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所以这对于某些转运货物赚差价的中间商来说,甚至还算占了便宜。
  可江渊仍然不满意。
  因为他家不是做中间商的。
  他们家是做布匹生意的!
  虽然很多地方的布店没有挂上江家的名号,但的确是被江氏家族支持,并且利用族中为官者的免税特权,每年为江家贡献大量财产的。
  现在小太子想对他们家收税,
  还是每个月三十税一,
  这让江渊感到非常不舍。
  就算数目比起收益而言不值一提,可赚来的钱谁想再掏出去?
  所以他仍旧在试图说服景泰帝不要做傻事,“与民争利”是违背祖宗成法的。
  听到某个熟悉的四字成语,内阁里的人包括景泰帝,都对着江渊微微侧目。
  上一次喊出“祖宗成法”的人,叫做杨善。
  现在这位都御史被同僚明里暗里的挤兑,他本人也一改此前的大嘴巴,低调了不少,估计再熬一段时间就要被降职外调了。
  江渊也意识到了不妥,看向了朱见济。
  然后就见小太子对着他笑出了自信,笑出了强大。
  “太子殿下,老臣肺腑之言……”江渊努力的现场编台词,想为自己刚才的话找借口。
  “无妨,孤知道卿家只是一时着急罢了。”
  朱见济不好意思的放下腰带,胖爪子伸到袍子的内袋里,明显又要掏东西。
  “其实孤此前派人统计京城周边商人财产之时,也额外打听了是谁家的铺子。”
  “江爱卿身价不菲,和百姓站在一边,的确是不想让孤与其争利的……”
  这话说的可大了,
  当臣子的不和皇帝站在一边,你屁股是想挂树上了?!
  而且朱见济话里面透露出来的消息,也表明他早就把江渊的底子给摸出来了。
  那么他之前的“慷慨陈词”,不就是小人之言了吗?
  “臣有罪!”
  “请陛下责罚!”
  江渊满头大汗的跪下,自己将头上的乌纱帽摘下,又是一张新面孔。
  其他人不屑的哼了一声。
  景泰帝也冷了脸。
  江渊在内阁一向会说话,所以景泰帝一直都挺喜欢他的,谁知道这种人也会骗自己?
  还是用听起来充满了正义感的话来骗?
  士大夫的口舌功夫果然厉害!
  不过朱见济显然更高一筹。
  能养出来一堆鹦鹉的人又怎么可能不会说话?
  “青哥儿真是聪明,这种东西也能查到。”
  景泰帝感叹道,又夸起了儿子。
  看看这优秀的大脸,这聪明的大脑袋,
  果然只有皇家精品粮才能养出来这样的品种!
  朱见济谦虚的笑道,“儿子也就是派锦衣卫们随手一查,想着人之一生,不过衣食住行几个字,便着重找了些这方面的东西,就凑巧知道原来江侍郎家里是做布匹生意的。”
  江渊惨淡的笑了笑,乌纱还摆在地上。
  他心想小太子也是奇妙,锦衣卫竟然被他派去做这种事了。
  太祖设立这个机构不是为了监察百官的吗?
  但对朱见济来说,派遣底下人打听消息,有卢忠跟仝寅一内一外的配合就差不多了。
  他俩的工作进展也算顺利。
  朱骧还担任指挥使,以他的性格,再考虑到于谦这个额外因素,那明面上的锦衣卫就不能让他们去做一些太过分的事情,干脆放出去巡查兼职捕快和登记处好了。
  而调查这种东西也不算太难。
  正如朱见济此前处理石亨一样,有很多民间都知道的事情,之所以不闻上位者之耳,是因为“不接地气”了,或者上位者装聋作哑罢了。
  景泰帝爱护百姓,但没有主动去倾听底下声音的意识,中间的官僚也会上下蒙骗,利用信息差来为自己谋取好处,反正在地理隔绝和信息不流动的情况下,“天高皇帝远”嘛!
  明末的崇祯也就在上吊之前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遗书上面悲愤的写下了“诸臣误朕”这句话。
  朱见济可不会是他!
  后发优势很清楚告诉他,掌握信息就掌握了大势。
  朱见济也不会成为一个被底下人堵住了耳目,民间怨声载道还以为天下太平的统治者。
  眼下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江渊口口声声说着“不能与民争利”,被朱见济一打断揭穿,就顿时颓废了。
  而这只是一个江渊,自己也只是一个手里还有武力存留的统治者。
  朝堂里面不知道还藏着多少的“江渊”。
  等到历史继续前进,皇帝高高在上却没有了直接控制的队伍,民间话语权被士绅垄断,这群人还会因为真面目被戳穿,慌张的自免乌纱请求皇帝宽恕吗?
  朱见济在心底冷笑出声。
  “诸位卿家也不要觉得孤是爱财之人,户部的问题孤已经给你们看了,还望大家体量一下朝廷难度。”
  “陈卿家说的苦一苦百姓……最底下的百姓已经够苦了,何必再去折腾他们?父皇是天下百姓的君父,孤便是天下百姓的兄长,还是要爱护他们一些的!”
  “我朝此前未禁止官员经商,孤知道朝堂之中有不少人是开了铺子的,只是又当官又做生意,总不能把好东西占完了还不肯为朝廷做点事吧?”
  这大明还是姓朱的!
  朝廷与民争利?
  两头吃的家伙还有脸皮说这种话?!
  荒唐!


第七十二章 :太子想对瓦剌出兵
  听到小太子如此诉说,没有这样负担的于谦愤然而起,慷慨陈词提议道,“请殿下彻查官商勾结以权谋私之徒,抄其家产来充盈国库!”
  ……
  这个就有点过分了,于少保。
  你怎么能把孤的心里话说出来呢!
  “久弊万万不可一刀切,而且父皇和孤都遵守祖宗成法,哪里能违背太祖呢?”
  大不了需要杀年猪的时候再抓人扒皮嘛!
  那样一来对方全家财产都能充公了。
  “征收商税之后,国库的艰难可以暂时缓解,父皇和孤商议后,决定将这笔钱财拿出来,支援辽东,反击瓦剌。”
  “诸位以为如何?”
  “自然是无有不可。”臣子齐声应诺。
  瓦剌人带给大明的痛真的太大了。
  即便是江渊,在被迫同意了朱见济征收商税一事后,听到他是为了对付瓦剌,心里都觉得稍稍安慰了点。
  而对朱见济而言,瓦剌必须征讨,辽东丢失的地盘必须拿回来!
  土木堡一战后,不但大明皇帝被俘虏,朝臣将军损失**,更是让大明在北边的领土大大缩减。
  成了真正的“天子守国门”。
  原本在直隶和辽东之间,还存在着大片领土,方便明朝通过这些地方,加强对东北的统治。
  但此战之后,东北和直隶间的联系只剩下了一个狭窄的“辽西走廊”,并且不断受到瓦剌威胁。
  在瓦剌的威胁之下,大明将军事部署蜷缩回九边重镇,打起了防守反击,统治力量不够之下,自然和辽东进一步分割。
  所以现在的辽东,朱见济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已经崛起了新的统治势力。
  也许还挂着大明的旗子在头上,可踩在黑土地上发号施令的人又有几个是真的大明忠臣?
  朱见济无法忍受这种情况!
  因为后世的历史对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对付那个生存于白山黑水间的野蛮部落,就不应该给他们一丁点的发展机会!
  既然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就应该把那群人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于卿家,你回去之后联络五军都督府,由兵部同其一起核算一下编练边军,主动出击要多少银钱。”
  “孤近来搜集了瓦剌的消息,有预感这两年是大明的好时机。”
  大数据是个好东西。
  朱见济从大量的情报中了解到,在利用土木帝换来了大量资源后,迎来强盛期的瓦剌就开始了内卷。
  太师也先威望高涨,和瓦剌大汗脱脱不花的矛盾也尖锐起来。
  双方的权力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什么表面关系也不维持了,直接开战。
  直到去年,兵败遁入兀良哈的脱脱不花去世,也先便打着重建大元的名号,自称“天圣大可汗”,建元“添元”,并且任命自己的次子阿失帖木儿为新的太师。
  由此瓦剌内部出现了新的矛盾。
  因为也先恢复“大元”国,显然是想加强中央集权的,可草原上部落那么多,谁愿意把权力让出去?
  也先也不是黄金家族的成员啊!
  而且听说也先对于自己的手下也刻薄寡恩,自称大汗之后先给自家人好处,然后才把剩下的留给手下功臣。
  这种一口吃掉大半个蛋糕的行为让也先的势力都出现了内部的分裂。
  外面的部族没有完全臣服,对也先的夺权抵抗激烈,而内部权势也被也先自己砸出了裂痕……
  更重要的是,也先已经老了!
  他老来糊涂,认为连大明皇帝都俘虏过的自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于是自我堕落,企图把自己的血脉,繁衍成新的“黄金家族”。
  他忙着顾家,又要打压不服的势力,有时间还要想办法维持瓦剌和大明的边关贸易,哪有那么多精力消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