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可等头狼得到了确定,整合了狼群后就会和大明这头猛虎对上,抢夺起肉食来。
所以他率先做出了反应,在双方还没有翻脸前,借口要为阿剌知院请功,给他摆了一场鸿门宴。
宴会中同样出现了“项庄舞剑”的戏码,
东宫六率成了头牌,被拉出来演示了一番军训。
火铳并发,长弓齐射,以及方瑛“随口”透露出的此时大明军备情况,让阿剌知院的脸色阴沉不定。
等他回去以后,想着也先,想着自己,还有他那个才成年不久的幼子,最后还是派人入关,请求皇帝册封。
“给他,都给他!”
景泰帝搓着手,高兴的上了头,“区区一个蒙古大汗的位子,朕给的起!”
“赶紧的让翰林院起草诏书,礼部那边准备好宝册,送去关外!”
吩咐完这一些,景泰帝还对着朱见济感慨道,“真是没想到,对着那些人,为父竟然有这么开怀的时候。”
想两年前也先悍然自称大元皇帝,还假惺惺的送了良马和金玉过来,请求大明把蒙元时期的皇帝礼器交换过去,让他称帝更加体面,把景泰帝和群臣气得鼻子都快歪了。
最后大明方面死活都不肯承认也先的皇帝称号,只是回信称其为大汗,并且拒绝了也先送来的礼物。
没想到时隔两年,自己再与蒙古首领通信,这心态就掉了个头。
“青哥儿,跟为父去内阁那边看看,想来六部都到了,让他们晓得你我父子的厉害!”
景泰帝拉着儿子,乘坐御辇去了内阁会议处。
“方瑛不愧是当世名将,为父听说宋诚表现的也不错,这两人都该好好封赏!”
“至于其他将士,依照青哥儿之前的提议,得给他们发钱。这笔钱国库拿不出来,就从内帑里拿,总不能让将士们打仗卖命,连个铜板都见不着”
景泰帝一向是照顾儿子脸面的。
如果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要给将士发工资却囊中羞涩,那好爸爸必须给他顶上,不能让儿子落一个“言而无信”的污名。
于是,
今天仍然是小太子享受着如山父爱的一天。
“没想到也先死的那么容易!”
内阁中,接到消息也急匆匆赶到文渊阁的朝廷重臣们摸着胡子感叹道。
那个家伙领导着瓦剌给大明带来了多大的伤痛?
现在大明只是出征了一次,他就死了?
于谦仍然觉得有些迷幻,仿佛自己活在梦里。
但面前堆满了的战报偏偏又告诉他,也先真的挂了,被本应该保护他的侍卫一刀割喉。
真的太戏剧性了!
第一百零六章 :战后处理
“战果如何?”
于谦哼哼两声,把众人从梦中惊醒。
高谷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翻开一份战报读了起来,“带回牛羊两万头,良马两千三百匹,斩首一千六百余人”
这其中有不少是也先的遗产,还有被阿剌知院卖掉的队友的。
方瑛和李秉根本就不客气,能拿多少拿多少,在大军压境,联合阿剌知院包住瓦剌部队后,直接开始了无双割草模式,把人除掉后,接收了其他的财产。
特别是后者,之前要他把攒了好几年的物资掏出去打仗的时候,成天不见个好脸色。
现在成群的牛羊被驱赶着入关,李秉直接笑得年轻了好几岁。
“此外,还有太上皇当年在瓦剌所娶的妻子”
念到这一段时,高谷的声音低了下去。
于谦和王文这种耿直人物一齐皱眉,有些难堪。
毕竟前任老板被俘虏后给人当倒插门的事,放在随便一个大臣身上都觉得不好意思。
“那女子是也先的妹妹,阿剌知院自述,本应将之一起处死的,可是对方自陈身份,身边还有一个五岁幼童”
高谷越说越小声,最后也沉默了。
原来太上皇在瓦剌还有野生的孩子?
怎么回来后没听他提过啊?
如果阿剌知院偷偷帮大明处理了,那是绝对的好事,但他把人摆到了眼前,面对有可能是太上皇骨血的小孩子,让内阁成员都感觉颇为棘手。
更别说现在太上皇都囚禁凤阳了,
这个孩子能有什么好下场?
“先等陛下过来再说吧,讲讲其他的!”陈循开口缓和气氛,自己伸手拿了一份报表过来。
然后一看他自己更吓到不顾风度,打了一个嗝出来。
“阿剌知院说他杀死也先后,从其手里拿回来传国玉玺,并且有意将之送还大明”
憋气说完这要命的一段,陈循又忍不住继续打嗝。
这次的战果,
好像有些强的离谱了。
被蒙元带走的传国玉玺,其实一直都是大明心里的一根刺。
当年为了追回这个宝贝,太祖皇帝连打下来的地盘都没来得及收拾,命人一路狂奔,抓捕北逃的元顺帝。
可惜后面终究是晚了一步,玉玺没有重回大明的怀抱,而是保留在了“北元”手里。
现在,从也先手里抢来玉玺的阿剌知院说
要把这宝贝送回来?
“怎么了?”
“今日遇到了如此好事,为何大家都面色沉重?”
景泰帝带着朱见济一入,见到的不是阁臣笑成一朵花的老脸,而是他们的面无表情。
他轻快的步伐都跟着变稳重了。
“陛下”
于谦拱手,将最新的那一份情报告诉了皇帝太子。
陈循在一边抬袖捂脸,还是憋不住嗝。
他很尴尬的退去一边,不在旁边破坏气氛。
“臣等担忧,阿剌知院如此行事,必然有其他原因。”
“若是他以此为威胁,臣等不知如何是好。”
传国玉玺的重要性实在太大了。
虽然因为宋朝自己没有传国玉玺,所以使其在百年多的时间里一直鼓吹“在德不在险”之类的酸话,可人一直口嫌体直,基本每一位宋帝登基后,都会给自己定制一枚玉玺充场面。
而且太上皇的子嗣也是大明皇统,岂能任其流落塞外?
要知道,景泰帝“礼送”太上皇去凤阳一事,至今还有一些顽固派不肯低头,仍然在私底下说人坏话。
也就是景泰帝不计较罢了。
“皇侄一事,让阿剌知院连同其母一起送回吧,总不能让世人再说天家闲话。”
接侄子回来和接大哥的意义不是同一等级的,于是在这件事上,景泰帝只是微微沉吟,便做出了决断。
“至于玉玺”
景泰帝低头看了看儿子。
他其实很想要的。
毕竟这能让他跟土木帝的差距拉的更远,还有一点,便是传国玉玺在手,能让朱见济以后掌权,更有大义去统治其他地方。
景泰帝上次在家宴上喝酒放飞了自己,但还没到喝断片的地步,酒醒后还是记得自己说了什么话。
他对那个庞大的“九州”印象深刻,并且对自己儿子去统治它很有信心。
宝贝儿子这么好,难道不值得用个玉玺来衬托一下?
“青哥儿,你怎么看?”
“儿子觉得不妥!”朱见济对好爸爸说道,“传国玉玺事关重大,哪里能凭阿剌知院一张嘴就印证?”
“不论真假,蒙古都有可能借机勒索大明。依儿子看来,在此事上,我们不能过于关注”
有时候你表现出“超想要”的渴望来,就很容易给别人下手的机会。
更何况朱见济什么见识?
他根本不会为了拿到传国玉玺,而牺牲大明的利益!
“不错,臣读史书,关于玉玺的下落本就言论不一,谁都无法断定草原上的那枚真假如何太子所言甚是!”
于谦等着朱见济表明立场,立刻跟上。
他是个很务实的人,玉玺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若是主动送回,那自然无有不可。
但若是给了蒙古敲诈勒索的机会,那就不必谈了!
此前没有表态,那是考虑到玉玺对皇帝的诱惑。
太祖都有些忍不住,何况喜爱收藏的景泰帝。
他作为臣子,是不能在皇帝面前直言“不能要玉玺”这种话的,起码在景泰帝为了个名头做傻事前,不能说。
好在太子位同副君,更有皇帝信重,他开了金口,那就相当于景泰帝表露了意向。
“臣等也是如此!”
只能说,大宋一代先后跟辽、金互称亲戚的行为很严重的挑战了传统儒家的“正统观念”。
再有从秦至今,常有假玉玺事件发生,已然引发了“狼来了”效应,让大明清醒的士大夫们不再过度的看重传国玉玺这玩意了
即便大宋很有可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可做了事喊了话,传到后世总归有影响。
“当真不要?”
景泰帝脸上不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只是朱见济和于谦这一内一外的两大支柱都和景泰帝说了“不行”,前者还拉着好爸爸的袖子对他摆出卖萌姿态,让景泰帝根本狠不下心。
“那那就告诉阿剌知院,若是他有意送回,朕除了给他封蒙古可汗,再给他封个顺义王。若是他提其他的要求,居心不良,便不必封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