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郑大人对这些人非常重视,多次吩咐了说要亲自过来看,你就小心点吧!”
“是,我知道了。”
衙役不敢再多说什么,委屈的点了点头。
第799章 大清查结束
二人刚刚结束谈话,便听见沙沙的脚步声传来,急忙转过身来,朝外面看去。
这一看,衙役顿时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一脸的庆幸之色,一身官服的郑三俊竟然亲自过来了。
同其尚书不同的是,郑三俊喜欢经常在刑部走动,因此刑部上下对于郑三俊也是比较熟悉,都知道郑三俊做人严谨做事严厉,都对他很是畏惧。
“参见大人……”
“嗯”郑三俊点了点头,便跟随前人带着他向里面走去。
“大人,此次皇上钦点的罪犯一共一百三十八人,已经从锦衣卫押解进来,全部关押在此。”
郑三俊转过头来,目光严肃的说道:“七天之后,这些钦犯都要在菜市口斩首,记住,为了以防万一,没有我的允许,不准任何人见到他们。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你绝逃脱不了干系。”
“是,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严守于此,绝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嗯,这里就交给你了!”
郑三俊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刑部大牢。
工部官场发生的事情,很快便惊动了六部,也向六部席卷而去。
五月九日,在所有人都未反应过来之前,崇祯决心彻查彻查六部,下旨由锦衣卫、都察院负责,全面彻查。
崇祯一声令下,整个朝廷如同地震了一般,震的六部官员瑟瑟发抖。
面对工部一百多名待斩官员的下场,六部中的其他五部官员,心中有鬼者,一个个被吓的脸色发白、六神无主。
锦衣卫率先查办的则是兵部衙门,三天之后,兵部衙门内被查出克扣地方军军饷、克扣后勤粮草,贪腐者一共八十五人,虽然比工部少了许多,但也几乎在空了兵部。
工部和兵部一下抓了近二百多人,让朝廷各衙门中几乎空了将近一半,此举让军机处内的几人大叫吃不消,毕竟底层官员的减少,让他们的工作量大增。
于是,王洽几人开始向崇祯诉苦,崇祯对此也是明白,六部在这样抓下去,万一被自己抓空了,那朝廷六部可就运转不下去,到时候整个大明都要瘫痪了。
想到这样,他急令吏部从全国各地抽调官员回京任职,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从皇家学院派往各地实习的官员,有些没到期便被调任回京。
眼看着皇上和军机处都着急了,其他四部官员本以为崇祯会暂时停止对他们的查办,但没想到日子刚刚停下三天,便又开始了。
五月十四日上午,工部一百三十八人被押送至菜市口,大清早京城内人便早早起床,聚集在菜市口以及大街的两侧,整个街道上人头涌动,菜市口更是人山人海。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看砍头的场面,虽然皇上继位以来,大批量的砍头已经不是第一次,但也已经好几年没有这么多犯人一起了,官员们则是翘首以盼,希望能有所变局。
时间到了,一个个犯人从刑部大牢被提了出来,他们被带上枷锁铁链,被压上囚车,缓缓向菜市口赶去。
“冤枉啊!冤枉啊!”
……
冤枉声此起披伏,但却没有什么人同情他们,百姓们将剩菜烂叶臭鸡蛋纷纷扔了上去,以表示对贪污官员的痛恨。
主持监斩的是刑部尚书郑三俊本人,至于其他的朝廷官员,则并没有什么人到场。
朝堂之上,对这次的行动反对的人比赞同的人要多,因此许多人不忍看到这一幕,崇祯也并没有强迫他们,毕竟这些人也只是杀鸡儆猴的鸡。
军机处内,气氛有些凝重,军机大臣四人都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言不发,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就算是再有意见,又能说什么呢!
反倒是都察院内,欢声笑语不断,各大御史、言官大骂着这群贪官,也为崇祯对贪官如此严厉的惩罚手段而感到赞叹。
紫禁城内,崇祯则面无表情,对于今天这些钦犯斩首的事情,是他昨天亲手勾决的,今天的他也忘不了昨天一个个勾决时的情形。
一旁的张猴儿、周绎二人静静的站在一侧,垂头沉思,一言不发。
“皇上,兵部抓到的钦犯,臣审问完毕之后,也已经交由了刑部处置,这是他们的供词,请皇上阅览。”周绎说完,站出来,将手中的一摞供词递了上去。
崇祯点了点头,打开供词略微扫了一下,便交给了一旁的王承恩。
“兵部、工部的事情,你二人做的不错。”
“谢皇上夸奖……”
“下面就是其余四部,朕也不想再给他们拖延的机会了,明天开始,南镇抚司张猴儿负责查礼部和吏部,北镇抚司周绎负责查户部和刑部,该怎么查你们也都清楚,不要有什么顾忌,该抓的要抓,该杀的也要杀。”崇祯眼神冷冰冰的看着二人吩咐道。
二人精神一震,忙垂头道:“是,臣等遵命。”
菜市场之上,人头涌当,郑三俊等人坐在上面,眼神凌厉,一个个钦犯被送到了砍头台上,因为人数较多,需要分几批砍头才行。
“大人,午时三刻到了。”
“斩……”
令牌落地,近十名刀斧手饮了一口酒水,一口喷上刀斧之上,随后用力狠狠朝钦犯砍了下去,瞬间,十多颗人头落地,台上沾满了血迹。
一批接着一批,一下斩了几次,才将所有人都人头落地,钦犯被斩完之后,郑三俊等人随即离开,一些家属开始冲上断头台大哭起来。
看热闹的百姓们,愣愣的看着这一幕。此时此刻,他们不知道是该欢呼还是同情。
一百多颗人头落地,更加让六部官员战战兢兢,特别是身在刑部的兵部钦犯,传言,里面的钦犯被吓的瘫了好几人,有几人当夜直接大小便失禁。
本以为崇祯会消停了许多,谁知刚刚砍头之后的第二天,锦衣卫开始大规模出动,人们都在猜测这次奔向的是四部的哪一部,却没想到这次锦衣卫直接入住了四部之中。
四部之中一片狼藉,锦衣卫将四部的账单、人员名册等全部调走,开始进行查处。
第800章 倪元璐
锦衣卫的调查虽然清查了许多贪官,但也使得朝廷一时间处于了停滞的状态,底层官员整日惶惶不可终日,无心办公,致使国事停滞。
虽然有各地官员不断的被调任回京填补空白,以及皇家学院和科举举人的被不断任用,但这些中,许多并没有什么经验,还是使得朝廷处事效率小了许多。
六部尚书中的四部以及军机处大臣,都不断的上书祈求崇祯取消这次的清查行动,但却遭到了崇祯的驳斥,
这场清查一直持续到了七月份才结束,历时了两个月,京城内的官吏在这场清查活动中,有近一半的人被抓近牢狱。
不过崇祯也只斩杀了工部、兵部的官吏,对于其他四部被抓的官员,崇祯则按罪处置,对于一些罪不至死的官员,选择了罢官了事。
七月初,崇祯也意识到了这场清查活动应该结束了,随即下令由监察局进驻六部各衙门中,锦衣卫全部退出,不准在插手此事。
此举得到了朝廷许多人的欢呼,这两个月来,锦衣卫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风采,肆意的抓捕京城内的官员,京城内是人人自危。
同时,崇祯之所以停止了这次的行动,还有一点,那就是陕西、甘肃几地的灾情彻底爆发,同时浙江也遭遇了旱灾,浙江内的百姓人数要远远多于陕甘两地,也让抗击旱灾的困难程度增添了许多。
随后,崇祯急令从福建、江南、湖广几省调拨粮草向浙江救灾,随后又令户部尚书倪元璐亲自前往浙江操办此事。
只是,倪元璐到达浙江之后,发现浙江之内粮食并不短缺,但粮价却非常之高。
原因就是,周围几省的粮食早已经托运到了浙江,但各大粮商囤积居高,令受灾的百姓根本买不起粮食,且朝廷有明文,不允许私自买卖田地,这就让许多百姓更加难熬。
受到旱灾波及的一共涉及到浙江五府,分别是嘉兴府、湖州府、严州府、杭州府和绍兴府,五府竟连续二个月滴雨未下,致使土地干裂,农作物旱死。
浙江巡抚喻思恂的及时上奏,使得浙江虽然遭遇旱灾,但不过是初级阶段,百姓们家中的米粟尚够一段时间食用。
喻思恂今已是六十三岁高龄,在浙江巡抚任上五年时间,五年内变现也还算是不错,浙江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变故。
倪元璐出京之后第一站便是杭州城,杭州作为大明有名的省府,这还是倪元璐第一次来到。
对于各府之中粮商蓄意挑起高价,致使百姓买不起粟米,这让倪元璐很气愤,在钦差府邸与喻思恂以及受灾五府的知府展开了讨论。
喻思恂虽是重庆荣昌人士,但久居杭州,与当地士绅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也非常受到当地士绅的赞赏。
对于当地士绅所做的事情,喻思恂并不了解,年老的他对于这些事情已经是力不从心,至于其他五府知府,一个个对于各地粮商所做的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