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宁宫,皇后接驾,见天子满面怒容,以为是朝堂上与大臣意见相左,关切地道:“陛下,那些大臣们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万岁不必动怒。臣妾记得父皇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兼听则明,要陛下戒急用忍,陛下切莫忘记。”
石方真与王皇后感情甚好,听到皇后的劝说,苦笑道:“皇后,今次朕倒不是为了朝堂之事生气,朕是为了江安义。此人着实可恼,枉费朕对他的一片栽培之心。”
“江安义,莫非是陛下亲点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他不是前往仁州清仗田亩了吗?怎么会忤逆了陛下?”
石方真也不隐瞒,把江安义将义兄和弟弟投在安阳王府卫当兵的事说了一遍,王皇后暗自皱眉,心道:这个江状元好不晓事,安阳王是陛下的心结,你将义兄和弟弟投靠安阳王世子,这不是自外于天子吗?可惜堂兄对此人极为赏识。
王皇后是申国公王克明叔父之女,也就是王克明的堂妹,想起少年时的堂兄何等风流倜傥,就如这少年般行事随意,才会在边关受苦多年。王皇后多了一句嘴道:“此人不过是农家出身,少年得志不识官场利害,怕是读书读迂了,陛下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且观其行再做定论。”
不待天子回话,王皇后转了话题,道:“陛下,臣妾新绣了一幅梅花,这就拿给陛下看看。”
石方真看着皇后聘袅的背景,若有所思。
------------
第九十七章 撒饵钓鱼
月,骄阳如火,刮过的风都带着烦躁,空气只要有一点火星都能点燃着。
从月开始,江安义跟在刘玉善身边,往来于州府和清仗使衙门之间,看惯了假笑冷脸,听惯了冷嘲热讽,江安义有重回当年被逼债时的感受,只不过这一次逼迫自己的是官场大大小小的官吏。
重重地将手中的典籍摔在桌上,江安义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喘粗气。余知节从公案的文牍中抬起头看了他一眼,问道:“今天又是谁给咱们的江状元气受了?”
“我去找余司户查看这几年各县的田亩税赋情况,一会儿就没有了人影,说是别驾大人叫去有事了。留了一个史官在旁边伺候,让他取典籍,不是装聋作哑就是推三阻四,最后干脆借尿遁没了人影。我倒想自己去翻看,可是一屋子的典籍,也不知从何查起,气得我真想把屋子给他点着了。”江安义冲着余师大倒苦水。
余知节哈哈大笑,提着茶壶走过来,替江安义斟上一杯茶,道:“你从冯山长那拿来的茉莉花茶真不错,提神醒脑,喝杯茶消消火气。你如果真的把屋子点着了,这伙人恐怕要拍手欢庆了。”
听到余师的劝慰,江安义有些不好意思,惭愧地道:“余师,安义让你失望了。”
余知节摇摇头,搬过把椅子坐在旁边,道:“是为师太急了,忘记了安义你今年才十岁。为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乡间苦读,而你已经名满天下的状元,你的成就在大郑朝已是前无古人了。安义,你不必自责,该反醒的是为师。”
站起身,余知节拍拍江安义的肩头,笑道:“范夫子的《云水潭话》中载了尔父的《定风波》,为师甚爱之,抄录在书房挂于中堂,时常吟诵。为师以为此词不光是飘逸豁达,同样有面对风雨措折时的沉着从容,安义,你我师徒共勉之。”
其他名清仗副使陆续到来,衙门热闹起来。年轻人做事有热情,有干劲,月底之前,仁州六十二个县十年间的田亩税赋情况被整理成册,接下来就到到县里去按册检查督促清理了。
“要求自查的公文已经在七月初由清仗衙门和府衙联合发到各县了,从各县报上来的数据看大都只涉皮毛。”余知节指着桌边一堆各县报上来的清查公文道:“仁州稻谷一年两熟,马上是九月,你们要下到各县实际查看田产情况,确定各县所报的田地等级是否属实,田亩数是否有误。还有就是,到底哪些田是士绅所有,哪些是挂在他们名下,这是重中之重。你们中有六人是仁州人氏,对当地的情况熟悉,明面上的督查工作就由你们出面去办。安义、明普、子隐,元凯你们四人乔装打扮,暗中查访,一定要做出成效,天子在等我们的好消息。”
当下分工,六人各督查十个县,余知节在安阳府揽总,邻近的两个县也归他。暗查的四人没有具体规定,走到哪算哪。
江安义骑着木炭出了安阳府,整个仁州他都不熟,不过石头住在林阳县的平岭村,自己答应石头去接他,不妨先去林阳县吧。林阳县毅勇伯府,不知那位二公子还在不在府中。
石头听到院外马嘶,欣喜地奔了出来,牵住木炭的缰绳,高兴地叫道:“公子,你来接我了。”石头一家人听到响动,也都笑着迎了出来。
跳下马,江安义见石头家修缮了一下,增加了七间茅屋,看样子日子有了改善。一家人簇拥着恩人进屋,女人们前去准备饭菜,石头娘听说恩公要在这住上一晚,拿出箱底珍藏的新被单铺床。爷爷陪着江安义在正屋说话,石头爹是个憨厚的汉子,光会咧着嘴笑,眼光中满是感激。
江安义心中有事,唠了几句闲话后,向石头爷爷问道:“老人家,实不相瞒,我此次一来是为了接石头,二来想问问你们县里田地的情况。朝庭重查田亩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屋内一静,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到爷爷身上。爷爷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清查田亩的事县里派人到处都说了,听说县衙门口也贴了告示。”
石头爹插嘴道:“我也听孙里正说了,说是朝庭要重新划分田地等级,要大家多交税了,咱家新买了二十亩中田,上次衙门来人硬把十亩划成上田,这不是不给老百姓活路吗。”
江安义一皱眉,朝庭的本意到了地方上被曲解了,只要是新政出来,这些贪官污吏总能变着法子谋利,这清仗田亩还刚开始,林阳县就利用重新划等来做手脚了,该征的田税不征,普通百姓的负担倒加重了。
爷爷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一甲子的岁月让他看到更多的东西,他听孙子说过,江公子中了状元,这次到仁州来就是为了清田,江公子想知道的东西不是这些。爷爷叹道:“江公子,你是我家的贵人,对你我没有什么隐瞒的,林阳县的田地有三成都挂在毅勇伯的名下,我们这平岭村就有一半人是这样。你要清查田亩,绕不过毅勇伯府。”
毅勇伯府,江安义顿觉头痛。经过一次较量,江安义深深地明白自己和毅勇伯之间的差距,龙卫尚不敢轻动,何况自己一个小小的清仗副使,有一比,鸡蛋与石头。
山村的夜晚很清凉,已经三更天了,心法早已习练过了,江安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到毅勇伯府就难以入睡。索性披衣推门而出,天空蔚蓝,满天星斗闪烁不定。
“江公子,还没睡啊。”
院中枣树下,爷爷坐在竹椅上,一点红光,正在抽着旱烟。
“睡不着。”江安义走过去,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抬头看着满天的星斗发呆。
鼻尖淡淡的烟草味,带着辣意,江安义打了个喷嚏。
“老汉是个乡下人,小时候常随我爹到河边钓鱼,小鱼好钓,偶尔遇到大鱼,那可得花功夫,得溜上半个时辰才能把鱼钓上来。江公子,你要钓鱼的话,可要耐得住性子。天不早了,老汉去睡了,明天还要下地干活呢。”爷爷磕尽烟灰,站起身回了屋。
毅勇伯府家大业大,光家仆就多达三百多人。家中除了管家外,不有四个大管事,张新雷是府中专管田地的大管事。今天一早,他就听手下人禀报说平岭村有户人家想把自家的五十亩地挂在毅勇伯府名下。
五十亩地,张管事在心中盘算了一下,眼看收成在即,自己至少能得到半两银子的好处,小数大算,张管事每年从农户交主家的差价里能捞到上百两银子的好处。
这等小事自然不会劳动张管事的大驾,张新雷吩咐手下人去拿地契,带着田主到县衙办过户手续,当然同时也要写一份协议,注明田地的真实归属。下午,石头爹回来了,带着过户的田契和那份暗里的协议。
江安义要的就是这份暗里的协议,上面写着:立契人宋槐根,愿将平岭村南田地一块,东起白岩坪,西至绿水桥,南与陈平青家地相接,北与大道相连。商议情愿挂至毅勇伯府名下,每年交租厘。田地仍属宋家所有,恐后无凭立契为证存照。”官府的地契却是注明卖与杨家,大红的官印下还有几个见证人的名字,当然都是县里户房小吏写的。
江安义收好地契和协议,对石头一家道:“此处你们不可再留,你们迅速前往德州我家中,我娘会安置好你们的。”说着,江安义将写好的信交给石头爷爷,又从身上取出三百两银票,“这些钱给你们,此次多亏了你们全家帮忙,江某感激不尽”。
事情紧急,石头爷爷也没有推辞,家中的瓶瓶罐罐都不要了,带着些值钱的东西暗地里动了身,没有惊动左右的邻居,石头一家除了石头,其他人都悄无声音地搭乘马车赶往德州新齐平山镇。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