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几人坐下之后,倪元璐看着面前这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他在来之前便已经看过了喻思恂的资料。
“喻大人,请……”
“钦差大人有礼了。”
倪元璐看向喻思恂,略微思索了一下问道:“不知喻大人对于救灾一事可有什么好的办法?本官虽为钦差,但对于浙江各府之事却并不了解,还要仪仗喻大人多多指教。”
“钦差大人客气了,浙江官员谁不知道倪大人的大名,以及皇上对于的信任,否则也不会令你前来查明情况,说明皇上对倪大人非常的信任,这是我等所不能比的。”
“是啊!中堂大人说的极是,谁不知道皇上对于倪大人的信任,让我等羡慕不已!”
……
喻思恂刚刚说完,便有人站了出来附和道,众人也急忙出来点头说是。
“这些就不说了,我们来说说各位所属府衙内真实的旱情以及接下来赈灾所需要的。
有什么需要朝廷去做的?或者有什么好的办法,诸位尽管开口,只要有用,我必向皇上说明你们的功劳。”
倪元璐刚刚说完,便有一人站了起来,看向倪元璐和喻思恂二人道:“既然如此,钦差大人、喻大人那下官就直说了。”
说话的是严州府知府周玉龙,严州府内受灾是五个府中最轻的,只有一半,再加上他西部靠近徽州府,徽州方面的商人早在第一时间将粮食卖到了严州。
倪元璐见他站了起来,点了点头,喻思恂看着周玉龙,也点了点头。
周玉龙见此,急忙说道:“钦差大人,我严州府共有近五万户,近二十万人受灾。如果按照现在的粮价赈灾,可能需要一百二十万的赈灾银才能挺过今年。”
周玉龙说完,一脸正色的看着倪元璐,倪元璐点了点头,并未说话。
但他的心中却突然愤怒了起来,这个周玉龙是不是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懂,二十万人,上百万的赈灾银,他还真敢伸手。
据他了解,严州应该有二十万人受灾,依现在京城的粮价,一百二十万足以购买六十万石之多,一石是一百二十斤,足够一个人吃上二三个月。
倪元璐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让几人依次报出了自己所需的东西。
果然,这几人就如同商议好了一般,给倪元璐报出了一个大价钱。
倪元璐笑了,他瞅了一眼喻思恂,又看了看几人问道:“喻大人,不知你可听说过陛下此前制定的一石米粟价格?”
喻思恂点了点头道:“圣上之言,老臣岂敢忘却,圣上言,凡大明各省,米粟、粮的价格不得超过一点五银每石,否则以重罪论处。”
“好,既然喻大人说了出来,那本官也就不绕弯子了,几位知府大人的要求我会一字不差的禀报圣上,同时禀报的还有各府的粮价,希望几位知府大人能够让皇上满意。”
倪元璐面带笑容的看向几人说道,只是语中的冷意却让几人打了个寒颤。
周玉龙见此不妙,急忙站了出来解释道:“钦差大人,各省粟米来到我浙江之后,均已涨价,我等身为臣子也没有办法。
如果不许他们涨价,他们就不会想着将粮食运进来,没有粮食,百姓们就会饿死,我等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周玉龙说完,另外几人也急忙站了出来,解释了起来。
第801章 明争暗斗
几人脸露难色,都纷纷向倪元璐诉起苦来,只有一旁的喻思恂老神在在,虽是在认真听着,但是却一言不发,仿佛这件事与他无关一般。
“皇上派我来赈灾,我自然要对皇上有交代,如果我办不好,皇上必然会生气,会严惩我。
你们那?如果逼迫粮商减价,粮商必然不肯,粮商见赚不到钱,必然不会再将粮食送往个各受灾府,粮商不送,受灾府就没有粮食吃,灾民就要饿死,皇上也治你们的罪。
这样看来,无论如何,你们都不好做啊!
要么得罪朝廷和我,要么得罪粮商、百姓,看起来你们夹在中间有些不好做官。”倪元璐徐徐所来,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是啊!钦差大人所言极是,我等实在是不好做。一边是皇上的旨意,一边是五府的几十万受灾百姓,我等身在中间,有苦说不出啊!”周玉龙脸色发苦的说道。
“既然你们夹在中间不好做官,那我就奏明皇上,让皇上免去你们的苦楚,重新派遣能够办好这件事的官员,你们看如何那?”倪元璐话锋一转,突然间冷冰冰的说道。
几人没想到倪元璐说变脸就变脸,暗道跟在皇上身边就是不一样,听说皇上也是说变就变,这代表皇上的钦差大人竟然也是如此。
几人顿时尴尬在了这里,不知道该怎么说,良久,周玉龙干笑着道:“钦差大人说笑了。”
啪……倪元璐直接将手中的茶杯砸了下来,刷的一下站了起来,怒气冲冲的斥责道:“说笑,本官代表皇上来浙江赈灾,岂敢拿几十万灾民的性命和皇上的威严说笑。”
几人一听,顿时脸色变得难看起来,楞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都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钦差大人道歉。”
“是是是……几人这才反应过来,忙拱手说道:“钦差大人,是我等唐突了,万望钦差大人恕罪、恕罪。”
倪元璐这才又坐了下来,一旁的周玉龙急忙将茶杯送上,倪元璐不动声色的接了过来。
倪元璐抿了一口茶水,随即说道:“喻大人,这件事你怎么看?”
倪元璐直接将话题扔给了一旁不吭声的喻思恂,目光却看也没有看他。
喻思恂连思索也没有思索的说道:“老夫愚见,既然钦差问了,那便开口了,如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钦差大人指点。
老夫以为,对于五府受灾的几十万百姓,朝廷应当及时拨发救灾银以及救灾粮,只要朝廷的救灾粮一到,有了朝廷的粮价做支撑,其余粮商的粮价自然平稳下来,到时候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
“喻大人不愧为朝廷重臣,果然是老成谋国,倪某自愧不如。”
“倪大人客气了,倪大人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啊!”
“既然如此,我立即奏明皇上,先从南直隶几府中调拨一批粮食南下,平抑粮价,几位以为如何?”倪元璐将目光看向几名知府问道。
几人忙点了点头道:“一切听从钦差大人安排。”
“既然你们同意了,那我还有一点要说明,如果朝廷的救灾粮到了,到时候再出现什么问题,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浙江虽大,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们。”倪元璐看向几人,一脸严肃的警告道。
“是,钦差大人放心,下官等记住了。”
“几人想必还有事,倪某就不留你们了。赈灾的事情过后,倪某定会设宴邀请几位。”
见倪元璐开始撵人了,几人也都站了起来,客气道:“倪大人留步,我等告辞了。”
“几位慢走……”
这时一旁的喻思恂也站了起来,拿起一旁的拐杖说道:“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叨扰钦差大人了,告辞了,钦差大人留步。”
“喻大人客气了,我来送你。”
倪元璐说着,伸手扶住了喻思恂,二人一起向府外走去,喻思恂对于倪元璐伸手扶他,虽然嘴上说着拒绝,但动作声却接受了倪元璐的动作。
二人一路走来,步履缓慢,仿佛都在认真的看着脚下的道路,谁也不吭声。
就在这时,倪元璐突然问道:“不知喻大人可听说京城最近发生的事情了?”
“老夫略有耳闻……”
“皇上这次斩首了二百多名六部官员,真是大快人心,说明皇上对于官员贪墨腐败一事非常重视。
本官记得,其中甚至有十几名已经是六十多岁高龄,本应辞官养老的年龄,却也被皇上给斩首了,你说,他们都这么大了,还如此贪墨,这又是何苦那?”
倪元璐一边赞赏崇祯的行动,一边像是在叹息这些年老被斩首的官员,其意更像是在提醒喻思恂,你今年也已经六十三岁了,可千万别栽在这个上面。
喻思恂多么老狐狸的人,自然一下就听出了倪元璐话中的意思,但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缓缓说道:“是啊!六十多岁还在报国,实在是精神可嘉。只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有违圣人教化,结果自然也怪不得别人。”
喻思恂的话四两拨千斤,让倪元璐的攻击瞬间化为无形,倪元璐也没有再说什么。
“倪大人如此年轻便做到了户部尚书,想老夫在你这么大的年龄,不过是一府知府,要不是蒙天之恩,恐怕这一辈子也就是个知府。
甚至不如京城内的一些底层官员,在皇城脚下,天子身旁,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言,便能青云直上,老夫苦读圣人之言,却是说不得这些。”
语罢!二人已到达府门,喻思恂摆了摆手再次道:“老夫就告辞了,倪大人留步。”说完转身上轿。
看着喻思恂的轿子渐渐走远,倪元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刚刚喻思恂暗讽他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辈,他自然是听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