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岂不闻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第五伦笑道:“窦融,大概是和你我一样,舍不得家啊!”
  ……
  待出得城后,天色已晚,二人在灞桥驿站休憩,打发仆从车夫去一旁,第五伦则与耿纯纵马到无人之处攀谈。
  “是魏成郡出事了!”
  魏成郡,就是前朝的魏郡(河北省南部),位于冀州最南边,这个郡地位很特殊,因为王莽的老家,就是魏地元城县,王莽年少时还在那边待过几年。
  所以他在宫里和第五伦攀谈用的方言,当然不是普通话,正是魏地言语。
  “有人向冀州牧监副举报,说魏成郡大尹李焉图谋不轨,让人抄录奇异谶纬,里面多有非所宜言之事。”
  第五伦看了一部分谶纬内容,什么“汉家当复兴”,还有“李者徵火,当为汉辅”。反正就是李焉听信了这些谶纬,准备造反,让人抄录此言作为届时的宣传口号,却被人给告发了。
  这件事传到京师来,让王莽大为震惊,这可是自十多年前东郡翟义举事后,第二起郡长官谋反。而且还是旗帜鲜明地反新复汉,据说还打算在举旗后去元城县掘了王莽祖坟,断老王家地脉。
  这还了得?在王莽看来,此事的严重程度,更胜过没有文书、旗帜、口号,只是流动劫掠寇乱的青徐、荆州盗贼,是咎待优先处理的事项。
  于是便点了第五伦的名,让他以光禄大夫身份持节前往冀州魏成郡,会同冀州牧、牧监副处置李焉,然后第五伦作为魏成假尹留任当地,一定要将李焉的党羽统统搜捕出来,赶尽杀绝!
  王莽之所以这么信任第五伦,一来是第五伦曾参与剿灭卢芳的“大汉”,被王莽看做绝不会倒向复汉的人,而且还知兵,足以应付魏成复杂的形势。
  其二,上次第五伦的差事完成得很不错,加上窦融对第五伦的吹捧,提高了王莽对他的评价,如此方能被委以重任。
  谢谢你啊窦周公!
  东方最后的消息是十天前的,眼下冀州形势未明,尚不知魏成郡情况如何。李焉可能被冀州牧和牧监副控制住了,有惊无险,也可能已经反叛,连州并郡,将新室江山捅了个大窟窿。
  第五伦看着耿纯道:“总之,此番魏成之行,祸福难料,实情我已尽数托出,伯山可还愿意随我同往?”
  这让耿纯确实有些犹豫,但最后还是咬了咬牙:“伯鱼以为,我是胆怯之辈么?此次同行,且让你见识见识燕赵男儿的豪迈!”
  “壮哉!”
  第五伦又何尝没有犹豫呢?新妇的怀抱可是又暖又软和的,谁愿意时隔不久又风尘仆仆给王莽打工啊。
  但魏成郡对他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在天下大乱前名正言顺掌控一郡军政的机会……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啊!
  经过一番犹豫和挣扎后,第五伦决定顺势而为,且去试试。
  这一趟,注定不像上回去南方旅游那么从容雅致,而是要面对明里的刀剑、暗中的算计,一着不慎就可能命丧异乡。
  第五伦当然不是独自上路,王莽答应,他可以带上百名私从,但因事态紧急,总之就是催得人想跑。导致第五伦连家都没法回,只能让张鱼赶回去,给他新婚妻子一封信,然后通知臧怒带个百人队过来,族丁和猪突豨勇的军吏各半。
  本以为要等抵达函谷关时,徒附私从才会追上来,却低估了他们保护宗主、将军的渴望。
  二人次日飞驰至翊尉郡的郑县休憩时,天还未亮,臧怒就带人骑马驾车抵达了,同行的还有一位第五伦没料到会跟来的人。
  凤目英姿,却是他的老丈人,马援!
  原来,是马婵婵收到第五伦匆匆写就的信,上面说他奉皇命要迅速赶赴冀州,连去哪、干什么也没说,只提及安顿下来会接妻子过去。
  这让对第五伦感情日渐加深的新妇大为揪心,看着族丁全副武装去追赶后,只来得及将第五伦的换洗衣裳和一些他爱吃的食物备好一同捎去。
  左思右想后,马婵婵还是求助了自家父亲,希望他能随第五伦去看看,反正最近马援闲得很,整日在家走马斗鸡,就当是出门遛一圈了。
  马援在外面野惯了,能出门自是高兴,可这趟女儿请求下的远行,马援一想到她泪汪汪的眼神就气不打一处来。
  马援辈分大了一层后,也不给第五伦面子了,只抹了一脸冒雨赶路落下的水,骂骂咧咧道:“第五伯鱼,我究竟欠了你什么?”
  若不是欠了他,为何又是嫁女儿,又要来给第五伦帮忙打下手,他究竟是岳父,还是保镖?
  但你是嫁妆啊!
  “丈人行……”第五伦觉得有些感动又好笑,冀州之行,有了马援这武力和颜值担当协助,自是如虎添翼,本想调侃马援几句,老丈人却不耐烦地一摆手。
  “够了,老夫还是不习惯这称谓。”
  马援道:“私下时,叫我文渊即可!”
  ……


第142章 反贼何苦难为反贼
  “皇帝也是瞎了眼,居然让叛逆去处置叛逆。”
  在东行的路上,马援单独听第五伦详细说了此行的使命后,只斜着卧蚕凤目看他,意思十分明了。
  第五伦只是哂然一笑,马援在贺兰山前听他说了“大志”,已将第五伦视为反贼,可就这样,他还是瞒着两位兄长真相,仍把女儿嫁给了自己,现在第五氏和马家绑在一起了,还能大义灭亲不成?
  第五伦故意问他道:“丈人行,你对这魏成大尹欲反新复汉之事如何看?”
  马援陷入了思索,半响后才沉吟道:“天下反复,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你道他复的是真汉,还是假汉?依我看,李焉亦是此辈也。”
  确实如此,打个复汉旗号就正义化身了?那西北的卢芳算啥。
  再者,虽然都是反贼,但反贼也分派系,马家在前汉武帝时就是大逆,否则他的两位兄长也不会积极拥抱新朝。至于第五伦,更是从未做过汉家臣子,也就他大父第五霸没事总念叨几句强汉男儿在异域横行的傲人战绩。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前朝强盛时的气势固然值得怀念,但其衰败沦亡之际的黑暗亦不能无视,精神刘家人,做不得。
  所以,他们显然和复汉的这批人有异,同行是冤家啊!王莽这次还真是用对人了。
  因为事态紧急,第五伦与马、耿连一路上的城郭大邑都顾不上进,第五伦绘画沿途地图形势的时间也没。百多人以日行百里的速度驰骋,七月底便抵达了新村又一个大队:后队郡(河内)。
  河内(河南北部)再往北,魏地(河北南部)近在咫尺。
  来到此处,与提前奉命抵达的五威司命府掾吏郭弘接头后,第五伦才惊讶地得知……
  这来回都快一个月了,魏成大尹李焉竟然还跟没事人似的稳坐邺城!
  冀州牧和牧监副这两个大吏,居然就在北边干看着,啥事都没干!
  “你们在等什么,等我么?”
  ……
  州牧的前身,乃是汉朝时的刺史,汉武帝以后,全国分十三州,设“州刺史”一人,主要职务是监察二千石和各郡豪强不法之事。
  不过那时刺史权力虽大,但秩禄尚小,才比六百石。
  到了王莽当政后,为了适应地方郡国渐渐与中央离心的新局面,遂按照古书上“七命赐国,八命作牧“这句话,正式改刺史为州牧,见礼如三公,工资翻了好几倍。
  到了近几年,随着郡国盗贼频发,王莽又赋予州牧兵权,让他们加大将军号,统筹一州剿匪事宜。不过随着州牧职权重心转向剿盗,之前的监察就松懈了。王莽决定再设“牧监副”一职,作为州牧副手,职责秩禄一如过去的刺史。
  耿纯对此颇为不解:“既然有州牧掌兵可调遣各郡郡卒,又有牧监副督查地方之权,竟一事不做干等朝廷诏令,实在是不该啊。”
  马援也如此认为:“前朝时,州刺史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追捕谋逆者。昭帝年间,齐孝王孙刘泽欲图谋反时,青州刺史隽不疑发现后,直接逮捕了叛逆,之后才上奏皇帝。宣帝时,冀州发生民变,冀州刺史张敞也立刻调兵谋诛渠帅。”
  就算没胆量直接发兵平乱,起码也能学学昭宣时的扬州刺史魏相,强势一点,将所在的各郡国二千石官员“多所贬退”啊。
  第五伦道:“大概是害怕惊动了李焉,促成他速叛吧。”
  其实,更可能是太过庸碌和缺乏决断,毕竟新朝现在的官场之道,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一些大吏,宁可坐蜡也不愿主动。
  好消息是,李焉不知道他的谋划已经泄露,也在等,没有匆匆举旗造反。魏成被打成一片白地,对第五伦这走马上任的假尹可没好处。
  如今魏成局势不明,李焉掌握一郡军政大权,肯定有其班底死忠,第五伦等人贸贸然进去,可能会直接送了人头。
  “不论如何,还是得和冀州牧、牧监副取得联系,郭掾吏,他二人如何何在?”
  颍川人郭弘当年还奉五威司命之令,去宣明里缉捕过第五伦呢。但第五伦知道他只是小吏承上命行事,只将仇记在陈崇、孔仁处,没为难郭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