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明世祖 完结+番外 (搬砖呢别闹)


  他一般做操的对象都是爱妃,跟儿子就有点过分了。
  但朱见济此时孝心泛滥,吨位施展起来哪里是好爸爸能承受的?
  于是半推半就之下,两人继续父慈子孝去了。
  等回到东宫,朱见济泡了个澡,让人打开窗户散散室内的闷热之气,然后做起了睡前检查。
  “大宁纺织厂来的信,跟孤抱怨兀良哈养的羊太少了?”
  小太子拿起杜新发来的信件,刚看两眼就挑起了眉头。
  才开办一年就要求扩张,这证明纺织厂发展的非常良好。
  不过想想朱见济为他们做的安排,也是应有之理
  当初设立纺织厂,东宫方面不仅迁移过去了众多织工和管理人才,其他的配套设施也是搞上去了的,李秉那边也通了气,让他关注点。
  这就使得这家“皇有企业”一落地就拥有广阔的场地,充足的人力和绝对的政策扶持。
  而且边关卫所除了当兵的士卒,他们的家人也在那儿。
  受制于大明此时的卫所情况,这些家庭要么是全家当兵混口饭吃,要么就是因为人均田地不够而沦为流氓。
  关外的环境恶劣,在这样的地方混成最底层,差不多就给人的命运下了定论。
  现在纺织厂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不仅仅女人可以去参加纺织,就连男的也能获得“清理羊毛”“用盐制碱”的工作,成为国企员工。
  而且工资还可以!
  虽然比不上关内小太子为工厂制定的标准,但关外的生活水平也就那样,钱太多也没地方给他们花。
  这一年下来,每一次纺织厂宣布对外招工,都使人趋之若鹜,恨不得挤破头钻进去。
  哪怕是临时工也好啊!
  这让纺织厂一直都不缺劳动力,也大幅度提高了关外人口的就业率。
  有这么多热爱工作的员工在,加上被朱见济搬弄到这个时代的相应技术,什么都不缺,也难怪杜新会抱怨“羊不够用”了的话。


第135章 :南孔来的孔公诚
  小太子捏住自己的第三层下巴,沉吟一番。
  兀良哈眼下是草原三兄贵中实力最弱小的一个,另外两个还各自有着内乱动荡从中可以推测一下兀良哈三卫的生产能力。
  连内乱中的对手都比不过,看来自己当初提的要求还能再苛刻一点,比如让他们“说汉话穿汉服”。
  兀良哈如此境况,平时还要训养自己部族的武士,所以部族里养马注定要比养羊多。
  虽然根据杜新的报告,说经过一年的采购羊毛,让兀良哈的某些贵人尝到了甜头,扩大了自家的养羊规模,可这还远远不足。
  光是九边第一批订单,兀良哈供给的羊毛都得分次送过来,拖到现在才勉强完成,以后订货量更大了,原材料就更不够了!
  朱见济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可以更主动的和兀良哈聊一聊。
  毕竟等到冬天,毛纺织品会迎来巨大的需求量。
  瓦剌和被毛里孩、孛来拥立的小王子政权还得继续乱,兀良哈这个最弱小的,就可以先享受一下来自大明的爱抚。
  毕竟,沙不丹也老了。
  人老了就难免沉迷享乐,听说在开市之后,兀良哈的贵人们为皇庄玻璃的销量增长做出了杰出贡献,太子的小金库都跟着水涨船高。
  想到这里,朱见济救不由得感慨。
  也许是天佑大明,在土木堡之变以后,大明周边的对手忽然又都衰弱了下去
  兀良哈被瓦剌排挤多年,势力不行。其他人陷入内部争权夺利之中,难以脱身。
  偏偏大明朝又因为景泰帝的上位,朝臣齐心协力,走上了中兴的道路。
  此消彼长,环顾四周,大明又成“天下第一”了。
  可惜可叹的是,土木帝永远的坑队友,硬生生把这番气象给作没了。
  啧啧啧!
  还好自己先行一步,把大伯父送去凤阳守陵了!
  老祖宗一定会夸自己这个大宝贝一顿!
  朱见济提笔为杜新写下回信,然后又手书一封给方瑛李秉的,让他们注意一下之后要做的事情,别总想着找自己要钱,便喝完奶上床睡觉去了。
  “你就是孔公诚?”
  朱见济隔天抽出空,召见了这位南孔代表。
  他本来是不想见的,但既然有了江渊那么一档子事,见一见也无妨。
  “草民便是。”
  由于还没有被正式授爵,孔公诚也没有出任过官员,于是自称为民。
  他年纪五十有余,按辈分算正是孔彦缙叔叔辈的,可身形气质和他那个血统存疑的远房侄子却浑然不同。
  这位老孔瞧着端正一些,也精神一些。
  朱见济能够猜到,在北孔出了那样的问题后,南孔根本不会有胆子随便选个“形体不佳”的家伙上京面圣。
  不然奉圣公的爵位没捞到,惹得皇帝讨厌了,自己还得跟早就分家的亲戚去陪葬。
  谁让南孔也用着建文帝赐予的字辈呢?而且一用几十年,现在想改也来不及了。
  除非他们能跟北孔一样不要脸,为了在蒙元当官还给自己改个蒙古名。
  所以南孔必须事事小心,不能让别人找到攻击的地方。
  孔公诚深明此理,跪在东宫的地板上犹如一块老石头,不敢挪动。
  他面前这位太子虽然年幼,可却是手握实权的。
  孔公诚可是听说了,他面圣之后,当时陪侍的江学士被皇帝呵斥了一顿,貌似与太子有关,然后昨天江侍郎就接了让他去地方布政使司为官的调令,还是贵州那样的穷地方。
  江侍郎哭天喊地无人应答,最后还在去吏部办理相关手续的时候,被王文冷嘲热讽了一顿。
  由此可见,小太子有多么的得天子爱护。
  鬼知道这位小爷对自己是何看法!
  “听说此前,礼部那边已经考校过你的文章功夫,父皇对你也颇为欣赏孤今日,便不问你圣贤书上的东西了。”
  朱见济给孔公诚赐座,看对方只敢小心的拿半边屁股蹭上凳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就这识时务的态度,比起北孔高上好几个层次。
  “孤听说让爵之后,你们家世代耕读,日子过得颇为清苦?”
  其实南孔的人在大明建立之后,也曾有过出仕,但当的官大多是翰林院里的清谈者
  这种官职放到眼下,也许高贵。
  但在大明开国之初,注重实务,显然是把南孔拉过来一块当吉祥物的,而且官职较为低微,属于可有可无的那种。
  完全比不上北孔的各种优待。
  “我等读书之人,虽离不开研读经典,但也不能浮华到不理俗世人活在世,是离不开穿衣吃饭的。”
  “所以我家耕读,宜人身心,称不得苦。”
  朱见济对孔公诚这样的说辞非常满意。
  他眼睛一撇,注意到对方双手之上竟然还有几个茧子存在,便发问,“孤看你手中老茧,不像是舞文弄墨磨出来的样子。”
  孔公诚乖乖回道,“草民年少时,家父便去世了,为了奉养老母,便亲身躬耕,时至今日,仍不敢忘当日心情,时常往来于田亩之间。”
  “这是好事啊,”朱见济溜过去拉起了孔公诚那双沧桑的手,“比起北孔那些人的不知稼樯,先生更有孔圣遗风。”
  “难怪当年野蛮如蒙元,也要赞叹汝祖。”
  “希望先生继任奉圣公后,能够保持这种作风,以为天下表率。”
  吉祥物也要发挥吉祥物作用的。
  朱见济可不像白花钱。
  孔公诚秒懂朱见济的意思皇室绝对不想再被孔家欺骗感情。
  如果再来一次,南孔的下场估计会比北边亲戚还惨。
  于是他感动的对小太子说道,“我家不过依托先祖之福,才得天家青睐,如今众正盈朝,天子英明,何德何能,为天下之先?”
  何况北孔事件在前,这名声在民间也臭了。
  但凡有集报纸爱好的,都能看出来在大辩论的后期,越来越多的人披着马甲跳出来反对孔家。
  反正键盘侠永远存在。
  “在草民看来,天家和睦,朝野皆知,这才当为世人表率!”
  “我孔家有过在先,为防止日后子弟堕落,还请天家时刻鞭策。”
  这就非常上道了!
  朱见济都没料到这老头子如此会说话,当即笑了出来,极为的祥和。
  果然南孔就是北孔有脑子一些。
  有些人被宠的久了,就容易忘记自己身份了。
  “以后还请先生多多担待了,”朱见济和孔公诚相谈甚欢,“陛下和孤对你都很满意,想来不久,赐爵诏书就会下来。”
  “到时候,你南孔一脉,就要重回孔圣大宗之位了!”
  当年孔洙让爵,实际上表明的,是他不想出仕于蒙元,起码是不想让“衍圣公”这个招牌给蒙元拿去忽悠人的意思。
  所以原本属于旁系的北孔才得以被蒙元扶持上台。
  可现在,世道变了!
  就算忽必烈下旨不准南孔之人承爵又如何?
  他的大元都灰飞烟灭了!
  大明这叫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