推行可能会遇到障碍,甚至会有反弹,但至少在论证后确定方向是对的,将来产生的影响有可能是深远的。
站在这个角度出发,朱由检需要的内阁首辅不再是“老狐狸”。
如果换成嫉恶如仇的李国普,或者善恶分明的文震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尝试。
换成谁还没下定决心,但朱由检恼怒朝臣对黄立极落井下石的做法。
这是一种特别不好的官场风气,黄立极的儿子涉嫌犯罪,自然有顺天府查处,治罪还是给他清白自有司法程序。
案子还没审完,你们就以此攻击黄立极,明显有些欺负人。
朱由检问吏部尚书王永光,“朕这么说对吗?”
王永光答道:“陛下所言极是,黄阁老的小公子是否犯罪,顺天府还在查证之中,他现在并非罪犯。”
朱由检将那一摞奏疏摔在桌子上,“仔细看,凡是以此攻击黄阁老的,罚俸三月!”
王永光问:“那黄阁老那边?”
“儿子杀人,老子不用担罪。黄阁老提出辞呈,朕正在考虑是否放他走,与他家小公子是否杀人无关。”
太监王承恩从门外走进,“陕西来的军情急报!”
朱由检打开看了,是个好消息。
当他传给诸位大臣看的时候,大家脸色一会白一会红,阴晴不定的。
“陕西巡抚、三边总督洪承畴灭了王左桂的叛军,主要首领两百余人被杀,王左桂本人在押送来京的路上,余者均已安排各地官府接回并严密监控。”
三路叛军少了一路,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但大家却拿不准该表扬,还是该批评。
陕西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并不知道。
但是,王左桂的主要头领怎么可能有两百多人?洪承畴是不是滥杀无辜了?
皇帝一向是爱民如子,一上任就喊出“永不加赋”的口号,面对洪承畴的杀戮,他难道能够忍受。
和那些上奏疏攻击黄立极的人一样,在场的几位大臣同样在揣摩皇帝的心思,到底是该表扬洪承畴呢,还是该批评。
朱由检早已从军报中看出了蹊跷,如果里面写得是真的,那王左桂属于主动投降。
面对来降的敌人,杀人是不应该的,何况一下子杀了二百多。
但是,朱由检没有提不同意见,他只是说道:“洪承畴平叛有功,下令予以嘉奖,并督促他协同各路京营,务必在规定期限内扫平王嘉胤、神一魁两路叛军。”
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朱由检的确爱惜民力,恨不得出台鼓励生育的新政策,那样才能迅速在全世界开枝散叶,让中华民族分布到更为广阔的土地上。
但是,平叛是陕西的第一要务,洪承畴干掉了王左桂,这是不折不扣的功劳。
至于他有没有杀戮过重,暂时不在讨论的范围。
第260章 驿丞被抓
广安门外的驿站,驿丞被当场抓获。他一脑门雾水,这辈子小心翼翼,到底招谁惹谁了,为什么要抓我?
圣旨说住宿、饮食、车马租赁必须收费,为何仍旧大开便利之门?
别的不说了,违抗圣旨,抓你还不应该?
驿丞想哭,天底下这样做的驿丞十之八九,为何单单抓我一个?
不抓你,怎么震慑天下?
李自成是皇帝新任的兵部主事,官衔不高,但是担负着大明朝整个驿站系统的改革。
他已经向皇帝请示过了,抓捕驿丞之后,此处暂时不再增补人员,由李自成亲自担任,驿站的改革从广安门开始。
随行的除了衙役,还有《大明日报》的记者,他们全程参与本次行动,负责宣传报道。
用不了几天,全国的驿丞都会知道,驿站到底是怎么运营的,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
李自成会发布驿站运营及日常管理的具体办法,敦促分布各地的驿站遵照执行,别看他品级不高,但是管理着整个系统几十万人。
就在驿丞行将被押走的时候,有个熟悉的人出现了,锦衣卫指挥佥事刘文炳。
李自成连忙行礼,很意外刘文炳为何在此时、此处出现。
刘文炳拿出一张画像,举在驿丞面前,问道:“认识吗?”
驿丞看了看,摇头,不知道,走吧!
刘文炳喊道:“站住!”
“你认识他!”
驿丞疑问道:“下官不认识,为何要欺瞒刘大人呢?”
“你若是不认识,一定会仔细看几眼。相反,你只是瞄了一眼,然后就不需要看了。只有一种可能,你太熟悉了,看一眼就够了。”
驿丞刚刚被抓,心中还是慌乱的,只是不经意间的细微动作,已经被刘文炳看在眼里。
被识破的驿丞只好承认,“认识!”
“那便说说吧!”
“不说!”
前阵子刘文炳找过他,那时候的驿丞胆小怕事,看起来畏畏缩缩。
怎么时间不长,今天的驿丞变化这么大,虽然处境艰难,却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架势。
驿丞告诉他答案,下官要去做替死鬼了,横竖是个死,干嘛还要怕?
你是锦衣卫头领,可以严刑拷打我,可最终也只是个死。
既然结果相同,随便喽!
刘文炳觉得有意思,像驿丞活得这般小心的人,其实心思很通透,他明白自己的处境,也清楚到底该干什么,又不该干什么。
“驿丞是想让我保住你的命?”
驿丞还是不答话,都是聪明人,何必说的太清楚。
刘文炳抖了抖手里的画像,单单是帮我认出此人,恐怕还救不了你。
驿丞自然是知道的,如果还有其它消息呢,下官保证对大人有用。
刘文炳想了想,与其严刑逼供,不如达成交易。
驿丞这种谨小慎微的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只是犯了一般驿丞都会犯的错误,保他平安,换取破案的线索,刘文炳感觉是值得的。
李自成那边不好看了,今天是抓典型,树立反面榜样,怎么能放了呢?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大唐当元帅 (大唐镇国将军) 番茄vip2021-01-01完结104万字 ·9718人在读穿越大唐,许牧还觉醒了战神系统,原本准备靠着系统去建功立...
-
穿越大明做纨绔 (色即是空) 番茄vip2021-10-31完结25万字 ·未满1000人在读为了救人,大学生叶凡不幸溺亡,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大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