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识笑道:“刘秀割据东南,侵占荆北,乃我朝枝干大患,群盗宵小,不过癣疥之疾,若能一举扫清荆北,我替陛下多剿几年盗寇又算得了什么?”
岑彭遂允阴识之策,这长坂作为南郡陆上唯一要害,遂留兵八千,让阴识在当阳县转运粮秣辎重,他自将大军继续南下,顺着江汉平原的坦途大道,没几天就已逼近长江,兵临郢县。
两百多年前,秦国控制江汉后,便原先的楚国郢都一分为二,北面的楚王宫纪南城为郢县,南边的居民市肆区称江陵县,郡守、郡丞驻江陵,而郡尉则驻扎在城池更高,易守难攻的郢县,从此成了定制,为汉朝继承。
随着战乱平息,江陵人口进一步发展,江陵城区扩张,街道越过长江支流阳水,延伸到了北边,和郢县连成一片,王莽时,荆州牧索性再修一道外郭,这才有了幅员数十里的规模。
“郢县好比是江陵北郭外门,两城譬如唇齿,欲克江陵,就绕不开郢县。”
岑彭在千里镜中好好观察了一番敌情,却见郢县城头白帝旗与大汉炎旗并举,汉兵和民夫在积极堆砌工事,布置了不少兵力,而大门紧闭,任由魏军挑衅,都不肯派兵出战,一副长期坚守的架势。
岑彭放下千里镜,慨然道:“冯公孙的计略,我已猜到了!”
……
作为冯异的副手,虎牙将军铫期奉命带着万人镇守郢县,眼看魏军天天挑衅,这位猛将有些不忿,遂去江陵大营面见冯异,请战道:“大将军,岑彭号称十万,但据我所见,除去留守沿途各地转运粮秣的,抵达江汉之滨的军队,不过五万余,与我军相差不大,何不趁其长途远征,立足未稳,出城决战呢?”
冯异却摇头:“若是主动出击,我军三万对五万,优势在敌,焉能说相差不大?”
阴识的“以寇代兵”之计确实对汉军造成了一定影响,冯异刚开始来努力阻其归乡,后来察觉对方意图后,索性收缩兵力,除了西边的长江重镇夷陵外,放弃所有县城,缩在江陵、郢县。
他又指着江陵大城道:“反倒是以守代攻,有江陵十万百姓助我,方能消弭兵力之劣。”
铫期最担心的就是江陵人:“江陵百姓早已忘了大汉德泽,哪怕将军驭下甚严,江陵士人仍道路以目,视汉兵为外人,田戎降魏并非一时兴起,南郡上下畏魏如虎,绝无战心,下吏唯恐大战方起,江陵人便蜂起投敌啊。”
冯异道:“吾已派人散播,说魏军好杀戮,江陵人虽不尽信,但彼辈数年前遭过蜀军劫掠,仍有视井绳以为毒蛇之虑。更何况,江陵绝非孤城,北人舟师不如南方,长江水道西接巴蜀,南抵云梦,东到柴桑,畅通无阻。只要长沙等郡米粮一日不断,江陵人领得到吃食,人心便可安定,多少会助我守备。”
这就不得不提冯异的得意之作了,东汉承平数年,民生经济多少得到恢复,但南方稻米虽然饱人,四五月毕竟是青黄不接的时节,长沙秋收前其实就能送出三十万石粮食,只够江陵军民半饥不饱地吃三个月。
但冯异却耍了花招,往往让长沙船舶傍晚抵达,江陵人就着太阳余晖,亲眼看到白花花的湘江稻米一车车运下来,送入仓库堆积,而这卸米行动“彻夜不停”,直到清晨有居民再来看热闹,见到最后几车稻米入库,真以为汉军粮食源源不绝呢!
冯异又宣布城中里闾,每日按照户口支取一定吃食,由里正、三老带强壮后生来领,吃了饭就得协助守城,同时给城中年长之人多发一份粮食,派小吏早晚慰问。
江陵人吃够了蜀军劫掠之苦,又被田戎这军阀头子盘剥了这么多年,哪见过这么和善的将军。就像关中父老遇上约法三章的刘邦,恨不得他留下做秦王一样,江陵人觉得魏军多半不能比冯异更好,抗逆之心渐去,也开始听指挥了……
这些事,铫期都看在眼里,敬佩冯异之余,也难免转达来自荆南的将士们抱怨:“众人皆言,将军对江陵人过于好了!南郡其他各县尽失,光在荆北保有江陵一座城池,难道全靠荆南膏血养着?”
冯异却只道:“次况安心,入秋之前,荆州形势必有转机!”
铫期似有所悟:“大将军之意是……””
冯异捋须笑道:“陛下与邓司空本就有妙计可破岑彭,定荆州,如今又有贾复在侧,成算更大。”
邓禹被刘秀誉为“吾之子房”,虽然实操指挥不咋地,但运筹帷幄的能耐,连冯异都深感佩服。
他没有将是何“妙计”详细说明,只肃然道:“郢,坚城也,不提春秋战国之事,楚汉之争时,临江王共尉不附高祖,汉遂令刘贾及卢绾攻江陵,为郢县所阻,不能攻克。高祖只能再以信武侯、车骑将军靳歙为别将来援,这才攻破江陵,费时近一年。”
“陛下与我,对次况所求也不高,只需再守住郢县三月!”
铫期知是军国机密不可轻语,自归入郢县,安抚士卒,心里则想:“休说区区三月,既然有将军及江陵,乃至于江上舟师、粮船为后备,这郢县守半年皆可!”
但很快,铫期这份自信就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魏军围城的第三天,有城头斥候来报:“铫将军,魏军劈砍大木,于城外空地上,安置了奇怪的攻城器械……”
铫期闻讯,提着他的大戟再度来到城上,汉军没有千里镜,只能靠肉眼视敌,眯眼望去,岑彭的五万大军营垒分明,魏军充分利用了荆州丰茂的植被,上万人分批动手砍伐、烘干、运输,已制造了不少攻城器械:有高耸与城墙齐高的望楼,能和汉军对射;有一辆辆初具规模的冲车,正在蒙牛皮;更有数不清的云梯被陆续造好——自从魏军几年前改制,在军中特设单独的“工兵旅”后,制作器械效率大增。
除此之外,更有三座铫期从未见过的器械,屹立在两里(汉里)开外。
它们很像自战国后便普遍使用的“飞石”,也就是小型投石机,但体型却远远超过。
粗壮的巨木支架比象腿还粗壮,巨大的投杆砲梢长度超过宫殿的横梁,仍采用了传统投石机的杠杆式结构,但也有不同之处,比如人力拉拽的拽索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几个笨重的“木箱”,里面不知装了何物。
这些攻城器械尚未制造完成,工匠们正耐心组建,并将其灵魂:特制的筋腱绞索安放其上。
城头士卒也低声细语,议论纷纷,猜测这是何物,毕竟过去的战争中,魏军就时不时掏出几样新式武器来。
“此不过是魏军虚张声势!”
铫期呵斥了众人,但他心中也有种不祥的预感,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报告冯异,只焦急叮嘱亲信:
“快去请冯大将军!”
第673章 巨人之力
当“汉征西大将军”冯异闻讯来到郢县城头时,魏军的那三座夸张的大型投石器已安装完毕,大木打制的底座下铺上滚木,在人力推攮拉拽下,它们正在平原上缓缓移动,犹如三位巨人,一步步朝郢县靠近。
“看上去,确是飞石藉车无疑。”
具体到形制上的区别,因为隔着太远看不真切,冯异最关心的,是其射程如何?
他看了一眼自家城墙上的两种投石机,相比于魏军打造的庞然大物,这些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巧匠发明的武器,小巧到有些可怜。依靠的是人力拉拽抛射,一般取外形均匀的中等石块,十斤(汉斤)到二十斤不等,能投至二百步。
这已等同于军中利器“大黄弩”的极限杀敌距离,普通弓弩百步上下的有效射程更已超过,尤其有利于守方:若在城墙上,依靠高度优势,射程甚至可达三百步!反倒是进攻方,必须推至百五十步左右才能让投石机发挥作用,如此很容易遭到城头弓弩飞石重创。
但今日,过去几百年形成的默契,却被魏军的新式投石机打破了!
眼看那三架巨砲越推越近,最终在距城墙一里外停下了挪动,魏军工兵们卸下滚木,以重锤敲击木钉固定巨砲支架,这让冯异与铫期面面相觑,一里相当于四百步,几乎是汉军投石机的两倍!
不止是射程增倍,只要看一眼那长达五丈有余,比人大腿还粗壮的抛竿,就明白敌人想要往郢县投射的,绝不是十斤二十斤的小石块……
这时候,魏军工兵的动作忽然变得慢悠悠的,他们将在襄阳城制作、由多辆马车拆卸运来的关键绞盘、金属机械等重新安装,抹上猪油润滑,最难的是把装满铅块、重达百钧的配重桶安置上去,得动用上百人,光这些准备,就花费了一整个上午……
直到下午时分,魏军才开始第一次调试,他们的绞盘设计巧妙,颇似人力滚筒,左右各一,两个人分别站在木圈内走动,便能通过铁滑轮拉动配中桶一点点上升,而作为杠杆的另一端,抛竿则一点点地压低,直到紧贴地面。
石块被放在抛竿的皮梢上,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操控的匠人光着上身,利用某种测准度的仪器瞄了半天,还不放心,又伸出大拇指,对准郢县城墙,根据经验看了看,这才呼了口气,朝后方的工兵旅校尉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