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张辽等人便在沟壑间偷偷潜行了数里,藉着两军正面鏖战的机会,接近到了汉军的侧翼。
张辽背靠在沟壑的边缘,仔细倾听着己方轻骑的又一次突进。
待到骑兵们又一次败退回来,他对旁边的曹洪说道:“半刻。确定了,就是半刻。”
曹洪颔首,沉声道:“十支弩矢,最快在百息之内射出,但每次更换弩矢的时间,需要半刻。这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很多,显然汉军的连弩又换了新型号,不是原先当场装填入木制卡槽的结构。”
“子廉将军觉得,半刻时间,够么?”
“当然不够。”曹洪默然半晌,又道:“但也够了。”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半刻(中)
不够,但又够了。
这话听起来让人迷糊,但张辽并没有流露出疑惑的神态。他觉得曹洪还有话要说,于是就安静地等着。
他们所处的沟壑并不很宽,而且处在一个恰好避开汉军视线的折角。上千骑兵站在里面,人头碰着马头,人腿碰着马腿,摩肩接踵,密密麻麻占满了空间。因为人马很多,人和马呵出的股股热气慢慢升腾,在寒风中凝结成淡淡的白雾,被风一吹,慢慢飘散。
有几匹过于活泼的战马甩着尾巴,结果甩到了边上战马的身上。边上的战马被惊动了,四蹄腾踏,将要嘶鸣。骑士们连忙竭力安抚,掏出特意留着的精饲料,一点点喂给战马。
除了人和马之间有言语,人和人之间完全是静默的。
在场的将士都是曹洪和张辽的亲近精锐,过去的许多年里,都得到主将的优厚奉养,所得金银财物远过他人。其中半数以上的将士,此番还得皇帝赐予虎贲郎的职位,得以庇荫家族、子嗣。
如此厚待,是为了什么?自然是要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候效死。
就是现在了。
这些老卒的作战经验极度丰富,知道临战前保持体力的重要性,没有人乱动,也很少人说话。有些人觉得站得累了,就盘膝坐在地面,任凭战马俯下首,亲昵地舔一舔他们的带着咸味的头巾或者面庞。
沟壑的前方有寒风吹来,呜呜地掠过他们的铠甲与兜鍪,风很猛烈,偶尔吹得甲叶移动,发出一点点的轻响。而风声中又带来了金戈铁马之声,那是展开袭扰的骑兵再度涌向前方。
将士们的神情瞬间变得肃穆起来。
这是展开奔射袭扰的第八队骑兵了。前四队没有折损,第五六七队都遭受了惨痛的死伤。但这些将士们的牺牲,使得张辽和曹洪得以确定了汉军弩矢的诸多数据。
第八队骑兵也逃不过惨烈结局,他们的作用,是吸引住汉军将领的注意力,并用他们的性命制造出的一个间隙,也就是连弩安装弩矢的半刻时间。
这个间隙,将会是张辽和曹洪的机会所在。
“文远请看。”曹洪站直了身体,把兜鍪带上,又拔出腰间的短刀,在沟壑边缘的硬实土层上写划:“姜维所部两千五百人左右,弩手的情形如此,这是已经确定的。后阵向宠所部也是两千五百人左右,阵型一如姜维所部,故而弩手的情形大致也是一般。”
张辽颔首:“没错。”
“彼军两营人马,在平原上设前后两叠之阵,显然是在诱使我们突击其侧翼,而将两阵之间的数百步距离,当做了两个方向弓弩攒射的杀场。”
张辽继续颔首。
两个人为了隐蔽起见,都没有冒头去探看敌军情形。但他们的作战经验实在太丰富了,只用耳朵听取厮杀和鼓号调动之响,便能精确估算出敌军的状态,绝不虞差错。
曹洪继续以短刀比划。他手上用的力气很大,刀尖所过之处,坚硬的土石簌簌落下。
“既如此,一会儿出击,索性便由我部先行。我打算兵分两路,右翼负责牵制姜维,我亲领左翼突击向宠所部。我部都是铁甲重骑,吃得连弩三五箭,等闲也无妨碍,必能迫得向宠所部连弩十矢射尽……接着文远所部继之蹈阵,横向切入向宠所部,让他们陷入混乱。最后,就得看子文的动作够不够快了。”
“……好。”
曹洪收刀入鞘。再看看自己涂划的方案,轻笑了两声。
“初平元年时,我随孟德起兵讨董。后来三十年,随军转战四方,平兖州、破吕布、败袁绍、征刘表、镇关中,身逢厮杀不下百次,亲手格杀敌人不下数百。文远可知道,哪一次最危险?”
张辽摇了摇头。
“便是初平元年讨董那一回!那一次,我军在荥阳兵败于徐荣之手,孟德连战马都丢了,而徐荣所部紧追不舍。我让出自己骑乘的好马给孟德,孟德还扭捏作态,我便对他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让他赶紧上马逃亡。”曹洪说到这里,重重叹了口气:“现在,孟德已经死了,而敌人如有神助。这天下局面败坏如此,我曹洪能有什么办法?”
“那诸葛亮毕竟是个书生,纵有治军之能,却不可能凭空生出应变之才。”张辽徐徐道:“我们要做的,便是把局势导向乱战,以图乱中求胜,乱中求活。”
岂止眼前这一仗,便是天下大势,曹魏方面所求的也只是一个乱字。所有人都相信,只要突袭长安,斩杀刘备和他的身边文武群臣,就能使得刘备政权分崩离析。刘备下属的诸多地方势力各自纷起,天下再度陷入混乱,己方便能在乱局中重新找到崛起的可能。
可问题在于,眼前这支敌军,分明是区区书生领兵,却连续抵住了多方袭扰,始终不乱。而他们的连弩如此可怕……如果坐视他们继续发挥,己方的军心先要乱了!
这才迫得曹彰提前遣出重将、猛将,投入更大的力量,以图一逞。
“是啊……乱中求胜,乱中求活。”听得张辽这般说,曹洪吭哧吭哧地干笑了几声。
曹洪也是久经沙场的果断武人,可这会儿却显得有些啰嗦,总想再说些什么。可没等他再度开口,耳边又传来了熟悉的弩机扣下、弓弦弹动之响。
张辽默然起身,把头盔戴上了。厚重的盔缘都挡不住那可怕的声响不断贯入耳膜。
汉军连弩是一人便可使用的利器,规格并不巨大。若是单独一把,铜制弩机拨动的咔嚓声和弓弦的嗡嗡响声都很轻微。但上千吧连弩同时发射,弩机反复扳动,就汇成了最可怕的索命之声。而索命之声,又立即被箭矢破空声和曹军将士们惨呼声压过。
十矢俱发,只需百息。
曹洪以极度矫健的姿势跃身上马,厉声高喊道:“我部将士,随我向前!”
无数骑士轰然上马,瞬间提速,如同滚烫到沸腾的铁流涌入开阔平原。
这场铁骑突击的角度和方位,是特地选择过的,与此前轻骑袭扰的几处皆不相同,几乎绕到了汉军两个叠阵的侧后方。
铁骑出现的时间的位置,无疑出乎汉军的意料之外。骑士们尚在两百余步开外,汉军阵中就有长弓所发箭矢和腰引弩的弩矢零星飞出。
这种零散的箭矢贯入身披甲胄的骑兵队列,就像是用箭矢去射击滚滚江潮大浪那样,几乎全无作用。偶有骑士面门中箭落地,身边的同伴也不停马,直接就从他的身躯上踏过去。
铁骑一往无前。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半刻(下)
曹洪这样的亲贵大将,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极高,影响力更是巨大。初平年间,曹公兵败于汴水,部众离散。曹洪尽起家兵千余人,又联络了与曹洪友善的扬州刺史陈温,募集得庐江上甲二千,再往丹杨复得数千人,遂使曹公声势稍振。
除了曹洪以外,当时自领部兵来支援的,只有曹仁和乐进,这两人所部都不过千人罢了。也就是说,曹洪一人的部下,就占了曹公全军半数以上。靠了这支军队,曹公才能够破于都、眭固、匈奴于夫罗等,凭借军功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
此后曹公的势力不断扩张,曹洪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早在十数年前,他就已经统兵数万,先后出任诸多要职,更曾担任都护将军,监察全军。以他的身份,无论到了哪里,职在坐镇、指挥一方军务,原不必领数千骑兵,在战场上效死搏杀。
可此时此刻,曹洪却亲自率军冲杀在前。这固然是出于曹丕调集全军精锐,毕其功于一役的期盼,也实在是因为曹魏内部的重重问题,不得不尔。
当年曹丕领着关中曹军数万折返,随即又压服曹彰,统合了原本驻在宛城的曹军,并陆续收拢从襄阳、樊城一带退回的败兵数万。如果不考虑惨痛失败对士气的打击,这依旧是天下少有的强大重兵集团。
曹丕遂领此军鼓行而返许都、邺城,又不计代价地让出政治、经济上的利益,终于在惊涛骇浪之中稳住了局面,进而即位称帝。
局面虽然暂时稳住,却难长久维持。分出的利益能够暂时赢得诸多实力人物的支持,事后却再难有收服人心的可能。原本被曹操牢牢压制的无数国蠹蟊贼,一旦尝到了好处,顿时化作欲壑难填的怪物。体现在曹丕眼中,便是朝堂之上固然众正衮衮,其实吏治败坏,政令总是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