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一夜无话,第二天当崇祯得知刺客的事之后,勃然大怒。
朝会之上,崇祯一脸愤怒的大骂百官,当即便要治罪顺天府尹,但是正当崇祯想要治罪顺天府尹的时候,发现顺天府尹刚被拿掉。
现在吏部正在审核顺天府尹的合适人选,然后交由内阁和崇祯审核。这让崇祯一时间哑口无言了起来。
最后,崇祯在朝会上直接拍板,让刚刚再次入京的就任官职的杨鹤,破格晋升顺天府尹,虽然众臣心里都有些不满,但是毕竟京师出了这种事,皇上生气很正常,他们也不敢说些什么。
任命完之后,崇祯又当场罢免了锦衣卫指挥使黄德、英国公张之极、周绎三人的官职,让他们革职留任,着锦衣卫立即查办此事,务必将刺客给找出来。
随后,崇祯便下令退朝,气冲冲的离开了金銮殿,给文武百官整的一愣一愣的。
“皇上有旨,着英国公张之极、东厂周绎,锦衣卫指挥使黄德入宫觐见。”
随着崇祯的一声令下,三人便打扮了一下,随后向紫禁城赶了过去。
此时的张之极,脸色有些难看,昨天他更是一夜未眠,想了整整一夜,今天总算是想通了,为了自己儿子,自己就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
黄德来到午门外,看到周绎和张之极,脸上没有一丝变化,也没有冲二人打招呼,就这样一人站在一边。
张之极心事重重,一脸凝重自然是没有心情与二人客气。反观周绎,此时却是非常兴奋,但是表面却是非常平静,只是掩盖不住的是那快要笑出花的眉头。
但是,让周绎不解的是,那一个纸条到底是谁给自己写的,而那些刺客又是谁派来的,难道是皇上,周绎心中这样想着。
但是他却不怎么愿意去相信,在他认为以皇上的权利,想杀魏三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而且皇上此时表现还是如此的愤怒。
对于Bryver谢先生的批评,如同醍醐灌顶,旁线已经结束,会继续主线,同时也向你们保证,以后会很少出现这种事,标题以后也会注意,抱歉、抱歉
第259章 张世泽就任京营
相比较周绎和张之极二人复杂的心情,一旁的黄德确是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这些事他是从头到尾都很清楚,知道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也不愿意去参合。
至于皇上让他革职留任,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就在三人心思各异的时候,王承恩一人朝午门走了过来。
“三位大人,里面请吧!皇上在里面等你们那。”
“王公公请……”
于是,在王承恩的带领下,四人一起向干清宫走了过去。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人走进干清宫之后,发现崇祯正在脸色严肃6的看着自己等人,连忙跪下施礼。
崇祯看着三人,并没有立即让他们起来,而是从上面站了起来,向三人的位置走了过去。
“说吧!怎么回事?”崇祯看了看三人低下的脑袋,轻声说道。
三人都没有说话,心里虽然有千万句话,但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尤其是张之极,虽然已经做了千遍向崇祯请辞的准备,但是却依然说不出口。
就在这时,崇祯指着跪在地下的张之极说道:“你先说吧!朕听听。”说完崇祯一甩手,直接向上面走了过去,坐了下来。
张之极一听,正在胡思乱想的他,脸上顿时汗如雨下,他有些颤抖的说道:“皇上,臣、臣……臣想向皇上请辞,臣年老体衰,实在是无力再掌训京营将士,还请皇上准许臣归家养老。”
说完之后,张之极大出了一口气,仿佛有千斤重担放了下来。
崇祯一听,则邹了邹眉头不悦的说道:“朕让你说这了吗?朕让你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是皇上,只是这事臣也不太清楚。”
张之极说完之后,看了看旁边的周绎一眼,随后再次低下了头,此时的他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害怕,他已经不明白皇上的意图了。
“有多少说多少,一个字也不要漏。”崇祯再次说道,只是这次的话中有一丝不耐烦的语气。
“是、是,臣昨日在家歇息,突然东厂周大人就带领厂卫将英国公府围了起来。然后……最后,臣赶到的时候,刺客已经跑了,魏大人也死了。”向自己说完狠狠出了口气。
听过崇祯这时用手指了指周绎,闭上眼说道:“你说。”
此时的周绎早已经在心中将说话的过滤了数十遍,所以一听到崇祯的命令,便赶紧对崇祯说道:“是皇上,臣也是听到朝廷重犯宋德裕在英国公的府邸,所以才带人去查的。
可是英国公不仅不配合,还将我们赶了出来,后来魏大人一听,便亲自出马了,但是没想到……”
周绎说到刺客的时候,还专门扫了张之极一眼,让张之极整个人都感觉不好了。
“刺客东厂知不知道是谁派来的?”崇祯声音轻轻的问道。
“不知道,目前还在查。”
“锦衣卫那?”
崇祯刚一发话,已经许久没有说话的黄德,便急忙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锦衣卫正在追查,要不了多久就会抓到人,还请皇上放心。”
闭上眼的崇祯这时点了点头,然后微微说道:“你先下去吧!这件事朕给你三天时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三天之后,抓到人,则官复原职并且有赏。抓不到人,你这指挥使也可以下来了,换个有能力的人上。”
“是皇上,臣告退。”
黄德说完,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慢慢的向身后退了出去。
当黄德我就干清宫,此时的干清宫只有崇祯、王承恩以及周绎、张之极四人。
崇祯这时将目光看向还在低下头的周绎和张之极,嘴里认真的说道:“西厂从今以后由周绎担任厂都,另外免除张之极京营以及五军都护府的职务,着张世泽就任五军都护府右都督,另外负责整个京营将士的操练。”
“谢皇上,臣等领旨谢恩。”两人一听崇祯的旨意,连忙异口同声的说道。
此时低下头的周绎,满脸笑容,他终于得到自己想要的了,要不是此刻是在干清宫,恐怕他都要大笑不止了。
随后,他又将余光扫向一旁的张之极,仇恨的怒火射向了张之极。
此时,他才算是拥有和英国公府对抗的权利,虽然他的实力依然不大,但是以后就说不定了。
张之极此时可谓说是哭笑不得,不过还好的是自己儿子掌管了京营,也算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至于自己,还是去做一个富家翁吧!
崇祯叫二人都没有反对,便摆了摆手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是皇上,臣等领命。”
两人离开干清宫之后,便直接分开了,此时的周绎显得是那么意气风发,而张之极却显得更加苍老了起来。
张之极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必定前途无量。
随后,张世泽便接替了自己父亲的位置,成为了京营的实际控制人,在崇祯的安排下,整个京营开始进行脱胎换骨。
宋裕德,这个西宁侯府的最后血脉,在周绎的策划下,宋裕德于不久后被抓捕,然后定谋反罪,斩首示众。
周绎之所以刚刚杀宋裕德,也是为了报复英国公府,所以才给了英国公府一个下马威,而张世泽自然是忍不了侮辱,便想要去手刃周绎,最后被张之极劝了下来。
但就此之后,东厂周绎和京营张世泽的斗争便开始了,两人都是不肯退让,相互对峙。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大明进入了七月份,北京城变的更热了,大地被烤焦了,护城河里的水都干涸了,百年难遇的四十多度的天气,却在北京城频繁的发生,导致了京城大量的乞丐、流民大量的死亡。
崇祯也再次感受到了小冰河时代的恐怖,夏天热死人、冬天冻死人,不再是一句空话,大街上被晒死的人,不能超过一天,否则整个大街都是恶臭无比。
让崇祯担忧的是庄稼的收成,不知南方各省的天气怎么样?
崇祯暗暗想到,毕竟,北方如此酷暑的情况下,很难说丰收。
崇祯只要北方的百姓能够保持自己的生活就行了,至于纳税什么的,他现在北方各省免税的圣旨都准备好了。
反而是南方,如今的大明说到底是南方各省在支撑,如果南方各省出现了问题,到时候大乱必定又会再起。
大乱一起,对于朝廷的压力就会倍增,北方的鞑子必定会趁此时机,以求东山再起。
同时,面对京城如此的情况,崇祯亦是有些无奈,因为这些流民和乞丐在现阶段是很难消除的,而且他也没有很多银子去投入到这件事中。
于是,崇祯亲自从内府里拿出了五万量银子,命令顺天府府尹杨鹤在北京城外,建设大量的庇荫所,在里面准备大量的凉茶、凉粥。
同时,崇祯下发旨意,朝廷七品以上大员,必须每家门口都要设有庇荫所,里面必须要有凉茶和凉粥。
此举虽然大大缓解了死亡的人数,但是崇祯明白,虽然顺天府府尹杨鹤每天报告的人数很少,但是死亡的人数却绝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