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搬砖呢别闹
- 入库:04.13
像商辂这位稀有的三元及第,便挂职了吏部侍郎,每天不是在内阁开会,就是去部门办公的路上。
吏部每天展开的绩效考核,也越来越重视地方工作成果
今年新被提拔入阁的工部尚书徐有贞,就因为治理黄河有功,被皇帝嘉奖了不少。
连德云社都为了歌颂他的功劳,特意编了个剧本,用各种表演方式表现徐尚书在黄河大堤上的英勇姿态。
搞的徐有贞每天都走路带风,见人还要会心一笑,露出猥琐的笑容问对方有没有看最近的火爆戏曲。
没看过就赶紧的去看!
再深入联想一些,景泰五年的进士们,入翰林的还少有展露锋芒的,可去地方上混的,已经风生水起了!
看来,“非翰林不高官”的规矩,要被打破了。
好在这个破规矩本来就没形成多久,打就打了,也没人敢跟皇帝吱一声。
而进士们也没有多少怨言。
他们能通过朱见济的恩科,那思维肯定是灵活的。
当他们得知陈献章之所以被钦定为状元,就是因为写了“经世致用”时,便在心里选好了未来的路。
“这是陛下御笔所书,赠予状元公,还望你去了地方为官,也别忘了做好学问。”
朱见济派遣身边的太监张永在陈献章临行之前送了本册子给他,还带了话。
小册子上面,记录的是朱见济从后世的各种思想流派中复制粘贴来的一些言论,尽量的选了些符合大明时代特征的,不至于太挑战人的三观。
不然某些做学问做到心发狂的家伙,还真有可能被刺激到疯掉。
陈献章感动的接过,然后跪谢皇恩。
旁边同行的人羡慕的看着他,也想有皇帝如此疼爱。
随后,进士们各奔东西,只等日后考成合格,再找机会调回中央。
至于朱见济,则是按照自己的正常作息,每天早起早睡,处理政务。
种子,他已经埋下去了。
只需要时间吹打,让之成长收获。
“这就是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留下的郑和出使水程?”
五月天气渐热,朱见济抽空骑了阵马当减肥,然后就换了身常服,去了皇家的档案库里。
想当初迁都北京,除了像黄册这种庞大重要的文献,因为担心搬动途中破坏了它,被留在了南京外,郑和的航海日志却没有被落下,一起带到了紫禁城中。
朱见济早就命人去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了。
随着天津港的修建逐渐完善,南京那边的龙江厂也重新恢复使用,也到把这贵重的文献请出来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他早就眼馋那还没被人开发染指过的海洋了!
可惜之前忙于国内事务,“攘外必先安内”,加上国库的银子长期用在打仗和赈灾之上,没有多余的资金拿去修建船只,这才让他不得不停下脚步。
可现在大明稳定了,国库不再是饿肚子的状态,就算朱见济突然堕落自闭,学他爹一样垂拱而治,以后也能捞到一个“守成”的功劳。
于是,他躁动的小心脏便无法再忍耐下去。
再说了,之前抄了东南某些士绅的家,可是从他们那儿掏了几条海外贸易航线出来的。
这种好东西,能一直荒废着不用嘛!
皇帝亲自前来,对整理工作进行审阅,可见对于此事的重视。
“这书正是当年郑和所使记录,记载了海上数十国的风土人情和相关航线请陛下御览!”
宫人将叠的老高的一沓书奉上,并将其中内容对皇帝做了简要描述。
而朱见济的手边,还摆了一本寰宇通志和一架地球仪,正好能跟郑和航海日志配合一起看。
小皇帝坐的端正,怀着虔诚的心态,翻开了面前的书籍。
第178章 :皇帝盯上了日本
作为一名文科生,虽然历史学的不行,但关于以前的大事件,朱见济却是知道不少的。
像郑和七下西洋,完全是一件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伟业。
比起西方的大航海早了几十年,其航行规模和船队配置,更是碾压整个时代,堪称同时期的“无敌舰队”!
奈何后面因为航海人才的缺乏,以及统治者的轻视,未曾让大明的足迹在海洋上持续更久,被西方人给后来居上了,以至于百年之后,一步慢,步步慢。
对此,朱见济必然是要做出改变的!
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海上的各种资料,把郑和遗留下的遗产全部接盘。
关于他手里的这本郑和出使水程,朱见济还记得它在后世的“传奇经历”
这本记载了郑和一生心血的宝贵资料书,按理来说应当被后人珍而重之,好好保管的。
结果却被负责这事的刘大夏给付之一炬,彻底摧毁了!
而这人毁书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觉得“三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
这让当时有意清查旧档案的明宪宗感到非常无语,但他也没有太过在意此事,轻飘飘的将刘大夏放过了。
朱见济觉得,如果这姓刘的栽到自己手里,别说什么人才不人才的,最起码也得给他来个皇帝御脚猛踹心窝子,然后将人下诏狱等死的结局
因为他把皇帝气到水肿!
大明好不容易打开的世界大门,就因为这个家伙的短视和自大,给“砰”的一声关上了!
还他妈理直气壮的给大门上了一把铁锁,拦着别人去打开!
这让大明此前的所有投入、以及未来可能的希望,全都被破坏了!
如果记录还在,大明对海洋的探索压力可以极大的减轻,指不定等哪天朝廷有钱了,会再弄一次下西洋,而不是一想到下海的庞大代价,就果断放弃。
好在一切还没有发生
永乐大典还是完整的,朱见济已经命翰林院的学士们再将之抄录一份备用了,做好了多手准备。
郑和出使水程也是完好无损的,他没有遇到跟刘大夏一样坑后代的大傻逼。
朱见济特意擦了擦手,然后一边看书,一边对照地球仪,找出郑和曾经去过的地方。
以后,那些地方会成为大明的“自古以来”。
所以一点也不能漏下!
从东南亚到东非,这是大明船队在大海上的漫长旅程。
地球仪上面也被朱见济点出来了几十个红点,画出来了几条线路。
久久之后,他才呼出一口闷气。
“把这些东西收好备份,若是出了一点闪失,朕就唯你们是问!”
命人把书跟地球仪重新收起来,朱见济冷声吩咐下去。
“另外,告诉咸阳宫学堂的负责人,让他们着重教导学生,朕刚刚圈出来的地方都要让他们看书了解”
在没有新太子的情况下,作为东宫的咸阳宫,此时已经被朱见济改造成了宫内小学,不少有功匠户的子女都被他收了过来,当做未来的可用之人培养。
教学的过程,都是按照后世的法子来的!
朱见济刚才可不是随手涂鸦,他是真的在认真做笔记,看以大明的积累,能最快开拓到海洋的哪个角落。
最方便的自然是日本和朝鲜。
作为中国长久以来的邻邦,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大中华文化圈,三方间都还算了解,特别是朝鲜,更是大明的孝子贤孙。
自打大明出兵打击了瓦剌,使得朝鲜不用再受其遏制后,这个小国更是每年准时准点的来朝拜上供,还企图给刚登基未成年的皇帝送上他们国内精挑细选出的“美女”,通过美人计来舔好大明爸爸。
这当然被朱见济拒绝了。
不是说他不好色
毕竟以古代的年龄标准算,再过个两三年,朱见济完全可以行人事,为皇家开枝散叶了,提前几年为自己准备干员也不算什么。
先帝留下的无数操典还等着他继承发扬呢!
但要知道,太宗皇帝在时,就曾经对朝鲜使臣吩咐过,让他们不要再送“美女”了,他们那儿小地方出产的马不好骑,还有点丑。
如此,审美要求更高,不能委屈自己的朱见济更不可能接受棒子国的人了,哪怕是给他当洗脚婢也不行!
什么,裤子一脱灯一灭就能凑合?
放屁!
都成皇帝了,他还用凑合?!
朝鲜自然也很委屈,但还是听话的没有再供奉“美女”过来。
朱见济觉得,如果他提出要和朝鲜通商,对方应该不会拒绝,还会很乐意的对自己打开国门。
至于能吃下朝鲜的多少市场,从那儿掏出多少钱,就得看大明商人自己的本事了。
朝鲜与大明之间的陆路不好走,但海上商路却很通畅。
此前到手的三条海路,便是的分别通往朝鲜、日本和越南的。
这也是朱见济为大明最先预订下的海贸目标。
之前还有点担心能不能一帆风顺,谁让除了朝鲜,去日本和越南的航道都挺长的,而日本也是三者中,大明海商最少跑的地方。
现在却是放下了心,彻底决定出海远行了。
因为
大明的国库又要空虚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明末有套房 (tx程志) 起点VIP2022-01-30完结286.52万字 9.54万总推荐明末乱世,天灾人祸,遍地烽火,血流成河。这是一个尸山血海血火交...
-
大唐:我被系统坑了一个爹 (米酒汤圆) 番茄vip2021-05-09完结69.2万字 ·5818人在读一朝身死,却借运重生于大唐,这辈子李翊只想偏居一隅,当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