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结果在景泰帝被废为郕王,又谥号为“戾”,自己带着女儿回王府住的时候,土木帝还是追过来要赐死她。
  后面他还对景泰帝的皇陵进行刨坟,把人安葬到了郊区角落,并且不让史官编修景泰实录,把景泰朝写好的寰宇通志也给废了,下手可见狠绝。
  只能说,
  景泰帝朱祁钰的命运非常有波澜,了解一番后,总是忍不住唏嘘。


第159章 :新朝新气象
  新朝当有新气象。
  虽然时间上还没有过完景泰十一年,但也差不了多远了。
  在朱见济登基之后,按照惯例,他要对朝臣百姓进行施恩,以显示新皇帝的慷慨和仁慈。
  第一,重新颁布了大臣退休和俸禄制度:
  这是在高谷和胡瀅等老臣又一次暗示朱见济自己年老力衰,不堪重负后,新皇帝所考虑到的。
  作为老臣,他们不可能在新旧朝更替之时就主动辞职。
  新帝虽然年少,属于少主,但人有执政经验,在景泰朝时,各部大臣就习惯了被朱见济叫去开会,所以即便景泰帝临终,也没有直言“托孤辅政”之事,再有孙太后已去,杭皇后和吴贤妃都深居内廷潜心修佛,没有干政的想法。
  可见先帝和朝臣都是默认了年少的朱见济一上位,就有亲政掌权的资格的。
  但老臣还得为新帝撑起场面,让朱见济有时间去习惯自己从储君到帝王的身份转变。
  所以高谷他们只是私下暗示,没有明确的上疏请辞。
  对此,朱见济投桃报李。
  这次他没有再强行挽留这几位老臣,而是长叹一声,点头同意了。
  然后他就颁布了乾圣朝退休法案。
  官员年满七十,除却被皇帝点名挽留的情况,则当自动退休告老,而退休后的待遇,则是依照考成法的记录来计算。
  若是每次考核合格,并在任期间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由吏部给出上等评价,那该退休官员的待遇应当保留原有水平,逢年过节朝廷还要对其送些礼品和派人去表示慰问。
  若是在任无功无过,那待遇只能是原来的一半,但朝廷会根据官员的在职年龄发放相应的退休金。
  如果考核有污点
  那没追究你的过错已经算是天恩浩荡了,还想着要好处?
  朝臣们对于这个法规接受良好。
  毕竟此前的朝廷关于臣子的退休问题反复不一,有六十有七十的,现在新帝能明确的把这件事定下来,还规划好了养老待遇,也算少折腾了大臣。
  而官员俸禄问题,则是彻底停止了大明宝钞的发放,改为定额的银两和米粮,每半年仍旧是根据考成法结果对其发放奖金,待遇比起太祖皇帝定下的数额要好上一些。
  这让中下层的官员对新帝感恩戴德,文政杂谈上一派称好之声。
  不像朝廷大员时不时就能得到皇帝赏赐,这些人要么地位不够,要么就是身居闲职,平日根本捞不到油水。
  靠着原来的俸禄,他们的日子是有些清苦的。
  现在新帝如此大方,怎能不让他们感动?
  但像王文等人则是明白,对官员大方的背后,代表了新帝对他们的贪污和摸鱼行为更加无法容忍。
  等着吧,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第二,则是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均田赋”。
  大明的土地税收其实颇为混乱。
  在老朱同志建国之后,出于个人感情,他并没有实行统一的标准对田地收取赋税。
  像江浙之地,因为当初为张士诚所控制,姓张的又在当地有较好的声望,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导致朱太祖在攻打这片地方的时候吃了不少苦头,于是他就在之后对江浙地区加征了报复性的重税。
  虽然后面老朱冷静了下来,对其进行了部分减税,但江浙之地的税收仍然混乱。
  其他地区也是出于太祖皇帝的好恶,有功的臣子老家在那儿,便减免了一些赋税有罪的,则加征。
  这对于国家财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朱见济还要在乾圣朝大力建设农会集体化呢,如果连田赋都不能理清,那还搞什么?
  均田赋,势在必行!
  而且此后收取地税,不论户籍身份,只按照田地大小计算,同时严查官田买卖问题
  之前朱见济就对宗室土地进行了清查,要求他们按照国家标准纳税,现在他终于把毒手伸向了其他地方,只等根基稳固,还要进行官绅一体纳粮。
  如果有地主反抗,那有皇族宗室以身作则在前,也别怪皇帝责令当地的锦衣卫去给你抄家了。
  至于官田问题,宣德之后便有泛滥情况。
  特别是在改土归流一事中,更加明显。
  地方土司在被朝廷清理或者归顺交权之后,官府是需要对土地进行重新清算,以方便迁移民众,推广农耕生产的。
  结果经过探查,贵州二十余卫所的屯田,几乎都已经被官员富豪所占,普通士兵几乎无地可耕。
  这让朱见济怒不可遏。
  普通百姓无权无势,被人兼并了土地尚且有所缘由,可卫所呢?
  那可是国家军力所在!
  就算卫所制度已经在走向崩坏,但如此大的规模,如此恶劣的行为,仍然让天子无法容忍。
  朱见济为此下旨,将贵州的大小官员,一一斥问,同时还追究了他们的失责。
  贵州布政使还上疏自辩,说卫所不归他管理,所以有问题也没办法解决,被朱见济直接给免了官,换了这几年表现良好的四川巡按王越上去做代理布政使。
  王越至今还不到四十岁,虽然有军功和治理地方的功劳在身,但担任一方布政使,也是明显的越级提拔了。
  这不仅证明了他的简在帝心,还证明了皇帝对贵州卫所土地被侵占一事的恼怒。
  而贵州的总官兵也被问责。
  作为地方的军队首领,他本应该维护卫所的利益,结果手下士卒都流离失所了这不是失职是什么?
  而从景泰朝发生的这件事,一直到新的乾圣朝,已经过去了一两年时间。
  西南方面的官田已经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并且培养了不少熟悉这事儿流程的人才,朱见济便要对东南下手。
  他要求从西南调用相关人员去往那边,配合东南官府清查官田相应事物。
  有不配合者,可以采取一些激烈手段。
  朱见济对此准备了好久,总算到了这一天。
  朝堂之上,听闻这一道政令的官员有些瑟缩。
  特权阶级嘛,他们肯定也有不小心越过界限,把官田纳入怀中的。
  可他们不敢说话。
  李继业在南京,此时已经训练出了一支有能力的部队,配给精良,并且在轩輗跟年富的支持下,和沿海地带的倭寇交过手,是有实战经验,敢杀人的。
  而京城的团营,也早就练出来了,成为拱卫京师的可靠力量。
  面对如此兵锋,他们是不敢说话的。
  反正
  只是查官田嘛。
  东南出身的京官打算一下朝就给老家人写信,让他们把侵占来的官田还回去。
  最后,则是一些小事,比如说给近来受灾地区进行免税,对过去案件进行重查,释放一些无辜坐牢群众等等。
  另外,由于新帝登基,宣布加开一次恩科,以示对读书人的恩宠。
  而恩科因为是皇帝开恩举办,所以选题允许让统治者偏向于自我喜好。
  朱见济在命人张榜传告天下时,还特意点明,这次的恩科不同于往年,明法、明算和策论的比重会更大,让各地的举子做好准备。
  在这些举动之下,景泰朝渐行渐远。
  官员们终于呼吸到了来自乾圣朝的新鲜空气。
  还有小半年,
  就要正式走入乾圣元年了。


第160章 :东南的地主感到很不妙【求订阅!】
  东南。
  就在新帝宣布要均田赋后,地方上的反应却不是很好。
  因为地主们都知道一旦田赋按照土地大小收税,那他们的损失就大发了!
  而且皇帝不但要推行新的地税收取方法,还要查取全国各地的官田买卖事件,甚至不惜由五军都督府下令,让各地的卫所提前做好准备。
  地方官员被要求在城中张榜宣告这件事,然后还派小吏去乡村之中宣传,务必使消息能够传达乡野,而不是被人阻拦在了县城里。
  当然,不给地方施加一些压力,朱见济觉得某些人也不会当真。
  所以在北京那边,都察院已经出动了。
  在王竑的带领下,各位御史都养成了不畏惧直面黑暗,还乐于对其发起挑战的好习惯。
  毕竟,都察院的官员也是需要考成的,而核算他们在任功劳的,就是他们弹劾、抓捕贪官污吏的数量。
  然后每年总结,朱见济还会接见一下其中工作出色的,再让德云社编写些剧本,把人歌颂成“青天大老爷”,放到乡间传唱。
  每一个贪官的落马,也代表着丰厚的奖金到手。
  可以说,皇帝对这个部门,面子里子都给到了。
  这让御史们非常快乐。
  为了回报浩荡天恩,更加辛苦的工作了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