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明帝国 (爱历史的小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历史的小蜗牛
- 入库:04.13
皇太极暗道,也许可以从硕托的身上寻找突破点,但是他与代善毕竟是父子,虽然父子之间有太多矛盾,但是让他去弑父,无异于难如登天。
想到这里,皇太极不由得陷入的沉思。皇太极虽然急切,但是他也明白,这件事必须循序渐进,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于是皇太极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向后面走去。
正当皇太极向后宫走去的时候,这时迎面而来了两位美女,一名长相普通,但是看起来特别文静淑雅。
另一位也是打扮活泼、长相甜美的女孩,两人正是海兰珠与大玉儿,此时看到皇太极走了过来,两人赶紧向皇太极施礼。
“臣妾参见大汗……”
“免礼……”
“谢大汗……”
面对两位美女,皇太极的选择让人无法相信,他直接走到长相普通的海兰珠面前,轻轻的搂住了海兰珠。
海兰珠更是躺在皇太极的怀里,两眼柔情的看着眼前的这个自己深爱的男子。
一旁年轻又漂亮的大玉儿,看着眼前的一面,不由的有些想哭,虽然是自己的姐姐,但是大玉儿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嫉恨之心。
她不明白,自己无论长相还是才华、年龄,自己都是要远远的超过自己的姐姐海兰珠,为什么大汗却唯独宠她一人?
心里的不满,让她不由得想起年轻的多尔衮,那个见到自己会脸红的多尔衮,一时间不由得有些发呆了起来。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终于皇太极看向一旁的大玉儿,感觉到了不对,连忙走过去用手臂挽住了大玉儿,将发呆的大玉儿同样挽去怀中。
崇祯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夜晚的紫禁城,依然是那般的炎热,一具具尸体趁着黑夜从北京城推了出去,在城北的乱葬岗被点燃了起来。
顺天府的衙役隐藏在周围,看着被燃烧的尸体,防止有人闹事,远处不由得传来了家属的哭啼声,所有人不由得为之悲切。
然而,京城百官和崇祯却丝毫不为所动,崇祯坐在干清宫的椅子上,看着汪庆百到来的折子,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崇祯明白,这一份小小的折子,将引爆京城的各个火药桶,不过火药桶炸了会炸到谁?所有人都不知道。
“王承恩……”
“奴婢在……”
“着内阁三位大臣,即刻入宫觐见。”
“是皇上……”
随着崇祯一声令下,黑夜中,三位阁老被从家里叫了出来,他们表面平静的看着宫里的传旨太监,心里确是有些茫然。
三人站在午门外,同别人不用的是,周延儒和温体仁虽然各有所争,但是却都是老狐狸,出招招招致人死地,但是表面确是不动声色。
“温阁老……”
“周大人……”
周延儒脸上笑着对温体仁说道:“敢问温阁老,不知皇上这么晚了让我们进宫,是不是有什么战事爆发了?”
“这个老夫也不知道,不过想必也是什么大事?”温体仁同样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
两人对视一眼,互相的试探就此结束,一旁的李标听到二人的话之后,同样也笑了笑。
随后宫门被打开,三人跟随着太监向干清宫走去,一路上三人都没有再说话。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看到崇祯之后,当即便施礼道。
“平身。来人,给三位爱卿赐座。”
“谢皇上……”
三人坐罢之后,将目光看向上位的崇祯。
“这么晚了叫三位爱卿过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一是朕想通三位爱卿聊聊,而则是辽东汪庆百的折子已经到了,所以让三位爱卿看看,辽东的事情接下来怎么安排才好?
王承恩”
崇祯笑着说完之后,冲着旁边的王承恩喊了一声,王承恩示意,当即将折子递给了三人。
“是……”三人站起来同时说道。
然后,温体仁身为首辅,自然是第一个接过折子,对于折子的内容,温体仁自然是非常有把握的,他的书信已经告诉了汪庆百,一定要实话实说,所以此时他对于折子的内容,自然是非常的相信。
当然了,温体仁对于折子的内容也是非常感兴趣,他想看看袁崇焕之前给自己的书信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
怀着期待的心情,温体仁打开了折子,折子的内容倒是让温体仁眼睛一亮,因为这折子的内容,和袁崇焕给自己送的书信,内容大致相同。
如此的相同,自然也让温体仁心中有些疑惑,不过出去对汪庆百的相信,温体仁认为自己不过是老毛病又犯了。
想清楚之后,温体仁将折子交给一旁的李标,李标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子,然后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不动声色的交给一旁的周延儒,周延儒也是一脸平静的看了起来,直到三人看完之后,折子从新回到了崇祯的桌子上。
看过折子之后,三人不由得低下头陷入的沉思,其实也是在等待崇祯的发问,这种事情,他们也是不甚了解,他们不是御史,所以也不想轻易发言。
“三位爱卿以为如今的辽东该怎么安排?袁崇焕和马世龙两人,谁留谁走?亦或者是该定谁的罪?”崇祯看着三人,直接认真的开口问道。
三人知道,涉及到辽东事情的安排,必须要谨慎为主。
温体仁这时扫了扫二人一眼,率先站了起来,对崇祯说道:“启禀皇上,如果以汪大人所奏的问题,臣以为辽东总督袁崇焕袁大人功大于过,所以臣以为当调离马世龙,继续由袁总督坐镇辽东。”
崇祯听过之后,点了点头,随后笑着对另外二人说道:“今天的议论,只是我们在此讨论,所以二位爱卿不必有什么障碍,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说错了,朕也不会怪罪。
不过具体的安排,还要等朝议之后,商议出具体的方案,再行决定。”
“是皇上,臣遵旨。”
“启禀皇上,臣以为如果按照汪大人所报,再加上有温大人亲自负责此事,这封折子的内容可以说是十有八九。
所以臣以为当调离马世龙,由袁总督继续镇守辽东,不过具体的还要看皇上的决定。”
这是周延儒站起来说的,周延儒直接将此事全部揽到了温体仁的身上,虽然他不知道此时的真假,但是这不由得让他想起前两天的密信和联名折子。
这封密信,是何如宠交给自己的,但是自己问他具体是谁传来的,何如宠只说不清楚,这让周延儒不由得怀疑这是何如宠自己写的。
不过种种疑点又表明不像是何如宠写的,密信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却让周延儒相信了,温体仁实在庇护袁崇焕,只此一项,就让周延儒兴奋不已,其他的并不重要。
联名折子,也是辽东将领吴三桂以及曹变蛟等人的联名折子,本来他们准备直接呈阅崇祯的,但是曹变蛟虽然有直接面见崇祯的权利,但是却没有直接呈奏的权利,随后直接转呈到了兵部。
折子来到兵部之后,王洽恰好看到了折子,扫了一遍上面的内容之后,王洽怕被人发现,直接让人送到了宫里。
也就是说,这封联名折子,目前只有王洽和崇祯两人知道上面的内容,为了拉拢周延儒,王洽便将内容告诉了周延儒,所以周延儒自然是对汪庆百的折子非常怀疑。
想到这里之后,周延儒继续抬头看向崇祯,但是并没有说话,有些话说多了,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一旁的李标则打了个迷糊,直接对温体仁和周延儒的意见表示同意,后边的话,自然是一些老生常谈,无论是崇祯还是二人都没有什么兴趣。
……
一番商议之后,崇祯感觉天色差不多了,便冲三人说道:“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停朝一日,后天早朝再议此事。”
“是皇上,臣等告退。”
三人便向后面退去,出了午门之后,三人便各奔东西。
“皇上,该歇息了。”
崇祯站在干清宫门口,看着三人消失的身影,不由得有些发愣。
这时一旁的王承恩,慢慢的走了过来,提醒崇祯该歇息了。
“王承恩,你说这三人谁最聪明?”崇祯转过头来,笑着对王承恩问道。
“奴婢也不知道,不过三位大人身为内阁大臣,自然是都比奴婢聪明。”王承恩当即对崇祯回答道。
“内阁大臣就一定比平常人聪明吗?”崇祯再次转过头来,好奇的对王承恩问道。
“这个……奴婢也不知道。”
“朕困了!”
崇祯面对笑容的进入了梦境,他明白这一夜只有他能睡得安稳,至于满朝文武,恐怕都会彻夜不眠。
然而,崇祯的猜测成空了,无论是周延儒还是温体仁,回到府邸之后,并没有召集自己的党羽,反而是直接陷入了睡眠。
对于他们来说,明天不用停朝一天,也就等于有些事情不用这么急。
虽然他们非常希望今夜便将计划商定下来,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他们还是懂得,一到过去激动,让敌人察觉了就不好了。
所以,二人仿佛无事一般,京城很快便平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