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现在吕宋那边找到了铜矿和金矿,产量和质地比起国内来说要好上不少,在国内的宣传口上,基本上让人普遍有了个“海外有金子”的印象。
加上海外蛮夷遍地,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自己带上一批人,再摸上一些武器,完全就可以在那些地方称王称霸。
万一真发现了矿产,一夜暴富绝对不是梦想!
反正朝廷是鼓励人下海的,对于敢去海外冒险的家伙,也不介意支援一点刀兵。
国内已经在加大火器的生产了,以前很多冷兵器就要被取代停用,还不如交给别人,转手又收一笔“军火费”。
对于那些只是出海开拓,根基漂泊的人,本土是不怕他们“造反”的。
难不成他们还能凭空变出来大船,然后带着大炮打回来?
开玩笑!
有了以上种种,乾圣朝的十二年来,主动出海的人并不少。
只要朱见济坚持下去,并且把儿子培养好,大明朝以后是不可能再内卷的。
考虑到这一点,朱见济把目光调回了国内,预备改善一下大明朝的行政体制,保证它能够适应国家以后的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反过来说,上层建筑也是能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的。
除此之外,大明朝的科技也发展飞快。
有了朱见济从“梦中”获得的天书,科技理论是不缺的,缺少的是把理论转化为实际的人才。
而且朱见济并不希望大明朝的科研人员对自己拿出来的那些理论过于依赖,这样并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摸索出具有大明特色的科技道路。
所以他在工科院、农科院设立的前几年,并不急着催人去搞什么实验,也不一股脑的把很多理论都塞到人脑子里,而是慢慢的玩养成,想要把这个思维给人培养出来。
好在等待总是有用的。
朱见济年年往两院里面砸钱,时不时就去那边亲问,虽说面对学院里学子提出的关于理论的疑惑问题,只能笑而不语,但总算是养出来了一朵花苞。
起码对工科院的人来说,做一些大胆的实验,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已经不算“大逆不道”之事的。
谁让皇帝这么支持他们呢?
除了复原一些古代的先进仪器,以及验证皇帝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工科院的想法已经放开了。
早在几年前,他们就计划着弄一个热气球出来,实现人类的上天梦想。
关于飞天,不管在哪里,都可以说是两脚兽的梦幻之一。
特别是在中国古代,有关于上天的神话,数不胜数。
道士穿的衣服,以前被称之为“羽衣”,本意也是希望人能够像鸟一样,长出羽毛飞起来。
现在,随着科技发展和资金充足,工科院的人已经点亮了这个技能。
他们最初是想通过把大量火箭绑在椅子上的方式,利用火药射向地面的推动力,把椅子连带上面坐着的人冲上天,然后让人拿着大风筝飞下来的。
但考虑到皇帝重视人才,不想让工科院的任何一个成员出现事故,他们到底没有舍得自己亲自上场,最后让皇帝担忧。
所以,他们在椅子上绑了一个木头人,期待计划的完美实现。
最后的结果,自然是在火药爆炸的那一刻,见证木头人的四分五裂。
附近的人还受到了波及,被火药伤到了手脚,在床上躺了好一段时间才下来。
计划失败,只能转换思路,想另外的办法。
好在朱见济传授给他们的理论中,有提到“热空气上升”的事,工科院的研究人员由此一拍脑袋,计划做个大号的孔明灯出来,载人上天。
早在去年,工科院就弄了个小热气球出来,带着一头猪成功飞到了半空。
可惜的是,因为气球的封闭性并不完美,出现了漏气现象,以及准备的燃料不够,到了空中,还没等人欢呼完呢,气球就摇摇晃晃的掉落。
伴随着世界上第一头上天的猪的惨叫声,那个热气球泄了气,然后沾到下方的火焰,被烧毁了。
那头猪也幸运的被摔死,朱见济事后听说,那猪摔出来了不少伤口,死得很痛苦。
有感于它对人类科技事业的奉献,朱见济特地赐名“飞猪”,并且阻止工科院的成员含泪吃下两大碗红烧肉的操作,将之厚葬。
前段日子,在工科院给皇帝太子送生日礼物过来的时候,那些人就高兴的告诉朱见济,他们的飞天计划再次成功。
同样五花大绑了一头猪上天,然后随着火焰的熄灭,还有热气球上连着的绳子,平安落地。
事后,工科院的成员到底是实现了含泪吃两大碗红烧肉的想法。
今天没有大风,有利于地上的人通过绳索把控热气球的行动,正是他们在送猪上天后,计划着把人送上天的日子。
为了见证历史的大事件,工科院的研究人员非常热情的恳求皇帝驾临,想要朱见济知道他没有白养活自己。
第358章 :周似面圣
冬末春初的日子,北京城的郊外地方还是有冰雪覆盖的。
不过今天没有风,体感温度倒是比以前舒服了一些。
如果有风的话,那吹在脸上就跟刀割似的,还是难受。
“拉稳点,拉稳点!”
在点火良久,眼看着热气逐渐让上方那用皮革做成的气球充盈膨胀起来,立马有人叫出声。
“压着呢!”
旁边的人回话,转头又让坐在大竹筐子里的那位同伴别紧张,“这球肯定不会漏气,下面绑了三根绳子,框子外面还装了石头”
“你要是想飞高点,就把石头袋子扔下来,我们也松一松绳索。”
“明白!”
已经实验过好几次,并且做了周密计划的工科院人员淡定的点点头,等着大气球带着自己飞上天。
别看他一脸从容,实际上,这人是因为过于紧张,已经放弃表情管理,不知道还做什么好了。
这是热气球实验第一次走出工科院的地盘,展现在世人眼前。
之前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做实验,热气球就算飞起来了,也不敢放的太高,以免又摔下来,真弄出人命。
但是这次,在公共场合要举行一次“高空飞行”,那么大的热气球,绝对会引来不少人目光的。
而且,皇帝还带着皇后太子在附近,
有这么重要的人物旁观,可不能出意外!
“那个球真的鼓起来了!”
王氏看着热气球慢慢的飘向空中,惊讶的捂嘴呼出声。
朱佑栎也是瞪大眼睛努力仰望,扯着他爹的袖子,指着气球下面坠着的竹筐,“我也想上去。”
“这个不行,太危险了。”
朱见济心说自己也想上天,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作为皇帝,他的身体可不止是朱见济一个人的。
万一出了事儿,朱佑栎还这么小,老二朱佑桂连爬都爬不利索,哪能顶得住大明朝这么大的担子?
幼主临朝,问题是不断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所有的政治努力,都跟着当政者一块下去了。
要真人亡政息了,那朱见济岂不是白穿越一趟?
所以就算心里也特想去天上吹风,但朱见济还是拉着妻儿在边上围观。
“放!”
指挥人员一挥手里的旗子,原本压着竹筐不让它被热气球迅速带飞的人便松手走开,竹筐子里的人也解下了几袋石头,减轻重量。
气球带着人慢慢的上了天。
“!”
一向不喜欢用语气词的小太子满脸的羡慕和惊叹,看着气球飘飘荡荡,升到了不可置信的高空。
气球巨大的体型也在到达一定高度后被人注意到了,顿时在城里引起一阵喧哗。
现在正是年初,还有一些过年时分的懒散在,冬天的寒冷也让人缩着手,窝在家里不愿动弹。
但热气球太让人震惊了!
没多久,再怎么懒散的都跑了出来,围在郊区对着天上飞着的东西指指点点。
等看见竹筐里竟然有人,而且那人还展开了个长长的竖条幅后,声音便更加的吵杂了。
“大明江山万代,国泰民安!”
有眼神好的,把那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也有迷信一点的,已经在对着热气球进行祈祷了。
虽说朱见济这些年来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疯狂的夹杂私货,的确培养出来不少敢于质疑权威,并且有进取心的新一代,但总有些思想是难以根除的。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也没能转换过来,仍旧是过去的模样。
比如说一见到用往常思维很难理解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拜一拜。
反正就是念叨两句吉祥话,万一实现了呢?
工科院对此早有准备,立马让人过去解释。
为了验证自己话的真实性,他们还特意在郊区搭了个台子,台子上装了个大号的望远镜,允许人上去观看
当然,这是得收钱,还有时间限制。
谁让做实验也是有要投入的,就算科研人员也得考虑吃饭的问题。
皇帝愿意支持他们,也不代表工科院的人真能坦然接受一切,一直闷头做实验,抬头就要钱。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