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这样的机会大明如果把握不住,那朱见济也白长那么多肉了!
必须出兵!
狠狠的报仇!
就算只是取得一些小的战果,也能大大的鼓舞军队气势。
“可轻启边衅,朝中不免有人反对。”高谷老成持重,出声提醒。
人的劣性根里面有一样就叫做“遗忘”,在日子好过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把受过的苦难扔到脑后,只沉迷在眼前的平和中。
像于谦这种耿直的大臣也不是没提出过向瓦剌主动出击的请求,只是一个受限于大明干巴巴的国库,一个也是因为有人不同意打战。
“和平”来之不易嘛,怎么能够再打起来呢?
万一又输了,还能再把土木帝送出去,让他和瓦剌首领重续旧好?
“大明自五年前的大乱之后,国土沦丧,国威大损。”
“故而瓦剌与大明血仇深刻,不可调和。”
“正如于爱卿当年在殿上喊的那句【敢言南迁者斩】,孤也不怕喊一句‘敢阻北击瓦剌者免’。”
“朕自然是同意的,太子如何,朕便如何!”景泰帝当即表态。
罢免反对派这种吸引火力的事情,好爸爸怎么能让儿子一个人承担呢?
“臣,必不辱命!”于谦拱手,郑重做答。
于是出击瓦剌的事就这样定下了,时间暂时定在明年开春之后。
等到那个时候,国库有闲钱,半年里的物资储备也算充沛,足够支撑起大明对草原发动一场战争。
其后朱见济和内阁大臣们又关于商税的事情进行了一些讨论,重点是考虑各种情况,补充起政策的漏洞,同时拉着张凤商量收税以后该怎么分钱。
大明朝可不止兵部一个吃钱大户。
军队要打仗,难道其他部门就不用干活,不用发工资吗?
而景泰帝则是完美的发挥了他镇场子的作用,每当有臣子有所质疑的时候,他总是一锤定音,“听太子的”!
这让臣子们更直观的意识到了小太子的吨位不可撼动,以及皇帝的摸鱼越来越严重。
好在太子虽然小,但比他爹有用多了。
于谦在朱见济保证想办法解决军队的财政问题后,也更向着小太子靠拢。
作为一名纯臣,于谦的态度一向是“谁有利于国家,我就支持谁”。
只要朱见济仍旧好好活着,没有造成皇位继承的大动荡,于谦永远都会是景泰帝这一边的坚固基石。
什么太上皇?
就让他永远待在南宫反思算了!
在景泰帝和朱见济做的事越来越多的同时,土木帝和他的支持者注定要被人越来越忽视。
就像被关在家里的张輗和孙继宗一样,
除了在第二天的朝堂上讨论了一下外,之后的几天基本上就没人提起过他们了。
偶尔想起来顶多感叹一句“不知天命”“自作自受”。
政治嗅觉敏锐的人能直观感受到,随着景泰帝一脉的地位不可动摇,金台上的父子俩已经要对旧时代的残党进行清理了。
对着会昌伯这位太上皇的亲舅舅下手,虽然理由喊的让人无法反驳,但巴掌打在太上皇脸上却是实打实的响亮。
好在自己早就看清了局势,选择了正确的队伍。
朝堂上不少官员在私下讨论这件事时相视一笑,对太上皇的未来毫不担忧。
第七十三章 :太子接见了兴安
像彭时这种保守派也因为长期和朱见济接触,也深刻意识到他那聪明的大脑袋的确比太上皇优秀,从而默认了某些事情。
为太上皇发言的人越来越少。
甚至民间一提起正统朝,大多也会露出一个嫌弃的表情,然后熟练的把太上皇拖出来跟他弟弟做对比。
只有孙太后真心以为牺牲了弟弟就保住了儿子,还偷偷联系上兴安,让他安排一下,说自己想去南宫探探监。
兴安哪里敢答应!
如果说先前他还有替太上皇说话的胆子,可在小太子威望日盛,徐永宁当街射杀孙家的人后,他这个胆子就给戳了洞泄气了。
兴安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这一波清洗中,被小太子抓出来自己当初联通南宫,吃里扒外的把柄。
他可没忘记阮伯山这个“后起之秀”!
如果不是因为他,景泰帝也不会对自己生出隔阂,继而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但兴安也必须承认,阮伯山在选对了靠山之后,表现出的能力的确很不错。
起码他把朱见济交代的任务完成的都很好,比如说——在后宫里面安插自己的耳目。
兴安现在已经无法影响宫内的风往哪边吹了。
很多机灵的宫人投靠到了阮伯山旗下,让这条狗也养起了狗。
朱见济深爱着动物保护这项事业,所以只要阮伯山对着自己仍旧是服服帖帖的模样,那狗子要找小宠物,便不值一提。
要把对动物们的爱播撒给全世界嘛!
朱见济恨不得所有人都跑过来给自己当狗。
在这种情况下,兴安已经在考虑退休出宫养老了。
毕竟再拖下去,他跟孙太后的交易迟早曝光,到时候别说抱着自己保存完好入土,期待佛祖让自己下辈子成真男人,直接可以拖出去喂狗了。
所以思虑了几天,兴安决定急流勇退,利用景泰帝的心软,让自己安全的走上退休之路。
在此之前,兴安特意请来了成敬,向这位仍然受到皇帝信任的老同事请教问题,以免一个不小心,搅和了他的大事。
成敬眯着眼睛喝下兴安亲手递过来的美酒,笑得十分内敛。
兴安立马意会,对着成敬表示,只要他提点两句,立刻会有成箱的钱财奉上。
但成敬能被朱见济看在眼里,没让上蹿下跳的阮伯山干倒了兴安后又去干他,岂能是见钱眼开的普通宦官?
比起一般的宦官因为残缺导致的贪财和佞佛,成敬的人品算得上极好了——
因为他是很晚才动的下半身手术,在外面可是成家立业有儿子的!
没有香火问题的困扰,成敬和宫外儿子的相处还挺和谐,自然没有走上扭曲的道路。
所以他拒绝了兴安的表示,只是摇摇头道,“你不该给我送钱,你现在该给上面那一位送钱……”
成敬伸手指着上头,语气深长。
兴安用自己老化的大脑想了想,晓得了成敬说的不是皇帝,而是小太子。
因为景泰帝的底线很高,不是一个很清楚身边太监贪污受贿情况的人。
起码他的确不明白兴安跟在自己身边,利用秉笔太监的权力敛财了多少。
但皇帝不知,不代表太子不知。
“太子近来向民间家产超百两者征收商税,见效还算良好,但三十税一,终究是少了点……”
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在这么点时间里收的税再多,也填不满军队开拔的窟窿。
即便此前抄了孙家和石家,钱袋子也不够充实。
所以太子仍旧缺钱。
由于年猪们通过江渊的情况,知道小太子早就给自己摸过底了,所以不敢当着上门清账的东宫会计和锦衣卫们隐瞒实情,都乖乖的交了税,让朱见济没机会杀一头。
于是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宫廷。
已经有宫人因为偷偷的倒卖宫内物件或者瞒报物资采购情况而被处罚了的。
这些都是小问题。
但很明确的表明了朱见济要杀猪挣钱的态度。
兴安如果还不抓紧时间给太子送钱过来,他就会变成一道大菜。
谁让猪不属于保护动物呢?
朱见济这个动保人士对不同种类的动物也是有两幅面孔的!
兴安恍然大悟,转而就出了一身冷汗。
他是真的老了,
竟然还会天真的以为只要说服了景泰帝就能全身而退,忘记了此时管理内外的,是个“儿皇帝”。
“多些成公公点拨,差点犯了大错!”
兴安已经在谋划退路,于是面对成敬,也把自己放在了下位。
兴安老脸上笑出了朵金丝皇菊,让身为文雅太监的成敬产生了泡茶的冲动。
果然,
年纪大了就该喝茶养身。
——————
“兴大伴这是何意?”
在朱见济难得没有坐羊车,想着利用空余时间锻炼身体的时候,突然就被个老太监拦住了。
兴安当着他的面直接跪下,主动忏悔起了自己的罪孽。
当然,他没有把勾结太上皇和孙太后的事说出来。
简单的诉说一些自己利用职权敛财,在宫外置办了大量财产的问题,兴安痛哭出声,情感充沛,
“老奴身体残缺,自觉下半生无依无靠,便昏了头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近日看着陛下太子为了国事操劳,老奴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正好老奴年纪已大,不知何时就要去伺候列位先帝,便想着弥补过错,为主子们分忧。”
你胡说!
明明好爸爸只有“操”,“劳”的单纯只是自己!
朱见济暗中反驳。
但他之后又生出了无此的可惜。
因为他真的有扒掉兴安这张老皮的想法。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