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皇上,兵部尚书王洽和辽东参将刘光在宫门外,请求入宫觐见。”
正在批阅奏折的崇祯,突然有人走了进来,对崇祯说道,崇祯一听,当即将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将笔放在了桌子上。
“让他们进来吧!”
“是……”
二人一路上来不及欣赏紫禁城的风光,刚一进攻,便风风火火的向干清宫赶了过去。
一走进干清宫,王洽便擦了擦头上的汗,不停喘着粗气,刘光虽然身着一身甲胄,但是却并没有感觉到累。
“臣王洽、臣刘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一进屋,便看到崇祯在看着二人,于是当即冲着崇祯施礼道。
“起来吧!”
“谢皇上……”
“刘光”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满身甲胄的刘光,平静的开口喊道。
“臣在……”
“你私自回京,本是死罪,朕念及你屡立战功,免你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具体什么惩罚,朕先压下了,等事情结束之后,朕再做处罚。有什么事你说吧?朕听听。”崇祯脸色认真的对刘光说道。
“谢皇上启禀皇上,臣要为山海关总兵马世龙马大人鸣冤,事情并不向汪庆百王大人以及袁崇焕袁大人所说的那样,而是另有隐情。
……就是这样的,还请皇上明鉴。”刘光说完,一脸凝重的看着崇祯。
崇祯听的也是满脸阴沉,他将目光看向王洽,声音低沉的说道:“王爱卿,这件事你怎么看?”
王洽本来脸上满是喜悦,但是看到崇祯如此阴沉的脸色,当即将笑容压了下去,只是心里依然是兴奋不已。
“皇上,臣以为此事刘将军为亲身经历者,所言必定不假,臣请皇上下旨重新彻查此事。”王洽当即脸色严肃的对崇祯说道。
“还查,还查什么?来人,将朝中四品以上的大员,立即宣召入宫,务必不能有一个人缺席。”崇祯脸色阴沉的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
“是皇上……”
王承恩说着当即走了出去,看皇上的脸色,他就知道这件事不能拖,不然皇上非抓一个人出气不可。
这样想着,宫里大量的传旨太监被派了出去,整个京城的大街上乱糟糟的。到处都是去往各官员府邸传旨的人。
在内阁和六部值班的官员也就算了,很多官员还在家中午休,都被从床上给叫了起来。
内阁首辅温体仁和周延儒几人,看到传旨的人如此着急,当即还以为出了什么战事,当即朝向宫里走去。
只有了不到半个时辰,整个京城的四品以上的大员,便被聚集在了午门外,整个午门外但是都是人们议论纷纷的声音。
随后王承恩走了过来,脸色急切的带着众人向干清宫走了过去。
众人刚一走进干清宫,便发现崇祯的脸色阴沉,一旁站着刘光和王洽二人,眼睛不由的打量起了二人,向从二人的脸上看出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然而,让他们失望了,无论是王洽还是刘光,此时都是一脸平静,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到来似的。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人赶紧朝崇祯跪下施礼。
崇祯并没有让他们起来,而是将目光看向其中的汪庆百,汪庆百一看崇祯的目光,又看了看一旁的刘光,顿时意识到了不对。
虽然他也不太了解怎么回事,但是皇上的眼神让他意识到了不好。
“汪庆百……”
“启禀皇上,臣在……”
“你可知罪?”崇祯咪着眼睛,死死的盯住了汪庆百。
“还请皇上明示,臣不知道哪里有罪!”
汪庆百此时的话,正是他心中所想的,虽然他感觉到了不对,但是他却不知道崇祯说的是什么,而且他也不想直接认罪,万一皇上说的是别的事那。
“啪”的一声,崇祯将马世龙以及曹变蛟等人的书信甩了出来。
“你给我看仔细了,朕一开始还以为这些书信是假的,选择相信你,没想到你,竟然与袁崇焕狼狈为奸,竟然糊弄朕。你、你……”崇祯手指着汪庆百,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汪庆百一听,当即脸色都白了,汗水瞬间从额头上流了下来,当即趴在地上对崇祯说道:“皇上,臣冤枉啊!臣冤枉啊!还请皇上明查。”
汪庆百知道此时坚决不能承认,一旦承认与袁崇焕的勾结,自己就是死路一条了。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还不知悔改?来人,将汪庆百打入天牢,着刑部、大理寺审问、定罪。”崇祯失望的看着汪庆百。
“皇上,臣冤枉啊!臣冤枉啊!”
在汪庆百的一片呼喊声中,汪庆百被紫禁城的护卫给拖了出去。
这时,身在干清宫的众大臣才反应了过来,一个个不由得低下头思索了起来。
温体仁此时更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只是,他的脸色同汪庆百的一样,苍白无力,汗水从下巴处不断地滴了下来。
温党的成员此时也意识到了不妙,纷纷将目光看向温体仁的方向,而周延儒等人也反应了过来,不由的扫了扫温体仁。
一些官员开始打量皇上,想着是不是这时候弹劾温体仁一把,这可是打击温党的好机会。
就在这时,崇祯站了起来,看向跪在地下的众多官员,不由得冷笑道:“这就是朕的好大臣,朕相信他,可他那?蒙蔽朝廷,蒙蔽朕,实在是可恶,可恶至极。”
“皇上息怒,臣等知罪。”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第266章 温体仁的认罪以及崇祯的赦免
最后,崇祯还是将怒火压制了下来,冲众人摆了摆手,想要让众人先回去。
就在这时,李标冲一旁的杨鹤做了个手势,杨鹤瞬间明白了李标的意思,当即开口了。
“启禀皇上,臣顺天府尹杨鹤有事请奏。”
“说吧!”崇祯头也没抬的说道。
“启禀皇上,臣今天在抓捕造谣者的时候,抓到了一个人,此人自称是辽东总督袁崇焕的门人,前来京城送信。
臣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了几封信,还请皇上呈阅。”杨鹤说着将几封书信拿了出来,举过头顶。
王承恩先是看了看崇祯,发现他并没有什么意见,便将书信接了过来,交给了崇祯。
一旁的温体仁听到杨鹤的话之后,顿时心里一突,心里明白,到自己了,一时间头低的更狠了。
崇祯打开书信看了起来,看过书信的崇祯脸上并没有任何的愤怒,反而变得平静了起来。
“你们都下去吧!”崇祯语气淡淡的说道。
“是皇上,臣等告退。”
对于书信的内容,满朝文武只有杨鹤和李标二人知道,其他人对于书信内容虽然很是怀疑,但是毕竟皇上没说什么,也不敢妄加猜测。
还有一些人虽然想接机弹劾温体仁,但是他们今天并没有任何准备,而且也不是朝议,所以一时间并没有说话。
不说话并不代表此事就这样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很有可能是大量的对于温党的攻击,只是众人还没有想到最合适的方式。
面前这几封信,对于内容深知的李标,此时更不可能出口,他一出口在崇祯和百官心里的印象就会变,所以他脸色一直是非常平静。
这时杨鹤忍不住了,当即冲着崇祯说道:“皇上,这……”
“退下。”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是,臣告退。”
众人纷纷向紫禁城外走去,一路上众人不由得议论纷纷,一些本来有意向温党靠近的人,不由得主动与温体仁离的远了起来。
温党的主要成员,此时一个个的脸色都是非常凝重,对于这件事虽然他们不太清楚,但是出了这种事,他们是跑不掉的。
至于,温体仁此时则是低头不语,一直沉默,连自己手下的一些官员都没有打招呼,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中计了。
但是,温体仁却想不通,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
也许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初的书信被人给掉了报,然而证人全部被崇祯给斩了。
“轰隆……”
一阵雷声在北京的天空上响了起来,众人不由得被吓了一跳,赶紧朝天空看了过去,只见本来晴朗的天气,一瞬间变得乌云密布。
在场的官员,感觉到了暴雨的来临,不由得加快了回家的脚步。温体仁依然是不紧不慢的向午门外走去。
这时,礼部左侍郎闵洪学和吏部左侍郎唐济新跑到了温体仁的身边,拉住温体仁的袖子慌忙说道:“阁老,快走吧!一会暴雨就来了。”
温体仁则只是抬起头,对他轻轻说了一声。
“你们先走吧!”
“阁老……”二人连忙劝道。
然而,温体仁便不再理会二人,而是继续向前走去,二人无奈只得先走一步。
当温体仁走到午门的时候,天空突然间“哗啦啦”下起了暴雨,此时的百官只剩下了温体仁一人还在。
“阁老,等雨停了再走吧!里面请。”这时负责守卫午门的护卫,看到温体仁,当即笑着邀请道。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